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技术分析摘要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不仅是因为我国乒乓球运动比较普遍,还与我国具有诸多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具有直接的关系。我国乒乓球在世界上不可动摇的地位离不开这些运动员的努力和拼搏。马龙是我国现代乒乓球男队中的主力战将,不仅因为马龙的乒乓球技术突出,同时马龙还是一位技术全能选手,在乒乓球比赛中战术灵活,奋勇拼搏,为国人和世界呈现一帧帧激烈的乒乓赛事经典画面。当前针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技术研究文献比较多,学者们通过对马龙对战现场录像分析以及文献查阅总结了马龙的技术和战术,指出马龙在各项比赛中存在的失误和技术上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战术上的优势等,总结内容比较全面。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文献以及通过对马龙比赛录像的重复观看基础上,从自身的理解对马龙的技术进行总结,通过对马龙2017年到2018年的国际、国内赛事的技术战术的观看、总结和分析,利用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从多个角度呈现研究结果,实现对马龙乒乓球技术上优劣势的总结,使马龙乒乓球技术分析更全面,更清晰,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同时也为我国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以及普通乒乓球教学提供相应的参考,为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马龙技术分析目录摘要 1Abstract 2TOC\o"1-2"\h\u第1章引言 11.1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第2章文献综述 22.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22.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22.3文献综述小结 2第3章研究设计 33.1研究对象 33.2研究方法 33.3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3第4章研究内容与分析 54.1研究内容 54.2可行性分析 54.3关键问题及难点 54.4研究结果与分析 6第5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135.1研究结论 135.2研究建议 14参考文献 15引言1.1问题的提出乒乓球技术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球拍材质以及球的大小都经历了几次改革,在乒乓球技术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马龙作为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技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和特点。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以马龙在近年来重要比赛录像观察以及已有文献分析,对马龙的战术数据等进行分析,了解马龙的技术特点,优势和劣势,以及与各乒乓球选手比赛中的失分点,为马龙战术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为乒乓球教学提供依据。1.2研究目的与意义首先,从理论方面分析,通过马龙比赛视频的观看和分析,对马龙的比赛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马龙与其他运动员对战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队了解国外其他队员的乒乓球技术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乒乓球的爱好者提供一些技术上的参考。其次,从实践方面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以及高校都逐渐开始在体育课程中推行乒乓球教学,但是在乒乓球技术的研究方面有限,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探究有利于打破课本教学的限制,为乒乓球教学提供实践参考,对提升我国乒乓球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文献综述2.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当前我国相关学者对马龙的技术研究文献比较多。伍方佳认为,当前乒乓球的球体变大,球速减小,在乒乓球的发球技术上需要注重抢攻,提升反手位抢位能力,注重对步伐、击球质量以及落点变化方面的预估。李东阳针对马龙的技术进行分析,认为马龙劈长技战术应用比较合理,可以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而且马龙比较擅长后正手进攻。袁玉峰在《对马龙技战术实力和特点分析》中指出,马龙抢发段的技术能力比较强,球的速度快,质量高,是比赛中比较重点的得分点。在技术上马龙采用侧下、侧上旋短球与底线长球结合的方式,容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主要表现在反手主动技术上,在比赛相持的过程中,近台发拉的良好发挥可以帮助其在比赛中获取优势。学者范志超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球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选取张继科、马龙、许昕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马龙擅长控制短球和拉球抢攻,缺点在于接发球缺乏灵活性,以技术控制为主。第四板的攻拉球更容易取得优势。在相持阶段更加容易发挥的技术,在攻防中通过近台快拉为主要的技术内容。2.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查阅可知,目前国内外对于乒乓球技术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相对较少,在国外研究中主要以日本的研究为主,即采取三段式评估法锦鑫馆研究,将乒乓球战术与力学理论、影像制作等结合起来展开分析。国外关于乒乓球的战术研究内容、深度以及数量等都无法与国内相比,因此国内的研究文献对本文研究帮助不大。2.3文献综述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知当前针对马龙乒乓球技术的研究内容比较多,并一直认为马玲在乒乓球技术上发球技术更强,主要以侧上侧下旋为主,球落点多变。但是从接球方面来看打发过于保守,但是相持阶段发挥稳定,因此总体来说马龙的得分率比较高。第3章研究设计3.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中以马龙2017年到2018年的国际、国内赛事进行研究,分析其技术和战术。3.2研究方法3.2.1文献资料法本文研究开始前在中国知网、百度百科、吉林大学图书馆等线上线下资源库查找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科学依据。获得相关文件50余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查询、整理和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同时通过对已有研究结果的讨论以及现有研究资源分析获得最终的结论。3.2.2观察统计法本文研究中为了对马龙乒乓球技术的分析,共观看了马龙在2017年到2018年的共26场重大赛事比赛录像。对马龙每场比赛的实战术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并形成记录表。在这些赛事中除了2017年乒乓球日本公开赛事男单半决赛中3:4负于波尔以及2018年乒乓球日本公开赛男单半决赛2:4负于张本智和,其他的24场赛事中马龙都以强势的比分获得胜利。其中8场马龙都是以对手比分为0的情况下获得比赛胜利,说明马龙在其他18场比赛中都存在失分点,这些失分点也是马龙在比赛中的弱点。通过对这些优势和弱势的分析,探究马龙的乒乓球技术。3.2.3逻辑分析法本文研究中采用发抢段、接抢段以及相持段三个阶段的研究,通过逻辑学的转换,对马龙的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获得相应的研究结果。3.3研究相关概念界定3.3.1乒乓球技术乒乓球技术指的是运动员在乒乓球运动中采用的方法,包括运球的速度、力量、落点、弧线、旋转等。通过这些方面的结合形成一定的技术形式。3.3.2马龙马龙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奥运会乒乓球冠军,是乒乓球赛事大满贯选手。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代表我国乒乓球团队取得多次冠军。第4章研究内容与分析4.1研究内容本文研究中以马龙的乒乓球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马龙参与赛事的录像观察,结合已有研究文献,对马龙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各阶段的技术表现以及优缺点进行分析。4.2可行性分析首先,现代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使马龙的赛事视频比较容易获得,直接在网页上搜索关于马龙的比赛视频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而且可以结合需要搜索相应的乒乓球赛事。这些视频可以反复观看,随时暂停,有利于对马龙的技术和战术详细研究。同时还可以通过直接输入马龙常用技术名称搜索相应的视频,保证观察的全面性、及时性,在观察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作用。其次,通过文献检索可知,针对马龙乒乓球技术的研究文献比较多,这些研究的内容全面,层次深入,覆盖马龙各个赛事的技术内容,同时与国内队员以及国外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对比,为本文研究提供充足的参考资料。4.3关键问题及难点本文研究中主要是对马龙乒乓球比赛技术的研究,在研究中包括马龙在不同段的优势和不足,剖析马龙在赛场上失分的原因。但是由于本人自身的理论知识有限和实践比赛经验不足,在研究的过程中无法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大部分专业内容需要通过视频讲说以及已有文献中获得。同时马龙国家队的训练与教学训练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在二者的转换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国家队对技术方法要求更为严格,教育中则相对更宽松一点,强调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文章的研究中需要尽可能浅显化。4.4研究结果与分析4.4.1马龙技术的特点总结与分析表1马龙胜负比赛技术特点分析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正分负分得分率使用率正分负分得分率使用率正分负分得分率使用率胜40023363.1%40%38030555.4%38%46038954.1%46%负362757.1%36.4%293446%29.5%515747.2%51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马龙在这26场比赛中的发挥总体来说,使用率方面比较稳定,得分率略有波动。负局中接抢段使用率明显有所降低,通过在这些数据的分析可知,马龙在赛场上已经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战术。面对不同的对手可以灵活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法。发抢段和相持段这方面特点的表现更加突出,技术的使用率都达到40%以上。通过对马龙24场胜局的分析可知,得分率分别达到63.1%和54.1%。这个成绩在乒乓球得分评估中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在两个负局中得分率有所降低,分别为57.1%和47.2%,从评分标准来看也达到良好的水平。发球抢攻阶段,马龙在主动性比较强,以进攻的打法为主,而且得分率非常高。同时在与对手交锋中攻防转换以及相持力方面的表现更优秀。马龙在相持阶段的表现非常稳定,而且会通过具有杀伤力的发球和连续的进攻使对手无法应对。特别是正反手弧圈球在比赛中的优势非常明显,是马龙在比赛中取得优势的关键。马龙在比赛过程中,注重占据发抢段的优势,在这一阶段得分率较高,达63.1%,使用率也达到40%,可以得知他在进攻中更加积极、主动,而且发球质量高,得分率高。马龙在主动进攻中反手位的侧身进攻比较强,发球的速度快,杀伤力大,往往使对手措手不及,正手反拉进攻快,反手位可以完成快撕和弹打的操作。马龙在发球中大部分都是中路短球,同时伴随旋球,旋球的技术要求更高,落点多变,马龙的小三角区短球正手位发球是对手最难以控制的技术,为马龙提供上手抢攻的机会,而且马龙在发抢段的连续回摆优势明显。国外通过对马龙战术的研究采用了控制战术的方式,使马龙的发抢球质量降低,造成马龙失分。因此在发枪球方面马龙还需要尝试改变发球战术,提升发球的质量和杀伤力。从马龙接抢段的表现来看,得分率稍有下降为55.4%,使用率相对于发抢段有所降低为38%,但是总体表现仍然为优秀。发球技术明显高于对方,且较高的摆短更是在比赛中助其一臂之力。马龙在发球阶段中,注重通过控制发球来实现控制比赛的局面,在发球过程通过拧拉等技术战略来取得进攻优势,可以更好的掌握局面,给对手形成比赛压力,为自己制造更多的进攻机会,占据主动权。由于接发球阶段表现比较稳定,为后期的进攻提供更多的优势。特别是反手拧拉以及球的弧线变化,对手很难控制球,为对手造成巨大的压力。通过对马龙比赛视频的观看可以发现,马龙在正手位摆短中会存在偏高的问题,这个问题反映出马龙接发球判断方面还有待提升,防止被对手发现破绽。马龙在接发球中短球处理比较灵活,会采用撇搓和劈长交叉的方式进行高质量回拉,为对手制造困难。马龙在摆短控球方面具有比较强的优势,球运动的线路灵活。在接发球中马龙正反手的能力都比较强,而且反手弧圈球的控制力好,可以应对不同对手的节奏,快速调整自己的技术。这也是马龙在接抢段得分的关键点。马龙相持段的技术表现最强。乒乓球比赛中要想获取主动的优势,需要在前期取得优势。在相持阶段中,马龙的得分率为54.1%,使用率达到46%。这个阶段马龙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发挥进攻,通过正手反拉以及正反手弧圈球等方面的稳定能力,发球的命中率和杀伤力极强。在相持阶段中的优势明显,形成高质量、强旋转能力的技术局势,为对手带来极大的压力。马龙面对欧洲国家选手在力量上落后的情况下,通过线路以及节奏等方面的调整,为对方施压,弥补力量不足问题。针对亚洲力量相仿的对手,可以通过节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调整提升球的质量,获得比赛优势。4.4.2马龙三个阶段技术特点指标4.4.2.1发抢段指标分析表2发抢段技术使用统计表指标使用率得分率1发球8.4%93.7%2后抢攻15.8%69.3%3后被攻4.3%26.2%4后控制4.1%55.6%5总计32.6%73.1%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马龙在发球中的总体得分率比较高,达到93.7%,说明马龙发球控制能力强,在发球时能够给对手施加压力,为后续比赛提供更多的优势。同时从马龙发球后的抢攻来看,技术的使用率为15.8%,得分率在这个阶段得分优势更强,马龙发球抢攻方面比较积极,而且发球的杀伤力强,质量高,同时发球的旋转以及落点等方面的变化,使对手难以应对,为后期的进攻奠定基础。发球后被攻方面技术的使用率比较低为4.3%,得分率也是最低的为26.2%,说明在马龙的发球压力下对手难以找到进攻机会,导致对手接发球抢攻方面的应对能力降低。但是马龙的得分率并不高,说明马龙还需要加强防守能力的训练。这个阶段失分的主要原因为马龙发球被对手取得竞争优势,缺乏球的控制,因此在比赛过程中更加应该注意到发球的技术要求。在发球之后,马龙在发抢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进攻,得分率普遍较高。得分率的高低直接表现为发球的控制能力强弱,而且通过视频的观看可知马龙在连续回摆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对球的落点控制能力强,在短球中采用劈长、撇搓以及回摆等多种方式为对手制造混乱,正确主动控球机会。4.4.2.2接抢段指标分析表3接抢段技术使用统计表指标使用率得分率1接发球控制8.1%83.4%2接发球抢攻8.9%67.6%3后抢攻10.2%60.1%4后控制0.8%39.5%5后被攻9.0%19.7%6总计37.0%58.8%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可知,在控制阶段,马龙的技术使用率为8.1%,得分率高达83.5%,在抢接段中的排名为第一位,说明马龙在接发球控制方面的能力比较强。通过视频分析可知,这个阶段发球中采用的技术主要为控制技术,其间融入台内拧拉,使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之后寻求机会奠定基础。通过全局控制以及相持的方法,细腻处理台内球的控制,更容易在比赛过程中取得竞争优势。马龙在比赛中无论是接球还是发球,均表现出运球的灵活性特征,在两面摆短和落点方面的掌控能力强,利用劈长和撇搓的方式实现对对手的压制,然后利用反拉和相持技术应对对方的进攻。接发球抢攻方面技术的应用率为8.9%,相对于控制指标来说有所提升,这个阶段马龙的进攻主动性比较强,得分率为67.6%,是这个阶段得分第二的指标。从视频上看马龙在接发球抢攻技术方面的优势比较强,动作果断,发球质量高。一般应对正手位的短球,马龙会通过正手挑打、撇技术以及摆短等方式进行回接。对手反手位短球马龙采取的战术往往为反手侧拧拉和摆短的方式接球,通过反拧拉会提升旋转强度,使球的弧线发生变化,使后面抢攻获得更多的机会。接发球后抢攻方面的使用率有所提升达到10.2%,得分率也比较高为60.1%。通过这个指标的分析以及视频的观看可知,马龙在接发球方面的控制力度比较强,使后四板的进攻机会加大。在发球方面马龙擅长使用劈长和撇搓的方式,可以有效应对对手的底线大角线路,为之后的反拉和相持技术使用提供方便。而且马龙反手的拧拉和挑打技术的应用也比较频繁,可以有效的与第四板衔接,获得更多的主动机会,但是偶尔会出现失误的情况,导致失分。马龙在发球之后,技术上面的使用率较低,仅为0.8%,得分率达到39.5%。由此可见马龙接发球抢攻方面的积极性比较强,通过视频观看马龙的回摆以及摆短方面的优势明显。第四板的短球控制中,落点掌握效果好,为后期的主动进攻提供良好的机会。接发球被攻指标中,技术的使用率为9.0%,但是得分率比较低为19.7%,是这个阶段得分最低的指标,这个指标中对手的进攻性比较强,发球抢攻的攻势明显,但是同时也显示出马龙在发球控制时偶尔会存在失误的问题。表4相持段指标分析指标使用率得分率1主动相持13.7%80.5%2被动相持15.4%16.9%3一般相持12.6%45.2%4总计41.7%48.3%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比赛过程中的相持阶段,一些技术指标的使用率比较稳定,主动相持的使用率为13.7%,得分率为80.5%,这是马龙比较擅长的技术,也是这个阶段得分的重要方式。因此相持阶段马龙的优势明显,能够在前四板获得主动权,对对方形成牵制作用。从视频中看马龙的打法中稳中带狠,充分调动比赛局面,进攻性强,质量高,为对手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是马龙的反手弹打以及快撕方面控制存在漏洞,导致对方获得进攻的机会,因此马龙需要注重中路变化。被动相持中,技术使用率为15.4%,是这个阶段使用最高的,但是得分率最低为16.9%。这个阶段马龙比较被动,通过视频来看马龙发抢中质量不高,多次被对方抢攻,这个阶段比较被动。同时在反控制中不够严密容易被对方抢攻,马龙在技术上需要注重防守,并结合对手的节奏和力量随时调整技术战术。一般相持指标中,技术使用率为12.6%,得分率较高为45.2%。通过比赛观察可知,在打法中稳中有凶,线路变化不明显,容易被对手抢先发力导致失分。4.2.3发球落点分析4.2.3.1球落点技术情况表5发球落点统计表得分失分被攻击使用数使用率得分率失误率被功率右底线13319497.6%26.5%6.1%38.7%右近台8017733.8%10.9%0.0%23.3%左底线13337907.6%14.4%3.3%41.1%左近台2422114212.5%16.9%1.4%14.7%中底线4210182.8%22.2%11.1%55.6%中近台127911099965.3%15.9%0.9%11.2%总计189192141371100%14.8%1.38%15.6%通过发球落点统计分析可知,使用率最高的为中近台,达到65.3%,其次为左边近台使用率为12.5%,再次为左边底线球为7.6%。由此可见,马龙的比较擅长短球发球,以中路和左边为主。在球落点的分析中需要结合左边、中路以及右边底线长球进行调整是落地点发生变化。从马龙的低分率方面来看得分率最高的为右边底线长球,达到26.5%。通过视频观察马龙在发球中经常会变换方式,最有效的发球方式为右边底线长球,这种发球技术的效果比较好,具有隐蔽性,这种发球方式使用的并不多,因此得分率比较高。同时左近台短球的得分率为16.9%,发球落点中属于较高得分率的技术指标。通过技术分析可知马龙发球的质量比较高。球的落点灵活,对手对马龙球落点的判断难度大,对对方造成较大的压力,是马龙在后期的比赛中提供更多的机会。中路近台球的得分率为15.9%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得分率比较高,是马龙比较常用的发球技术形式,落球点对手难以控制,及时勉强接住球也过于被动,使马龙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其他两种发球方式取得的效果明显转好。从马龙的接发球失误方面考虑来看,中路底线长球的失误率为11.1%,说明在这个技术的应用中马龙的失误比较高,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因此马龙在比赛中还需要强调接发球技术的稳定发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失误。考虑马龙的被攻击率,其中中路底线长球的概率最高达55.6%。其次为左边底线长球,达41.1%,右边底线长球以及右边近台短球的被攻击率分别为38.7%和23.3%。由此可见,马龙发球中被攻击的概率还是存在的,虽然概率比较低,但是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仍然失分。4.2.3.2第三板抢攻技术分析表6第三板抢攻战术分析表得分失分次数使用率得分率失误率正手872923029.2%76.1%12.6%侧身1164322638.9%72.9%19.1%反手795324531.9%59.8%20.8%总计282125701100%68.9%18.3%由此可见,马龙在第三板抢攻方面的能力比较强,正手攻的使用率虽然不是最高的为29.2%,但是得分率比较高达到76.1%,侧身攻的使用率最高,达38.9%表现出马龙较强的进攻性,同时采用主动侧身的攻击频率高,提高发球的攻击性。马龙在发抢过程中反手进攻使用率较高,达31.9%,表现出较强的发球积极主动性,通过主动进攻来帮助其获取比赛优势。从上述技术指标的分析过程来看,马龙最擅长于正手进攻,其次为侧身进攻,通过侧身进攻可以提升发球质量,采用旋转发球的方式对对方造成威胁。马龙反手攻的得分率比较低,相对于正手攻来说杀伤力比较低。因此马龙在比赛中还需要以正手攻和侧身攻为主,提升得分率,并加强反手攻的练习。从马龙的失误率方面来看,反手攻的失误率也是最高的,所以加强反手攻稳定性尤为必要。4.2.3.3第四板抢攻特点分析表7第四板抢攻统计表得分失分次数使用率得分率失误率正手583815933.7%61.3%22.9%侧身623114532.5%67.1%21.3%反手663618934.8%65.4%19.0%总计189106493100%64.2%21.3%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马龙第四板球中正手、侧身以及反手进攻使用率比较均衡,反手攻的使用率最高,达34.8%,其次为正手攻,达33.7%,最后为侧身攻,达32.5%。通过比赛视频观看来看,马龙正手、侧身以及反手攻的应用都比较多,主动抢攻积极,通过步伐迅速移动,变化发球策略。同时在侧身进攻中杀伤力比较大,能够体现出马龙打法的稳定性,同时稳中带有凶,进攻力度大,质量高。通过正反手弧圈球的旋转,促进球进攻线路的改变,加大对手的压力。从得分率方面分析来看,侧身攻的得分率最高,达67.1%,其次为反手攻,达65.4%,最后为正手攻,相对来说比较低为61.3%。从马龙的得分率分析可见整体水平均高于同行的平均水平,其中最擅长中反手技术。正手进攻和侧身进攻作为辅助进攻形式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进攻过程中攻击性越强,则越容易产生失误,因此还需要从稳定性方面着手,提升马龙技术的稳定性。研究结论与建议5.1研究结论抢发阶段马龙的进攻主动性更强,正手弧圈球是马龙发球质量比较高的技术形式,发球的技术要求较高。此外反手弧圈球的运行过程更加灵活,在接发球过程中突然使用这一方式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使对方难以反应过来,马龙更习惯采取侧身位的进攻方式,将对手击溃。在马龙的发球过程中,主要以中路近台为主,以侧面旋短球为辅,同时结合长线球和逆旋球。这种发球落点存在不确定性,容易给对手施加压力,为自己提供更多的主动机会。在接抢阶段中,马龙表现出较强的控球能力,借助台内拧拉实现对球的落地以及力度等进行控制,并从中探寻主动机会,通过全局变化的掌控以及强大的相持能力使对手难以应付。然后利用反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邻里火灾纠纷协议书
- 非自愿签婚内协议书
- 装修安全保证协议书
- 销售车辆合同协议书
- 首付付款比例协议书
- 餐厨垃圾合同协议书
- 苗圃现金收购协议书
- 转让药厂设备协议书
- 加入俱乐部合同协议书
- 协会副会长合同协议书
- 加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IPQC制程检验流程图
-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BCL-609型压缩机结构设计
- 2022届高考英语考前指导课件(25张ppt)
- DB44∕T 2158-2019 公共场所(水下)用电设施建设及运行安全规程
- 液氨培训课件资料
- 专家聘用协议书参考
- 板式家具生产工艺PPT通用通用课件
- 肌腱缝合术(课堂PPT)
- 产品线业务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