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南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滦南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滦南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滦南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滦南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滦南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一定偏大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B.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数量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2.对抗肥胖的一个老处方是“管住嘴迈开腿”,但最新研究发现,基因是导致一些胖人不愿运动的原因-----懒是SLC35D3基因突变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是可遗传变异B.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转录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C.基因突变会导致人体内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SLC35D3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3.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下列有关两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B.优势种是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C.种群内和种群间都可发生竞争 D.物种组成是区别群落的重要特征4.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B.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增长率可能会大于零C.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D.T2~T5时间段内,草鱼种群数量变化应该是J型5.下列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从火山口开始的演替 B.沧海变桑田C.火灾过后的草原恢复演替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6.T细胞被HIV侵染与T细胞表面的CCR5蛋白有关,该蛋白由CCR5基因编码。某骨髓捐献者先天性CCR5基因突变,将其骨髓移植给一名患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而且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白血病患者的CCR5蛋白可能参与HIV特异性侵染T细胞的过程B.HIV不侵染白血病患者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缺乏CCA5基因C.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CCR5基因突变的T细胞D.患者康复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了被HIV侵染的T细胞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面为某家族白化病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1)该病是由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3)若Ⅰ3和Ⅰ4再生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是白化病的机率是___________。(4)Ⅱ3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___________。8.(10分)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分子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乙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L点→M点表示___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特点。(2)图乙中的B图为__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段。(3)图乙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____________(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4)图甲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病。被HIV侵染的T细胞产生于骨髓这一免疫器官,并在______________成熟。人体感染HIV后,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由_______产生抗体,用于对抗病毒。(2)人体感染HIV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_______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4)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主要原因是人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10.(10分)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1)这个简图所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的亚显微结构。(2)这个简图所体现的模型的名称是__________。此模型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3)具有识别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4)②在①中的位置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研究表明,下丘脑视前区(POA)和背内侧(DMD)两个区域直接参与体温调节。POA兴奋时促进散热,DMD兴奋时促进产热,而且POA对DMD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过程如图所示。(1)在寒冷环境中,图中①感受刺激后,神经细胞膜上产生的变化是由___________当神经冲动传导到③时,引起该处结构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兴奋在③上的传递是___________(单向/双向),原因是___________。(2)当兴奋传至肾上腺,后者分泌肾上腺素并作用于脂肪细胞上的相应受体,促进的物质分解代谢过程加快的过程是图中___________(④⑤⑥⑦⑧多选),使产热增加。(3)气温升高,POA神经元兴奋经相关神经调节散热,发生在皮肤上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___等(至少2点)。(4)进一步研究发现,POA神经元持续兴奋会产生“低体温症”(与环境温度无关),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被标志的动物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或被捕后变得狡猾不易被重捕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量偏小,则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数值会偏大;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先震荡试管,让酵母菌分布均匀取样。统计方格内的菌体时,边线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可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并且打开电灯;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详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中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则实验所得到数值不一定偏大还是偏小,A错误;若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B正确;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可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并且打开电灯。没有打开电灯,会导致所得数值偏小,C错误;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若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这样会使计算所得数值偏小,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探究酵母菌数量和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A【解析】A、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A项正确;B、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DNA复制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B项错误;C、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中的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项错误;D、SLC35D3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项错误。故选A。3、B【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等。【详解】A、群落是由多种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个种群组成的,因此,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B、优势种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错误;C、竞争发生在同种和异种生物之间,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即种群内和种群间都可发生竞争,C正确;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D正确。故选B。4、D【解析】图中曲线为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T2→T3过程中的种群的增长在逐渐增大,达到T3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2值。T3→T4过程中的种群的增长在逐渐减小,达到T5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值。【详解】A、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都大于0,说明种群数量都在增长,A正确;B、环境条件改善,环境容纳量增大,增长速率很可能由零变得大于零,故增长率也大于零,B正确;C、由分析可知,T3时草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应为K/2,T5时草鱼的种群数量为K,因此,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C正确;D、该池塘存在环境阻力,不可能为J型曲线,D错误。故选D。5、A【解析】火山口没有任何土壤条件和任何生物,从火山口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沧海变桑田、火灾过后的草原恢复演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现象都是在具有一定生物的基础上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故选A。6、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HIV侵染T细胞可能与CCR5蛋白的表达有关;而先天性CCR5基因突变者将其骨髓移植给一名患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不仅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可推测出:若CCR5基因不表达或机体无法产生CCR5蛋白可导致HIV不能侵染T细胞。【详解】A、根据题意“T细胞被HIV侵染与T细胞表面的CCR5蛋白有关”,因此白血病患者的CCR5蛋白可能参与HIV特异性侵染T细胞的过程,A正确;B、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内的核基因相同,因此HIV不侵染白血病患者B细胞的原因不是B细胞缺乏CCA5基因,而是缺乏CCR5蛋白,B错误;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通过增殖和分化产生多种血细胞,包括T细胞,补充到血液中,某骨髓捐献者先天性CCR5基因突变,因此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CCR5基因突变的T细胞,C正确;D、患者康复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HIV侵染的T细胞结合,从而使被HIV侵染的T细胞裂解死亡,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隐(2).性状分离(3).1/4(4).AA/Aa(5).2/3【解析】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图中第一代的亲本均为Aa。【详解】(1)根据无中生有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属于性状分离。(3)由于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Ⅰ3和Ⅰ4均为Aa,故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即aa的概率为1/4。(4)由于Ⅰ3和Ⅰ4均为Aa,Ⅱ3可能是1/3AA、2/3Aa。【点睛】判断遗传病时,无中生有,可以确定是隐性遗传病。8、①.DNA复制②.受精作用③.流动性④.次级精母⑤.IJ⑥.GH⑦.减数分裂Ⅱ后期⑧.D⑨.不同⑩.GH段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二倍【解析】分析图甲:a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其中AC段为分裂间期,CE段为分裂期。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其中FG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GI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IK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K点→L点表示成熟的生殖细胞。L点→M点为受精作用。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OP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分析图乙: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说明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为雄性。【详解】(1)图甲中AC段和FG段的核DNA含量均增倍,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L点→M点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是受精作用所致,因此L点→M点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涉及到卵细胞与精子的相互识别与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2)图甲中FG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GI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IK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乙中的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所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由此可见,B图为次级精母细胞,对应图甲中的IJ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GH段。(3)图乙中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基因自由组合有关,而基因自由组合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与图2的D细胞关系密切。(4)在图甲中,GH段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其相对应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OP段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与其相对应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二倍。综上分析,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点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含量的变化规律,明辨图甲曲线中各段形成的原因及对应的细胞类型与所处的时期,准确判断图乙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9、(1)①.免疫缺陷②.胸腺③.浆细胞(2)①.等于②.脑干(3)T(或T淋巴)(4)监控和清除【解析】艾滋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RNA→DNA的逆转录过程以及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经逆转录形成的病毒DNA要整合到人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然后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和场所,合成子代DNA和蛋白质。【小问1详解】艾滋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病;HIV主要侵染人体成熟于胸腺中的T淋巴细胞,T细胞的成熟场所是胸腺;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小问2详解】体温维持在39℃的高温,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呼吸和心跳的控制中枢是脑干。【小问3详解】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T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小问4详解】人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具有监控与清除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的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点睛】本题以艾滋病为背景,综合考查体温调节和免疫调节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准确运用术语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10、(1).细胞膜(2).流动镶嵌模型(3).①磷脂双分子层(4).③糖蛋白(5).覆盖、镶嵌或贯穿【解析】分析图形:图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①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蛋白质与多糖构成糖蛋白,分布于生物膜的外侧,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④表示多糖,与蛋白质构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详解】(1)据图分析已知图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2)图示模型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对应图中①。(3)具有识别作用的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对应图中的③。(4)②为蛋白质,其在①磷脂中的位置可能为覆盖在磷脂表面、部分嵌入磷脂或贯穿其中。【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