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纺织印染环保方案_第1页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环保方案_第2页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环保方案_第3页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环保方案_第4页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环保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环保方案TOC\o"1-2"\h\u14337第一章:纺织印染环保概述 215891.1 2122231.1.1行业规模与地位 2104621.1.2产业发展特点 314711.1.3行业存在的问题 3230601.1.4国家政策 343791.1.5环保法规 3125791.1.6地方政策与法规 37716第二章: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4231701.1.7概述 469701.1.8清洁生产技术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 4142811.1.9概述 4177611.1.10节能减排措施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 513435第三章:废水处理与回用 567771.1.11预处理技术 576331.1.12生物处理技术 6179881.1.13深度处理技术 6322981.1.14废水回用工艺选择 6104051.1.15废水回用设施设计 6166031.1.16废水回用管理 718103第四章:废气处理与排放 7187811.1.17废气分类 7178331.1.18废气处理技术 7167011.1.19废气处理设备 7178021.1.20国内废气排放标准 8149031.1.21国际废气排放标准 8254491.1.22废气排放标准实施与监管 828246第五章:固体废弃物处理 895861.1.23纺织品废弃物:包括废纱、废布、不合格品、边角料等。 8302441.1.24染料及助剂废弃物:包括过期的染料、失效的助剂、废弃的染料包装物等。 8268611.1.25设备废弃物:包括废旧设备、报废的仪器、废旧的零部件等。 8197441.1.26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 9269611.1.27危险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废酸碱等。 9325301.1.28纺织品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废纱、废布等可回收的纺织品废弃物,可以进行再生利用,如制作再生纤维、再生纱等。对于不合格品和边角料,可以进行拆解、剪切等处理,然后将其作为原材料回用。 9288661.1.29染料及助剂废弃物的处理:过期的染料和失效的助剂可以交由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废弃的染料包装物可以回收利用,如塑料桶、纸箱等。 9279091.1.30设备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废旧设备,可以进行拆解、回收其中的有用部件,其余部分可以进行废品处理。报废的仪器和废旧的零部件可以交由专业公司进行回收处理。 914631.1.3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的处理: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可以分类回收,交由专业回收公司进行处理。对于废塑料,可以采用再生利用的方式,如制作再生塑料颗粒等。 9201911.1.32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废酸碱等危险废弃物,必须交由具有危险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保证处理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918077第六章:染料与助剂的选择 9325001.1.33环保染料的定义与重要性 9275611.1.34环保染料的分类 9181891.1.35环保染料的选用原则 10266901.1.36环保助剂的定义与作用 10252671.1.37环保助剂的分类 10124501.1.38环保助剂的选用原则 1018621第七章:绿色生产与管理 1034921.1.39概述 1077991.1.40绿色生产理念的内涵 11306801.1.41绿色生产理念的实施措施 1122671.1.42概述 11318221.1.43绿色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11298741.1.44绿色管理体系实施措施 12192第八章环保设施建设与管理 12298461.1.45总体目标 12107531.1.46规划原则 1231161.1.47规划内容 12324681.1.48运行管理目标 13148671.1.49运行管理措施 13293431.1.50运行管理效果评价 1324149第九章:纺织印染环保政策与标准 1378281.1.51国际环保政策概述 13187861.1.52国内环保政策概述 14259271.1.53国际环保标准 14245381.1.54国内环保标准 1423499第十章:纺织印染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15第一章:纺织印染环保概述1.11.1.1行业规模与地位纺织印染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投资少、劳动力密集、产业链完整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纺织印染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1.1.2产业发展特点(1)产业结构优化: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纺织印染行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品占比逐渐提高。(2)技术创新:纺织印染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新型染料、环保助剂和先进生产工艺不断涌现。(3)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纺织印染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4)环保压力:环保意识的提高,纺织印染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不断加大。1.1.3行业存在的问题(1)资源消耗:纺织印染行业资源消耗较大,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2)污染问题: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3)产业升级压力: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纺织印染行业需要加大产业升级力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二节:环保政策与法规1.1.4国家政策我国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旨在推动纺织印染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例如,《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1.1.5环保法规(1)水污染防治法:对纺织印染行业废水排放提出明确要求,规定了废水排放标准和治理措施。(2)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纺织印染行业废气排放进行规范,要求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纺织印染行业固体废物处理进行规范,要求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4)环境保护税法:对纺织印染行业征收环境保护税,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实现绿色生产。1.1.6地方政策与法规各地根据国家政策和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环保政策和法规,对纺织印染行业进行规范。如《浙江省纺织印染行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江苏省纺织印染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通过对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和环保政策法规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在环保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需要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二章: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第一节:清洁生产技术1.1.7概述清洁生产技术是指在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高效、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生产方式。清洁生产技术旨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1.1.8清洁生产技术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1)选用绿色原料:在纺织原料的选择上,优先考虑环保、可再生的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减少对环境的负担。(2)优化生产工艺:改进染料、助剂和工艺配方,降低染料、助剂的用量,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3)提高设备效率:采用高效、节能的纺织印染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4)废水处理与回用: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有害物质,实现废水回用,降低新鲜水资源消耗。(5)废气处理: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减少废气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影响。(6)固废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二节:节能减排措施1.1.9概述节能减排是指在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1.1.10节能减排措施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1)优化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进设备、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余热回收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降低能源浪费。(4)节水措施: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水排放。(5)染料、助剂减量化:优化染料、助剂的使用,降低其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6)废水处理与回用:对废水进行处理,实现废水回用,降低新鲜水资源消耗。(7)废气处理: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减少废气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影响。(8)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通过以上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应用,纺织印染行业有望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升。第三章:废水处理与回用第一节:废水处理技术1.1.11预处理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预处理环节。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格栅过滤、调节池、混凝沉淀、气浮等。(1)格栅过滤:通过设置格栅,拦截废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等,以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担。(2)调节池: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废水的水质、水量和pH值,为后续处理环节提供稳定的进水条件。(3)混凝沉淀:在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絮状体,便于后续处理。(4)气浮:通过向废水中通入微小气泡,使悬浮物和油类物质浮升至水面,便于撇除。1.1.12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1)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2)厌氧生物处理:在缺氧条件下,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降低废水的COD和BOD。1.1.13深度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膜生物反应器(MBR)、高级氧化等。(1)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异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2)膜生物反应器(MBR):将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实现废水达标排放。(3)高级氧化: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降低其浓度。第二节:废水回用方案1.1.14废水回用工艺选择根据废水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选择合适的废水回用工艺。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废水回用工艺:(1)物理法:包括砂滤、活性炭吸附、超滤等,适用于处理水质较好的废水。(2)化学法:包括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等,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复杂成分的废水。(3)生物法:包括MBR、活性污泥法等,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1.1.15废水回用设施设计(1)废水预处理设施:包括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气浮等,为后续处理环节提供稳定的进水条件。(2)生物处理设施:包括好氧生物池、厌氧生物池等,实现废水的生物降解。(3)深度处理设施:包括活性炭吸附、MBR、高级氧化等,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4)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废水输送到回用点,实现废水回用。1.1.16废水回用管理(1)制定完善的废水回用管理制度,保证废水回用系统的正常运行。(2)定期监测废水处理效果,及时调整处理参数,保证废水达到回用标准。(3)加强废水回用设施的操作和维护,保证设施安全、稳定、高效运行。(4)对回用废水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第四章:废气处理与排放第一节:废气处理技术1.1.17废气分类纺织印染行业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有机废气、酸性废气、碱性废气和粉尘等。根据废气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合适的处理技术进行有效治理。1.1.18废气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这些方法通过物理作用去除废气中的污染物,具有操作简单、投资较低的特点。(2)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氧化法、还原法、中和法和催化燃烧法等。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3)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膜法等。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具有运行成本低、环保功能好的特点。(4)组合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废气处理效果,常常采用多种处理技术组合使用,如吸收吸附、氧化生物处理等。1.1.19废气处理设备(1)洗涤塔:用于吸收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如酸性废气、碱性废气和有机废气等。(2)活性炭吸附塔: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和异味。(3)布袋除尘器:用于捕集废气中的粉尘,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4)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将废气中的粉尘分离出来,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5)催化燃烧设备:用于氧化废气中的有机物,实现无害化排放。第二节:废气排放标准1.1.20国内废气排放标准我国对纺织印染行业的废气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纺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2012)等。这些标准规定了废气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排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1.1.21国际废气排放标准在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纺织印染行业的废气排放标准也有所不同。如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这些标准在排放限值、监测方法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1.1.22废气排放标准实施与监管(1)企业应按照国家及地方废气排放标准,选用合适的废气处理技术,保证废气排放达到标准要求。(2)企业应建立健全废气排放监测制度,定期对废气排放进行监测,保证排放数据真实可靠。(3)环保部门应对企业废气排放进行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4)企业应加强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减少废气排放。第五章:固体废弃物处理第一节:固体废弃物分类在纺织印染行业中,固体废弃物的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23纺织品废弃物:包括废纱、废布、不合格品、边角料等。1.1.24染料及助剂废弃物:包括过期的染料、失效的助剂、废弃的染料包装物等。1.1.25设备废弃物:包括废旧设备、报废的仪器、废旧的零部件等。1.1.26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1.1.27危险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废酸碱等。第二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针对上述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1.28纺织品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废纱、废布等可回收的纺织品废弃物,可以进行再生利用,如制作再生纤维、再生纱等。对于不合格品和边角料,可以进行拆解、剪切等处理,然后将其作为原材料回用。1.1.29染料及助剂废弃物的处理:过期的染料和失效的助剂可以交由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废弃的染料包装物可以回收利用,如塑料桶、纸箱等。1.1.30设备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废旧设备,可以进行拆解、回收其中的有用部件,其余部分可以进行废品处理。报废的仪器和废旧的零部件可以交由专业公司进行回收处理。1.1.3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的处理: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可以分类回收,交由专业回收公司进行处理。对于废塑料,可以采用再生利用的方式,如制作再生塑料颗粒等。1.1.32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废酸碱等危险废弃物,必须交由具有危险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保证处理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纺织印染行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遵循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原则,以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第六章:染料与助剂的选择第一节:环保染料1.1.33环保染料的定义与重要性环保染料是指在染料生产、使用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能够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的一类染料。在当前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环保染料的选用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1.34环保染料的分类(1)天然染料: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界的染料,如靛蓝、茜草、槐花等。(2)无毒染料: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染料,如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等。(3)生态染料: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低盐染料、低碱染料等。1.1.35环保染料的选用原则(1)选择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染料,如OEKOTEXStandard100、REACH等。(2)选择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染料,如低盐、低碱、低能耗等。(3)选择具有较高色牢度和色光稳定性的染料,以满足纺织品的使用要求。第二节:环保助剂1.1.36环保助剂的定义与作用环保助剂是指在纺织品印染过程中,用于提高染料上染率、改善染色效果、降低污染排放的一类助剂。环保助剂的选用对于降低纺织印染行业的环保负担具有重要意义。1.1.37环保助剂的分类(1)柔软剂:用于提高纺织品柔软性的助剂,如硅油、聚醚等。(2)乳化剂:用于将油性物质乳化成水溶性物质的助剂,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3)稳定剂:用于提高染料稳定性的助剂,如分散剂、消泡剂等。1.1.38环保助剂的选用原则(1)选择符合环保法规要求的助剂,如禁用或限用有害物质的助剂。(2)选择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助剂,如生物降解性、无毒性等。(3)选择具有高效、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助剂,以提高印染效率,降低环保负担。(4)根据纺织品的具体要求,合理选用助剂,保证染色效果和产品质量。第七章:绿色生产与管理第一节:绿色生产理念1.1.39概述绿色生产理念是指在纺织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1.1.40绿色生产理念的内涵(1)环保意识: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3)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关注产业长远发展,保证生产活动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4)生态平衡:在生产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1.41绿色生产理念的实施措施(1)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如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染料、助剂,高效节能的设备等。(2)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3)加强生产管理:完善生产制度,提高员工环保意识,保证绿色生产理念的落实。第二节:绿色管理体系1.1.42概述绿色管理体系是指在纺织印染行业企业内部,以绿色生产理念为指导,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实现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1.1.43绿色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1)环境管理体系:依据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实现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2)资源管理体系:制定资源利用标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3)质量管理体系: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符合环保要求。(4)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1.44绿色管理体系实施措施(1)制定绿色管理策略:明确企业绿色生产目标,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2)建立绿色管理组织: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绿色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产技能。(4)完善监测与评价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评价绿色管理效果,不断优化管理体系。(5)加强企业内外合作:与行业协会、供应商、客户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绿色管理。第八章环保设施建设与管理第一节环保设施规划1.1.45总体目标在纺织印染行业环保设施规划中,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应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保障生产安全等方面。1.1.46规划原则(1)先进性原则: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2)实用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保证环保设施能够满足生产需求,避免过度投资。(3)可持续性原则:充分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环保设施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政策变化。(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1.1.47规划内容(1)废水处理设施:根据企业废水排放特点,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2)废气处理设施:针对企业废气排放特点,选择合适的废气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光催化氧化等。(3)固废处理设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保证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4)节能设施:通过采用节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措施,降低能耗。(5)环保监测设施:建立健全环保监测体系,对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排放达标。第二节环保设施运行管理1.1.48运行管理目标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1.1.49运行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规程,明确各岗位职责,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强化运行人员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其具备操作和维护环保设施的能力。(3)实施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运行稳定。(4)优化运行参数: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调整运行参数,提高设施运行效率。(5)应急处理:针对突发情况,迅速采取措施,保证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1.1.50运行管理效果评价(1)设施运行效率:评价设施处理污染物的能力,保证排放达标。(2)运行成本:分析运行成本,降低运行费用。(3)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4)环保设施改造升级:根据运行效果,及时对环保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运行效率。第九章:纺织印染环保政策与标准第一节:国内外环保政策1.1.51国际环保政策概述在国际层面,环保政策主要体现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以及各类国际环保协议中。这些政策旨在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促进各国在环保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环保政策:(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化。(2)巴黎协定:各国承诺采取措施,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3)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生态平衡。1.1.52国内环保政策概述我国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以推动纺织印染行业绿色发展。以下为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主要环保政策:(1)《环境保护法》:明确环保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为纺织印染行业提供法律依据。(2)《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对纺织印染行业水污染的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限制,改善空气质量。(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对纺织印染行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减少环境污染。第二节:纺织印染环保标准1.1.53国际环保标准国际环保标准主要包括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4024环境标志产品等。以下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环保标准:(1)ISO14001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