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第一单元 进阶一 第4课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解析版_第1页
04 第一单元 进阶一 第4课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解析版_第2页
04 第一单元 进阶一 第4课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解析版_第3页
04 第一单元 进阶一 第4课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解析版_第4页
04 第一单元 进阶一 第4课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4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1.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自豪之情。2.分析文章是如何多角度、分层次的综合报道的。3.分析文本体现的宏阔和深刻之美,体会文中穿插名言、诗句和格言式的句子的作用。1.核心素养落实[读写联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如林觉民、焦裕禄、袁隆平、屠呦呦……请你以“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开头,结合这个人物的事迹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赞美之情。要求:在横线处填写人名,感情真挚,语言生动。150字左右。2.吟诵国学经典[文化常识]九省通衢[国学经典]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②目之于明也殆,耳之于聪也殆,心之于殉也殆。(《庄子·徐无鬼》)3.必会学考对接分析文中引述性、插入性材料的作用一、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括号内填字音,横线上写字形)1.遏制() 2.铆足()3.气馁() 4.淬炼()5.罹难() 6.沉疴()7.挑衅() 8.骤然()9.揪心() 10.屹立()11.肆________(nüè) 12.磨________(lì)13.________(sù)源 14.________(nüè)疾15.________(wù)于虚声 16.因公________(xùn)职[答案]1.è2.mǎo3.něi4.cuì5.lí6.kē7.xìn8.zhòu9.jiū10.yì11.虐12.砺13.溯14.疟15.骛16.殉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1.截至·截止[辨词]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后面须带时间词语。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后面不能带时间词语,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运用](1)截至目前,某地公积金各项优惠政策还在继续执行。(2)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在今晚截止所有工作。2.遏制·遏止[辨词]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遏制”着重于“制”,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喜怒哀乐等情绪。“遏止”对象多是来势凶猛而突然的重大事物,如战争、暴动、潮流、洪流等。[运用](1)文化的改革如长江大河的奔流,无法遏止。(2)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见人崇敬他,当然遏制不住他的骄傲。3.挑衅·挑战·挑动[辨词]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挑战:故意激怒敌人,使敌人出来打仗;鼓动对方跟自己竞赛。挑动:引起,惹起;挑拨煽动。“挑衅”,贬义词,不及物动词。“挑战”,中性词,不及物动词;它可指鼓动对方参加某种竞赛。“挑动”,及物动词,常用于人;又指对方挑拨煽动。[运用](1)看吧,当敌人挑衅时,甘蔗林将叫他们投降。(2)班组之间互相挑战应战。(3)谁不知道帝国主义在支持反动政府挑动内战?4.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辨词]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筚路蓝缕:《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两者都是比喻性成语;都有“克服困难”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定语、状语。“披荆斩棘”着重强调创业过程的艰难;既可形容创业,也可指做其他事情,适用范围较宽;用于口语和书面语。“筚路蓝缕”着重强调创业基础差;主要用于形容创业的艰苦,适用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语。[运用](1)革命的先辈们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披荆斩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2)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初到北大荒,筚路蓝缕,钻井探油,不愧为大庆油田的开拓者。5.休戚相关·息息相关[辨词]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两个词最大的区别在于:“息息相关”适用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休戚相关”适用对象比较狭小,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关”不含这个意思。[运用](1)对我国以散户为投资主体的新兴证券市场来说,股市的成长和发展,与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参与和投资休戚相关。(2)湿地与我们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三、识记下列成语,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成语积累]1.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2.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形容眼光远大。3.相濡以沫:本意是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来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4.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一般用于褒义。5.谆谆告诫:恳切耐心地劝告。6.审时度势: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7.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形容不能动摇。[成语填空]1.中华民族从未低头,任何困难都不能让我们退缩,因为我们是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中国人。2.为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决策者们要(高瞻远瞩),从长计议,制定政策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3.遇到困难时,大家应该要(相濡以沫),而不是一味吵架,吵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4.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5.现在形势一片大好,领导(谆谆告诫),希望大家(审时度势),创造更好的成绩。6.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坚如磐石),顶天立地。奇迹终究未能发生,李文亮医生还是走了。重症室里穷尽一切可能的奋力抢救,网上无数网友的牵挂和祈祷,还是没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江水滔滔,请带去我们的无尽哀思。李文亮,一路走好!我们向你致以深深的痛惜和哀悼!李文亮是最早一批撩起疫情魔鬼面纱的医者。他凭借专业素养和职业敏感,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初期就及时向外界发出了防护预警,被誉为疫情“吹哨人”。他始终坚守岗位,在为患者诊疗过程中不幸被感染。接受隔离治疗期间,他心态乐观、积极配合,表示康复后想赶快回到一线工作,继续为患者看病。李文亮的身上,闪耀着医德之光。他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适用角度]英雄吹哨人勇敢诚实责任1.名句识记(1)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适用角度]心志相通、互慰互勉的深情共同面对困难命运共同体(2)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给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生死救援情景感天动地!(习近平)[适用角度]榜样作用表率的力量(3)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筑多重抗疫防线,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习近平)[适用角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国际合作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4)要彻底战胜疫情,必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突出位置,以极大的政治担当和勇气,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尽最大努力做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个病患者,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同时,要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少受影响、社会秩序总体正常。(习近平)[适用角度]战胜疫情的信心生命价值与尊严保障社会发展2.主题阅读英雄本色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回顾过往,一个个为国为民,勇于担当的英雄人物被时代铭记。有誓扫匈奴、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有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这些有为有名的英雄是当代青年的榜样。当然,更多的是负重前行、风雨兼程的无名英雄。他们没有声震天下,却也用自己微弱的点点星光为璀璨的星空增添光彩。这些有为无闻的英雄更是当代青年的精神楷模。(1)英雄,不只出于“乱世”,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在京津冀的防汛工作中,一个个奔忙的救援队员,一个个尽己所能救助他人的普通市民,都是和平时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他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我想,这就是英雄精神的内涵。这些参与救援的平凡人,在困难面前豁得出去、关键时刻冲得上去,他们诠释着,英雄,是个体的英勇行为,是集体的助人意识,更是民族的精神风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越来越强大,就是因为这样的英雄情怀已深深嵌入我们的精神DNA,随时能够喷薄而出,绽放风采。(2)“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党中央一声号召,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动如闪电、迅若风雷,坚决当好疫情防控的先锋队、突击队,勇当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捍卫者守护者。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声声誓言,就是他们敢战必胜精神的生动注脚。有的郑重宣示:“再度披甲赴荆楚,不灭新冠终不还!”有的再三强调:“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有的一身正气:“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地冲上去,这是医生的天职。”有的话语铿锵:“穿上白大褂,就要像战士的样子!”有的许下刷屏网络的誓言:“誓死不退,一定护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共450名医务工作者,以“最美逆行者”的姿态向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地区进发。1月26日,由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大第三医院6家组建的第一批国家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赴武汉。随后,全国各地医疗队陆续奔赴湖北,医疗战线精锐力量集结,掀起抗疫“大会战”。这样的“最美逆行者”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3)习近平总书记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英雄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奋斗不止;英雄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英雄是鞠躬尽瘁、负重前行。深藏功名,与责任相伴,不计名利,坚守本分。君可见,故宫文物修复台前钻研几十年的身影;君可见,原子弹研发成功时,无名英雄们的激动泪水;君可见,新时代无数个隐姓埋名的“邓清明”们,心怀家国大爱,不计个人名利。是他们从韶华青春到两鬓微霜,托举起国家建设,用一生坚守初心。“英雄”一词被人们反复提及,越来越多的英雄涌现于这个时代,英雄是什么?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九省通衢从“九省通衢”武汉看神州大地,马路和街道逐渐变得喧闹……九省通衢:是湖北武汉的别称。古代,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有人说是泛指武汉通向外界的交通非常便利,并非实指九个省;也有人说实指通过水陆交通,武汉可与四川、陕西、河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以及湖北九省相通。不论泛指、实指,都是说武汉处于我们国家腹地的交通枢纽地位。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明理知义]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成长启示]人生最大的烦恼是心中有贪欲,与身外的名利、地位等纠缠不清。人心一旦被名利牵制,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有智慧的人,在短暂的人生里,视荣华富贵如同浮云、梦境,也如草上的露水;而愚痴者则是被权势名利所迷惑。2.目之于明也殆,耳之于聪也殆,心之于殉也殆。(《庄子·徐无鬼》)[明理知义]眼睛一味地追求超人的视力也就危险了,耳朵一味地追求超人的听力也就危险了,心思一味地追求外物也就危险了。[成长启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心积虑地追求名声,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得到骂名;而一个人若不刻意去追名,而是专注于自身,修身养性,就会“不求名来名自扬”。我们追求的是精神的不朽,那么,请抛却背后的虚名,着眼未来,脚踏实地,如此,终将到达人生的制高点。“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钟华论”聚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重磅评论,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金句海报的全媒呈现,彰显新华社评论的影响力。2020年5月,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在这场战“疫”中,党中央的坚毅果敢、指路定向的领导力,上下同欲、万众一心的组织动员力,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执行力彰显得淋漓尽致,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5月10日,新华社播发了署名“钟华论”的通讯《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该文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内涵丰富,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的伟大壮举,让我们深刻感受到2020中国抗“疫”的艰难困苦和辉煌成绩,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情境活动]请结合下面的材料,给钟南山写一段颁奖词。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暴发,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经长期努力,抗击了非典。面对抗非的困难和压力,他是智慧而刚毅的;面对同事和病人,他却是博爱和仁厚的。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从非典型肺炎疫情到新冠疫情,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促成了国家多项政策法规的制定,更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言人,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要求:①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8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他是最美逆行者!耄耋之年,冒死犯险,“抗非英雄”,披甲逆行抗疫一线。科学求是,悬壶济世,仗义多诤言,美在纯真至善!疫情防治,重病救治,科研需攻关,美在责任担当!“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院士、战士、国士,众士协力稳民心!大医仁心,执着果敢;民族脊梁,国士钟南山![背景拓展](教师备选)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授予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最高荣誉,有利于大力宣传抗疫英雄的卓越功绩和光辉形象,强化国家尊崇与民族记忆;有利于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充分展示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不畏艰险、愈挫愈勇的民族品格,为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党心军心民心。(2020年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1.了解“社论”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体完整地记叙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和过程、原因和结果、意义和影响。事件通讯的题材非常广泛,既可以报道重大事件,又可以叙写“凡人小事”;既可以赞颂先进事物,又可以批评错误倾向。事件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①深入开掘事件的典型意义,确立一个富于时代感的思想主题;②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切忌平均使用笔墨;③层次清晰,结构合理;④处理好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在叙写事件的同时,注意写好人物。1.根据你对内容的理解,补充空缺部分。文章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表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礼赞,对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歌颂,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2.找出文本中对应部分,将图示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答案]①社会制度②生命至上、人民至上③人类命运共同体④呼应开头活动一理解内容,梳理思路1.作者并没有按照常见的时间顺序展开全文,而是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方方面面的事实为基础,带领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这场抗疫斗争,领略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请梳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见教材P40“学习提示”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开篇总体回顾中国抗疫,然后第一部分到第七部分分别从党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精神、生命至上与人民至上的理念、科学防治、反思与改变、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七个角度阐释了中国抗疫,最后照应开头,结束全文,点明愈挫愈勇的中华民族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2.新闻报道往往需要多角度切入,并且有一定的层次性。本文作者是如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报道的?(见教材P40“学习提示”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主体分八部分,各有侧重。第一部分讲述抗疫斗争的根本保证是党中央的领导,第二部分讲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法宝,这两部分侧重政治层面,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根本性原因。第三部分讲述伟大的民族精神,第四部分讲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这两部分侧重精神理念层面,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精神引领。第五部分讲述科学防疫,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手段。第六部分讲述抗疫斗争中暴露的短板与不足,侧重反思,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带来的经验教训,这也使报道体现出全面、客观、辩证的立场。第七部分叙述抗疫斗争中的国际团结合作,叙述的角度是由内而外,由己及人,体现了全球视野。第八部分,强调抗疫斗争的胜利为民族复兴注入蓬勃之力,以历史的纵线为叙述角度。第七、八两部分,把我国抗疫斗争置入横向的空间和纵向的时间两个维度上,显示出站位高、格局广的宏大气魄,使报道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活动二鉴赏语言,体会情感3.这篇通讯主要运用综合叙述的方式,沿着内在思路,概述大量的人和事,并发掘其中的意义与价值,请简要分析如何使得文章兼具宏阔和深刻之美。(见教材P40“学习提示”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为一篇在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背景下的总结性综合报道,文章的侧重点不是对抗疫斗争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具体报道宣传,而是更多地从总体上概括各方情况,并提炼规律性因素,从而深刻地认识抗疫斗争。从具体行文来看,作者有意识地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例如在各部分的开头,常常先描述场景或回顾历史,展现事实,之后思考评述,总结抗疫斗争取得战略性成果的原因,探寻抗疫斗争的价值和意义,文章由此呈现出厚重感和深刻性。4.在叙述中,文章运用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观点和情感,名言、诗句和格言式的句子穿插其间,使文章不仅充实、厚重,还具有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请把下面这些语句诵读出来,并赏析这些句子的使用效果。(见教材P40“学习提示”第3段)语句赏析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①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②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③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④每一个生命奇迹,都源于永不放弃的努力。⑤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⑥[答案]①采用对称句式,指出抗疫能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在于党带领人民上下一心,奋起战斗;比喻手法的运用写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信任与赞扬,语言富有诗意又饱含作者情感。②将“抗疫”比作是“大考”,警示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破除沉疴积弊。表达了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③化用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寒冬象征着困境,而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阻挡不了”说明困难总会过去,希望必将到来,这句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和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灾难比喻成镜子。灾难面前,人会充分暴露其品性,一个民族也是如此。突如其来的疫情,虽说是灾难,但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沉稳干练、坚毅果敢、团结互助、乐观进取等优秀品质。⑤生命奇迹之所以成为奇迹,在于绝境中求生存,夹缝中寻突破,不抛弃不放弃。很多“奇迹”并非真的是奇迹,而是人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奇迹”在峰回路转处等着而已。⑥独木难支,唯万木成林,才能防御风沙侵袭,才能改变恶劣环境。面对困难或险境,人们唯有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才能形成合力战胜困难。抱团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难关。分析文中引述性、插入性材料的作用[从教材中学]《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通过引用名言来增强说服力。如:“我们挺过来了!”钟南山院士的感慨,引发广泛共鸣。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赞叹:“在疫情面前,中国展现出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恩格斯说:“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还有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等人的名言,都恰到好处地彰显了作者的观点。[到高考中去]分析文中引述性、插入性材料的作用属于特殊句段作用题。这些句段往往是文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它们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表达上富有特色。文中引述性、插入性材料作用分析题的答法有以下几种:1.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2.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3.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4.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5.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迁移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文本一:英雄的情话董雪丹“接到了你的信,我的灵魂安慰极了,使我爱你的心头变成了一种不可思议和不可形容的状态。”这情话是不是说得很甜蜜,很缠绵,很深情,甚至很文艺?你能想象这话出自一个二十五岁就牺牲了的英雄之口吗?而且,在这一句后面,还有更温存、更体贴、更让所爱之人放心的解释:“我自来到广东,已一载有余了,我的言语、我的行动都是革命的,都是光明磊落的。”“尤其现在我担任了党代表工作,要为人家的模范,要去指导人家,一举一动,都得特别地留心。”当然,即便是在与爱人的柔情之中,我们应该也可以从他的言语之中体会到一种豪迈之气、磊落情怀。他是我在井冈山学习期间仰望的英雄。到井冈山的第一天,在革命历史博物馆,有一则“井冈山名言录”吸引了我,这则名言是这样写的:“我天天跑路,钱也没得用,衣也没得穿,但是心情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越生活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当时我就想,这该是怎样一个人,可以如此无视无衣无钱的清苦,而保持如此乐观?看看署名:陈毅安。对我而言,这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出于对这句话的尊重,我开始了解他,知道了他是湖南人,参加了秋收起义,后随部队到井冈山。1930年在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壮烈牺牲,年仅二十五岁。我查阅了一下资料,知道陈毅安上井冈山后,曾给未婚妻李志强写过四封信,在博物馆里的那句名言,就摘自其中一封。在这之后,其实紧接着还有几句:“但最忧闷、最挂心、最不安心的,就是不能单独同你坐在一起,而且信都很难同你通了。这是何等的痛苦啊!”在他充满爱恋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来,物质上的艰难他可以乐观地不在乎,却独独放不下一份相思,侠骨之中,又见柔情。说起来那么巧,第二天上午,我看到一个“红色家书”的资料汇编,看到了1926年陈毅安写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信,其中打动人的句子有很多,陈毅安这样说道:“现在我进了学校,老实不客气地对你不起了,也已经同别人又发生恋爱了……”看到这里,有些莫名其妙,正想他怎么跟李志强交代呢?只见他又转折过来,说这个恋爱对象是列宁主义,并说,“你若明了他的意义,恐怕你也要同他恋爱了,若是你真能同他恋爱,就是我同你恋爱的真精神……”看来,这应该是他在广州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写给李志强的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鲜活,甚至耍着恋人间的“小阴谋”“小手段”的陈毅安,相信在他的调侃、调皮之后又归结于郑重的过程中,李志强的心也一定会起起落落。也许,她拿着信纸的手会一次次地发抖,最后,看到“你亲爱的毅安”的署名时,满心甜蜜地微微一笑。真是巧到不能再巧,在井冈山的第二天下午,听一位老师讲课时,她也讲到了陈毅安,讲到陈毅安与李志强书信往来相恋八年之后终于走到了一起,讲到陈毅安写给李志强的最后一封情书,是两张空白的纸,那是在陈毅安牺牲半年之后,是在他们的孩子刚刚满月不久。看到白纸的那一刻,李志强的泪珠滚落下来:陈毅安在“蜜月”时对李志强说过,要是接到空白信笺,说明他已离开人世。这无字的书信里,比起李志强珍藏的五十四封书信,有着多少没有说出、再也无法说出的牵挂啊!陈毅安烈士牺牲后,人们在他胸前口袋里发现了被鲜血浸染的他与妻子的结婚照,照片上的陈毅安和李志强,实在太年轻了。面对他们的年轻,我甚至有一刹那的疑问:“我们是有阶级觉悟的青年,担负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神圣使命,我们难道恋恋于儿女的深情吗?”这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话,怎么就出自这么年轻的陈毅安之口?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他做出了那样坚定的、超越了儿女情长的选择?一遍遍地看陈毅安的家书,虽然我努力想把一个英雄还原成一个饱受相思之苦的年轻人,但透过他真挚的爱的倾诉,我还是体会到一个革命者的爱情观、一种坚定的信仰:“你要做我的一个同志,才可以算是我真正的爱人。”由此,我才真正地理解了陈毅安说的“爱情不能成为痴情”。是啊,志向相同、信仰一致的两个灵魂,才会离得更近,相知更深啊。在井冈山,信仰绝不是一个虚幻的名词。因为我们知道脚下的土地,曾经浸润着太多的鲜血,那么多有名无名的先烈在这里长眠。在这里,怎么可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又怎么忍心去玷污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奠定的信仰?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怀揣一份景仰,不能不心怀一份尊重,不能不去思考什么是信仰。似乎为了加深印象,我在井冈山学习的八天时间里,每一天都有雨,被雨清洗过的天地总是一片澄澈。在这样的环境里,走在英雄曾经走过的土地上,倾听那些感人的往事,感受那些高尚的情怀,感觉精神也是一片澄澈。(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文本二:散文的艺术品格,首先是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与生活。这给散文带来了艺术的难度。而这一难度,其症结就是真实与客观地进行艺术的描绘。在这里,不能够虚拟和变形,只能如实地又有艺术裁剪地反映这个世界。这里就需要正确认识现实社会和生活,要学会分析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才能把握住现实社会和生活的主流及前进的趋向,才能站立在时代精神的高度,写出接“地气”而又有“眼光”的优秀散文作品。(选自柏峰《散文的艺术品格》,有删改)《英雄的情话》大量引用了烈士的家书,请分析引述这些材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引用的作用可以从人物形象、内容和读者效果、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人物形象方面,作者引用“接到了你的信,我的灵魂安慰极了,使我爱你的心头变成了一种不可思议和不可形容的状态”写出了陈毅安爱情的甜蜜,这是一个年轻的陷入爱河的形象;引用“我天天跑路,钱也没得用,衣也没得穿,但是心情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越生活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写出他不为衣食所忧,具有乐观情怀的形象。因此,引用的文字凸显了主人公饱满的形象,有作为革命志士的英雄形象,也有作为丈夫的暖男形象。内容和读者效果方面,文本的开端、中间和结尾都引用了烈士的家书,一方面将文章的内容串联了起来,另一方面,使文本不限于作者一味的评价、论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让读者全面地了解了一个年轻的革命者的形象,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主旨上,“你若明了他的意义,恐怕你也要同他恋爱了,若是你真能同他恋爱,就是我同你恋爱的真精神……”“你要做我的一个同志,才可以算是我真正的爱人”等句子写出了烈士的信仰、使命感、责任感等,再现了历史,可以让读者很好地反思历史,缅怀先烈,学习先烈的伟大精神,揭示文章主题。[答案]①通过引用材料,凸显了主人公饱满的形象,有作为革命志士的英雄形象,也有作为丈夫的暖男形象。②串联、丰富了文章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再现了历史,能让读者很好地反思历史,缅怀先烈,学习先烈的伟大精神,揭示文章主题。一、主题感悟与写作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如林觉民、焦裕禄、袁隆平、屠呦呦……请你以“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开头,结合这个人物的事迹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赞美之情。要求:在横线处填写人名,感情真挚,语言生动。1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指导】本题要求在“林觉民、焦裕禄、袁隆平、屠呦呦……”这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人物的事迹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赞美之情。在选材上,句中的省略号说明写作时可以选择“林觉民、焦裕禄、袁隆平、屠呦呦”中的一位,也可以选择其他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试题要求以“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明在人称上宜采用第二人称,同时应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写作思路:在写作时重点要说出对英雄想说的话,可以抒发敬佩、感激之情,比如适当列举并赞扬他们所取得的某些成绩、贡献,以饱蘸情感的笔概括英雄人物的事迹,同时抒发赞美之情;也可以立志成为英雄式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期待与志向。写作时注意不能空泛,要结合人物的事迹,要表达出对人物的赞美,可以适当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更生动。【写作示例】袁隆平爷爷,我想对你说,我希望成为您这样的劳动者。年轻的您目睹祖国贫困饥馑,暗下决心,要献出自己的一生探索丰收的秘诀。从此,您一直躬耕于田垄间,不畏风吹雨淋,亦不惧骄阳霜雪。亩产攀上一个个新台阶,超级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一个个国家,您因此成为青年一代口中的“魔稻祖师”。我希望将来自己能与您一般成为立国之材、建国之梁!二、技法学习与写作富有诗意和饱含情感的语句本文语言富有诗意,饱含情感。如“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写出了病毒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的深重灾难。那么,如何使语句富有诗意和饱含情感?1.引用古典诗词、名言警句古典诗词、名言警句大多经过了时代大浪的淘洗,具有鲜明的表达效果。如果我们在写作时恰当地引用闪烁着智慧光彩、蕴含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古典诗词、名言警句,则能丰富文章的语言,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有“画龙点睛”之妙。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所成就……2.句式要灵活多变,整散结合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搭配,能使语言摇曳多姿、参差错落,从而增强文章的旋律感和音韵美。如: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的,但我的选择,我相信。例句中,“若能……我选择……”构成铺排;“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接下来的“也许你会说……”是散句,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修辞要恰当,富有创造性修辞是一种最富于实用性的语言表述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粗略为细腻、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如: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可以让人的胸怀宽广、高瞻远瞩;诚信没有色彩,却可以让人的心情灰暗、苍白,也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愉悦!例文运用排比修饰,气势充沛,文情并茂,而且在鲜明的对比中,凸显了诚信对于人生的价值。这样的文笔显示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令人顿生好感。[微点小练]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个富有诗意和情感的语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示例】我非常喜欢作家毕淑敏的一句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我很庆幸,能在年轻的时光里与书结缘。广泛的课外阅读,让我结识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良师益友,而我的语文综合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提高。阅读让我的眼界更加开阔,让我的人格更加完善,让我永远不会感到孤单。“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渠清如许,只因为有活水从源头流出。我的心灵如此丰盈,只因为读书使我更加充实。漫漫人生,愿阅读永远与你我相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②(甲),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抗疫斗争,________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________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________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________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是何其重要……③这场全方位大考,(乙)。我们没有被疫情击倒,扛住了这次巨大冲击,“中国体质”总体上是过硬的……④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⑤——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⑥——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⑦——必须涵养“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⑧——必须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疫情“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1.对第①段的两个“大考”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用“大考”比喻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便于生动展开论述。B.使用递进的关系,提升了认识高度,使文章有高屋建瓴之势。C.引出第④段“反思”与“改变”,和第⑤至⑧段构成总与分的关系。D.和第③、第⑧段的“大考”相关内容,形成呼应,论证集中深入。B[B项,“递进的关系”错误,“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说的是“是……也是……”,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2.第②段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暴露反映警示折射B.反映警示折射暴露C.暴露反映折射警示D.反映折射警示暴露C[暴露:显露,揭露,多指问题或不足。反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警示:警告;启示。折射:通过某种方式反映出事物的表象或实质来。第一空,语境说的是抗疫斗争显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方面的短板,应选用“暴露”。第二空,说的是抗疫斗争显示出一些干部的能力不足,应选用“反映”。第三空,是说借助抗疫斗争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反映出来,应选用“折射”。第四空,“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是何其重要”是抗疫斗争给我们的警告,应选用“警示”。]3.第⑥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对此进行鉴赏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⑥段是说在抗疫中要下足功夫,要依靠改革解决问题。为了论证这一中心,首先引用俗语,如“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前一句是说抗疫,后一句“不拉口子”是说预防应对,形象说明通过此次抗疫要发现问题、预防问题;然后使用多处比喻,如把抗击疫情比作啃“硬骨头”,把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比作“铁肩膀”,把灾难比作“磨刀石”,把教训比作“铺路石”,既展现了抗击疫情的斗志,也展现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答案]①引用俗语,将枯燥的理论说得形象生动;②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疫情之重以及战胜疫情的决心之大。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中国体质”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即使硬干,也要犯毛主席早已批评过的“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的错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B.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别了,“不列颠尼亚”》)C.180年前的庚子年,西方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D.冲在第一线是抗疫,“闷”在家里管好自己也是抗疫。(《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D[文中“中国体质”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项,“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B项,“不列颠尼亚”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项,“天朝上国”的引号表示否定讽刺;D项,“闷”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5.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要求:使用比喻修辞,语言生动形象,每处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甲处,后文说“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结合“暴露”“反映”“折射”等动词,可以推知此处是把疫情比喻成放大镜,故可填“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乙处,后文说“我们没有被疫情击倒,扛住了这次巨大冲击”,结合“中国体质”等词语,可以推知此处把“这场全方位大考”比喻成“体检”,故此处可填“是对新时代中国的一次全面‘体检’”。[答案]甲: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乙:是对新时代中国的一次全面“体检”(一)语言运用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同时人方中通《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试举‘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之句,谓‘烧’字粗俗,红叶非火,不能烧人,可也。然而句中有眼,非一‘烧’字,①,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也没有把那个“理外之理”讲明白。宋人常用“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黄庭坚《次韵公秉、子由十六夜忆清虚》:“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陈与义《舟抵华容县夜赋》:“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陆游《初夏闲居即事》:“轻风忽起杨花闹,清露初晞药草香。”……这些例子证明,方中通说“闹”字“形容其杏之红”,还不够确切,应当说“形容其花之盛(繁)”。“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类“闹”字的用法,不仅常见于古诗文,②。例如《儿女英雄传》三十八回写一个“小媳妇子”左手举着“闹轰轰的一大把子通草花儿、花蝴蝶儿”。形容“一大把子”花的那“闹”字被“轰轰”两字申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这也足以证明近代白话往往是理解古代文言最好的帮助。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6.下列句子中的“再”与文中加点的“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色已晚,再不加快速度就赶不上末班车了。B.在这么多字帖中,没有比这本再适合你的了。C.他早已有了成见,你跟他再解释也没啥用了。D.新疆真美,我已做好明年再去一次的打算了。B[B项与文中加点的“再”都表示在比较中程度加深,有更加之意。A项,表示如果继续下去会怎样,C项,表示即使继续下去也不会怎样,D项,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不能形容其红之多②也见于后世的白话作品8.参考文意,从第三段包含“闹”字的诗句中任选其一,并从“通感”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风吹梅蕊闹”的“闹”字,用听觉写视觉,传神地写出了梅花在风中轻摇、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示例二)“车驰马骤灯方闹”的“闹”字,用听觉写视觉,将夜晚灯火璀璨、热闹非凡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示例三)“三更萤火闹”的“闹”字,用听觉写视觉,形象地描写出夜半时分萤火虫乱飞的独特景观。(示例四)“轻风忽起杨花闹”的“闹”字,用听觉写视觉,生动描绘了杨花在风中漫天飞舞的晚春景象。(二)阅读鉴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材料一: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并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的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释疑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摘编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材料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繁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了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对于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繁,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其为“韧”的精神。这种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正是这种精神,帮助中华民族安然渡过了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这种“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具体表现为: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互相配合。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环境相配合。并且,儒家思想还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但是,在超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让我们也重新回顾了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那就是道家思想。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人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因而,我们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其实,不仅是面对自然,在面对现代的社会生活时,道家的态度也值得重视。社会成员长期处于竞争压力和信息爆炸之下,会失掉应有的韧性,感到焦虑抑郁,心灵无处安放。而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又将这种心态失衡进一步放大:对于病症的恐惧、对于封闭的不适、对于未来的焦虑,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让人寝食难安。对此,道家思想强调要对灾变生死抱有顺应的超然心态。这种淡泊自然的生活态度,在任何时代都有其意义,而尤为一日千里的现代社会所需要。在此基础上,道家还指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认为静可以转化为动,柔可以转化为刚,弱可以转化为强。道家思想告诉了人类一个真理,即认识了灾变生死的必然性和正反转换的可能性,我们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就能有所寄托,进退自如。“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是中国古代治平之世的原则,实际也是对中国智慧的一种概括。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并存,进取和内敛精神的结合,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韧性”基因,形成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变通智慧和强大生命力。(摘编自王学典《不倒的精神长城——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防控知识科普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遍地开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