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B.由环境引起的生物变异是不能遗传的变异C.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地理隔离是物种产生生殖隔离的必要条件2.构建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四个模型的表述正确的()A.模型一表示某鱼类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A'A段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模型二表示IAA和赤霉素GA对拟南芥根和草生长的影响,IAA浓度为b时,根不生长C.模型三表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依赖于Na+浓度梯度D.模型四表示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3.下列关于内环境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饥饿时,血液流经胰岛组织后胰岛素浓度会增加B.饥饿时,血液流经肌肉组织后血糖浓度会增加C.寒冷时,血液流经下丘脑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会增加D.思考时,血液流经脑组织后代谢终产物浓度会增加4.正常人长时间剧烈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动态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开始一段时间后,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由有氧呼吸转为无氧呼吸B.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尿量减少C.剧烈运动时消耗大量血糖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这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D.剧烈运动后,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会导致血浆的pH明显降低5.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钾离子通过离子泵外流B.缺氧会影响神经元兴奋是因为钠离子通过离子泵内流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不会影响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的方式不同6.牙鲆鱼(染色体数目2n=4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为获得经济价值更高的雌鱼,研究人员设法使牙鲆鱼次级卵母细胞直接发育为新个体,称为初代P品系。取部分初代P品系胚胎在27℃高温下培养,这些胚胎发育成为雄鱼。让这些雄鱼与正常温度下发育成的P品系雌鱼交配,可以产生二代P品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次级卵母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或Y染色体B.P品系鱼胚胎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n=96条C.二代P品系在正常温度下均会发育为雌鱼D.牙鲆鱼性别由环境温度决定,与性染色体无关7.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是葡萄糖C.ATP、核酸、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D.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8.(10分)下列有关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B.蚕豆病与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基因都是有害的基因C.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多基因遗传病高于单基因遗传病D.选择放松将造成有害基因的基因频率随世代相传而增大二、非选择题9.(10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微生物已经在食品、医疗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1)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需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家庭制作泡菜时无须刻意灭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变酸果酒表面的菌膜、泡菜坛内的白膜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时,在培养基表面共划__________个区域时,需要6次灼烧接种环。对菌种进行临时保藏时,试管中的固体培养基常呈斜面状,目的是___________。此外,试管口通常塞有棉花,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若要设计实验验证某细菌属于该类微生物,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水盐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内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饮水不足,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体的排尿反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膀胱中尿液充盈时,膀胱牵张感受器兴奋,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为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尿崩症临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透压尿,尿崩症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通过测定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血管加压素)和禁水—加压素实验可以进行区分。抽取患者血液检测抗利尿激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禁水—加压素实验中,患者禁止饮水、注射抗利尿激素检测尿液情况,患者的尿液不浓缩,尿液渗透压仍很低,判断该患者为肾性尿崩症,推测其患病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回答下列问题:(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_________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______。(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甲图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___。(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图乙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图可知,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2.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垃圾分类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中的垃圾经过分解者处理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分解者在物质循环方面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某研究人员利用分解者处理一些生活垃圾时发现效果不理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_,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3)2019年澳洲发生大火,其所过之处的环境和生态都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要恢复到大火之前的状态将花费很长时间,这中间要用到恢复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___________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1、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后者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包括:(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重复能造成基因数目的变化,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B、由环境引起的变异,若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是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的方向,C错误;D、地理隔离不是生殖隔离的必要条件,如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与进化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变异的类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C【解析】

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增长型的种群中幼年个体数大于老年个体数。人体中的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可以分为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之间是双向的物质转换,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单向传递给淋巴,淋巴又单向回流入血浆中。模型四中甲为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为细胞内液。【详解】A、模型一中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大于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B、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模型二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生长素对根表现为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并不代表根就不生长,B错误;C、模型三中可以看出氨基酸和Na+协同进入细胞,其中氨基酸属于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Na+属于顺浓度梯度进细胞,氨基酸的转运需要依赖于Na+浓度梯度提供能量,C正确;D、丁为细胞内液,其中的O2是由组织液中自由扩散而来,丁的O2浓度比甲低,D错误;故选C。3、D【解析】

代谢产物指新陈代谢中的中间代谢产物和最终代谢产物。如某些代谢产物乳酸、乙醇、抗生素等是某些微生物在特殊代谢条件下的中间代谢产物。代谢终产物如蛋白质代谢产物为水,二氧化碳,尿素。【详解】A、饥饿时,血糖浓度低,血液流经胰岛组织后胰高血糖素浓度会增加,使血糖升高,A错误;B、饥饿时,血液流经肌肉组织后血糖浓度不会增加,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B错误;C、寒冷时,血液流经下丘脑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会增加,C错误;D、思考时,血液流经脑组织后代谢终产物浓度会增加,如神经递质的分解,CO2的增加等,D正确。故选D。4、B【解析】

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并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细胞除了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而发挥调节作用外,还可以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交感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髓质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详解】A、无氧呼吸只能产生少量的能量,长时间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仍是有氧呼吸,A错误;B、机体大量排汗后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促使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引起尿量减少,B正确;C、机体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后又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而维持血糖的稳定,这才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C错误;D、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大量的乳酸进人血液,因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血浆的pH仍能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以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的生理变化为材料,综合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和调节的相关知识,识记水盐调节、pH值调节、血糖调节的过程。5、D【解析】

1、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的搬运。前者是协助扩散,后者是主动运输。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这个过程钾离子是通过钾离子通道出去的,不耗能,所以是协助扩散。

(2)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是通过钠离子通道(相当于载体)进入膜内,不耗能,所以这个过程也是协助扩散。

3、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出

入细胞

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详解】A、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下,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A错误;B、神经元兴奋时Na+通道打开,Na+通过离子通道内流,不消耗能量,所以缺氧不会影响神经元兴奋时Na+通过通道内流,B错误;

C、动物细胞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有氧呼吸受到抑制,从而会降低离子泵的运输速率,C错误;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所以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不相同,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C【解析】

由题意知,牙鲆鱼是二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含有2个染色体组,此时的2个染色体组是由复制产生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如果不在进行分裂直接发育形成品系P,品系P是纯合体。【详解】A、牙鲆鱼(染色体数目2n=4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所以次级卵母细胞中性染色体只含X,不含Y,A错误;B、由题意知,初代P品系是牙鲆鱼次级卵母细胞直接发育为的新个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此时次级卵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所以P品系鱼胚胎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8条,其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为96条,B错误;C、由于次级卵母细胞只含有X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是2条X染色体,因此发育形成的个体性染色体为XX,部分初代P品系胚胎在27℃高温下培养,胚胎发育成为雄鱼,但性染色体组成不变,仍为XX,与正常温度下发育成的P品系雌鱼(XX)交配,产生的二代P品系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XX,在正常温度下均会发育为雌鱼,C正确;D、由题意知,牙鲆鱼(染色体数目2n=4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常温环境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发育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发育为雌性,在27℃高温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发育成为雄鱼,说明牙鲆鱼的性别既与性染色体有关,也受环境影响,D错误。故选C。7、B【解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糖类、蛋白质、核酸、脂肪等)的元素组成、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脂肪分子中H的含量比糖类多,而氧的含量低于糖类,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于糖类,因此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A错误;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可见,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B正确;ATP、核酸、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抗体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等元素,C错误;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细胞中的细胞中的糖类、蛋白质、核酸(含DNA)、脂肪、ATP的元素组成,识记和理解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糖类的分布等相关知识,并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建立联系,据此分析判断各选项。8、C【解析】

1.一般认为,引起疾病的基因是有害的,称为“致病基因”。但随着基因技术研究的深入,我们又认识到基因也具有二重性。2.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3.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疾病。(2)特点: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②在群体中发率较高;③常表现为家族聚集。(3)实例:腭裂、无脑儿、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详解】A、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A错误;B、蚕豆病致病基因与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同样都是致病基因,但基因具有二重性,因此蚕豆病致病基因与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都不能称为有害基因,B错误;C、多基因遗传病有家族聚集现象,在人群中其发病率一般高于单基因遗传病,C正确;D、选择放松与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食物充足、环境条件良好、天敌少,使得各种基因型的个体都能够存活,这种情况下选择放松造成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18~25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醋酸菌、酵母菌5增大接种面积,有利于保藏更多菌种通气和防止杂菌污染将该细菌接种在无碳源的培养基上,若能生长,则说明该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解析】

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常用的接种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者都可以用于菌种的分离,前者接种前和接种后均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后者还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详解】(1)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需将温度控制在18~25℃;家庭制作泡菜时无须刻意灭菌,原因是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变酸果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泡菜坛内的白膜相关的微生物是酵母菌。(2)每次使用接种环之前以及每次使用接种环后均需灼烧灭菌,故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时,在培养基表面共划5个区域时,需要6次灼烧接种环;对菌种进行临时保藏时,试管中的固体培养基常呈斜面状,目的是增大接种面积,有利于保藏更多菌种;此外,试管口通常塞有棉花,其作用有通气和防止杂菌污染。(3)验证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的实验中,自变量为有无碳源,因变量为微生物能不能生长,因此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为:将该细菌接种在无碳源的培养基上,若能生长,则说明该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0、下丘脑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单向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的抗利尿激素受体异常【解析】

(1)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2)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因此可以抽取患者血液检测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从而检测尿崩症产生的原因。若给患者禁水,再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还是很低,则说明该患者不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而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与抗利尿激素结合的受体异常,导致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属于肾性尿崩症。11、生物群落水平优势种S5降低环境容纳量害虫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解析】试题分析:梳理群落的概念和结构、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点,从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