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_第1页
9 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_第2页
9 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_第3页
9 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_第4页
9 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短诗三首繁星(七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短诗三首繁星(七一)》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本节课主要通过对三首短诗的阅读与欣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课程内容紧密围绕课本,以诗歌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审美情趣,同时锻炼学生的朗读、解析和表达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短诗,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通过诗歌欣赏,提升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自信。

4.实践创新: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尝试自己编写短诗,表达个人情感。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短诗三首繁星(七一)》,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②掌握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③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概念和隐喻,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②学会欣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高对诗歌音韵美的感知能力。

③将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短诗。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背景及诗人的情感,通过讨论法促进学生深入探讨诗歌主题。

2.设计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诗人情感,以及小组合作解析诗歌意境。

3.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音乐,增强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直观感受,同时使用互动式白板记录学生的想法,提高参与度。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我首先向学生介绍诗人及诗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短诗三首繁星(七一)》,这是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感受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2.诗歌朗读与感知

-我让学生先自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然后,我会邀请几名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其他学生聆听并给予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接着,我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指导他们注意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3.诗歌内容解析

-我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明月”、“星辰”、“大海”等,让学生体会这些意象所代表的意义。

-然后,我会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检查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4.诗歌情感体验

-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在阅读诗歌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最后,我会邀请几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深入探讨诗歌的情感内涵。

5.诗歌写作技巧学习

-我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基本结构,如四行诗、八行诗等,并解释它们的规律。

-然后,我会让学生观察诗歌的押韵规律,如AABB、ABAB等,并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歌。

-接着,我会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诗歌的表达效果。

6.诗歌实践活动

-我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诗歌理解能力。

-然后,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诗歌创作,每组创作一首关于自然或生活的短诗,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接下来,我会邀请家长或其他老师担任评委,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评价。

7.课堂小结

-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修辞等要素。

-然后,我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鼓励他们继续热爱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8.课后作业

-我布置以下作业:

1.背诵《短诗三首繁星(七一)》。

2.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创作一首短诗,要求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修辞手法。

3.阅读其他诗人的作品,感受诗歌的魅力。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在学习《短诗三首繁星(七一)》后,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诗歌,对诗歌的基本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他们掌握了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些手法,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诗歌欣赏,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学会了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从而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了诗歌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感悟等。他们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打下了基础。

4.实践创新:学生在诗歌创作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独立编写短诗。他们能够将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展现了创新精神。

5.朗读水平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多次朗读诗歌,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反馈,他们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在诗歌朗诵比赛中,学生们充满自信地展示了自己的朗读技巧,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6.互动与合作能力增强:在小组讨论和诗歌创作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7.情感体验丰富: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诗人的情感,学会了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在分享和讨论中,增进了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同情心。

8.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愿意在课后阅读更多的诗歌作品,探索诗歌的魅力。这种兴趣的激发,有助于他们终身学习的动力和习惯的培养。板书设计①诗标题:《短诗三首繁星(七一)》

②重点词语:明月、星辰、大海、闪烁、温柔、沉睡

③重点句子:

-“明月照我床前,星光照我窗角。”

-“大海啊,你为何如此温柔?”

-“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沉睡。”教学反思与总结在教学《短诗三首繁星(七一)》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美。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诗歌朗诵比赛和小组合作创作,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良好。但我也发现,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参与度不高,今后我需要更多地鼓励这部分学生发言,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课堂的乐趣。

在策略上,我注重了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上仍有困难,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与诗歌中的意象相去甚远。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在课堂管理上,我尽量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有时在维持秩序方面,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接下来,我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

教学总结: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们也表现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诗歌创作方面仍显得力不从心,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的不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2.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3.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4.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课后作业1.请根据《短诗三首繁星(七一)》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表现的自然景象。

答案:诗中描绘了明月照我床前,星光照我窗角的美景,同时表现出大海的温柔和让人沉睡的怀抱。

2.请分析《短诗三首繁星(七一)》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诗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比喻如“大海啊,你为何如此温柔?”通过将大海比作温柔的人,突出了大海的柔和与宽广。拟人如“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沉睡”,将大海拟人化,赋予其怀抱的形象,使诗歌更具生动感。

3.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段关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要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夕阳如金铸就,天边彩霞飞舞,微风轻拂,绿草轻摇,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4.请模仿《短诗三首繁星(七一)》的格式,创作一首关于四季变化的短诗。

答案:春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