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复习-修辞、仿写、对联课件_第1页
2017届中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复习-修辞、仿写、对联课件_第2页
2017届中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复习-修辞、仿写、对联课件_第3页
2017届中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复习-修辞、仿写、对联课件_第4页
2017届中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复习-修辞、仿写、对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六修辞、仿写、对联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修辞(’15毕节7题3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B.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C.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懂得感恩。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典例精析【思路归纳】解答此题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选择没有修辞的一项。A项把“生命”比作“东流的春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中“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此处运用了反语。D项“谁能……不是……”,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C项为陈述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故选C。【答案】C1.常见修辞手法及举例修辞手法 定义 比喻 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形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手法。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手法。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手法。

方法指导

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重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手法。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主要包括: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用具体代抽象;用专有名词代泛称;用部分代整体;用结果代原因。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设问 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手法。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

2.修辞手法的辨析

(1)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的辨别:①表示猜度的句子不是比喻。如:天好像要下雨了。②单纯的想象不是比喻句。如:我好像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③两种同类事物作比较的句子不是比喻句。如:小宝长得像他爸爸。④列举例子的句子不是比喻句。如:我校近几年变化很大,像实验楼、艺体楼都陆续建成了。(2)拟人与比喻的区别:①比喻中的喻体,一定要出现;拟人中的拟体一定不出现。②比喻通常可以转换成“甲像乙”的格式,而拟人一般不能或不必这样做。如“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不能转换成“海燕像勇敢”。③“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写,识别的重点应当体现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点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而“拟人句”是把某事物当做人来写,使它富有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如“小河一路欢笑,一路歌唱……小树招手,乐呵呵。”这是拟人句。(3)对偶与排比的区别:①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②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4)设问和反问的区别:①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②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则主要是加强语气。(5)排比和反复的区别:①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感情。②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两次以上。③排比有部分提示语相同,而反复则是词语和句子完全相同。考点二仿写(’15黔南31题2分)根据划线句子仿写。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精析【思路归纳】此题考查考生的仿写能力。此类题型属于限制命题式仿写。它一般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个话题或另外提出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此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一般情况都有运用修辞手法的要求。画线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仿写句也应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另外,字数也应该与被仿写句子相同。【答案】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1.审题:(1)审主旨内容。根据例句,审清仿句的内容主旨,做到内容一致。当然其中还涉及感情一致、风格一致。如所给语句文采飞扬,充满褒扬之情,那么仿写的语句也应与之一致,否则就会显得不协调、不和谐。(2)审句式结构。要看例句是何种句式,是复句还是单句。若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若是单句,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也要一致。(3)审修辞手法。要做到修辞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对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能正确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八种修辞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对偶、借代、设问、夸张。如修辞手法使用不当,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方法指导2.组句:(1)定:确定仿写的对象及框架(如仿句的主语、喻体等)。(2)仿:遣词造句。(3)连:连贯语句。根据句式一致,把以上内容连贯成与原文主旨一致的几句话。3.验证:(1)是否有语病(残缺、搭配、逻辑等)。(2)是否和原文内容、句式、修辞一致。(3)能否与原文相连、文脉相通。考点三对联(’14黔东南26题2分)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气息。遗憾的是,寨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对联。扮靓铺就乡村道路康庄美丽上联:勤劳和汗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智慧与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精析【思路归纳】综合性学习和对联题都是近年中考命题的热点,此题将这两个热点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既考查了学生的对联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巧对对联的答题技巧:审读要求明方向,抓住特点细筛选,答题易简不易繁,切记要写有情对,厚积薄发是关键。【答案】示例:勤劳和汗水铺就康庄道路智慧与真情扮靓美丽乡村

对联题总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1.字数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2.词性相对。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词性相对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3.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的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就是说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4.节奏相应。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方法指导5.平仄相谐。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1)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也就是要仄起平收;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2)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6.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呼应贯通,就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备考满分挑战修辞1.(’14毕节)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B.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交响乐。C.人们都叫他“华仔”,因为他很像刘德华。109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C【解析】A项使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前句的最后两个字“天子”与后一句的前两个字“天子”构成顶针;B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语文”比作“交响乐”;C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D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树、杏树、梨树”拟作人。所以选择C。2.(’15年重庆A卷)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情。)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B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赞美之情。)【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句子分析作用。A项正确;B项先是一个疑问句,后一句紧接着进行回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但是“我”“常含泪水”并不是因为喜悦,而是对土地爱得深沉,在这里表达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非激动,故B项错误;C、D两项正确。

仿写5.(’15黔南)根据划线句子仿写。(2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类题型属于限制命题式仿写。它一般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个话题或另外提出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此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一般情况都有运用修辞手法的要求。划线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仿写句也应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另外,字数也应该与被仿写句子相同。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6.(’15安顺)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己一方天空。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在花丛下透出凉意【解析】这类题首先是句式要大致相同;然后内容方面选取的事物要相类似,本题中都是一些小的事物,例如“麻雀”“小溪”等;最后表意要清楚,句意要连贯。对联

(’15毕节)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小明的妈妈和小华的妈妈分别想开一间裁缝店和书店,你能帮她们从下列行业联中分别挑选出一副对联供开业时使用吗?(4分)①酌来竹叶凝杯绿,饮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