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31备案号:DB32DB32/TXXXX—202X辣椒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Highefficientcultivationtechniqueregulationofpepperandricerotation(送审稿)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XXXX-202X前言为规范我省辣椒水稻轮作栽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淮安市清江浦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刁卫平、曾晓萍、徐淮、张亚东、王桂楼,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郭广君、龚成胜。
辣椒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及相似生态区的辣椒、水稻轮作高效生产。本标准规定了辣椒、水稻生产中的产地环境质量和生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包装及生产档案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三部分:茄果类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655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NY/T419绿色食品稻米NY/T1056绿色食品储存贮运准则3产地环境质量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要求。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4栽培技术4.1茬口安排辣椒在不同设施条件下可以实现周年生产,根据水稻生长季节,结合设施条件和上市日期进行辣椒茬口安排(附表A)。4.2辣椒栽培技术4.2.1品种选择大棚越冬和春提早青椒栽培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前期产量,因此宜选择分枝性好、耐低温、耐弱光照、坐果能力强、膨果速度快、前中期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大棚春季红椒栽培应当选择果皮厚、果面光滑、果色鲜艳、抗病性强、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4.2.2种子质量辣椒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规定的要求。4.2.3培育壮苗4.2.3.1育苗时间塑料大棚辣椒栽培,适宜定植的生理苗龄为6-10片叶,以现蕾为宜。冷床育苗适宜的日历苗龄为110天左右,温床育苗适宜的日历苗龄为60~70天左右,不同地区的播种期因当地气候、育苗设施的差异而不同。4.2.3.2种子处理晒种处理,将辣椒种子曝晒1~2天,剔除杂物以及颜色、形状异常以及破碎、发霉、畸形、小粒的种子;浸种处理,先用25℃~30℃的温水浸泡15分钟左右,然后用55℃~60℃浸种10~15分钟,最后再用25℃~30℃的温水浸泡5~6小时;药剂处理,选用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分钟洗净捞出,用通气性好纱布包好,置于30℃左右环境中催芽,保持空气流通和纱布湿润,每天进行观察,当种子60~70%露白后,即可播种。4.2.3.3育苗棚室及穴盘消毒育苗棚室的消毒:育苗前7-10天,用硫磺2.5-3kg/667m2和适量锯末混合分堆点燃熏棚,棚室密闭24小时,然后放风,无味时再播种育苗。重复利用育苗的穴盘用0.05%-0.1%高锰酸钾喷洒或浸泡4小时消毒,清水冲洗干净后方可利用。4.2.3.4播种育苗采用72孔穴盘进行育苗,播种前将基质按草炭:蛭石:珍珠岩=3:1:1比例进行混匀,拌入苗菌敌粉剂20g/m3和微生物菌粉1kg/m3,并洒水将基质湿度达到60%左右(握之成团、弃之即散)。基质混匀装入消毒好的穴盘,每穴打0.5-1.0cm小孔,并将种子按每穴1粒的量播入穴中,利用基质将每穴小孔盖平,最后利用细花洒浇一遍透水并盖上无纺布盖进行保湿,浇水时水流不宜过大,防止冲开种子。播种后,当60-70%的种子拱土出苗后,可将无纺布撤掉。播种量按35~40g/667m2。4.2.4苗期管理4.2.4.1温湿度管理出苗期,将设施内的气温调整到白天28~30℃,夜间10-15℃左右。齐苗后设施内的气温调整到白天25-28℃,最高不要超过28℃,夜间18~20℃左右,最低不低于10℃。辣椒花芽分化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冬春季幼苗阶段保证苗床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生长,达到早现蕾、早定植的目的。定植前,应当适当降低温度和控水,提高幼苗抗寒性和适应性。4.2.4.2水分管理齐苗后应避免基质忽干忽湿,需要掌握“干湿交替”的原则,一般选在正午前或16时后浇水,若幼苗无萎蔫现象不必浇水,以降低夜间湿度。阴雨天日照不足且湿度高时不宜浇水,穴盘边缘的幼苗易失水,必要时应进行人工补水。此外,定植前要控制给水,以幼苗不萎蔫为宜,还要将幼苗置于较低温度下炼苗,增强幼苗抗逆性,提高定植后成活率。4.2.4.3肥料管理利用基质育苗,整个育苗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再施肥。如生长期过长或基质肥力不足,当幼苗有缺素症状时,应及时追肥,追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复合肥可以用含氮磷钾各10%左右的专用复合肥配置,喷施浓度小于0.1%。工厂化育苗宜采用商业化的冲施肥料。4.2.4.4幼苗锻炼冬春季栽培,在定植前10~15天逐步降温至白天15~20℃,夜间10℃左右;定植前2~3天,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与0.2%硫酸锌溶液喷雾,增强幼苗抗病性,防止疫病、病毒病等病害的发生。定植前一天可将苗床浇透水,便于起苗时幼苗根系不散,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时间。4.2.5定植4.2.5.1整地施肥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好的地块进行种植。闷棚时结合翻耕,闷棚前每667m2施用有机肥4000kg-5000kg、磷酸二铵15kg和硫酸钾10kg(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25kg-30kg),将以上有机肥料和混合均匀的无机肥料均匀撒施田间,结合旋耕机深翻20-30cm,与土壤混合均匀后筑畦,垄高15~20cm,畦宽1.8~2.0m。4.2.5.2铺设地膜和滴灌设施在定植前可以铺设地膜和滴灌设施,以提升地温,防止杂草生长。定植前一周开始覆黑色降解膜,使用拖拉铺管覆膜一体机,先将2根滴灌毛管铺设在相距畦中心左右60cm处,后在上面覆膜。覆膜宽度为140cm,多余畦宽部分用土埋实。定植前检查滴灌设施运行状态并开井注水,使定植畦面湿透坐实。4.2.5.3定植密度及方法根据品种特性而定,对生长势较旺、开展度较大、叶量较大的品种,可适当稀植;对叶量较水、叶片较小的早熟品种,适当密植。一般按行距40cm、株距30cm,每亩定植3800~4000株。选择晴天上午9时后定植,穴盘苗定植的深浅度要适宜,不能过浅或过深,一般以根坨表面略低于垄面地膜为宜,定植后一次性浇足定根水,关严大棚门,并在门头张挂防风草帘,或在门口内侧悬挂二道膜挡风。4.2.6田间管理4.2.6.1温度管理缓苗期,白天温度28-30℃,夜间温度18-20℃,以利于缓苗。缓苗后,适当减低棚内温度,以防徒长,白天温度降低至20-28℃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6-18℃。开花坐果盛期,使大棚内保持适温,通过调整温湿度使辣椒植株生长健壮、节间短、坐果多。4.2.6.2肥水管理幼苗定植时一次性浇透定根水,缓苗后坚决不浇水,进行控温控肥炼苗,2周后浇一次小水,土壤湿润即可,促植株早发早封行。辣椒整个生长周期分为3个时期,四门斗前为生长前期,四门斗到八面风开始挂果为生长中期,八面风往后为生长后期。门椒对椒开始现花后,应及时喷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保花保果。辣椒生长中期每隔10天追一次优质水溶性平衡肥(N:P:K=20:20:20),每次4kg,促坐果及果实膨大。八面风坐果后每隔7天追一次优质水溶性平衡肥(N:P:K=20:20:20),每次5kg,外加2.5-4kg尿素,有利于发新枝开花和果实快速膨大。当四门斗辣椒可以采摘时,需要及时追肥养根,一般用含有腐殖酸成分的肥料7.5kg,可以结合追肥一起使用。4.2.6.3中耕除草对未铺设地膜的,可以在辣椒缓苗一周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拥土起垄,使土壤疏松透气;2周后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进一步拥土起高垄。经过2次中耕除草,不仅可以及时清理杂草,还可以切断土壤毛细孔隙,促进肥料分解和根系对养分的吸收。4.2.6.4整枝打叉门椒挂果后,当对椒开始开花时,需要及时把门椒及下面的分支和叶片打掉,不仅有利于通风透气,减少养分损耗,而且还助于控制植株徒长,引导植株从营养生长往生殖生长转变。对于长势弱的植株,必要情况下门椒对椒都需要及时去除,促进植株发棵。辣椒生产中后期,需要摘除植株内侧过密的细弱枝、空枝,利于通风透光。4.2.7病虫害防治辣椒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前期主要以预防根腐病、疫病、灰霉病为主,兼顾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中后期预防病毒病和菌核病为主,兼顾防治烟青虫、白粉虱。可选用高效低毒杀菌剂、杀虫剂,注意交替与混合用药,每隔7-10天防治一次。4.2.7.1农业防治4.2.7.1.1优质种苗选用抗(耐)日灼病、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的辣椒品种,如苏椒1614、苏椒875等薄皮椒和牛角椒品种。4.2.7.1.2清洁田园种植全过程中,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作物残茬、枯叶、病叶、病苗等,统一收集,集中销毁,切断病原,规范农事操作,降低病虫基数。4.2.7.1.3减施化肥肥料应符合NY/T394要求,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4.2.7.2物理防治4.2.7.2.1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放置太阳光下进行晒种;可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10%磷酸三钠浸种30分钟预防炭疽病、疮痂病、青枯病、病毒病等。4.2.7.2.2土壤消毒土传病害发病重的地块,将土壤深翻冻垡晒土,改良土壤结构和杀灭土层中的病虫,采用药剂消毒,密闭大棚,每亩用硫磺粉1500g、75%百菌清400g八成干锯末2kg混拌,制成烟雾剂,从里到外点燃,5~7天后透风。同时,可以利用夏季空茬期进行高温闷棚消毒,在土壤灌水、覆膜后密闭棚室20-30d,其中至少有累计15d以上的晴热天气。4.2.7.2.3设置防虫网在所有设施门口和通风口安装40—60目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4.2.7.2.4色板诱杀每667m2安装20cm×30cm色板50-60块,以降低病虫基数。黄板负责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蓝板诱杀蓟马等,黄板和蓝板分别悬挂在植株上方50cm和10cm处。4.2.7.3生物防治4.2.7.3.1天敌控害利用瓢虫、草蛉、寄生蜂等控制蚜虫、甜菜夜蛾、蓟马、粉虱等害虫。4.2.7.3.2生物药剂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或采收期,优先选择生物药剂进行防控,如可用0.6%苦参碱水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苗期喷施10%混合脂肪酸水乳油100倍液,同时喷施农抗120调节剂4000倍液防治病毒病。4.2.7.4化学防治4.2.7.4.1化学诱捕器每667m2安装一组昆虫信息素诱捕器,负责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成虫。4.2.7.4.2化学药剂防治防治原则严格按NY/T393-2020执行,选择低毒低残留药剂;把握好不同种药剂的最佳使用时间;严格控制安全期;不超范围用药;不超量用药;合理将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限用的农药和未在蔬菜上登记的农药,只允许使用NY/T393附录B的农药。4.2.8采收塑料大棚越冬和春提早青椒,当果实充分膨大、表面具有光泽时,即可采收上市。对生长势较弱的植株,门椒和对椒采收要适当提前,以防坠棵,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及中后期结果;对于长势较强的植株,适当延收,避免植株生长过旺,不利于持续开花结果。塑料大棚春季红椒,待果色转为鲜红时要及时采收,一般4月下旬开始采收,6月中旬采收结束,后期温度过高时,及时加盖遮阳网,防止植株生理性失水造成裂果,延长红椒活体保存时间。4.2.9贮运应符合NY/T1056的要求,尽量在8℃-10℃、相对湿度98%-100%的条件下单独贮存,贮藏期最长能达到2-3个月。采收后,若做远距离运输,要选用真空冷却的方法将辣椒预冷到3℃-5℃,全程冷链运输。4.2.10记录对本批生产全过程做好农事记录,及时归档,档案保存3年以上,以备查阅。4.3水稻栽培技术4.3.1水稻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好,食味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4.3.2种子质量水稻种子质量应当符合GB4404.1规定的要求。4.3.3育秧技术4.3.3.1壮秧标准叶龄3-4叶,秧龄15-18天,苗高12-18cm,苗基部扁宽,叶片挺立有弹性,叶色翠绿;每平方厘米成苗1.5-3株,苗间整齐;秧苗根系发达,发根数12-16条,单株白根量多;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度2.0-2.5cm,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无病虫草害,秧苗发根力强,栽后活棵快分蘖早。4.3.3.2育秧准备4.3.3.2.1底土准备底土选用水稻育秧基质或配制营养土,基质每亩备足80升;营养土配制:亩备足酥土80kg,均匀搅拌机插专用壮秧剂(用量按产品说明),集中盖膜堆闷。盖籽土亩备20kg酥土。4.3.3.2.2苗床准备秧池与大田比例按1:80留足,播前20天上水旋耕平整,开沟做板。秧板规格:畦面宽1.5m,沟宽0.25m,深0.15m,秧池围沟宽0.3m,沟深0.2m,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确保铺盘时不陷脚,播前铲高补低,填平裂缝,达到“实、平、光、直”的要求。4.3.3.2.3种子准备每亩大田3-3.5kg,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2天,种子不宜直接在水泥地上曝晒。坚持药剂浸种:采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劲护)2.5克+6%杀螟丹水剂4毫升加清水8kg搅匀后,浸稻种4-5kg,蔽光浸48-60小时,气温高时浸种时间取下限。4.3.3.2.4其它准备秧盘每亩28-30张,无纺布或薄膜每亩4-5m长,少量的细芦竹和稻草(每m2长秧板1kg左右)。4.3.4播种期确定总的按照“宁可田等秧,决不能秧等田”原则,合理安排播期。根据让茬时间、劳动力状况、机械动力情况(步形式每台每天15-20亩,高速插秧机40-50亩),按照秧龄15-18天的时间向前倒推具体播种时间,面积较大的要实行分期播种。4.3.4.1铺放秧盘将塑盘平铺于已整好的秧板上,做到拉绳铺放,将塑盘边缘相互重叠排放。4.3.4.2底土装盘底土装入秧盘、刮平,保持2厘米厚度。4.3.4.3定量播种每盘播干种110~130克,湿种130~150克,精播匀播,一般保持每平方厘米不少于3粒种子,不可漏播和重复播种,最好采用机械播种。4.3.4.4均匀盖籽播种后轻撒盖土,盖籽厚度0.5㎝。4.3.4.5喷淋窨水秧田面积较大的可采用沟灌窨水,水不上盘面,窨透后及时排水,面积小的提倡喷淋窨足盘水。4.3.4.6秧盘覆盖播种盖籽后,使用无纺布或薄膜覆盖,四周用土压实,覆盖薄膜前盘面上放一些芦苇或细竹杆,防止薄膜贴在盘土上,同时薄膜上铺盖一层稻草防止高温灼伤幼芽,以见不到农膜为准。4.3.4.7清理沟系播种结束后,清理内沟和围沟,开好排水口。4.3.5苗期管理4.3.5.1揭膜炼苗播后5-7天(齐苗后)苗高2cm左右,揭去无纺布或薄膜,揭膜后窨足一次水。4.3.5.2水分管理出苗前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保持底土湿润;齐苗后继续保持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保持盘面干湿交替,切不可过度控水导致根系受伤,也不宜板面长期淹水,不利于秧苗盘根。移栽前3-4天控水促根。4.3.5.3苗期追肥如苗脱力落黄,每亩秧田追施尿素4-5kg(每盘2克左右),兑水100倍进行均匀喷洒或泼浇。4.3.5.4病虫防治一般无病害、草害不需喷药,重点防治灰飞虱。同时在移栽前1天普用一次送嫁药,坚持带药机插。4.3.6大田管理技术4.3.6.1精确栽插4.3.6.1.1提高整地质量做到田要平,草要旋下去,土壤泥浆要沉淀(沙土沉淀1天左右,壤土1-2天,粘土2-3天),作业不陷机,保持薄水栽秧。4.3.6.1.2确定基本苗适宜基本苗,有利塑造高光效群体,改善群体质量,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亩栽1.8万穴以上,每穴3-4苗,亩栽7-8万苗。4.3.6.1.3控制栽插深度栽插深度直接影响机插稻活棵与分蘖,一般栽深1.5-2cm,如栽过深分蘖推迟,易僵苗。4.3.6.2大田管理4.3.6.2.1查苗补缺栽后1-2天对缺穴苗要及时补上,活棵后如出现缺穴,仍可剥穴苗移栽,确保匀苗生长。4.3.6.2.2精确施肥一般亩用纯氮量18kg左右,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原则,前后期用肥比例7:3为宜,为保持其优良食味品质,宜少施氮肥,注重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多施有机肥。①一般基肥亩施45%复合肥20-25kg,分蘖肥栽后5-7天结合除草亩施尿素7.5kg,再隔5-7天亩追尿素5-7.5kg,前期肥料要在10叶前施用结束。②穗肥倒4叶亩追45%复合肥15kg加尿素5-7.5kg,倒3叶亩追尿素5kg左右。4.3.6.2.3合理灌水前期以泥皮水插秧,寸水回青,浅水促蘖,每次浅水施肥后,让其自然落干,适当露田透气,同时开好丰产沟,为搁田早作准备,中期干湿交替强杆壮根,后期湿润灌溉活熟到老,收获前7-10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4.3.6.2.4病虫防治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等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特别要注意黑条矮缩病、穗颈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治。1叶1心期至2叶1心期,注意防治立枯病、叶瘟病和虫害。3叶期注意勤查苗瘟、恶苗病。水稻生长密闭后,亩用20%噻呋酰胺20毫升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PE销售合同范本
- 劳务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化妆品合作合同范本
- 关于门窗合同范本
- 2024年厦门国际机场防爆安检人员考试真题
- 加工电子合同范本
- 保安个人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2024年深圳市龙岗区青少年业余体校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山东青岛高新区营商环境观察员社会招募笔试真题
- 农资分公司加盟合同范例
- 2019石景山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课文翻译
-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真题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打印版 《固体物理教程》课后答案王矜奉
- CAD术语对照表
- 学术论文的写作与规范课件
- 香港牛津新魔法Newmagic3AUnit4Mycalendar单元检测试卷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 自动化物料编码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