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同步分层训练(基础卷)_第1页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同步分层训练(基础卷)_第2页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同步分层训练(基础卷)_第3页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同步分层训练(基础卷)_第4页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同步分层训练(基础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13.1轴对称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卷)

班级:姓名:

同学们:

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祝你收获满满,学习进步,榜上有

名!

夯实基础N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酋方悔读书迟.

一、选择题

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

2.某校开展了迎2023年杭州亚运会为主题的海报评比活动,下列海报设计图标中,属于轴对

称图形的是()

3.如图,在A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连接AE,若AE=4,EC=

2,则BC的长是()

A

a

BEC

A.8B.6C.4D.2

4.如图,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为直线CD上的一点.已知4PAB的周长为14,

PA=4,则线段AB的长度为()

5.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6.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F,连

接AE,BE,作直线EF交AB于点M,连接CM,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B=2CMB.FF1ABC.AE=BED.AM=BM

7.以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另外三届冬奥会会徽的一部分,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8.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共同抗疫,宁波市积极普及科学防控知识,下面是科学

防控知识的图片,图片上有图案和文字说明,其中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有症状早就医B.打喷嚏捂口鼻

C.防疫我们在一起D.勤洗手勤通风

9.下列图形均为正多边形,恰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巩固积厚联,宝剑修从磨砺山,梅花杳自苦窠米.

二、填空题

11.如图,AABC与ADEF关于直线1对称,若ZA=60°,ZB=80°,则NF=

4D

12.如图,两个三角形通过适当摆放,可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则乂=1

13.如图,在A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2cm,则AABC的周

长是.

14.为了庆祝神舟十五号的成功发射,学校组织了一次小制作展示活动,小彬计划制作一个如

图所示的简易飞机模型.已知该模型是一个关于AC对称的轴对称图形,若AB=30cm,AC=

22cm,则AD=cm.

15.如图,在A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4ABD的周长为12cm,则AABC的

周长是.

A

优尖拔高、书山有路勃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解答题

16.如图,在A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分别交AC,AB于点D,E.若△BCE的周

17.如图,在AABC中,BC=1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AC的

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求AAEG的周长.

18.如图,在A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已知AE=4,AABD的周长为20,求

AABC的周长.

19.如图所示,在AABC中,ZC=90°,AC=8cm,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连接BD.若

DC:DB=3:5,求DC的长.

高分冲刺书山有路勃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四、综合题

20.如图,在△ABC中,AB>AC.

(1)用直尺和圆规作BC的中垂线,交AB于点D(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2)连结CD,若AB=8,AC=4,求AACD的周长.

21.如图,在△ABC中,AB=AC,NA=46。.

(1)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请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

法);

(2)连接CD,求NDCB的度数.

22.如图,在AABC中,AB=AC,点D在AB上,且点D到点A的距离与点D到点C的距离相

(1)利用尺规作图作出点D,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

(2)连接CD,若△ABC的底边长为2,周长为9.4,求△BCD的周长.

23.如图,在A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

(1)若BC=6,求AADE的周长;

(2)若NBAC=130。,求ZDAE的度数.

答案肯解析7

1.【答案】D

【解析】【解答】A、该图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该图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中心对称图形,,C不符合题意;

D、该图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选项A、B、D不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

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C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

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即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

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B垂直平分AB,

,BE=AE=4,

,BC=BE+EC=4+2=6,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E=AE=4,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及等量代换求出BC的长即可.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是AB的垂直平分线,PA=4,

PA=PB=4.

VAPAB的周长为14,

.\PA+PB+AB=14,

.*.AB=6.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求出PB的长度,利用周长公式即

可求出AB的长度.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该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B、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

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根据定义并结合图形即可判断求解.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作图可知,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EF1AB,AE=BE,AM=BM,

则B、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AB与2cM的大小不确定,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作图可知,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EFLAB,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得AE=BE,AM=BM,据此可判断B、C、D选项;只有当NACB=90°的时

候,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才能得出AM=2CM,故AB与2cM的大小不确定,据

此可判断A选项.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平面图形就是

轴对称图形,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平面图形就是

轴对称图形,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9.【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正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正六边形有6条对称轴,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求解即可。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平面图形就是

轴对称图形,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n.【答案】40°

【解析】【解答】解::△ABC与4DEF关于直线1对称,

AZA=ZD=60°,ZB=ZE=80°,

.*.ZF=180°-ZD-ZE=180°-60°-80°=40°.

故答案为:40°.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先求出ND与NE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NF

的度数即可.

12.【答案】75

【解析】【解答】解:•••图中两个三角形经过适当摆放后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x=180°-50°-55°=7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

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得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应角相等,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即可求出X.

13.【答案】18cm

【解析】【解答】解: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D=CD,AE=CE,

VAE=3cm,△ABD的周长为12cm,

AC=2AE=6cm,AB+AD+BD=AB+BD+CD=AB+BC=12cm,

AABC的周长是12+6=18cm.

故答案为:18cm.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得AD=CD,AE=CE,进而根据三角

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等量代换及线段的和差可得AB+BC=12cm,据此就不难求出AABC的周长了.

14.【答案】30

【解析】【解答】解:因为该模型是一个关于AC对称的轴对称图形,若AB=30cm,AC=22cm,

所以AD=AB=30cm.

故答案为:30.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D=AB,据此就不难得出答案了.

15.【答案】18cm

【解析】【解答】V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D=CD,AE=CE,

VAE=3cm,AABD的周长为12cm,

AC=2AE=6cm,AB+B+AD=AB+BD+CD=AB+BC=12cm,

.'.△ABC的周长是:AB+BC+AC=12+6=18(cm).

故答案为:18cm.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得AD=CD,AE=CE,进而根据

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等量代换及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答案.

16.【答案】解:’.•△BCE的周长为8,

又:BC=3,

CE+BE=5,

又:DE是AC的中垂线,

EC=EA,

;.AB=CE+BE=5.

【解析】【分析】利用^BCE的周长为8,可求出CE+BE的长;再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可证得EC=EA,从而利用AB=CE+BE即可求解.

17.【答案】W:V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AE=BE,

VGF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AG=CG,

.♦.△AEG的周长=AE+EG+AG=BE+EG+CG=BC=10.

【解析】【分析】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AG=CG,据此不难求出4AEG的周长.

18.【答案】解:..力£是AC的垂直平分线,

.*.DA=DC,AE=CE=4,

而4ABD的周长是20,即AB+BD+AD=20,

AB+BC+AC=AB+BD+CD+AC=20+8=28,

即4ABC的周长是28.

【解析】【分析】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DA=DC,AE=CE,于

是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角形的三边之和AB+BC+AC=AB+BD+CD+AC可求解.

19.【答案】VCD:DB=3:5,

.•.设DC=3x,BD=5x,

又•••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D=DB=5x,

又":AC=8cm,

3x+5x=8,

解得,x=l,

「・CD=3cm,

故答案是:3cm.

【解析】【分析】由于CD:DB=3:5,可设DC=3x,BD=5x,由于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故

AD=DB,AD=5x,又知AC=8cm,即可据此列方程解答.

M

(2)解::MN垂直平分BC,

.*.DC=BD,

/.AACD的周长为AC+AD+CD=AC+AD+BD=AC+AB=4+8=12

【解析】【分析】(1)利用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出BC的垂直平分线MN.

(2)利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证得DC=BD,由此可得到4ACD的周

长就是AC+AB的长.

21.【答案】(1)解:如图,直线DE即为所求,

(2)解::AB=AC,NA=46。.

1

AZABC=ZACB=1(180°-46°)=67°,

•「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DA=DC,

.\Z.DCA=ZA=46°,

.\zDCB=zACB-ZACD=67°-46°=21°.

【解析】【分析】(1)根据要求作出图象即可;

(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A=DC,证出乙DCA=4A=46。,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DCB=

ZACB-ZACD=67°-46。=21。艮可。

22.【答案】(1)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