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

三峡郦道元

原文展示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喊多生

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

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全文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范围内,两岸山势连绵,完全没有中断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山岩和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如果不是正

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水漫过两岸山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达

江陵,这中间一千两百多里的路程,即使骑着奔马驾着长风,也

没有这么快。春冬两季,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

倒映着两岸的山影,极其险峻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怪异的柏

树,瀑布如倒挂的泉水,在山石间飞速下冲,水清树茂,山高草

盛,确实有很多的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下霜的清晨,树林山涧

凄寒肃杀,常常能听到山猿在高处长声鸣叫,接连不断,凄惨悲

凉,(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哀伤婉转,很久才消失。所

以打鱼的人有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

声(能让人)眼泪沾湿衣裳。"

阅读理解1.课文第①段,主要采用了何种方法来写“山”?突出了

“山”的什么特点?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山的连绵、

高峻,侧面借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进一步写

山的雄伟。全段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雄伟峭拔的特点。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请赏析这句话。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

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端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

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

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请赏析这句话。八个字总结全段。“清”

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写树、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

者的审美意趣,使景和情融为一体。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凝练。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

响,哀转久绝。”这句话从什么角度写秋景?试分析。重在绘声。

“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

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含其中,

一个“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为秋景所触发的感情。“林

寒涧肃”足够凄清,“高猿长啸”足够凄异,“哀转久绝”足够凄凉。

5.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

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

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

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

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6.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

怎样的特征。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秋景: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

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

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原文展示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

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

者。

全文翻译

山水间所蕴含的美,是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爰谈论的。高耸的山峰

直入云霄,清澈的水流明净见底。两岸岩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翠的茂林修竹,一年四季都可见到。晨雾即将消散之时,猿猴

与山鸟交相鸣叫夕阳快要落山之际,沉潜的鱼儿竞相跃出水面。

(这)实在是人世间的仙境。自从谢灵运以后,就再也没有能欣

赏这奇妙山水的人了。

阅读理解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首句总

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

2.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一是形体的动与静: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五色交辉为动,林青

竹翠为静;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

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

来写的?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

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有什么妙

处?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

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

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5.本文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答谢中书书》

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

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

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

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

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

溢于言表。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原文展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

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全文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睡觉,月光照入窗

户,很欣喜地起身出门。想到没人与自己同欢共乐,于是就到承

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还没睡,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漫步。院子

里好像有一潭明净澄澈的积水,水中的水草交错摇曳,大概是修

竹松柏的倒影吧。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修竹松柏?

只是没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阅读理解1.联系背景说说苏轼为何要夜游?一方面作者被贬,心

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

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作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写月色?写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

存,"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澄澈清明,"藻、存交横"写竹柏影

子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

妙境界。

3.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

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记承天寺夜

游》中作者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

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

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

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一一不能修齐治平,只

好趁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一一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

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豁达的生

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

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与朱元思书吴均

原文展示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

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

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干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

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

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全文翻译

风尘与烟雾都已消散,天空与青山浑然一色。(乘船)随着江流

飘荡,任凭船儿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水

路,奇异的山水,天下独一无二。江水都呈现出青翠纯净的颜色,

千文之深也能见到水底。(水中)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卵石,都

能直接看清毫无阻碍。湍急的水流比飞箭还要迅疾,汹涌的大浪

势如奔马。两岸高山,都长满了茂密苍翠,让人心生寒意的树木,

(山峦)凭借着地势争着向上,仿佛相互间比拼高远,争着向高

远处伸展,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冲击着山石,泉声泠泠,清脆

悦耳;美丽的鸟儿交相鸣叫,鸣声嘤嘤,和谐动听。知了长久地

鸣叫,永无休止;猿猴千百遍哀鸣,声不断绝。那些像鸦鹰一样

冲天直上的人,见到这些山峰就会平息自己的内心;那些忙着经

营治理国家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枝干

遮蔽天日,在白天也像傍晚那样昏暗;疏落的枝条交相掩映,日

光时不时也会从枝叶缝隙中穿过。

阅读理解1.赏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以对偶句发端,从

大处着笔,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形象气势,使人觉得天光

山色宛然在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

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

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此句描写出作

者江上放舟,对景陶醉的那种自由洒脱的情态,从中可以看出作

者面对富春江美景时厌弃尘俗,寄情山水的情感。

3.赏析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运用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江水清澈透明的特征,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水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4.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

水静处,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

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5.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

种感想?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

奇山异水,作者感慨:“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

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的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

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

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

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6.“莺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产生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

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不同的“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

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作者所写的“莺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

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

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感情。范仲淹则是以迁客骚人

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

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富贵不能淫《孟子》

原文展示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

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

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

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全文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还不算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

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平静下来,天下战火就熄灭。"孟子说:

"这哪能称为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

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

丈夫一把顺从作为准则,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原则。(大丈夫

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

置一一‘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一一‘义‘。志愿实现

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志愿不能实现时,也独自坚持走

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

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阅读理解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

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

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

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

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

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

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2.孟子举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这

样的生活现象,言下之意是:你景春怎么连此类常识都没有呢?

从论证方法看,这句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守

礼教来类比“大丈夫”的矢志不渝。

3.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

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

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

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论证和对比

论证。通过事例阐述大丈夫的所作所为,通过“得志”与“不得志”

的对比,分析他们对待理想、志向、人生的态度,赞美了大丈夫

高洁的品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原文展示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

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

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也。

全文翻译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

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

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买卖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所

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苦恼,

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身体空虚乏力,让他的每

一次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

加他不具备的才能。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才能改正;内心困

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而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

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这样自己才会明白。在国内若无守法度

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和自己抗衡的国家

和外患的忧惧,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样人们才会知道

忧愁患难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阅读理解1.作者开篇一下子列举了六位名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

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他们都出身卑微,都经历过磨练,干出

了一番出色的事业。作者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

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

受磨练,即忧患可以激人奋发有为,人才是在逆境中造就的。这

也为下文论理奠定了事实基础。

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

者的什么观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

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

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

大任的能力。

3.“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由人及

国,从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虽是从反面论证,但正

面的意思很清楚:一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和人才一

样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磨练。

愚公移山《列子》

原文展示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

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

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

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

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

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

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

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全文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纵横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

南边,河阳的北边。北山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

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

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

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

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放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

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

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

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

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

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孤

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

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

告。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

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

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阅读理解1.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①两座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高万仞。②移山的人少,且老的老、小的小:年且九十,遂率子

孙荷担者三夫。③工具简陋,运土石的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

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愚公之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

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支持、质疑)河曲智叟: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嘲笑、讥讽)操蛇之神: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恐惧、

害怕)天神:帝感其诚。(敬佩、感动)

3.试结合语言具体分析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持反对的态度。

智叟的话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

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加重,是讥笑愚公无能。

4.愚公是怎样驳斥智叟的?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驳斥了他的错

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愚公在“长息”

之后,先是斥,接着是驳,用顶真的修辞,显得气势十足。

5.如何理解本文的神话结尾?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

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

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

公的宏伟抱负,是通过想象的方式解决人和自然矛盾,反映的是

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它跟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原文展示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

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

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

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刀,兽殳弓弩,持满。天子

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

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

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

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胃之士不

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

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

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虎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全文翻译汉文帝以后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

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

棘门;委派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用以防备胡人侵

扰。皇上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

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

披戴盔甲,刀剑出鞘,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引导人

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即将驾到。"

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

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

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问军

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

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就

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

行礼,并说:"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

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扶着车前横木。派

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离去。出

了细柳军营的大门后,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

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

那里的将军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可能被侵

犯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