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节 设计海水淡化装置(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学习、上课课件)_第1页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节 设计海水淡化装置(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学习、上课课件)_第2页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节 设计海水淡化装置(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学习、上课课件)_第3页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节 设计海水淡化装置(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学习、上课课件)_第4页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节 设计海水淡化装置(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学习、上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设计海水淡化装置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1-讲任务一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1.海洋、地面上的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升到空气中,空气中的水蒸气通过物态变化形成雨、雪、冰雹等又落回海洋、地面,从而构成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如图1所示。知1-讲拓展提升淡水资源:地球上97%以上的水都是海洋里的咸水,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左右,因此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知1-讲知识拓展国家节水标志:知1-讲2.云、雨、雪、冰雹、雾、露、霜的形成(1)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高层空气中,形成云。(2)雨: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聚积下落时,冰晶熔化成水滴,合并成大水滴产生了雨。(3)雪: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足够大时下落到地面就是雪。知1-讲(4)冰雹:空气中悬浮的小冰晶凝聚成小冰块。下落过程中不能完全熔化成水,掉落到地面就是冰雹。(5)雾和露: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雾;在植物枝叶表面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露。(6)霜:深秋和初冬,夜间气温在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的枝叶上凝华成小冰晶就是霜。知1-讲深度思考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对应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深度理解云:液化或凝华,会放热;雨:熔化,需要吸热;雪:凝华,会放热;雾和露:液化,会放热;霜:凝华,会放热。知1-讲3.水资源(1)水资源主要指淡水资源,水的存在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其中97%左右是海水。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左右,而淡水中又有约70%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巨大冰川中。因此,水资源是人类十分珍贵的资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剧增,水资源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知1-讲(2)水资源危机的原因:缺水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水资源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污染。人类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等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知1-讲(3)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珍惜每一滴水做起,

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项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知1-讲分析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节水措施?项目可能的节水措施洗菜用淘米水洗菜洗衣衣服集中起来清洗,洗衣粉不要放太多,能手洗的衣服就手洗浇花收集雨水浇花或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冲厕用洗菜水﹑洗衣服水﹑洗澡水冲厕所洗澡用喷头淋浴分析结果知1-练例1[中考·呼和浩特]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如图3所示。知1-练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知1-练解析:海水吸热,会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会凝固成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答案:B知1-练1.“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B.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C.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D.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B知2-讲任务二认识海水晒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1.海水的主要成分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知2-讲2.

海水晒盐利用海水晒盐,是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古代的沿海居民就会利用海水来制取食盐,把海水引入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浓缩海水,进一步使盐结晶出来。这种方法在化学上称为蒸发结晶。知2-讲深度思考(1)晒盐过程中有哪些物态变化?(2)晒盐对你设置海水淡化装置有什么启发?深度理解(1)用海水晒盐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海水发生汽化(蒸发)使食盐结晶析出的过程。(2)启发:可利用使海水先汽化(蒸发)后液化的方法(蒸馏法)获取淡水。知3-讲任务三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1.活动前的准备(1)通过查找资料、同学间交流讨论,明确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原理和方法。(2)海水淡化的方法①冷冻法: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海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知3-讲②反渗透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中的盐分离出去。③蒸馏法:先把海水加热,使海水产生水蒸气,再让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蒸馏水。知3-讲方法点拨利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方法比较简单,材料比较简易、容易获取。例如:知3-讲分析思考①怎样加快海水的汽化,从而获得大量水蒸气?②如何使从海水中汽化出来的水蒸气迅速液化?③怎样将水蒸气液化后的水收集起来,从而获得淡水?知3-讲思考结果①可以利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加快海水的汽化,从而获得大量水蒸气。②可以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加快水蒸气的液化。③可以让水蒸气在闭合的容器内液化,并收集到单独的容器里;或利用水向低处流的原理,让液化的水滴流到低处,并收集到单独的容器里。知3-讲(3)根据思考的问题,设计运用“蒸馏法”淡化海水装置的方案。例如:知3-讲(4)准备制作“蒸馏法”淡化海水装置的材料、工具等物品。知3-讲2.活动过程(1)根据设计的方案,制作淡化海水的装置,进行实验测试,并根据测试效果改进装置。(2)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水淡化装置,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及实验效果、改进措施。(3)评选海水淡化效果最好的装置。知3-讲3.活动评价可以从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设计方案、材料的选择、海水淡化装置的结构及淡化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知3-讲活动评价表分项及权重得分评级结果各项得分合计方案设计(25分)装置结构(25分)展示交流(20分)淡化效果(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