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指南TOC\o"1-2"\h\u4461第1章绪论 3283581.1节水灌溉的意义 3205371.1.1节水灌溉的内涵 3201841.1.2节水灌溉的意义 4316811.2三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概述 414451.2.1水田节水灌溉技术 4218381.2.2旱田节水灌溉技术 41941.2.3菜田节水灌溉技术 418381第2章节水灌溉基本原理 431812.1灌溉水源与水质 4203422.1.1灌溉水源类型 4309882.1.2水质要求 5296732.2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 5280032.2.1作物需水量 540822.2.2灌溉制度 5214432.3灌溉设施与灌溉方式 5154952.3.1灌溉设施 53922.3.2灌溉方式 58396第3章土壤水分监测与管理 6295923.1土壤水分监测技术 6141103.1.1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技术 640323.1.2遥感技术 6223793.1.3地下水位监测技术 666963.2土壤水分阈值确定 665033.2.1作物水分需求阈值 6182273.2.2土壤水分亏缺阈值 6300523.2.3土壤水分适宜范围 7218893.3土壤水分调控措施 72043.3.1灌溉制度优化 7145803.3.2覆盖保水技术 7193473.3.3改良土壤结构 7263383.3.4水肥一体化 7199983.3.5植被恢复与保护 75345第4章灌溉水源优化配置 749714.1水源调查与评价 717314.1.1自然水源调查 7270144.1.2人工水源调查 7117224.1.3水源评价 8293224.2水源调配与优化 8107734.2.1水源调配原则 87024.2.2水源优化配置方法 822614.2.3水源调配方案 8236964.3节水灌溉水源工程 8114674.3.1地表水利用工程 885764.3.2地下水利用工程 8317764.3.3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8182264.3.4再生水利用工程 814334.3.5节水灌溉技术 867194.3.6水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88361第5章灌溉系统设计 8257385.1灌溉系统类型及选择 8263645.1.1地面灌溉系统 9151265.1.2喷灌系统 970195.1.3滴灌系统 9224495.1.4微灌系统 9290505.2灌溉系统设计参数 9176625.2.1设计流量 94585.2.2设计扬程 960325.2.3设计水头 9233395.2.4设计灌水定额 1013475.2.5设计灌溉均匀系数 10238575.3灌溉系统布置与施工 10296835.3.1灌溉系统布置 10124085.3.2灌溉系统施工 109017第6章灌溉技术与设备 1046026.1常规灌溉技术与设备 10288956.1.1漫灌 1046436.1.2灌溉渠系统 10302516.1.3喷灌 10116626.1.4微灌 10276866.2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 1152566.2.1膜下滴灌 11306126.2.2渗灌 11245256.2.3节水灌溉设备 11166966.3自动化灌溉系统 1192506.3.1自动灌溉控制系统 1196176.3.2智能灌溉决策支持系统 119136第7章农田水分高效利用 12243807.1农田水分循环与利用 1249447.2节水灌溉对农田水分利用的影响 12270317.3农田水分高效利用技术 1223340第8章节水灌溉管理制度 1313768.1灌溉管理制度概述 13136578.2灌溉用水管理与调配 13223698.2.1灌溉用水计划 13251788.2.2灌溉用水调配 1365098.2.3灌溉用水监测与评价 13109268.2.4灌溉用水激励机制 13225738.3灌溉设施维护与管理 13240228.3.1灌溉设施维护 13196148.3.2灌溉设施管理 1417008第9章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应用 1456729.1节水灌溉技术成果转化 14185339.1.1技术筛选与评估 146909.1.2技术试验与优化 1454269.1.3技术推广政策制定 14153999.2节水灌溉技术培训与推广 149869.2.1技术培训 14120969.2.2推广模式摸索 15156169.2.3宣传与普及 15239599.3节水灌溉应用案例分析 15289869.3.1案例一:西北地区滴灌技术应用 1574999.3.2案例二:华北地区喷灌技术应用 15201289.3.3案例三:南方地区微灌技术应用 1568399.3.4案例四:东北地区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应用 1521534第10章节水灌溉未来发展趋势 152178210.1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153074310.2节水灌溉与农业现代化 162176510.3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策略 16第1章绪论1.1节水灌溉的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的短缺问题愈发突出。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状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1节水灌溉的内涵节水灌溉是指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效用水的一种灌溉方式。节水灌溉的核心是提高单位水量的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1.1.2节水灌溉的意义(1)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减少农田排水和土壤盐渍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4)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1.2三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概述三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是指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农田(水田、旱田、菜田)中,采用一系列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实现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目标。1.2.1水田节水灌溉技术水田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水稻控制灌溉、间歇灌溉、湿润灌溉、浅水勤灌等。这些技术通过合理调控稻田水分状况,减少无效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水稻水分利用效率。1.2.2旱田节水灌溉技术旱田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灌、喷灌、渗灌等。这些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灌水量和灌水时间,使作物根系土壤保持适宜的水分状况,减少水分蒸发和深层渗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2.3菜田节水灌溉技术菜田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膜下滴灌、微喷灌、涌流灌溉等。这些技术针对蔬菜作物需水量大、生长周期短、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特点,实现节水、增产、优质的目标。通过以上三农田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2章节水灌溉基本原理2.1灌溉水源与水质灌溉水源是农田灌溉的基础,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灌溉水质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保障作物生长。本节主要介绍灌溉水源的类型、特点及水质要求。2.1.1灌溉水源类型(1)地面水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2)地下水源:包括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3)再生水资源:如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4)雨水收集:利用雨水进行灌溉。2.1.2水质要求为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农田生态环境,灌溉水质应满足以下要求:(1)无机盐类含量适宜,避免盐分累积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2)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3)病原体含量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4)酸碱度、硬度等水质指标符合作物生长需求。2.2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作物需水量是制定灌溉制度的关键参数,合理确定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制度有助于提高农田灌溉节水效果。2.2.1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受气候、土壤、作物种类、生育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估算:(1)参考作物蒸散发量(ET0);(2)作物系数(Kc);(3)作物实际蒸散发量(ETa)。2.2.2灌溉制度灌溉制度包括灌溉时期、灌溉次数、灌溉量等。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特性、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以实现节水、高效、优质的生产目标。2.3灌溉设施与灌溉方式灌溉设施与灌溉方式是农田灌溉技术的核心,合理选择灌溉设施和灌溉方式有助于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2.3.1灌溉设施(1)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渠道、泵站等;(2)输配水工程:包括管道、渠道、阀门等;(3)灌水设备:包括喷灌、滴灌、微灌等设备。2.3.2灌溉方式(1)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等;(2)喷灌: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3)滴灌:通过滴头将水直接滴到作物根部;(4)微灌:包括微喷、微滴等,适用于设施农业和精细农业。合理选择灌溉设施与灌溉方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助于提高农田灌溉节水的实际效果。第3章土壤水分监测与管理3.1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土壤水分监测是农田灌溉节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合理调控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土壤水分监测技术:3.1.1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技术土壤水分传感器是一种测量土壤容积含水量或土壤水势的设备。目前常用的土壤水分传感器有频率域反射仪(FDR)、时域反射仪(TDR)、电容式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便于自动化监测等优点。3.1.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地表反射、散射和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对地表土壤水分进行监测的一种方法。光学遥感、微波遥感等方法可实现对大范围土壤水分的快速、动态监测。3.1.3地下水位监测技术地下水位监测对于了解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有电测水位计、压力水位计、浮子式水位计等。3.2土壤水分阈值确定土壤水分阈值是指土壤水分含量对作物生长、产量及品质产生显著影响的临界值。合理确定土壤水分阈值对于制定灌溉制度、实现节水灌溉具有重要意义。3.2.1作物水分需求阈值根据作物生长阶段、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确定作物水分需求阈值。常用的方法有:作物系数法、土壤水分平衡法、蒸散发法等。3.2.2土壤水分亏缺阈值土壤水分亏缺阈值是指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导致作物生长受限、产量降低的临界值。确定方法有:土壤水分张力法、土壤水势法、作物生理指标法等。3.2.3土壤水分适宜范围综合考虑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要求,确定土壤水分适宜范围。一般采用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等指标进行界定。3.3土壤水分调控措施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实现节水灌溉、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3.3.1灌溉制度优化根据土壤水分监测数据,调整灌溉时机、灌溉水量和灌溉方式,实现精准灌溉。3.3.2覆盖保水技术采用地膜、秸秆等材料覆盖土壤表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3.3.3改良土壤结构通过深翻、松土、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和供水能力。3.3.4水肥一体化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分和养分的同步供应,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3.3.5植被恢复与保护加强植被建设,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同时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第4章灌溉水源优化配置4.1水源调查与评价4.1.1自然水源调查对三农田灌溉地区的水源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降水、融雪等。详细记录水源的地理位置、流量、水质、可利用性等信息。4.1.2人工水源调查调查农田附近的人工水源设施,如水库、塘坝、渠道等,评估其现状、利用效率及潜力。4.1.3水源评价根据调查结果,对各类水源的可靠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确定适宜的灌溉水源。4.2水源调配与优化4.2.1水源调配原则遵循高效利用、公平分配、保证生态安全的原则,合理调配水源。4.2.2水源优化配置方法采用现代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大系统分解协调等方法,实现水源在时间、空间上的合理配置。4.2.3水源调配方案制定不同季节、不同作物生长周期的水源调配方案,保证农田灌溉需求。4.3节水灌溉水源工程4.3.1地表水利用工程加强地表水水源工程建设,如修建水库、塘坝、渠道等,提高地表水利用率。4.3.2地下水利用工程合理开发地下水,采用井灌、泉水利用等工程措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4.3.3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推广雨水收集技术,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损失。4.3.4再生水利用工程摸索再生水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4.3.5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水消耗,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4.3.6水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保证水源地水质安全。第5章灌溉系统设计5.1灌溉系统类型及选择灌溉系统是农田灌溉节水的核心部分,合理选择灌溉系统对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保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水源、地形、土壤、作物等因素,灌溉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5.1.1地面灌溉系统地面灌溉系统是指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面,依靠重力作用使水在土壤中扩散的灌溉方式。主要包括畦灌、淹灌、喷灌和滴灌等。5.1.2喷灌系统喷灌系统通过喷头将水喷洒到作物上方,形成细小水滴,模拟自然降雨。适用于地形较平坦、风速较小的地区。5.1.3滴灌系统滴灌系统通过管道输水,将水直接滴到作物根部附近,节水效果显著。适用于水源紧张、地形复杂、土壤透水性差等情况。5.1.4微灌系统微灌系统是在滴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灌溉方式,通过微灌设备将水均匀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适用于设施农业和精细农业。选择灌溉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水源条件;(2)地形、土壤性质;(3)作物种类及生长周期;(4)经济条件及投资预算;(5)技术管理水平。5.2灌溉系统设计参数灌溉系统设计参数是保证灌溉系统正常运行和节水效果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5.2.1设计流量根据作物需水量、灌溉面积、灌溉制度等计算设计流量。5.2.2设计扬程根据地形、水源位置、作物灌溉要求等因素计算设计扬程。5.2.3设计水头考虑管道、喷头、滴头等设备的水头损失,确定设计水头。5.2.4设计灌水定额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期、土壤类型等因素确定设计灌水定额。5.2.5设计灌溉均匀系数根据土壤透水性、地形等因素确定设计灌溉均匀系数。5.3灌溉系统布置与施工合理布置灌溉系统,保证施工质量,是实现农田灌溉节水目标的关键环节。5.3.1灌溉系统布置(1)根据地形、土壤、作物等因素,合理划分灌溉小区;(2)确定管道、渠道的布置方式,力求管线短、水头损失小;(3)选择合适的喷头、滴头等设备,保证灌溉均匀性。5.3.2灌溉系统施工(1)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2)管道、渠道等设施施工应满足强度、稳定性、防渗等要求;(3)喷头、滴头等设备安装应准确、牢固,保证正常运行;(4)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督,发觉问题及时整改。第6章灌溉技术与设备6.1常规灌溉技术与设备6.1.1漫灌漫灌是一种传统的灌溉方式,通过在地表形成水层,使水分逐渐渗透至作物根部。此方法适用于平坦地块,但水分利用率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6.1.2灌溉渠系统灌溉渠系统包括干渠、支渠和毛渠等,主要用于输送水源至农田。该系统要求合理的规划设计,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6.1.3喷灌喷灌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至作物表面,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主要设备包括喷头、管道、泵站等。6.1.4微灌微灌是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包括滴灌和微喷灌。该技术具有很高的水分利用率,适用于果园、蔬菜等作物。6.2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6.2.1膜下滴灌膜下滴灌将滴灌带埋置于地膜下方,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适用于干旱地区和季节性干旱地区的作物种植。6.2.2渗灌渗灌通过地下管道将水送至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适用于渗水性较好的土壤。6.2.3节水灌溉设备(1)精准施肥灌溉一体化设备:将施肥与灌溉结合,提高水肥利用率。(2)自动调节灌溉设备: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参数自动调节灌溉水量。(3)低压灌溉设备:降低灌溉系统压力,减少能耗和水损。6.3自动化灌溉系统6.3.1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自动灌溉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实现对灌溉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为灌溉决策提供依据。(2)气象站:监测气温、湿度、降雨等气象数据,为灌溉调度提供参考。(3)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和气象站数据,自动调节灌溉设备。(4)执行器:执行控制器指令,实现灌溉设备的开关和调节。6.3.2智能灌溉决策支持系统智能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灌溉过程的智能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数据采集与传输:收集土壤、气象、作物等数据,实时至云端。(2)数据分析与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灌溉建议。(3)决策支持:根据分析结果,为农民提供灌溉决策支持。(4)远程监控与控制: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实现对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与控制。(至此结束,未添加总结性话语。)第7章农田水分高效利用7.1农田水分循环与利用农田水分循环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包括降水、入渗、土壤水、蒸发、蒸腾和径流等过程。了解农田水分循环规律,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农田水分循环的角度,分析各环节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农田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7.2节水灌溉对农田水分利用的影响节水灌溉是通过改进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一种灌溉方式。节水灌溉对农田水分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通过改进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2)优化土壤水分环境:节水灌溉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环境。(3)调控作物生长:节水灌溉可以根据作物生长需求,适时、适量地供给水分,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4)减少农田水分蒸发:通过降低灌溉频率、减小灌水量等措施,减少农田水分蒸发,降低水分损失。7.3农田水分高效利用技术为实现农田水分高效利用,我国研究和发展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2)优化灌溉制度: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实现精准灌溉。(3)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施肥与灌溉相结合,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养分损失。(4)覆盖保水技术:采用地膜、秸秆等材料覆盖地面,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5)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水性、保水性,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6)作物水分调控技术:根据作物生长阶段,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实现节水、高产、优质的目标。第8章节水灌溉管理制度8.1灌溉管理制度概述灌溉管理制度是保障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从灌溉用水管理与调配、灌溉设施维护与管理两个方面对节水灌溉管理制度进行阐述。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灌溉行为,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8.2灌溉用水管理与调配8.2.1灌溉用水计划制定合理的灌溉用水计划,根据农田需水量、水源状况、灌溉设施等因素,合理分配灌溉用水,保证农田灌溉需求。8.2.2灌溉用水调配实行灌溉用水调配制度,根据不同作物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合理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8.2.3灌溉用水监测与评价建立健全灌溉用水监测与评价体系,定期对灌溉用水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评价,为灌溉用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8.2.4灌溉用水激励机制设立灌溉用水奖励和惩罚制度,鼓励农民节约用水,对节水效果显著的农田给予奖励,对浪费水资源的农田进行处罚。8.3灌溉设施维护与管理8.3.1灌溉设施维护加强灌溉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灌溉设施正常运行,提高灌溉效率。主要包括:(1)定期检查灌溉渠道、水泵、阀门等设施,发觉问题及时修复;(2)定期清理渠道淤泥,保持渠道畅通;(3)加强设施设备的防腐蚀、防老化措施,延长使用寿命。8.3.2灌溉设施管理建立健全灌溉设施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规范灌溉设施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主要包括:(1)制定灌溉设施操作规程,保证设施安全运行;(2)建立灌溉设施档案,定期对设施进行巡检、维修、更新;(3)加强对灌溉设施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农田灌溉节水技术管理水平,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9章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应用9.1节水灌溉技术成果转化节水灌溉技术成果转化是将研发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用水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是节水灌溉技术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9.1.1技术筛选与评估针对不同地域、气候、土壤和作物特点,筛选适应性强的节水灌溉技术,并进行技术评估,保证技术成果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9.1.2技术试验与优化在典型区域开展节水灌溉技术试验,验证技术的适应性和节水效果,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技术进行优化,提高灌溉效率。9.1.3技术推广政策制定及相关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9.2节水灌溉技术培训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是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和技术水平的关键措施,具体内容包括:9.2.1技术培训组织专家团队,针对不同层次的技术需求,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培训,包括理论教学、现场演示和实践操作等。9.2.2推广模式摸索结合地域特点,摸索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如引导、企业参与、合作社实施等。9.2.3宣传与普及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9.3节水灌溉应用案例分析以下是对我国不同地区节水灌溉应用案例的分析,以供参考:9.3.1案例一:西北地区滴灌技术应用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通过引进滴灌技术,实现了节水、增产、增效的目标,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回迁房合同范本(2篇)
- 电源插座采购合同
- 赠品选购协议格式
- 片石供应商补充订购合同
- 工作服采购合同格式示例
- 质押合同解除的协议示例
- 热水器网络推广合同
- 连带责任保证书的重要性
- 延期借款合同范例
- 企业管理升级合作方案
- 如何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讲座
- 警棍盾牌术教案详细十二动
- 授信申请评分表
- 高考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
- 国家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临沂职业学院
- GJB9001C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清单
- 钢筋质量检验规范
- Photoshop教程(从入门到精通全套学习资料)
- GB/T 3733.1-1983卡套式端直通管接头
- GB/T 3279-2009弹簧钢热轧钢板
- GB/T 16866-2006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