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课俄国的改革
17世纪以后,西欧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革命或改革,促进了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俄国的彼得一世与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使俄国发生了什么变化?新课导入你知道俄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吗?起源: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探究新知动脑筋俄罗斯国家建立:
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并逐渐兼并其他公国,到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治。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1一材料一俄国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主为了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竭力加强对他们的人身控制。许多农民不堪忍受地主的剥削,纷纷逃亡。政府的法令规定,只要农民逃亡的时间不超过5年,地主都可以追回,后来这个期限延长至15年。1649年的法典规定,地主可以无限期地追回逃亡农民,还可以追回逃亡农民的妻子儿女。这就使农民及其子孙都成为失去人身自由的农奴。
材料反映了当时俄国盛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盛行给俄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俄国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措施2彼得一世又被称为“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险,险些坠海溺死。他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彼得一世即位后,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1672—1725)
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他还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3(1)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2)
废除农奴制
背景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1二(1)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十二月党人起义
19世纪初,在俄国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一些青年军官到了西欧国家,感受到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回国后,他们对俄国还保留农奴制和沙皇专制非常不满,开始组织秘密团体,宣传民主思想,准备依靠军队的力量推翻沙皇政府。1825年12月26日,在沙皇尼古拉一世即位之日,他们发动了武装起义,但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这些人被称为“十二月党人”。社会矛盾激化(2)克里木战争战败
1853—1856年,俄国同西方列强为争夺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而进行战争。1853年,俄国挑起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1854年,英、法两国正式对俄宣战。俄国在武器装备、士兵素质、军需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1855年,英、法两国打败俄国。1856年3月,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根据和约,俄国失去了自由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权利,而且不能在黑海保留舰队,同时还失去了在巴尔干地区的许多特权。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惨败使国内本已存在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推动俄国开始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3)法令颁布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2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他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你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这句话?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为了购买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变得一贫如洗。他们有可能成为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人。问题思考影响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4课堂总结俄国的改革背景时间目的措施影响性质背景主要内容影响性质废除农奴制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份土地。这份土地是()
A.沙皇赏赐的
B.地主分给的
C.政府低价售卖的
D.农奴出钱赎买的D巩固练习1
它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使俄国历史定格在1861年”。这里的“它”是()
A.新航路开辟 B.农奴制改革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B2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俄国地主大都使用农奴而不愿意使用机器打谷,原因是“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而农奴一文钱也不要”。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体系管理办法
- 土建部安全管理办法
- 央行再贷款管理办法
- 单位请销假管理办法
- 无纸化使用管理办法
- 机修班工具管理办法
- 教学督导团管理办法
- 可调节负荷管理办法
- 江海区雇员管理办法
- 汉阴县丧葬管理办法
- 中暑的院前急救和护理
- 《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解读
- 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
- 江川-通海-华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表格
-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领航实验学校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龙岩市永定区区属国企招聘工作人员总考试试卷真题
-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汇报答辩通用PPT模板-2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