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诉讼上自认的对象研究摘要:自认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就被自认事实举证责任的效力,对于优化诉讼程序、促进实体公正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从各国的理论研究还是立法与司法实践来看,自认制度都是民事诉讼领域受到普遍重视的一项制度。我国的自认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上的规定虽然逐步呈现更加系统全面的趋势,但始终没有从事实层面对自认对象加以严格区分,导致司法实务上出现诉讼权能混乱,自认规则被“滥用”的现象。故本文将针对该立法现状,结合现实存在的问题,对诉讼上自认的对象进行理论探讨,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自认制度提供解决思路。关键词:自认;对象;主要事实;间接事实;辩论主义
目录TOC\o"1-3"\h\u2988引言 153671诉讼上自认对象的概述 168051.1诉讼上自认及其对象的界定 115151.2诉讼上自认对象的研究意义 1279792诉讼上自认对象的立法与司法考察 384952.1立法分析未限定自认的事实类型 3217332.2司法适用分析 3254223我国台湾及域外自认对象的比较分析 5134143.1台湾 585303.2日本 6313263.3德国 737074对诉讼上自认对象的完善建议 7144214.1完善诉讼上自认对象的主要原则 7318484.2立法建议 8201534.2.1明确界分两组概念 845694.2.2明确区分三种事实类型 964494.2.3排除间接事实作为自认的对象 9215564.2.4肯定特殊辅助事实的自认效力 1098484.3司法建议 10622结论 1129708参考文献 13引言在我国,诉讼上的自认是一项证据规则而非证据本身,它以辩论主义为基础,是民事诉讼中富有特色的制度之一。我国立法对自认制度规定地较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分布散乱到体系搭建的过程,特别是2019年关于证据规则的修改,它使自认制度在立法上更加完善。但是,现有的立法规定及司法解释并没有解决自认的对象范围问题,尚无关于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的区分机制,因此在实务运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利于自认规则的有效实行。且理论界对于该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本文希望从学术上进一步加以研究,探讨关于诉讼上自认的对象问题,力求促进诉讼程序的实体公正。1诉讼上自认对象的概述诉讼上自认及其对象的界定按照自认作出的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可以将自认分为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诉讼上的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作出的承认于己不利的案件事实为真实的意思表示,既包括本人自己陈述,也包括对另一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或不予反驳的情况,具有约束当事人和法官的效力。[[]王雪羽.论拟制自认在我国的扩张适用[J].当代法学,2020,(01):139-147.]诉讼外的自认即在诉讼过程之外所作的承认。在英美法系国家,自认规则是被作为“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一种例外情形,诉讼外的自认通常也与诉讼上自认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王雪羽.论拟制自认在我国的扩张适用[J].当代法学,2020,(01):139-147.[]JongGooKim,DavidH.Taylor.RelationshipbetweenHearsayRuleandTrialbyJuryinUSEvidentiaryRules-ManagementandImprovementofHearsayRuleinKorea’sCitizenParticipationTrials[J].SoongsilLawReview,2019,363-397.[]赵钢,刘学在.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J].中外法学,1999,(03):72-77.诉讼上自认的对象即自认的适用范围,是指能够在客观上发生诉讼上自认效果的事实范围,但在我国相关证据规定中却并没有得到进一步体现。而对象要件是构建自认制度完整体系的核心要件,故如何限定自认效力所及于的事实类型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问题。诉讼上自认对象的研究意义(一)有利于避免过度保护法官自由心证而使当事人在诉讼中受到意外打击,从而更好地构建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法治环境。自由心证,在外国常常被称作自由心证主义,在我国又称为内心确信,是指在审判过程中对于证据的证明力大小、证据运用及事实认定的标准,法律不提前设定,而由法官根据自身的良知和理性,结合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来判断的一项诉讼制度。现如今自由心证在我国审判实践中普遍得到应用,有利于提高法官裁判的灵活性,对司法改革具有进步意义,但过度强调自由心证就会重新陷入中国传统职权主义的极端,因此如何把握法官自由心证的权力边界是理论界亟需探讨的问题。[[]陈锦红.对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5,(01):64-66.]我认为自认制度作为当事人主义的产物,自然是相对于职权主义的,而自认对象问题又是自认的核心要件,因此审慎考量自认对象的范围以对抗司法公权力有其现实[]陈锦红.对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5,(01):64-66.[]JohnR.Spencer.Adversarialvsinquisitorialsystems:istherestillsuchadifference?[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Rights,2016,20(05):601-616.(二)适应辩论主义的要求,从而巩固自认制度的理论基础。自认制度源自辩论主义,是辩论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那么必然是和辩论主义的基本内容密不可分。国际上早就对辩论主义的基本内容以成熟的主要事实理论为基础进行了阐释,它的适用对象被限定为主要事实,因此为了与辩论主义接轨,事实理论也不可否认地应当应用于自认制度的对象问题上,如果离开事实理论基础对自认制度进行构建,将会与辩论主义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使自认制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刘学在.论辩论原则适用的事实范围[J].法学家,2005,(05):62-71.(三)维护程序与实体公正是自认制度所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而对自认的对象要件展开深入性研究是圆满实现自认在诉讼程序中实际价值的必经之路。程序正义是实体公正之重要前提和保障。自认是当事人依据处分原则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行使权利的一种表现形式,自认方享有完全的自主选择性,而法官要确保处于中立的地位,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认可当事人自认的效力,不得依据职权再行调查取证并对自认的事实进行推翻。[[]贺小龙.当事人自认对司法判断权的合理约束及其例外[]贺小龙.当事人自认对司法判断权的合理约束及其例外[J].人民司法,2002,(06):4-6.[][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实体公正是司法裁判之根本目的和要求。所谓实现实体公正无非就是追求案件的客观真实,而具备完整要件的自认制度尤其是在准确把握对象要件的情况下会使快速发现案件事实的客观真实具有高度可能性。当然,要保证一个案件的结果是完全客观真实的,这根本不现实,因为司法实务在追求客观真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所以要通过尽可能保证法律制度的完整呈现以及法官在审判中对法律法规的正确适用和当事人诉权的充分发挥以达到相对客观真实的目的。而自认的权利就是当事人参与诉讼,表达意思的基本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正常来说人在现实社会中从事的活动大多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或使自身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不可能让自己陷入不利益的地步,除非是受到胁迫、欺骗等不利因素。[[][]周斌.民事证据自认规则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05):93-100.2诉讼上自认对象的立法与司法考察纵观我国的立法和司法改革进程,我国对于自认制度的规定虽然日趋具体完善,但仍没有涵盖自认的本质内容,存在一定的漏洞,主要集中在自认对象不明确的问题上,不仅法律规定不统一甚至还存在立法缺位,[[][]唐雅敏.自认制度之探析[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2.1立法分析未限定自认的事实类型我国现行证据规则第三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从法条中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自认对象的规定只是言简意赅地用“事实”这种模糊性词汇一概而论,尚未对自认对象在事实层面上存在严格界分,直接导致立法上对于自认形成的条件规定地过于宽泛,[[][]段文波.我国民事自认的非约束性及其修正[J].法学研究,2020,42(01):100-116.然而,其实大陆法系国家理论界早已出现将案件事实划分为主要事实、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的基本分类方法,这一观点能够较为全面的覆盖案件事实的类型,也因此成为通说,并且很多国家立足于事实理论研究进一步对自认对象的事实范围也提出了前瞻性的学术观点。虽然各国在立法实践上存在不同的做法,但无不在掌握成熟的事实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完善的自认制度。故我国亟待从立法源头上对自认对象的事实范围进行权威性界定以明确自认的对象。2.2司法适用分析在现行法律体制下,由于立法上缺乏对自认对象的准确定位,自认规则在司法动态运行中的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且法官对相关概念的错位理解常常导致案件结果失去其公正性与合理性。为此,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梳理与整理,我将从法律适用方面对自认制度的不完备形态进行深入考察与分析,以期可以引起学术界与相关权威机关的重视。首先,部分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会存在着混淆自认与其他相关概念的问题:(1)混淆诉讼上自认与认诺。认诺即对诉讼请求的承认,指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于原告提出的部分或者全部诉讼请求表示承认。二者其实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二者适用的主体不同,诉讼上自认的主体可以是当事人双方,而认诺只能是由被告作出的意思表示,即使在反诉中也是由反诉被告作出的。其次二者针对的对象不同,自认的对象仅限于案件事实,而认诺的对象是原告的诉讼请求。再者,行为方式不完全相同,自认的行为方式既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而认诺不包括拟制承认。最后,二者产生的法律效果也不同,当事人对于案件事实的自认仅会产生免除他方当事人举证责任以及约束法官自由心证的双重效力,而被告对于诉讼请求的承认则需要要承担败诉的后果。[[]陈锦红.论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的完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陈锦红.论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的完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06):45-50.参见(2019)最高法民申1389号民事裁定书。(2)混淆诉讼上自认与对证据的认可。有不少案例表明在质证的过程中,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表示认可或者未承认也未否认的情况下法官也会被事实表面所蒙蔽从而在价值判断上判定认可方是作出了自认的效果意思。如在周国平、浙江博通物资有限公司、云和县恒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民间借贷纠纷再审一案参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8)浙民再49号。中,围绕被申诉人周国平提出的关键证据《抵押借款合同》中,且不说原审判机关对于该合同真实性是否存在审查不当,即使申诉人一方对此借款合同并未提出异议亦或是在合同上签字,都仅能构成对证据的认可,而不能认定为自认,但原判却误将申诉方对证据的认可赋予自认的效力,属于认定事实不清。再如胡浩敏、王书金买卖合同纠纷二审一案参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8)浙民再49号。参见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辽02民终865号。其次,笔者翻阅大量涉及自认的实务判例,几乎没有发现法官在适用自认规则时能够树立事实区分意识,这必然会使法官对事实能够无法进行准确无误的识别,且对后续审理活动会产生诸多问题,不得不说这是立法现状所导致的司法缺位。庆幸的是在刘玉洪与乐山市金口河区公路管理局汪某等侵权责任纠纷二审一案参见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参见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川11民终1296号。3我国台湾及域外自认对象的比较分析3.1台湾我国台湾地区在学说上对间接事实能否成立自认的争论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早期学说不注重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的区分,所有事实统一适用于自认制度,但近几十年有部分学者主张间接事实不适用自认,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不建立事实分流机制而对于间接事实的无争议也应当成立自认,另外也有受到国外学说影响的学者认为除了主要事实,对诉讼程序与辩论活动影响重大的间接事实也能作为诉讼上自认的对象加以认定等等。即使在司法实务中,法院更倾向于认可当事人对间接事实的自认,但综合说来,主流观点还是限于主要事实层面而否定间接事实之自认可以作为法官裁判的依据。[[][]包冰峰,王悦.间接事实的自认机理证成兼论与辩论主义第二命题间的关系[J].政法学刊,2019,36(03):52-58.此外,台湾民事诉讼法第357条“私文书应由举证人证其为真正,但它造于其真正无争执者,不在此限”直接赋予文书真实性之自认以免除证明责任的效力,而其他辅助事实则不在此效力范围之内。我国台湾在民事诉讼法中有意识将对诉讼请求的承认与对事实的自认区别开来,如台湾民事诉讼法第279条规定,“当事人主张之事实,经他准备书状或言词辩论时受命于推事、受托推事前自认者,无庸举证。”以及第384条规定:“当事人于言词辩论时为诉讼标的之舍弃或认诺者,应本于其舍弃与认诺为该当事人败诉之判决。”据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当事人对诉讼请求的承认是与诉讼成败相挂钩的,而与之不同的是当事人在准备程序或者辩论活动中对事实的自认将会产生免除对方举证责任之法律效果,这对我国大陆的立法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3.2日本在二战之前,日本实务界并没有意识区分主要事实、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的界限,由于辩论主义的适用范围及于所有事实,自认的对象自然也不受限制。但在二战之后,兼子一教授第一个明确主张,否定间接事实与辅助事实成立自认,自认的对象仅限于主要事实,这一观点很快就立足于日本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并成为通说观点。[[]常永青.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兼子一教授提出否定说大致有两个原因:(1)基于辩论主义的要求。辩论主义最早出现在德国,其核心内涵即诉讼资料收集和提出层面只能是属于当事人的权利和责任,属于私权自治的范畴,后由兼子一教授传入日本作为一项法律原则,他将辩论主义归纳为三个内容:其一,能够产生权利发生或消灭法律之效果的主要事实没有经当事人在辩论活动中提出的,法院不得将其作为裁判的依据。其二,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真相的理由只能是由当事人所争执的事实,当事人未争执的事实,法官不得根据职权进行证据调查以确认该事实或作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其三,当事人证明所争执之事实依据的证据资料必须由当事人提出,法官不能依职权调查获得。虽然针对辩论主义的事实主张范围在实体法中并未明确得到体现,但在日本理论与审判实务上均采纳了兼子一教授的观点,将间接事实与辅助事实排除在自认对象范围[]常永青.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张耐.论诉讼上自认的对象[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7.然而学术界对于自认制度的探讨并不止步于此,随着日本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学界上渐渐将批判的眼光转向通说观点,认为完全将间接事实排除在自认对象范围之外过于僵化,日本学术界由此又出现了新的学说浪潮:(1)肯定说。山本合彦教授是第一个对通说提出质疑的人,他认为对案件作用不大的间接事实,一般情况下并不会与其他间接事实形成相反结论,而对于案件起决定作用的间接事实,若是排除其自认效力,将会不利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另外他还进一步补充,一旦间接事实被自认后,且出现了与其相矛盾的其他间接事实,对主要事实的推导造成阻碍时,则直接将其认定为无法推导出主要事实的结论。石田穣教授也是肯定说的拥护者,但他与山本合彦教授的不同之处是,他通过不严格区分主要事实和间接事实之间的界限来肯定间接事实的自认拘束力。(2)附条件的肯定说。该说是对肯定说的修正,以新堂幸司教授和高桥宏志教授为代表,主张间接事实成立自认所产生的效果与主要事实不同,若是被自认的间接事实与其他间接事实能够共同推导主要事实,那么则与主要事实一样能够对法官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假设其他间接事实足以对其形成阻碍,则仍然可以约束当事人,但法官可以不受该自认约束而依据其他间接事实通过自由心证认定主要事实。(3)重要间接事实说。顾名思义,林屋礼二教授指出自认对象不限于主要事实,对诉讼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间接事实也能成为自认的对象。但对于重要性的判断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可以衡量,因此在实务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鄢焱.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9.关于辅助事实的限制性自认,日本在学说上一开始是贯彻否定说的观点,战后日本的判例逐渐向肯定说靠拢,但学界上仍然对此各持己见。3.3德国自认制度在德国实体法上的规定体现在《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88条,“(一)当事人一方所主张的事实,在诉讼进行中经对方当事人于言词辩论中自认,或者受命法官或受托法官面前自认而作成记录时,无须加以证明。(二)裁判上自认的效力,不以(对方当事人的)许诺为必要。”可以发现,德国对自认制度的规定仅仅是赋予当事人免证的效力,因此德国理论界的主流观点和实务界的做法是不论主要事实还是间接事实均能适用于自认制度,对于自认的对象条件不加以限制,这主要是由于德国的传统辩论主义从一开始就没有限定事实范围,但它强调辩论主义基础上作为判决基础的事实必须由当事人主张,未经当事人主张,即使是对裁判起重要作用的事实,法官都不得采纳或依职权调查。[[][]冯珂.从权利保障到权利制约[J].当代法学,2016,(03):27-37.德国学界对于辅助事实的自认一般也是针对书证真实性能否成立自认这一问题而展开讨论。《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39条规定,“当事人对证书不作说明,而且在其他陈述中对证书之真实性也未提出争执时,视为已承认该证书。”德国学术和判例都统一将该条规定解释为当事人对书证真实性的承认能够成立诉讼上自认。4对诉讼上自认对象的完善建议4.1完善诉讼上自认对象的主要原则第一,应当遵循法律制度科学性、统一性的主要原则。事实上,我国理论界存在相关分类方法,因此确立自认对象的事实分类基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立法技术。虽然我国自认制度在对象层面没有关于主要事实和间接事实的划分基准,但其实该学理分类在我国并非是毫无理论基础的。在我国民诉证据领域中,按照诉讼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系,证据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而此证据分类与主要事实和间接事实的基本分类又具有紧密关联性,因此采纳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的划分方法存在现实的理想土壤。且在我国现有立法体制下,相关法律对自认对象的事实范围避而不谈显然是不妥的,也与立法技术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故应当在诉讼上自认的对象规范中对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从立法根源予以界定以革新立法技术,提高立法质量。第二,应当保持与世界接轨的主要原则。区分诉讼上自认对象符合世界范围的主流方向,适应法律全球化的发展。自认制度的引进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迈向国际法制的积极表现,但我们不能仅仅是简单地移植国外自认制度的框架,最主要的是理解其核心内涵和基本要素。虽然在国际理论界对于自认对象的事实范围众说纷纭,但普遍做法都是以事实区分机制作为前置性条件对自认对象进行理论探讨和立法考量,这不仅符合自认制度的价值趋向,也是适应法律全球化的具体表现。由此看来,事实区分理论作为自认制度有效运行的基本要素是与自认规则相伴相生的,因此抛开事实理论空谈自认制度的道路是切不可行的。4.2立法建议4.2.1明确界分两组概念第一,明确界分自认与认诺。自认与认诺在司法实践中的混淆适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法官对二者概念的理解不足,但不得否认也有部分原因应当归咎于立法上对于二者的界限没有明确予以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司法适用混乱。虽然我国2001年证据规则将自认概念独立出来的规定解决了此前立法上将对事实的自认与对诉讼请求的承认统一称为承诺予以规定的现象,但是对认诺的概念却始终没有存在相关立法规定,导致二者的概念混同问题在实践中仍没有从实质上得到解决,因此基于对自认与认诺区分意义的考量,立法上应当尽快完善关于认诺的概念界定以更好发挥自认制度的诉讼机能。[[][]赵钢.我国民诉证据立法应当确立、完善自认制度[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05):21-24.第二,明确界分自认与当事人陈述。自认的表现方式虽然从形式上看与当事人陈述有所重合,但是二者在对象、效力上各不相同。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对与案件有关的所有事实,包括对诉讼请求、案件性质、调解协议、处理意见和法律问题的陈述,在诉讼法上属于一种言词证据,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真相,它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结合与案件相关的其他证据并形成完整证据链时才能被法官采纳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而自认所适用的对象范围更小,一般为案件事实中不利于己方的主要事实,因此被单独赋予其直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法官不需要再对被自认事实进行审查。[[][]翁晓斌,宋小海.论民事诉讼当事人陈述的功能[J].现代法学,2007,(06):108-113.4.2.2明确区分三种事实类型为弥补我国在自认制度对象问题上的立法缺陷,我认为应当首先从学理上将案件事实划分为主要事实、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三种事实类型进而在实体法中明确规范自认的对象范围。所谓主要事实,是指在要件事实理论的基础上被判断能够对直接引起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之法律效果起关键作用的事实。理论界常常又从法律规范构成要件方面将主要事实直接等同于要件事实,但要件事实是法律要件意义上的事实概念,是通过抽象化提炼后的法律事实,而案件背后符合实体法规范要件的具体事实五花八门的,因此要件事实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要事实,而是考察案件现实情况后进行具体化的事实才是与主要事实相对应的事实,[[][]罗蔺.民事裁判中事实认定的对象[J].现代法学,2001,(03):105-110.区分主要事实、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既是对法官和诉讼当事人诉讼权能分担的重新衡量,也是对弘扬辩论主义精神的回应。[[][]翁晓斌.职权探知主义转向辩论主义的思考[J].法学研究,2005,(04):51-62.4.2.3排除间接事实作为自认的对象理论界对于主要事实可以适用于自认的观点没有争议,主要是基于对辩论主义基本内涵的考量,但对于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能否成为自认的对象这一命题见解不一。我国学界深受日本传统学说的影响,普遍认为间接事实不能成为自认的对象,但近年来国内也有学者试图突破传统理念,批判“排除间接事实的自认拘束力”的通说观点,认为应当将部分或者全部间接事实纳入自认效力范围内,从而进一步对传统理论进行修正,这无非是没有认清我国自认规则的制度意义而倾向于追求标新立异的错误观念。首先,否定间接事实成立自认符合辩论主义的要求,间接事实不在辩论主义的调整范围之内,自然间接事实也不必然要产生自认之效果。[[]张卫平.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重述[J].法学研究,1996,(06):46-56.]其次,承认间接事实的自认效力对实务操作毫无意义,无论是学界上的肯定说还是重要的间接事实主张说,无一例外的最终都会指向法官的自由心证,陷入自由心证的无限循环当中。这是由于一个间接事实是否重要的判断标准是法官根据个案具体分析的结果,且间接事实对于主要事实的推导作用往往是要通过与其他间接事实相互印证才能得到认可,而一旦主张间接事实可以成立自认,即使该间接事实产生约束法官的效力,但是它与其他间接事实的紧密联系性以及证明效力仍然需要通过法官的自由心证加以推定,法官可以通过对其他间接事实的调查来推翻该间接事实,作出与之相反的结论。退一步来说,就算该间接事实具有推导案件主要事实的唯一性,其唯一指向性就又回到法官的自由心证中去。因此将间接事实作为自认的对象,不免多此一举,对于自认制度的动态运营实质上不会起到任何促进作用,反而会对法官的自由心证形成不合理阻碍。[]张卫平.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重述[J].法学研究,1996,(06):46-56.[]宋朝武.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J].中国法学,2003,(02).4.2.4肯定特殊辅助事实的自认效力我国2001证据规定曾将当事人对证据的认可也归为自认,赋予其与案件事实相同的拘束力,该规定一直持续到2019年新证据规定的出台才将其改正过来,即把证据从自认的对象中删去,这也间接体现了我国将辅助事实排除在自认制度的对象范围之外。基于对辩论主义的本质理解,通常来说,辅助事实确实不可能作为自认对象而存在的,但对于文书真伪的承认目前各国理论界都对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文认为应给予特殊辅助事实之文书真实性的承认以自认效力。文书的真实性很多时候关乎案件性质,甚至是影响当事人在案件中的诉讼成败,几乎与主要事实在事实认定上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如在一个民间借贷纠纷中,若是被告一方承认原告所提供之借据的真实性,对借款的事实供认不讳,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就应该认定当事人之间存在该借款关系,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直接就该无争议书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裁判。[[]包冰峰,张迪雅.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之界分[J].证据科学,2020,28(04):418-432.][]包冰峰,张迪雅.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之界分[J].证据科学,2020,28(04):418-432.[]邱星美,张红娇.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之限制性规则[J].法律适用,2013,(03):57-61.4.3司法建议第一,法官在解决当事人之间诉讼纠纷时要厘清相关概念,正确适用法律法规。自认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法官在判断是否属于自认情形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认识上的错误,主要在于与其他概念进行混同,将不属于自认对象的范畴也当作自认来处理,特别是在审判过程中将当事人对诉讼请求的承认与诉讼过程中对证据的认可认定为自认,本质上就是缺乏对自认内涵的准确掌握以及对其他法律概念认识不清,故而导致实际操作中自认与认诺、对证据的认可二者的界限不明。然而法官的审判活动实际上对维护司法权威性以及实现当事人诉讼利益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因此一旦对法律相关概念理解不到位就极可能导致法律适用错误以致于损害到当事人合法权益与司法秩序。因此,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法官群体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高标准职业素养,法官应当真正做到将法律内化于心,强化理论学习,熟悉自认制度应用体系,厘清自认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谨慎判断自认的对象要件,排除当事人对承认诉讼请求或者对证据进行认可时适用自认的情形,必要时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主张进行适当释明,避免使当事人遭受诉讼突袭。[[][]张卫平.民事诉讼“释明”概念的展开[J].中外法学,2006,(02):129-146.第二,法官在运用自认规则的过程中应当逐步建立事实区分意识。我国虽然在立法上没有出现事实区分机制甚至对具体事实类型也没有给出权威性定义,这是由于立法具有滞后性,它需要经过时代的考验和对先进思想理论以及实践经验的吸纳才能最终确定下来,但其实在学理上已经出现了相关探讨与研究,在吸收借鉴国际上针对自认制度的先进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很多学者早已对国内将自认的对象用“事实”一概而论的做法表示反对,并且主张确立界分事实类型的标准进一步规范自认规则的适用范围。[[][]王亚新.诉讼程序中的实体形成[J].当代法学,2014,28(06):140-156.结论由于自认制度直接关系到诉讼当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地铁线路建设施工合同2篇
- 2024版企业与个人厂房租赁合同3篇
- 牛皮纸手提袋定制合同2024年
- 2024二手车销售区域代理合同3篇
- 股东投资入股协议书5篇
- 邻居建房纠纷协议书范文
- 公司高管未签劳动合同应否支付倍工资
- 2024年度建筑项目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2篇
- 超市店铺转让协议
- 房地产项目委托代建协议
- 设立认证服务公司组建方案
- 物业团队职业素养培训
- 2023年涂料调色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年工作展望
- 政府机关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方案三篇
- 2023年10月民航东北空管局届通导气象设备-气象-基建-财务岗位人员招考聘用18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模板
-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明细表
- 担保人和被担保人之间的协议范本
- 水准测量平差表(含公式可自动计算)
- 幼儿园中班社会《打电话》课件
- 重庆大学光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