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陇南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陇南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陇南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陇南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陇南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Ⅱ内的葡萄糖、胰岛素等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B.Ⅲ器官功能异常,会导致内环境稳态被破坏C.②表示重吸收,重吸收的物质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质D.Ⅰ是产热的主要器官,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2.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正常,女孩色盲。这夫妇的基因型是()A.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3.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OH和OL。该DNA复制时,OH首先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M链,当M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以H链为模板合成N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该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复制启动时OH区和OL区首先结合的酶是DNA聚合酶B.合成M链和N链时方向相反是因为起始区解旋方向不同C.复制完成后M链中的嘌呤数与N链中的嘌呤数一定相同D.线粒体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4.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细胞内液C.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乙、丙中D.丁中O2浓度一定比甲中高5.下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m的浓度、小于m的浓度B.大于n的浓度、小于n的浓度C.大于p的浓度、小于p的浓度D.大于m的浓度、小于p的浓度6.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B.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D.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比色,可以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7.有关DNA的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DNA分子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DNA分子中核糖上连结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DNA分子两条链中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D.双链DNA分子中,某一段链上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有30个鸟嘌呤8.(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蜜蜂跳舞、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等都是行为信息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C.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二、非选择题9.(10分)桃树(2N=16)的高秆基因(A)对矮秆基因(a)是显性,植株开花数多基因(B)对开花数少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上。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高秆多花桃树,现具有下列遗传现象:(1)该植株所有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为_____条,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最多有_____个染色体组。(2)该植株某叶芽的分化过程中受到低温影响,抑制_____形成,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通过_____的方法,可以获得多倍体植株。(3)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高秆多花的花粉并授于高秆少花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矮秆。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高秆基因(A)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①据题干信息推导出亲本高秆少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②请在下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F1代矮秆植株的基因组成。_____③在做细胞学检查之前,有人认为F1代出现矮秆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秆基因(A)突变为矮秆基因(a),导致F1代有矮秆植株。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实验步骤:第一步:选F1代矮秆植株与亲本中的高秆多花植株杂交,得到种子(F2代);第二步:F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若F3代植株的高秆:矮秆为_____,说明花粉中高秆基因(A)突变为矮秆基因(a),没有发生第6号染色体载有高秆基因(A)的区段缺失。若F3代植株的高秆:矮秆为_____,说明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载有高秆基因(A)的区段缺失。10.(14分)江苏镇江香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此操作过程中,发酵液的pH会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2)在醋酸发酵阶段,醋酸菌在_________和_________都充足时,可将糖分解成醋酸,也可直接将乙醇最终转化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发酵过程用到的两种菌种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3)在上述发酵过程中,相关菌种各时期种群数量是判断发酵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常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血球计数室深度为0.1mm。下图示酵母菌培养液某时期稀释100倍后的镜检结果,如果中方格内(图2)的酵母菌数刚好是五点取样平均数,则1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_。11.(14分)如图表示小肠绒毛的结构,甲、乙、丙表示不同的细胞外液。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甲、乙、丙及细胞内液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图中丙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图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有两种的细胞有___,丙中水分的来源是___________(3)用图示表示甲、乙、丙三者在物质交换上的关系:__________(4)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2.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生态系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猫头鹰属于_______。(2)该食物网含有的食物链中请你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3)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4)该食物网再加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分析题图:题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Ⅰ是能进行体内外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Ⅱ表示体外的物质进入体内的结构,表示消化系统,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消化吸收;Ⅲ表示肾脏,②表示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Ⅳ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为皮肤。【详解】A、Ⅱ表示消化系统,Ⅱ内的胰岛素会被分解为氨基酸,然后以氨基酸的形式进入内环境,A错误;B、Ⅲ表示肾脏,肾脏受损,会导致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B正确;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重吸收的过程主要吸收的是葡萄糖、水和无机盐,C错误;D、机体产热的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而Ⅰ是呼吸系统,D错误。故选B。2、D【解析】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孩正常,基因型为XBY;女孩色盲,基因型是XbXb,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则母亲一定含有XB,女孩的两个X染色体均为Xb,其中一个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亲,则父亲的基因型为XbY,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详解】根据分析,则父亲的基因型为XbY,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ABC错误。故选D。3、D【解析】由题文描述和图示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复制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详解】DNA分子复制开始时,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进行解旋,可见,复制启动时OH区和OL区首先结合的酶是解旋酶,A错误;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而DNA聚合酶只能从DNA的3ˊ端延伸DNA链,所以合成M链和N链时方向相反,B错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图示分析可知:复制完成后M链与N链中的碱基A=T、C=G,因此复制完成后M链中的嘌呤数与N链中的嘧啶数一定相同,C错误;线粒体环状DNA分子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4、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由图可知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详解】A、过程1、5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A错误;B、乙表示的是血浆,B错误;C、淋巴(丙)中和血浆(乙)中都存在淋巴细胞,C正确;D、细胞内液中氧气的浓度最低,D错误。故选C。5、C【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m、n对应的浓度都起促进作用,p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大于p点的浓度则起抑制作用,所以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大于p的浓度和小于p的浓度,ABD错误,故选C。6、B【解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常用方法是比色法,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一般步骤是: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计算。【详解】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复合物,A正确;由亚硝酸盐检测原理可知,显色是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因此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B错误;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亚硝酸盐浓度越大,呈现的颜色越深,C正确;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丰富是比色法,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D正确。7、B【解析】DNA属于核酸中的一种,其元素组成是C、H、O、N、P,由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碱基(A、C、G、T)这些小分子组成,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详解】A、DNA分子中含有4种碱基,而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故也有4种,A正确;B、每个DNA分子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了基本骨架,因此大多数脱氧核糖上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错误;C、DNA分子两条链中的碱基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C正确;D、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T,C=G,故某一段链上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D正确。故选B。8、A【解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意义:(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详解】A、蜜蜂跳舞是行为信息;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是化学信息,A错误;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都离不开信息传递,B正确;C、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控制害虫,C正确;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三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32(2).2(3).纺锤体(4).无性繁殖(组织培养等)(5).Aabb(6).(7).3:1(8).6:1【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因为着丝点分裂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因为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出现短暂加倍,因此染色体数目会出现2n→n→2n→→n的变化.分析题意可以知道,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矮秆,说明亲本中高秆多花植株的基因型应该为AA,而在X射线照射下第6号染色体载有高秆基因(A)区段缺失导致产生少量不含A的花粉,并且高秆少花个体能够产生a配子,由此可以确定高秆少花的基因型。【详解】(1)桃树(2N=16)体细胞中16条染色体,进行有丝分裂时在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是其正常时的2倍,故最多的是32条。桃树是二倍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都是2个染色体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含有1个染色体组,因此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最多有2个染色体组。(2)低温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在此基础上利用无性繁殖或者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即可得到多倍体植株。(3)①由题意可知亲本中的父本高杆多花应是A_B_,母本高杆少花应是A_bb,X射线照射亲本中高秆多花的花粉后,在F1代中只出现了2株矮杆,因为突变率较低,故父本应是AAB_,母本应是Aabb。②由上一题的分析,F1矮杆植株的应只有a基因,位置应在缺失的那段。③由题意分析可知如果是基因突变F1应是aa,如果是缺失F1应是aO,与AA杂交后F2应分别是Aa和Aa、aO,在自交后,F3如果出现了高杆:矮杆=3;1说明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如果出现了高杆:矮杆=6:1说明是缺失引起的。【点睛】本题考查遗传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10、①.下降②.氧气③.糖源④.⑤.酵母菌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醋酸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⑥.4108【解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1)果酒制作过程中不仅会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发酵液的pH会下降。(2)醋酸菌为需氧菌,在醋酸发酵阶段,醋酸菌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可将糖分解成醋酸,也可直接将乙醇最终转化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是。果酒发酵需要的菌种为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果醋发酵需要的菌种为醋酸菌,为原核生物,两种菌种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酵母菌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醋酸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3)图示为酵母菌培养液某时期稀释100倍后的镜检结果,对于边界线上的酵母菌的计数原则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图2中计数结果是16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16÷16×400÷0.1×100×103=4×108个。【点睛】本题结合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图,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掌握相关技术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1、(1).细胞内液(2).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3).蛋白质和无机盐(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5).组织液、淋巴、消化液(甲、乙、消化液)(6).(7).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8).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组织液,乙是淋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