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社会历史的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5.2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北极孤岛求生,选择必备物品:手机、wifi、钱、书籍、足球、羽绒服、刀子、打火机、自行车、手枪、电视机、矿泉水、压缩饼干……可随意补充

“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活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也就是要有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性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地位)②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作用)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决定反作用生产方式P62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生产力

(1)含义: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2)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3)地位: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劳动者(人)劳动对象(对象)劳动资料(工具)P63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3.生产关系

(1)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2)基本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如:平均分配、按劳分配)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如:平等互助、剥削压迫)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如:公有制、私有制。起决定作用)

生产关系P63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手推磨”和“蒸汽磨”代表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封建主”与“资本家”则代表社会所采取的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状况。P63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①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大锅饭:分配的平均主义,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使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作用推动作用P63表

明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规律1)。P63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生活】5.经济基础的含义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政治生活、文化生活】6.上层建筑的含义P64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与之相应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观念(思想)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文化传媒等。

注意:与经济有关的制度和政策,属于经济基础,如: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财税制度、土地“三权分置”制度、退休政策等。1.生产资料公有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按劳分配制度

6.大机器生产

7.人民代表制度

8.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10.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以下哪些属于生产力?哪些属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哪些属于上层建筑?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规律2)。P64注意区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一般而言,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如所有制结构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发展市场经济、完善经济制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改增等税收改革、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体现的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如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国家机构改革)、法律法规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基层民主、完善选举等,体现的是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9.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意

这一普遍规律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之谜,使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P64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1)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P65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1)基本矛盾:(2)矛盾性质:(3)解决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对抗性的矛盾通过阶级斗争实现,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如:经济斗争:经济罢工、游行示威

政治斗争:议会斗争、武装起义、革命战争、夺取政权

思想斗争:思想宣传P65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1)基本矛盾:(2)矛盾性质:(3)解决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非对抗性的矛盾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加以解决。P65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5.改革的实质、地位、根本目的(1)实质:(2)地位:(3)根本目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P65比较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比较几个“动力”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6.共产主义的目标和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灭阶级对立,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动力)P65课堂小结社会历史的发展总趋势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改革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2.上层建筑的变革必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解析:上层建筑的变革适应经济基础时则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3.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解析: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5.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解析: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易混易错课堂练习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经济基础的状况C.上层建筑的调整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D【详解】ABC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正确,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课堂练习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④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详解】①③: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②④错误。故本题选A。课堂练习3.下列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有(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光明的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中发展③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详解】①④:图中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由低到高前进,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光明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①④符合题意。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②说法错误。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课堂练习4.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部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实质是()A.改革生产力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B.调整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改革经济基础以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革D.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D【详解】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改革生产力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A错误。B:材料强调的是调整上层建筑,没有涉及调整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不符合题意。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调整上层建筑来适应经济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