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7/1F/wKhkGWcF6nSAZ0cdAALYCxg3Xh0814.jpg)
![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7/1F/wKhkGWcF6nSAZ0cdAALYCxg3Xh08142.jpg)
![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7/1F/wKhkGWcF6nSAZ0cdAALYCxg3Xh08143.jpg)
![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7/1F/wKhkGWcF6nSAZ0cdAALYCxg3Xh08144.jpg)
![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7/1F/wKhkGWcF6nSAZ0cdAALYCxg3Xh081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TOC\o"1-2"\h\u27213第一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总则 383641.1管理目标与原则 3120861.1.1管理目标 3217811.1.2管理原则 3316691.1.3管理机构 4227951.1.4职责划分 416278第二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规划 5311701.1.5编制原则 514131.1.6编制内容 5267081.1.7设施布局原则 5201801.1.8设施布局内容 619198第三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标准 6292311.1.9总体要求 6270081.1.10空气质量标准 6156371.1.11水质标准 6218021.1.12噪声标准 7220471.1.13垃圾处理标准 7129531.1.14公共设施清洁标准 736591.1.15环境卫生服务人员标准 7149131.1.16环境卫生服务流程标准 74961.1.17环境卫生服务监督与考核 728192第四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清扫 8117821.1.18清扫范围 8139201.1.19清扫频率 812481.1.20清扫设备 8255171.1.21人员配置 89614第五章旅游景点垃圾处理 9198451.1.22目的和意义 9131851.1.23垃圾分类 9132691.1.24垃圾收集 9307661.1.25垃圾运输 916861.1.26垃圾处理 91714第六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监督 1028961.1.27监督机制 1066101.1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监督工作由当地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监督机制。 10224381.2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负责对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进行日常监督。 10263181.3监督机构应制定详细的监督计划和检查标准,保证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状况符合规定要求。 1044431.4监督机构应与旅游景点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单位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机制,共同保障旅游景点环境卫生。 10101011.4.1责任划分 10141152.1旅游景点经营单位应承担环境卫生管理主体责任,负责景区内的环境卫生维护。 1054682.2旅游景点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人和职责。 10112842.3旅游景点经营单位应定期对景区内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 1021012.4旅游景点经营单位应加强对景区内环境卫生设施的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10137342.4.1违规行为认定 10163251.1违反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卫生设施等行为,均视为违规行为。 1087751.2旅游景点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环境卫生设施,或环境卫生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视为违规行为。 1039881.3旅游景点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开展环境卫生检查,或未对发觉问题进行整改,视为违规行为。 107401.3.1违规行为处理措施 11190022.1对违反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个人,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进行警告,并可视情况处以罚款。 11224172.2对旅游景点经营单位的违规行为,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警告,并可视情况处以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 11286622.3对情节严重的违规行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可依法吊销旅游景点经营单位的营业执照。 11261722.4旅游景点经营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环境卫生意识,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117582.4.1违规行为处理程序 11133973.1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接到违规行为举报或发觉违规行为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 11140823.2经调查核实,确认存在违规行为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依法进行处理。 1187803.3处理结果应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和个人,并予以公告。 118043第七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宣传教育 11246523.3.1环境卫生意识培养 11218573.3.2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责任 11280733.3.3传统媒体宣传 1287443.3.4网络媒体宣传 1284043.3.5现场宣传教育 1221442第八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对 12255553.3.6预案编制原则 13225283.3.7预案编制内容 13290673.3.8预警与信息报告 13228183.3.9应急响应启动 136163.3.10应急响应措施 14123933.3.11善后处理 142845第九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考核 14261863.3.12考核目的 1416873.3.13考核指标 14299861.1地面清洁度 14195461.2垃圾收集与处理 14272891.3公共设施卫生 14160881.4景观绿化及养护 1594972.1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5147322.2环境卫生管理人员配置 1556352.3环境卫生宣传教育与培训 1594342.4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15303473.1公众环保意识 1515433.2公众满意度 1531623.2.1考核体系 15214373.2.2考核结果通报 15175173.2.3奖励与处罚 15235533.2.4改进措施 15240123.2.5考核结果公开 1511906第十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改进 16274033.2.6问题分析 16221803.2.7改进措施 16267983.2.8管理创新 16191363.2.9持续改进 17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总则第一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总则1.1管理目标与原则1.1.1管理目标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保证旅游景点的环境卫生状况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为游客提供整洁、舒适、安全的游览环境,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体目标包括:(1)保持旅游景点环境整洁,无垃圾、污水、异味等环境污染问题。(2)保证旅游设施设备清洁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3)提高游客环境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旅游行为习惯。(4)加强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监管,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体系。1.1.2管理原则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环境卫生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对已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理。(2)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对旅游景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重点治理领域和关键环节。(3)科学管理,规范操作。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规范环境卫生管理行为。(4)社会参与,共建共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形成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格局。第二节管理机构与职责1.1.3管理机构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1)旅游管理部门:负责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的政策制定、监督指导和综合协调工作。(2)城市管理部门:负责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3)环保部门:负责旅游景点环境污染的监测、治理和监管。(4)卫生部门:负责旅游景点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的监管。1.1.4职责划分(1)旅游管理部门职责:a.制定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划、政策和标准。b.对旅游景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指导。c.组织开展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检查和考核。d.处理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投诉和纠纷。(2)城市管理部门职责:a.负责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维护。b.监督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设施的运行。c.组织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整治活动。(3)环保部门职责:a.对旅游景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b.制定旅游景点环境保护措施。c.对旅游景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4)卫生部门职责:a.对旅游景点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进行监管。b.预防和控制旅游景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c.提供旅游景点公共卫生咨询和服务。第二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规划第一节环境卫生规划编制1.1.5编制原则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规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规划编制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际情况,保证环境卫生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可持续性:规划应充分考虑旅游景点的长远发展,保证环境卫生规划与景点整体发展相协调。(3)全面性:规划编制应全面考虑景点内的各项环境卫生因素,包括废弃物处理、水体保护、空气质量、噪声控制等。(4)系统性:规划应构建完整的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体系,保证各项环境卫生措施的有效实施。1.1.6编制内容(1)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现状分析:对景点内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目标设定:根据景点发展需求和环境卫生现状,设定合理的环境卫生规划目标。(3)规划方案:结合景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环境卫生规划方案,包括废弃物处理、水体保护、空气质量、噪声控制等方面。(4)实施措施:明确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宣传教育等。(5)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监测与评估体系,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第二节环境卫生设施布局1.1.7设施布局原则(1)合理性:设施布局应充分考虑景点内游客需求、环境卫生状况和地形地貌等因素,保证布局合理。(2)经济性:设施布局应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力求在满足环境卫生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3)美观性:设施布局应注重美观,与景点整体风貌相协调,提升景点整体形象。(4)可扩展性:设施布局应考虑未来景点发展需求,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1.1.8设施布局内容(1)废弃物处理设施:合理设置垃圾桶、垃圾压缩站等废弃物处理设施,保证景点内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2)水体保护设施:设立水质监测点,配置水处理设施,保证景点内水体质量达标。(3)空气质量监测设施:设立空气质量监测点,定期发布空气质量信息,保证景点空气质量良好。(4)噪声控制设施:采取隔音措施,降低景点内噪声污染,保障游客舒适度。(5)环卫设施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环卫设施维护与管理体系,保证设施正常运行。(6)宣传教育设施:设立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栏,提高游客环境卫生意识,共同维护景点环境卫生。第三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标准第一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1.1.9总体要求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质量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环境卫生相关法规、标准,保证旅游景点环境的清洁、卫生、安全,为游客提供舒适、优美的游览环境。1.1.10空气质量标准(1)旅游景点室内空气质量应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要求。(2)室外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1.1.11水质标准(1)饮用水水质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2)景区内自然水体水质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1.1.12噪声标准旅游景点噪声应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要求。1.1.13垃圾处理标准(1)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应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72004)要求。(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100%。第二节环境卫生服务标准1.1.14公共设施清洁标准(1)公共卫生间清洁卫生,无异味,设施完好,配备洗手液、纸巾等用品。(2)垃圾箱清洁卫生,外观整洁,及时清理垃圾。(3)道路、广场、绿化带等公共区域每日清扫,保持整洁。1.1.15环境卫生服务人员标准(1)环境卫生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熟悉环境卫生服务标准。(2)环境卫生服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3)环境卫生服务人员应着装整洁,佩戴工作牌,礼貌待人。1.1.16环境卫生服务流程标准(1)环境卫生服务流程应明确,包括清扫、清洁、消毒、垃圾收集和处理等环节。(2)服务流程应遵循相关法规、标准,保证环境卫生质量。(3)服务流程应定期检查、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并进行整改。1.1.17环境卫生服务监督与考核(1)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服务监督机制,对环境卫生服务人员进行监督、考核。(2)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服务考核应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方面。(3)对考核不合格的环境卫生服务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或处理。第四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清扫第一节清扫范围与频率1.1.18清扫范围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清扫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区域:(1)旅游景点内的公共区域,如游客中心、停车场、广场、休息区等;(2)景点内部的步行道、阶梯、栈道等;(3)公共卫生间及附属设施;(4)垃圾箱、废物箱等设施周边;(5)景点内的水体、绿化带等;(6)景点内的其他可能产生垃圾和污染的区域。1.1.19清扫频率(1)旅游景点内的公共区域应每日进行清扫,保持地面干净整洁;(2)公共卫生间应每日清洁,保证卫生设施正常运行;(3)垃圾箱、废物箱应每日清理,避免满载或溢出;(4)水体、绿化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清理,保证水质清澈、绿化带整洁;(5)对于游客密集区域,应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清扫频率,保证环境卫生。第二节清扫设备与人员配置1.1.20清扫设备(1)旅游景点应根据清扫范围和需求,配置相应的清扫设备,如扫把、拖把、垃圾袋、清洁剂等;(2)对于大面积的清扫,可使用扫地车、洒水车等机械设备;(3)对于水体清理,可使用吸污车、清洁船等设备;(4)应定期检查、维护清扫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1.1.21人员配置(1)旅游景点应设立专门的清洁队伍,负责环境卫生清扫工作;(2)清洁人员数量应根据景点规模、游客数量及清扫范围合理配置;(3)清洁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如清洁操作、设备使用等;(4)清洁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5)景点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清洁人员管理制度,保证清扫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五章旅游景点垃圾处理第一节垃圾分类与收集1.1.22目的和意义为了加强旅游景点垃圾处理工作,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保障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本节对旅游景点垃圾分类与收集工作进行规定。1.1.23垃圾分类(1)旅游景点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2)旅游景点应设置明显的垃圾分类标识,引导游客正确分类投放垃圾。1.1.24垃圾收集(1)旅游景点应合理设置垃圾桶(箱),保证游客方便投放垃圾。(2)垃圾桶(箱)应及时清空、清洁,避免满溢、异味等问题。(3)旅游景点应定期对垃圾桶(箱)进行检查、维修,保证其正常使用。(4)旅游景点应建立健全垃圾收集制度,明确收集时间、地点和责任人。第二节垃圾运输与处理1.1.25垃圾运输(1)旅游景点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垃圾运输单位,保证垃圾运输安全、高效。(2)垃圾运输车辆应具备良好的密封功能,防止垃圾泄漏、异味扩散。(3)垃圾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保证行车安全。1.1.26垃圾处理(1)旅游景点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垃圾处理规定,将分类后的垃圾交由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2)旅游景点应加强对垃圾处理单位的监管,保证垃圾得到妥善处理。(3)旅游景点应定期对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4)旅游景点应积极开展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工作,提高垃圾处理效果。(5)旅游景点应建立健全垃圾处理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保证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第六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监督第一节监督机制与责任1.1.27监督机制1.1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监督工作由当地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监督机制。1.2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负责对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进行日常监督。1.3监督机构应制定详细的监督计划和检查标准,保证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状况符合规定要求。1.4监督机构应与旅游景点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单位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机制,共同保障旅游景点环境卫生。1.4.1责任划分2.1旅游景点经营单位应承担环境卫生管理主体责任,负责景区内的环境卫生维护。2.2旅游景点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人和职责。2.3旅游景点经营单位应定期对景区内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4旅游景点经营单位应加强对景区内环境卫生设施的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第二节违规行为处理2.4.1违规行为认定1.1违反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卫生设施等行为,均视为违规行为。1.2旅游景点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环境卫生设施,或环境卫生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视为违规行为。1.3旅游景点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开展环境卫生检查,或未对发觉问题进行整改,视为违规行为。1.3.1违规行为处理措施2.1对违反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个人,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进行警告,并可视情况处以罚款。2.2对旅游景点经营单位的违规行为,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警告,并可视情况处以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2.3对情节严重的违规行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可依法吊销旅游景点经营单位的营业执照。2.4旅游景点经营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环境卫生意识,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2.4.1违规行为处理程序3.1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接到违规行为举报或发觉违规行为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3.2经调查核实,确认存在违规行为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依法进行处理。3.3处理结果应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和个人,并予以公告。第七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第一节宣传教育内容3.3.1环境卫生意识培养本节主要阐述旅游景点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的内容,旨在提高游客及景区工作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具体内容包括:(1)环境卫生基本知识普及:向游客和工作人员传授环境卫生的基本知识,包括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2)环保法规和政策宣传:普及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卫生的法律法规,使游客和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法规,自觉遵守。(3)环境卫生行为规范:教育游客和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行为习惯,如不乱丢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等。3.3.2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责任本节重点阐述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的责任,包括:(1)景区管理单位的责任:加强对景区环境卫生的管理,保证景区环境卫生状况良好。(2)游客的责任:遵守景区环境卫生规定,自觉维护景区环境卫生。(3)社会各界的责任:积极参与旅游景点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共同维护旅游环境。第二节宣传教育方式3.3.3传统媒体宣传本节主要介绍利用传统媒体进行旅游景点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的具体方式:(1)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通过制作专题节目、专栏等形式,宣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知识。(2)宣传册、海报、标语等:在景区、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册、海报、标语等,提醒游客注意环境卫生。3.3.4网络媒体宣传本节主要介绍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旅游景点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的具体方式:(1)网站、微博、等平台:发布旅游景点环境卫生资讯、知识普及等内容,提高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2)网络直播、短视频等: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展示旅游景点环境卫果,引导游客和工作人员积极参与。3.3.5现场宣传教育本节主要介绍在旅游景点现场进行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的具体方式:(1)景区工作人员培训: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环境卫生培训,提高其环境卫生意识和业务素质。(2)游客讲解服务:在景区设置讲解服务,向游客宣传环境卫生知识,引导游客养成良好习惯。(3)环境卫生志愿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旅游景点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共同维护景区环境卫生。第八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第一节应急预案制定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迅速、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环境卫生突发事件,保障旅游环境安全,维护游客及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应急预案制定的主要内容:3.3.6预案编制原则(1)科学合理:预案应结合景区实际,科学合理地预测各类环境卫生突发事件,保证应对措施的有效性。(2)系统全面:预案应涵盖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突发事件的各个方面,包括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善后处理等环节。(3)可操作性强:预案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明确应急响应的具体步骤、职责分工和资源配置。(4)动态调整: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卫生突发事件。3.3.7预案编制内容(1)编制依据:预案编制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景区实际情况。(2)编制范围:预案应涵盖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善后处理等环节。(3)预案体系:预案分为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总体预案为框架性文件,专项预案为具体操作文件。(4)预案内容: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类型、预警级别、应急响应流程、应急组织体系、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演练与培训等。第二节应急处理流程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旨在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对。以下是应急处理流程的具体内容:3.3.8预警与信息报告(1)预警:景区环境卫生监测部门应加强对环境卫生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2)信息报告:景区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发觉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立即向景区应急指挥中心报告。3.3.9应急响应启动(1)确定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应急指挥中心确定应急响应级别。(2)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中心根据预案要求,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3.10应急响应措施(1)疏散游客:对于可能对游客造成安全威胁的突发事件,景区应立即启动游客疏散程序。(2)处理突发事件:景区应急队伍应根据预案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突发事件。(3)资源调配:景区应急指挥中心应根据突发事件需求,合理调配应急资源。(4)信息发布:景区应急指挥中心应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保证信息透明、准确。3.3.11善后处理(1)恢复正常秩序:突发事件处理后,景区应采取措施恢复正常游览秩序。(2)调查与总结:景区应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3)培训与演练:景区应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九章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考核第一节考核指标与体系3.3.12考核目的为保证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本节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考核指标与体系。3.3.13考核指标(1)环境卫生状况1.1地面清洁度1.2垃圾收集与处理1.3公共设施卫生1.4景观绿化及养护(2)管理制度与措施2.1环境卫生管理制度2.2环境卫生管理人员配置2.3环境卫生宣传教育与培训2.4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3)环保意识与公众满意度3.1公众环保意识3.2公众满意度3.2.1考核体系(1)建立考核组织机构,负责对旅游景点环境卫生管理进行定期考核。(2)制定考核评分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分。(3)设立考核周期,一般为每季度一次。(4)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第二节考核结果运用3.2.2考核结果通报将考核结果通报给各旅游景点,对优秀单位予以表扬,对不合格单位进行批评。3.2.3奖励与处罚(1)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2)对考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轴运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精纺羊毛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
- 农村代建合同范本
- 出租手表合同范本
- 别墅内墙抹灰合同范本
- 军训带队合同范本
- 中性合同范例
- 公司所需文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国际旅游保险合同标准版
- pocib出口合同范本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GB∕T 41461-2022 自助银行网点服务要求
-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 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表
- 道路标线施工技术规程(已执行)
-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
- 《傻子上学》台词
-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堂PPT)
-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化学分析方案
- 《数学趣味活动》PPT课件.ppt
- 铜冶炼渣选铜尾矿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工艺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