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资料PAGE可修改编辑..备课笔记(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朱永田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重点)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难点)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重点)
学习过程一、隋朝的统一1、在方框内填写好隋朝统一的进程2、我们学习过的完成了国家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除了隋朝以外,还有
和
3、从以下三则材料分析隋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要求:在材料中找出答案并分点归纳)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答:原因:①②③④⑤4、观察下列表格,回答问题(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唐贞观政要》(1)以上表格及材料说明了什么?(2)在书本P2找到隋统一之后采取的发展经济的措施并划好①(方面):发展经济,编辑户籍,统一和②(方面):加强,提高行政效率。二、开通大运河1、隋朝大运河2、大运河与世界上著名人工运河进行比较从以上表中格,你得出的结论是:隋朝大运河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1)
胡曾对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看法怎样?
材料二(2)
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3)
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三、开创科举趋势制度材料一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
——郭施拉《开放的中国》材料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古人讲求诗礼传家,无论哪朝哪代,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于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书院"也应运而生。材料三
科举是中国官制史上的巨大进步,成为中国历代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O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阅读以上材料,概述科举制的意义:①②③四、隋朝的灭亡隋帝陵【唐】罗隐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翻译: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回答:(1)隋炀帝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2)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五:小结课题: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教学难点:评价唐太宗。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教学方法:图片教学材料教学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一、导入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基友“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一个时代?它有谁开创,又是如何发展和继续繁荣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探索这一历史之谜。二、唐朝建立
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唐太宗李世民合作探究:说说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多媒体出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主观原因: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客观原因:政治:①任用贤能②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严格考查政绩经济: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发展边疆管理:加强对西域统治
师:总结、说明。
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历代王朝的盛衰和治国的方针政策。他们认为隋炀帝身死国灭是因为“徭役无时”,“干戈不戢”,以致“民不堪命”起而反抗。他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
第二个方面,唐太宗善于用人。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以他很重视选官和用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由于唐太宗确实是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第三个方面,太宗重视纳谏。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家灭亡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可以与他媲美。
第四个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唐初社会经济衰弊凋残,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全国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的户口仅200多万户,不到隋盛时890多万户的1/3。但到了唐太宗死后3年的统计,户口增至380万户,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为大周圣神皇帝,并自以“曌”字为名。
她继承唐太宗、武则天的业绩,并将其发展推向顶峰,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史称“开元盛世”。
四、开元盛世
多媒体展示:杜甫《忆昔》诗中描述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为什么能出现此番景象?政治上,唐玄宗特别注意选贤任能,且从基层做起,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斥退不合格者。姚崇极力主张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佛寺道观营造,重奖进谏之臣;宋璟主张放宽赋税、减轻刑罚、选拔人才、官吏称职。唐玄宗对他们重用为相,致使政治清明。
经济上,唐玄宗重视农耕、垦荒,大力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大大发展。
上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结论:唐朝建立,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史上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教学后记:第三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简要叙述唐朝历史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及后期的“安史之乱”的大致历史走向。(2)学生通过对曲辕犁和筒车的学习,能理解科技推动人类进步的道理。(3)了解盛唐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交流、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表现。体会认识到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体会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能力目标:通过一些提问,如:“为什么说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你认为出现盛唐气象的原因有哪些?”等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分析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造:曲辕犁和筒车的创制;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达;长安商业的繁荣;社会生活的多姿多采。难点:分析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
[教学方式]本课采用讲授——问答教学类型。主要是启发法和讨论法。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的学习和理解导入本课。诗中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不正是唐朝盛世的一个缩影吗?设问:杜甫此诗中所描写的是历史上哪个时期情况?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由诗中所描写的内容,请你推断当时社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设计:让学生们小组先自己思考,再小组讨论。小结:诗中描写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社会风貌,当时人口众多,衣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的繁荣景象。盛唐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和中期,那时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开明,文化发达,民族关系融合,对外交流频繁,盛唐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
二、师生互动
1.唐朝出现盛世气象的原因。(1)设问:通过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导入新课后,老师出示三幅图片,他们分别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那么唐朝进入盛世景象,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吗?(进行小组讨论)(提示:需要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唐太宗所作所为,还要学习本课所涉及武则天“贞观遗风”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对“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到“开元盛世”这样一个递进发展有了初步认识。)
小结:同学们的历史知识很丰富,讨论也很热烈。唐朝进入盛世景象并不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首先第一位是唐太宗。唐太宗在位的时候以隋亡为戒,任用贤能,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轻摇赋税,发展农业生产,形成“贞观之治”。还有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她对的唐朝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她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重视发展农业产业,根据农业生产情况奖惩县官,兴修水利,减轻赋役,发展科举制度,在试卷中首先采用糊名制度,还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善于发现人才,破格用人,鼓励推荐和自荐,重用有才能的官员,打击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等,这些措施使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人口也明显增加,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史称“贞观遗风”。(2)设问:除了唐太宗、武则天的积累,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学生自己思考)(提示:了解到开元盛世的出现还与当时的政局稳定、唐玄宗任用贤人和励精图治等分不开。)小结:唐朝经过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努力,出现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盛世景象。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至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下来。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贤人,励精图治。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2.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及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1)设问:我们前面的诗中有一句“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说明了唐代开元间粮食丰收,装满了官府和百姓仓库的景象。形象的再现了唐朝元年间国家富足的情景。那么我们说唐朝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汉朝增长一倍左右,这是农业生产上的一大进步。这是唐朝农民辛勤劳动得结果,还与什么密切相关?(提示:唐朝国势强盛,百姓富庶,粮食产量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密不可分。)
小结:唐朝经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努力,出现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盛世景象。我们说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不可分。因为劳动工具是衡量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唐代农具的修改重要的有两项:曲辕犁和筒车。
继续设问:曲辕犁和筒车有什么用处和特点?(小组合作讨论)(提示:结合图片,从它的构造发现用途,再和过去耕地所用的犁的对比,感受他们的优点。)小结:唐代江东地区使用的曲辕犁,设计巧妙,轻便灵活,回转省力,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曲辕犁与当时世界上使用的犁相比,制作精巧,便于回转,操作方便,堪称第一。它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在耕犁上有划时代的意义。筒车又叫水转筒车,是唐朝发明的一种利用水流推动转轮来提水的新型的灌溉工具。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可以随水流自行转动,并且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这又节省人力,又提高了劳动效率。一般一昼夜能灌田一顷。(2)设问:新农具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繁荣。唐朝著名的有丝织业和陶瓷业。你能说说唐代丝织业、陶瓷业技术的高超表现在哪里?(展示:唐朝的一些丝织品和陶瓷(唐三彩))小结:唐代手工业的产品总类、生产规模、技术水平都超过了前代。唐代的丝织技巧非常高超,生产出来的丝织品轻盈而精薄。唐朝的陶瓷制造技术也有显著的进步。瓷器的品种很多,以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最负盛名。唐代的三彩陶俑,即唐三彩,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3)设问: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唐朝商业的繁荣。从哪几个方面放映出唐朝商业的繁荣?(先自己思考,再小组讨论)总结:唐代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商人俑体现了唐朝商业的发展。唐朝城市商业繁荣,经济的强盛吸引了许多少数民族和世界各国商人纷纷来到长安和其他大都市经商,开设店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于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迁居长安的少数民族人口十分可观。这也让长安成为了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4)设问:唐代的社会社会生活特点是什么?(自己思考)(提示:学生自己观看阅读卡上的内容,理解)小结: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中西互通,胡汉交融使得各地的典礼、习俗、服饰互相影响,“胡饼”就是很好的例证。唐人不仅爱吃胡饼,还爱穿胡服,带胡帽,登胡靴。最主要的是妇女的变化。唐代妇女的生活比较开放自由,她们可以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交和问题娱乐活动。3.唐朝的衰落
设问:唐朝为什么会衰弱?(自己想一下,用自己平时的积累,来回答问题。主要是由于什么?)小结:唐玄宗统治前期即开元年间,唐朝达到了鼎盛,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鼎盛的时期。但到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逐渐混乱,奸臣当道,朝政腐败,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由盛转衰。三、课堂总结部分总结: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很多,初唐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制定出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国家要轻摇赋税的基本国策,使得唐朝前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环境。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发挥聪明才智改进劳动工具,使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唐玄宗统治的唐朝后期,朝政逐渐混乱,奸臣当道,朝政腐败,并爆发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开始由盛转衰。[板书设计]一、开元盛世
1.原因:唐太宗的新政→武则天的发展→唐玄宗的鼎盛政局稳定、任用贤人、励精图治
2.表现:农业(筒车、曲辕犁)手工业(丝织、唐三彩)商业的繁荣(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社会生活(中西交融、胡汉交融)二、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课后反思]第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学情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的第四课,讲述唐朝的中外交流。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发挥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精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4课,本课通过对唐朝时期对外交往历史的介绍,突出的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其立足点在友好往来上。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繁荣对周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以及唐文化的世界地位。同时,周边国家也将他们的文化思想,民俗民风等带到中国。学生们应该知道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世界文明,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此外,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今天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课标要求】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学习目标】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知道鉴真东渡的具体历史史实及其影响。3.知道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唐朝时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能力培养】1、通过识记《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招提寺》、《鉴真坐像》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2.通过对对日本遣唐使来华的自主归纳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通过将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4、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核心问题】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评价任务】1、结合课文的相关史事和《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图,通过问题集结号,让学生阅读课本,标画出知识点。(对应学习目标1)2、结合课件图片展示,教师讲述鉴真东渡的经历及影响。(对应学习目标2)3、通过设计学习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玄奘西行,分析唐时期中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对应学习目标3)学生活动设计唐朝时期,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把华人在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活动一:遣唐使问题集结号,会自学的同学棒棒哒!1、什么叫“遣唐使”?2、描述日本遣唐使团的规模。3、遣唐使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学习要求:1、读课文P19,包括课本的相关史事和图片2、同桌交流3、展示学习成果学习活动二:鉴真东渡多媒体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课本完成学习任务。1、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2、简述鉴真的主要贡献;及东渡的影响。学习要求:1、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20,标注关键词.2、个人展示3、归纳总结学习活动三:玄奘西游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1.玄奘西游的时间是?2.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学习要求:1、读课文第21页,标注关键词;2、我来讲给同桌听;3、个人展示4、归纳总结【合作探究】1、唐朝为什么会出现中外交往频繁的盛况?2.比较玄奘和鉴真对外交往的异同。【课堂小结】自主构建知识网略【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中外交往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①张骞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A.朝鲜B.印度C.日本D.越南
3.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A.张骞B.鉴真C.玄奘D.班禅4.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后反思】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内容标准内容要点: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认知提示: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统治,了解统治者的作为与王朝盛衰的关系。解读:唐朝的繁荣盛世大约持续了一百多年,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一场安史之乱揭开了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争斗的序幕。从此,唐朝由盛而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统治越来越腐朽,最终在农民战争打击下土崩瓦解。唐朝灭亡后,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各地出现多个割据政权,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分裂时期。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阅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直观认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更迭与分立,培养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教学重点: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败;唐朝的灭亡。教学难点:唐朝衰亡的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百家讲坛》蒙曼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之唐朝灭亡》里安禄山叛乱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观看视频,思考安禄山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给唐朝做了什么?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二、目标导学,初步感知根据目标,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唐朝衰亡和五代十国的历史。1、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2、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史实。3、知道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一)安史之乱1、观看《百家讲坛》蒙曼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之唐朝灭亡》里安禄山叛乱片段,结合课文思考: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身兼三地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2、合作交流:根据下列提示,简洁描述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根据提示安史之乱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叛乱首领、借口等要素,组织语言,简介描述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欣赏《明皇幸蜀图》,讲述该作品创作的背景,进一步巩固安史之乱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唐玄宗后期的腐朽。3、阅读材料:安思考:这场转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地方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相互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税徭役繁重,生活困苦。2、黄巢起义的结果怎么样?起3、出示朱温图片,讲解朱温废唐朝皇帝、自称皇帝,建立后梁的史实。(三)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分立1、出示五代十国形势图,看图了解五代十国的概念。2、思考: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原因?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3、五代十国局面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北方战乱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四、说收获,话小结五、拓展延伸读史明智:对比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作为给国家带来的不同影响,谈谈对你来说有哪些启示?第一、在取得成就的时候,保持戒骄戒躁的态度。第二、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第三、人生要始终如一的坚守自己的信念。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小人。六、课堂作业:《长江全能学案》第五课七、板书设计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安史之乱使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哈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力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教学重难点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难点:赵匡胤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将,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赵匡胤,派他做禁军统帅,官名叫殿前都点检。禁军是后周一支最精锐的部队。世宗一死,军权落在赵匡胤手里。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在陈桥驿赵匡胤的部下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这段历史,为多为后人津津乐道,还成为一个成语“黄袍加身”,在此之后,赵匡胤是怎样统治宋朝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北宋的政治,了解一下宋太祖的政策得失。目标导学一:北宋的建立1.(多媒体展示宋太祖的画像)教师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目标导学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1.教师简略地介绍,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多媒体展示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2.教师需要讲讲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多媒体链接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提示: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多媒体展示以下三则材料)史料解读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说说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皇帝直接统辖禁军;设枢密院和三衙掌管军务,枢密院有权调兵,无权领兵,三衙有领兵权力,却无调度之权;“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对外防守空虚无力,这也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作用。(2)行政方面:削弱宰相权力,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主要排文臣担任知州等。(3)财政、司法方面: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2.教师结合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说在宋代,节度使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做一个对比的表格)3.这个改革给宋朝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答案提示: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目标导学三重文轻武的时代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材料: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多媒体出示问题:重文轻武的表现)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答案提示:(1)经济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3)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4)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2.(多媒体出示问题:重文轻武的目的)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提示: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3.(多媒体出示材料:宋朝发达的经济)重文轻武的后果,读材料:关于宋朝GDP的统计: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才追上宋代的水平。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多媒体出示问题:宋朝重文轻武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读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上积贫积弱的朝代,结合材料,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启发: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答案提示:(1)状况:宋朝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原因: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3)教师讲述原则: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反馈练习:历史填充册课堂小结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宋朝创造了辉煌的经济文化,从太祖立国,到逐步加强君主权力,重文轻武,开创了繁盛的经济文化时代,但也因为重文轻武,造成了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状态,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作业设计:基础训练板书设计: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程标准:使学生知道辽、宋、西夏等政权的并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的政治家的主要功绩;了解宋、辽、西夏和议及影响。2、过程与方法。设计辽和西夏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比较辽和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北宋的关系以及汉化过程,培养归纳和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辽和西夏这两个少数民族与宋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辽……、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辽和西夏、北宋的关系;中华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方法:1、2、学法。本课学生主要通过阅读法、欣赏法、比较法、讨论法以及感受法等来学习本堂课。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这一阶段学生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探究学习的欲望强烈,但形象思维与感性认知仍占主导,注意能力差,分析问题难免缺乏深度。教学过程导课:展示一群古代儿童在“老先生”的带领下朗读百家姓的场景。设疑:这群孩子在读什么?找百家姓里你的位置?赵为什么在首位?今天你将从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了解。一、澶渊之盟1、907年,唐朝灭亡,在此之后,你知道中原和南方政治局势怎样?历史上有类似的情形吗?结局怎样?2、“黄袍加身”的故事?都发生了那些事?作为是什么?小结:北宋并不是统一全国的政权,它只是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北宋同时期还有几个民族政权,过渡到辽和西夏的建立。3、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展示辽和西夏形势图》设疑:展示《澶渊之盟》并正确评价?二、宋夏和战:展示宋夏形势图,指导学生了解其位置等相关史料师生讨论宋和西夏长期以来的和战关系,并给与评价三、碰撞与交流:分析宋辽西夏的关系和合战关系,找出他们战的原因?西夏辽在政策方面如何调整?汉和少数民族融合有哪些?小结:纵观辽西夏北宋的并立,战争与和平是交替存在的,但和平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友好关系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共同缔造的。板书设计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澶渊之盟北宋的建立辽的建立澶渊之盟二、宋夏和战西夏的建立宋夏和战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3.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得出正确的人生观。2.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岳飞的《满江红》,欣赏朗读《满江红》)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旅。郾城大战后,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新课讲授女真族的崛起1.(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2.金灭辽及北宋(一)灭辽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2.提出问题:图中金灭辽的基本概况?教师指出:女真崛起之时,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1125年,辽被金灭亡。(二)灭北宋1.史料解读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2.(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背景)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3.(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南宋的偏安1.(出示问题:南宋的建立情况)教师讲述: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出示岳飞图像)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答案提示:①收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②郾城大捷: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教师讲述: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以印度为例,英国对印度的棉纱输出造成印度棉纱工业衰败。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3.(出示宋金对峙图和问题: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和议的内容是什么)分组讨论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和议的内容是什么?答案提示:背景: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4.(多媒体出示问题: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总结:宋金议和的最终结果(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三、课堂总结金朝在我国历史上也有相当地位。评价岳飞抗金,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于完成于南宋之时。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束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国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片荒地,到五代和以后,江南地区有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板书课题。二、授课师:讲古代的经济,主要是三大方面,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共同研究探讨从五代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板书一、农业的发展学生:1、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2、中原地区的森林长期被砍伐,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这一时期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3、统治者的扶植、重视。宋真宗推广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幻灯片展示)1、为躲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2、自然条件优越。3、政府重视、扶持。教师:下面来看一下,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下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农业发展的概况。学生:A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明间流传“太湖熟,天下足”的言语。主要产地在南方。B棉花种植,有两广、福建扩展稻了长江流域。C茶树栽培也很广,江南的丘陵地区,新开辟了许多茶园。板书二、手工业的兴盛过渡: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1、纺织业方面: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B、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C、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稻了东南沿海。2、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板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北宋有热闹的夜市和早市;2、“瓦子”是城中的娱乐场所。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讲述南方商业的繁荣时,应讲清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宋代南方商业发展的条件。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和前面课本中有关宋代民族关系的相关内容全面思考这一问题。其次是南方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先引导学生回忆唐朝商业活动的情况,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提问:“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唐代相比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加以归纳总结。教学中应强调,这一时期中国在商业活动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海外贸易的兴盛:1、东到朝鲜、日本;南到南海各国;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2、宋朝重要的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巩固小结: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列表加以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类别发展成就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商业的繁荣商业都市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货币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板书设计: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的发展二、手工业的兴盛三、商业贸易的繁荣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一.[内容标准]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课部分只占一课时,从蒙古兴起一直讲到元朝的统治,所以内容繁多。多注意学习重点三.[学情分析]很多学生都看过《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电视剧,对本课成吉思汗等人物历史有所了解,但是对元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族融合等历史知之不多。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2.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3元朝是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五.[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教学难点]
“行省制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民族融合”六.[教法学法]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这是哪个民族?对这个民族的生活你有多少了解?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教师引入):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蒙古高原上,多数过着游牧生活,被称为“毡帐中的百姓”,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勇敢、豪放纯朴的民族,是我们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它曾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元朝并统一全国,而且它的疆域比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要辽阔,那么,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统一全国的呢?它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有什么贡献?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看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全过程。(点击显示课题《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通过学生熟知的事物引出主题,也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方法:充分运用课本上的资料.自读提示法)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坚强和机敏,志向远大。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商榷)“一代天骄”出自毛泽东的词《泌园春·雪》,你认为这样评价成吉思汗合适吗?请说明理由。老师小结:在蒙古各部互相混战,蒙古高原处于四分五裂的时候,铁木真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他非凡的智慧、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敢坚强的性格,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于1206年统一蒙古,建立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商榷)今天,如果你来到鄂尔多斯草原上,有幸瞻仰了成吉思汗陵,请把你的心里话、肺腑之言说给你所在小组的同学听听,看看谁的语言最真诚、最感人!(多媒体显示成吉思汗陵墓,让学生分小组交流)(过渡)老师讲述:成吉思汗是我国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不仅有统一蒙古的壮举,更有统一全国的雄心,只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完成这一遗愿的是他的孙子忽必烈,那么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呢?(请同学们看书P67《忽必烈建立元朝》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元朝的建立:时间:1271年都城:大都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2.统一过程的线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幻灯片演示出这一过程。(1206年)蒙古建立――灭西夏、金-―怱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南宋灭亡,统一全国。(1276年)3.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分裂的大统一时期?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老师强调:1.着重梳理线索,并强调三个重要时间。2.这次统一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完成的全国统一,必然会开创一个新的局面。3.强调迁都大都后,元朝统治中心完全转移到中原,大都成为元朝政治,文化中心。以后,明清两代的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都城。一直持续到今天,影响深远。)元朝经济发展的表现谁能归纳出元朝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1、重视发展农业元世祖采取了哪些发展农业的措施?⑴禁止圈占农场作牧场⑵治理黄河⑶推广棉花种植2、重视交通运输业(开凿新运河和海运)(展示隋、元运河对比图幻灯片)请同学们注意对比元朝运河与隋运河相比有哪些变化?⑴、隋运河通过洛阳,呈大弯曲状,元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道取直,抵达大都。⑵、新开两段运河,从山东到临清的是全通河,由通州到大都的是通惠河。讲到元朝运河时,让学生注意到“哪段运河路经东平?3、商业繁荣(大都为例)4、中外交往频繁(马可波罗来华)谁能谈谈有关马可波罗的故事。(过渡)元朝统一后,它的疆域比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要辽阔,统治者必然会想方设法来维持它的统治,如果你是元世祖,你会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使国家长治久安呢?首先在政治上,他会采取怎样的管理呢?(请看大屏幕显示《元疆域图》思考如下: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元朝怎样有效管辖呢?具体内容如何?(板书)行省制度〈出示幻灯片〉元朝疆域图,一边学习一边演示。〈师〉指导学生在P69页教材中对照幻灯片显示完成下面的学习。1.请在P64图中找出元的都城──大都。2.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叫什么?管辖哪些地区?“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附近地区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山西、山东、内蒙的地区,3.地方行政机构叫什么?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11个行省。4.山东在元朝属于地方还是中央管辖?5.、元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置什么机构?说明什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哪些史实反击“台独分子”和“藏独分子”?〈生答〉今西藏地区,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说明,西藏自元朝后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区。6.请你对行省制度简单评价一下。〈师小结〉行省制度,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尤其是把今蒙古、西藏、新疆东部及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北边远地区纳入中央的管辖范围之内,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疆域。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其影响深远。(过渡)〈师提示〉P65元朝的诗歌反映民族融合的现象。P66看图分析,蒙族官员的生活。忽必烈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巩固了元朝的统一。而元朝的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为各民族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他们彼此往来,共同生活,出现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生答〉⑴汉族开发边疆。⑵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⑶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已经汉化。⑷回族开始形成。〈师小结〉元朝民族融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三国以来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它促进了各民族互相学习,交往,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从而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谁能归纳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小结〉出示幻灯片⑴统一全国,结束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⑵社会经济发展。⑶中外交往频繁,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⑷实行行省制度,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⑸促进民族融合,边疆地区的开发。(补充)从元朝的民族融合引申到当代民族大团结,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各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师进一步归纳〉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元朝统一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转入下一问题〉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我们知道在元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位让后世敬仰的顽强抗元的英雄,知道他是谁吗?谁能讲讲他的故事?〈出示幻灯片〉文天祥〈师问〉我们从文天祥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生答〉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设疑〉〈出示幻灯片〉有人说: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进步意义,那么文天祥抗元就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因此,不应赞扬,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学生讨论〉〈教师小节〉1、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2、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元朝的历史,由于本课涉及到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内容较多,怎样又快又好地把他们掌握呢?(指导学生阅读《新学案本课的知识网络)最后老师依据本课内容采用数字化概括总结:三个年代:1206、1271、1276三个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行省制度的建立中考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这一部分,近三年中考题主要是考察了台湾问题、古代农业经济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注意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今天发展经济的启示;从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平交流与发展,看当今加强民族团结重要性;宋元时期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等。开放性作业:1、请思考:为什么我们既肯定元朝的统一,又肯定文天祥的抗元?2、上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文天祥的故事,在班级交流。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元朝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过程与方法:思考概括综合归纳——通过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的管辖都是有效的,还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民族融合教学难点:理清复杂的头绪,避免知识混淆;全面理解行省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内容。然后提问:你知道忽必烈建立元朝后,采用了什么方法巩固统治吗?现在我们学习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元朝的疆域教师讲述元朝的基本情况。(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教师提问:这么大的国土,元朝是如何管理它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节。二、行省制度元朝也是当时世界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面对疆域如此辽阔的国家,元世祖在政治上如何进行有效的管辖?(回忆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生:实行行省制度。师:行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生:①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吏进行管理;共11个行省。这种制度在我国历代上产生了哪些影响?(开创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制度)过渡讲解:行省制度对中央和地方都做了规定,那么对于边疆地区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第三节。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朝还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③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回顾汉藏两族的关系)唐朝时,藏族的前身吐蕃人的部落日益壮大,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文成公主入藏表明汉藏两家的友好。到了元朝时,西藏已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④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对琉球和澎湖列岛的管辖。(师生一起回顾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元朝的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三国时称夷洲,当时台湾高山族就与东南沿海的汉族有着密切往来,公元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师:可见,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痴心妄想,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海内外华人所不容许的。师:同学们知道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有什么意义吗?生讨论后总结:(开创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划制度,加强了对西藏、台湾等地的管辖。)元朝实施的行省制度,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沿用至今。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胶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三、讲授新课(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人南方。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讲授此节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关于引导学生思考: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有哪些?教师归纳:随着南方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城镇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商业的活跃、城市格局的突破都反映出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变化和繁荣不仅对市民的衣食住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关于节庆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指出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有哪些在宋朝已经出现了?哪些活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哪些活动与今天还有类似之处?教师最后阐述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的生活。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2.词到宋代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3.重要的词人(1)苏轼:北宋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髙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人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播放视频,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共同体会该词的特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歧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醉江月。生: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可说是英风豪气,高唱人云。开创了一代豪放词人的先锋,达到了无事不可人、无意不可言的境界。师:全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为宋词开创了全新的境界,被誉为“千古绝唱”。吟诵这壮美的词句,谁能想到苏轼已经被贬到黄州,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2)李清照: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昨夜雨硫风骤,农睡未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师:(3)欣赏《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体会词风与苏轼风格的相似之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坐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师:风格豪放,慷慨激昂,气势雄壮。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三)元曲1.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2.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结合P58《相关史事》了解《窦娥冤》的大致内容。教师可补充介绍《窦娥冤》被列为十大悲剧之一,而关汉卿也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四、课堂小结。浩瀚的史学,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仅让我们领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深刻理解了成功的艰辛。同时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陶冶了情操,提纯了我们的灵魂。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看今朝展未来,还看吾辈!相信同学们定会奋发努力,再创辉煌,实现民族化,伟大复兴! 【课后作业】完成对应课时练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目标: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材料分析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导入:视频导入:(播放指南针的视频)导语:同学们,在刚才看到的视频当中提到了那项发明?(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那其它三项发明是什么呢?那些出现在宋元时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穿越时空,走进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新课学习】:活动与探究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一)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出示自学提示:活字印刷术发明:北宋时_____发明,比欧洲早约四百年。影响: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发明:(1)战国时期,人们制成“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2)_____时,制成了指南针。应用:北宋时,开始用于_____事业。_____时,广泛用于航海,并由_______传入欧洲。意义:为后来___________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火药发明:由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_________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应用:_____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传播: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______________。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四大发明的意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学生活动:分以下各组:活字印刷术组指南针组火药组综合组展示反馈:过渡:这三项发明在那些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学以致用:材料一: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根材料二:出示图片新航路开辟、攻占巴士底狱、文艺复兴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拓展延伸: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世界对我们中国的肯定,那么在现今社会,这些发明在那些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呢?学生活动:思考:四大发明在现今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总结: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科技成就,对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推动知识的迅速传播与增加,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过渡: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科技发明影响深远,那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传播出去的呢?学生回答:对外交通(海上.陆上)引出下文二.宋元时期的对外交通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简介:与陆路交通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海路交通宋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人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阅读教材P62-63,结合课本第64页,完成课后活动的第2小题: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过渡:在宋元时期的对外交通是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出去的,并且比前代有了更大的进步,那么在现今社会对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视程度如何呢?其实在现今社会,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那个时期的对外交通,现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那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个资料。拓展资料:出示一带一路的资料“一带一路”(OneBeltOneRoad,简称OBAOR;或BeltAnd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知名大学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
- 2025年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合规审计合同范本3篇
- 专用购销交易2024版协议格式版A版
- 二零二四商标授权及知识产权跨界合作合同3篇
- 万科物业2024停车场运营管理协议
- 2024年谈蕾离婚后财产与子女抚养协议书3篇
- 个性化小额资金借贷款项协议范本一
- 二零二四卫生院卫生间改造与装修施工合同3篇
- 2025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生物科技产业合作框架4篇
- 2024路灯购销安装合同范本
- SQL Server 2000在医院收费审计的运用
- 《FANUC-Oi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技巧与实例》教学课件(全)
- 微信小程序运营方案课件
- 抖音品牌视觉识别手册
- 陈皮水溶性总生物碱的升血压作用量-效关系及药动学研究
- 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报审表
- 学习解读2022年新制定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PPT汇报演示
- 好氧废水系统调试、验收、运行、维护手册
- 中石化ERP系统操作手册
- 五年级上册口算+脱式计算+竖式计算+方程
- 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