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南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南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南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南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物试卷下图为内环境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过程a、b、c均存在,有利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C.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相比,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较高D.若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进一步导致组织水肿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它们都能在非细胞条件下发挥作用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C.机体摄入过咸的食物后,会导致细胞外液的量增加出现组织水肿D.机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以维持血钠平衡3.羽毛球双打比赛时,运动员奔跑、扣杀,要密切配合,下列对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奔跑时,四肢肌肉细胞内的糖原大量水解并补充血糖B.大量出汗导致机体失水,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双打时球员之间的配合是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扣杀动作完成所依赖的神经结构为反射弧4.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C.性染色体在所有细胞中成对存在D.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5.截至2021年7月,新冠病毒mRNA疫苗全球接种剂量已超过4亿剂次。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技术路线为:体外设计编码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mRNA序列,经序列优化、化学修饰和纯化后,递送至人体细胞内,在细胞内指导合成新冠病毒抗原蛋白,从而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以新冠病毒mRNA疫苗为代表的mRNA技术因其在医学领域掀起的巨大变革而荣登2021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名单榜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新冠病毒mRNA进行序列优化和化学修饰可能是为了防止其被降解B.新冠病毒mRNA疫苗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需要转运RNA和核糖体RNA的参与C.新冠病毒mRNA疫苗可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而不会引起体液免疫D.接种新冠病毒mRNA疫苗后若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仍有可能感染6.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之一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含X染色体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1:1C.含X染色体的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1:1D.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含Y染色体的卵细胞=1:1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是由于河流产生地理隔离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___________。(2)图2中在___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甲发生了进化,在T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若种群甲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使得aa个体每年减少10%,AA和Aa个体每年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的a基因频率约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8.(10分)2020年初,爆发了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研人员通过对多个患者体内分离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研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致病病理。初步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蛋白包裹的RNA病毒,通过刺突蛋白S与人ACE2互作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下图1为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增殖过程。请回答:(1)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组成中,科学家首先考虑将刺突蛋白S研制为疫苗,原因有二,一是______,二是______。(2)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SARS冠状病毒有79.5%的相似性,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相似度高达96%,表明蝙蝠可能是该冠状病毒的来源。“全基因组水平”的相似性从分子的角度指的是______。(3)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膜细胞,却不能感染人的某些其他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_____。(4)戴口罩可预防该病毒感染,原因是能增强人体免疫的第______道防线。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对肺细胞的攻击引发肺炎,此时可通过适度使用______治疗,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5)可与+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核酸有______。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治疗该病,由此提出一种类似的治疗思路:______。(6)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发的重组腺病毒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新冠疫苗接种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______。9.(10分)新型冠状病毒最初侵染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2)冠状病毒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冠状病毒,可用于预防接种。类冠状病毒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注射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_____。(3)该类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要通过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促其裂解并释放病毒。(4)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内的增殖,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体温调定学说认为正常情况下丘脑预设的一个体温调定点为37℃,而病毒感染会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如体温升高到39℃,这时人的感觉是_______(填“冷”或“热”),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导致发热出现。若患者服用退烧药,机体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使体温恢复正常。(5)在隔离治疗期间,医生建议患者多喝水,从而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患者大量饮水后,_____渗透压下降,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10.(10分)为应对温室气体急增引起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达到二氧化碳零增长。下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中面积大小代表其同化能量的多少。图2为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中能量的流动情况,字母代表能量值,松毛虫摄入的能量为2.2×109kJ,c中能量为6×108kJ,b中能量为1.2×109kJ,杜鹃同化能量为2.4×108kJ。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①过程主要为_________,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食物网可表示为_________。(2)引起全球温室气体急增的主要原因_________,要实现“碳中和”,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3)图2中的马尾松对应图1中成分为_________(填符号),c中的能量是_________同化的能量。(4)图2中b表示松毛虫用于_________的能量,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为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表示)。11.(15分)下图为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__。(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3)利用方法⑦调査某草原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4)该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如果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后,此草原慢慢发生了一系列演替,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5)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B、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故过程a、b、c均存在,有利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B正确;C、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即血浆中没有血红蛋白,C错误;D、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使水分滞留在组织液,进一步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C。2、D【解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受温度、pH值得影响。3、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4、人体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但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在非细胞条件下不能发挥作用,酶在非细胞条件下能发挥作用,A错误;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寒冷时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且会高于炎热时的产热量与散热量,B错误;C、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对水的重吸水,减少尿量,机体最终会通过调节维持水盐的平衡,不会出现水肿,C错误;D、机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以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维持血钠的平衡,D正确。故选D。3、A【解析】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运动员运动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低级反射活动要受高级中枢的控制。2、当人体大量失水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3、血糖浓度过高,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增加,加速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其中一部分葡萄糖转化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当血糖浓度过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升高血糖浓度,肌糖原不能分解形成葡萄糖,可以直接被骨骼肌分解利用。【详解】A、肌肉细胞内的糖原为肌糖原,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A错误;B、大量出汗导致机体失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正确;C、双打时球员之间的配合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条件反射,有大脑的参与,C正确;D、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扣杀动作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所依赖的神经结构为反射弧,D正确。故选A。4、D【解析】细胞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其它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所以说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而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A错误;B、性染色体能控制性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性别的基因,B错误;C、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可能成对存在,但在生殖细胞中一般不成对存在,C错误;D、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D正确。故选D。5、C【解析】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接受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过程为,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分析题意可知,对于人体细胞来说,新冠病毒mRNA疫苗为外源RNA,在细胞内会被降解,对将新冠病毒mRNA改造后可防止被降解,导入人体细胞内,在在细胞内指导合成新冠病毒抗原蛋白,利用抗原毒蛋白激发人体的免疫应答。【详解】A、新冠病毒mRNA为外源核酸,会被细胞降解,对新冠病毒mRNA进行序列优化和化学修饰可防止其被细胞降解,A正确;B、由分析可知,作为疫苗的mRNA在接种者细胞内通过翻译过程合成出抗原蛋白,此过程中需要转运RNA和核糖体RNA的参与,B正确;C、mRNA疫苗指导合成出的抗原蛋白存在于细胞内,能引起细胞免疫,当该细胞被被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后,抗原蛋白会释放至内环境中,可引起体液免疫,C错误;D、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但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随时间推移会降低,故接种新冠病毒mRNA疫苗后,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仍有可能感染,且新冠病毒为RNA病毒易发生突变产生新类型,导致因疫苗产生的记忆细胞不能识新型病毒,D正确。故选C。6、C【解析】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的雌配子,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即含有X的精子和含有Y的精子,且比例为1:1。【详解】A、一般而言,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B、合X的配子包括含X的雌配子和含X的雄配子,含Y的配子为雄配子,所以含X的配子多于含Y的配子,B错误;C、雄性个体为XY,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分离进入不同配子,故产生的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C正确;D、一般而言卵细胞都含X,不含Y,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QR(3).生殖隔离(4).75%(5).23.6%【解析】分析图1,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c表示生殖隔离;分析图2,A基因频率在Q~R时期不断增加,在R时期之后A的基因频率达到稳定状态。【详解】(1)图1中由于河流产生了地理隔离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此时还是同一物种,所以过程b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分析图2,在Q到R阶段A的基因频率在改变,所以在此段时间内种群甲发生了进化。在T时种群基因频率相对R之前发生了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60%+1/2×30%=75%。若种群甲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使得aa个体每年减少10%,AA和Aa个体每年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为(10%-10%×10%)=9%,AA为60%+60%×10%=66%,Aa为30%+30%×10%=33%,a基因频率约为(9%×2+33%)÷(9%×2+66%×2+33%×2)×100%=23.6%。【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和基因频率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形成新物种生物一定进化。8、①.刺突蛋白S分布于病毒最外侧,最容易被免疫细胞识别②.免疫形成抗体后,与刺突蛋白S结合,很快使病毒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③.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④.ACE2受体基因不能在某些细胞表达⑤.一⑥.免疫抑制剂⑦.-RNA和tRNA⑧.不能⑨.抑制RDRP的功能⑩.引起人体过敏反应【解析】结合题意和题图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通过胞吞进入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在该细胞内释放+RNA,一方面+RNA可以通过两次RNA复制得到子代+RNA;另一方面+RNA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病毒所需的多种外壳蛋白。【详解】(1)科学家首先考虑将刺突蛋白S来研制为疫苗,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刺突蛋白S分布于病毒最外侧,最容易被免疫细胞识别;二是免疫形成抗体后,与刺突蛋白S结合,很快使病毒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2)从分子的角度,“全基因组水平”的相似性指的是病毒全部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相同所占的比例。(3)根据题干信息,新冠病毒是通过S蛋白与人ACE2互作才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但新冠病毒不能感染人的某些其他细胞,说明人体的某些其他细胞一般不带有ACE2,进而推测出某些其他细胞内ACE2受体基因不能表达。(4)戴口罩为了阻挡病毒进入机体,所以戴口罩是为了增强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感染后,为了减少免疫系统对肺细胞的攻击,此时可通过适度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避免肺部细胞严重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5)在RNA复制过程中,+RNA与-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在翻译过程中,+RNA与t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由于新冠病毒侵入细胞内增殖过程不发生逆转录过程,所以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不能治疗新冠肺炎。结合题图分析,可以通过抑制RDRP的功能或者抑制RNA复制等达到抑制该病毒的侵染或增殖,进而达到治疗的作用。(6)新冠疫苗接种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要会识图,会通过图示信息结合题意寻找合适的答题思路或得到相应的答案。9、(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2)①.疫苗②.抗体和记忆细胞(3)①.浆细胞##效应B②.细胞毒性T(4)①.冷②.大于③.出汗④.皮肤血管舒张(5)①.细胞外液②.垂体③.减少④.减弱⑤.神经--体液【解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人体的体温调节是个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核心温度,以心、肺为代表。而机体的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许多因素会干扰深部温度的稳定,此时通过反馈系统将干扰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经过它的整合作用,再调整受控系统的活动,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体热平衡,达到稳定体温的效果。【小问1详解】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组成。【小问2详解】类冠状病毒是减毒的微生物,在免疫学上被称为疫苗;疫苗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定的免疫应答,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小问3详解】抗体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要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促其裂解并释放病毒。【小问4详解】人是恒温动物,产热等于散热,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在该过程中,人体感觉寒冷,所以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升高体温;在这个过程中,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人体体温升高;机体可以通过出汗、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体表温度增大,散热量增大)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小问5详解】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下丘脑中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导致其合成的并至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因此抗利尿激素减少会导致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出现尿量增多;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既涉及神经调节(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也涉及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为神经--体液调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及水盐平衡调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10、(1)①.光合作用②.含碳有机物③.(2)①.二氧化碳增多②.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3)①.乙②.杜鹃(4)①.生长、发育、繁殖②.15%③.d、f【解析】分析图1:甲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分析图2:a表示松毛虫同化的能量;b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松毛虫的粪便量,d表示松毛虫流向分解者的能量,e表示杜鹃的同化量,f是杜鹃的粪便量。【小问1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图中甲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乙是生产者,故①过程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表示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该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丙代表各级消费者,其中A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B、C相当,D最少,所以图1中可能存在捕食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