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A.可以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B.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2.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的语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螟蛉与蜾蠃之间存在寄生关系D.“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以泥封树枝……则根生”,体现了吲哚乙酸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3.内环境是人体细胞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3个系统的参与B.人体排出所有代谢废物过程是通过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2条途径实现的C.细胞的生命活动在依赖内环境的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尿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4.2020年5月20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D.和易地保护相比,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更为有效的保护5.甲为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的患者,乙为SARS病毒患者,将甲的血清注射到乙体内能起到治疗的效果。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 B.毒素 C.抗原 D.抗体6.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小鼠纤维母细胞诱导干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A.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B.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C.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蛋白质完全不同D.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干细胞和神经细胞7.如图表示培育新品种(或新物种)的不同育种方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过程⑥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过程④是花药离体培养C.过程⑤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种子获得纯合品种D.若过程⑦采用低温处理,低温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加倍8.(10分)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保证了ATP和ADP快速转化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释放能量,图1中的c键断裂C.图1中的“A”代表腺苷,如果b、c特殊的化学键都断裂则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D.葡萄糖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只有转化为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细胞利用二、非选择题9.(10分)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_____(填“R”或“S”)型细菌的_____(至少写两种)等物质。(2)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法,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②噬菌体分别被35S或32P标记③检测放射性④搅拌、离心,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3)该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填序号)。(4)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理论上离心之后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会由于_____,导致该部分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10.(14分)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_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生物进化。(2)若该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扬子鳄种群数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则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种群的能量将会_____________,原因是处于同一营养级生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3)若该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11.(14分)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鹰占____个营养级,食虫昆虫和蛙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假设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是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_____________。(4)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能量沿______________流动,能量的载体是____________。(5)这个生态系统中动物___________(填“有或无”)分层现象。12.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用针刺图中①时,引起④收缩的现象称为_______。(2)当兴奋在②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_______。(3)图中⑤结构的名称是突触,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方向是______。(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③的细胞体,而②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___________,对刺激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1、由题意可知,该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结构,且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说明该药物可以使递质无法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止痛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阻碍了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达到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目的,A符合题意;B、如果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改变,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C、如果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减少,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D、如果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减少,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选A。2、C【解析】1、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详解】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体现的是捕食关系,A正确;B、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远芳”到“晴翠”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C、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赢是一种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蜾赢幼虫就拿螟蛉作食物。蜾赢是一种寄生蜂,但以螟蛉为食,体现了螟蛉与蜾蠃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错误;D、小便中含有生长素,“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以泥封树枝……则根生”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根的作用,D正确。故选C。3、C【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人体细胞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4个系统的参与,A错误;B、人体排出所有代谢废物的过程时,需要经过循环系统将代谢废物运输到相应组织器官,通过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B错误;C、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其产生的物质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如CO2、激素等,C正确;D、尿液是血浆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到外环境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C。4、C【解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进化。(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详解】A、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正确;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多样性,B正确;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直接价值,C错误;D、和易地保护相比,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更为有效的保护,D正确。故选C。5、D【解析】SARS病毒感染甲后,会引起甲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甲体内合成相应的抗体,它能特异性的与SARS病毒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将甲的血清注射到乙体内,甲的血清中的抗体就会在乙体内发挥作用,进而起到治疗效果。【详解】据分析可知,感染SARS后,甲体内会产生抗体,因此,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抗体,D正确。6、B【解析】分析题图:①表示将诱导基因导入小鼠的纤维母细胞,使之成为诱导干细胞;②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即诱导干细胞分化形成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详解】A、②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会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但不会改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A错误;B、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其全能性较高,B正确;C、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都是由诱导干细胞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基因,但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细胞中所含蛋白质有所区别,但不是完全不同,C错误;D、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B。7、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③为杂交育种,并对筛选植株连续自交;①④⑤是单倍体育种,④是选取花药进行离体培养;⑥是诱变育种;⑦是多倍体育种。【详解】A、过程⑥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的优点是提高变异的频率,A错误;B、过程④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B正确;C、⑤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纯合品种,C错误;D、⑦过程采用低温处理,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D错误。故选B。8、C【解析】1、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ATP水解时远离A的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2、据图1分析,方框内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c表示特殊化学键;图2向右代表ATP的水解,向左代表ATP的合成。【详解】A、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A正确;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ATP水解,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图1,c)断裂,释放大量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B正确;C、图1中的“A”代表碱基(腺嘌呤),如果b、c特殊的化学键都断裂则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C错误;D、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只有转化为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细胞利用,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S②.DNA、蛋白质、多糖、RNA(任答两点给分)(2)①.同位素标记②.②①④③(3)④①(4)①.上清液②.沉淀物③.搅拌不充分【解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①R型+S的DNA→长出S型菌和R型菌;②R型+S的RNA→只长R型菌;③R型+S的蛋白质→只长R型菌;④R型+S的荚膜多糖→只长R型菌;⑤R型+S的DNA+DNA酶→只长R型菌。该实验的结论是S型菌的DNA是使R型菌发生遗传变化的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小问1详解】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然后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小问2详解】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步骤是:②首先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①用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④适当时间保温后搅拌、离心分离→③放射性检测,该过程中标记噬菌体的时候需要首先获得分别带有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因此需要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去培养大肠杆菌,获得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用未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取侵染被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小问3详解】DNA中的P元素位于磷酸基团中,氨基酸中的S元素在R基中,因此,用32P标记的是DNA中的①磷酸基团,用35S标记的是蛋白质中的④R基。【小问4详解】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理论上离心之后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而实际上会由于搅拌不充分导致侵染的噬菌体颗粒没有与大肠杆菌分离,因而与大肠杆菌一起进入沉淀物中,因而导致沉淀物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点睛】熟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原理和相关的实验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DNA和蛋白质的结构也是本题考查的重要内容。10、①.不变②.基因频率③.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④.减少⑤.竞争⑥.K2⑦.Ⅰ【解析】(1)对于J型增长曲线,每年的增长率是不变的;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使生物减少的数量,可使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该物种进行保护是最有效的措施;扬子鳄是最高营养级,数量增加后,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减少,原因是处于同一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竞争。(3)K2时蝗虫数量较少,危害较小。东亚飞蝗可破坏生产者,为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应控制其种群数量最少;丝状菌能造成蝗虫患病,干旱环境抑制丝状菌生长,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会增大,即曲线I符合。11、(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4(3).捕食和竞争(4).生产者(5).2×105KJ(6).CO2(7).食物链(8).物质(9).有【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中的种间关系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详解】(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图中只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占的营养级及消费者级数不一定相同,鹰可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