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气象灾害防治指南TOC\o"1-2"\h\u16836第1章气象灾害概述 3320771.1气象灾害种类及特点 3134461.2气象灾害对三农村的影响 49928第2章防洪减灾 5184142.1洪水预警与监测 5321692.1.1预警体系建设 5200012.1.2监测手段优化 541452.2河道与水库整治 5220852.2.1河道整治 5110582.2.2水库整治 548962.3建筑物防洪措施 6211602.3.1农村居民房屋防洪 6275892.3.2基础设施防洪 682562.3.3农业生产防洪 611916第3章防旱减灾 6160963.1旱情监测与预警 6248103.1.1监测体系建设 6132313.1.2预警信息发布 6150733.1.3预警响应机制 7266793.2节水灌溉技术 748983.2.1农业节水技术 7180543.2.2节水保水技术 7269083.2.3节水灌溉设备 7326443.3人工降雨技术应用 7257303.3.1人工降雨技术 753363.3.2人工降雨作业时机 777013.3.3人工降雨效果评估 7192163.3.4人工降雨技术培训与推广 725528第4章防雷减灾 735604.1雷电灾害防护措施 7312474.1.1防雷意识培养 7245464.1.2防雷安全检查 8123534.1.3防雷规划设计 8306084.1.4避雷设施使用 8323984.2防雷设施建设与维护 8644.2.1避雷针安装 8283804.2.2避雷带敷设 8248044.2.3防雷接地系统 8180254.2.4防雷设施维护 8172664.2.5防雷设施验收 8251504.2.6防雷设施改造 810258第5章防风减灾 910555.1风灾预警与监测 9273375.1.1预警体系建设 9317515.1.2监测设备配置 960295.1.3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 9149585.2建筑物抗风设计 920165.2.1建筑物选址与规划 9312215.2.2建筑结构设计 9241705.2.3建筑材料选择 9253785.3风能利用与防护 9225625.3.1风能资源评估 9254315.3.2风能利用技术 9266345.3.3风能利用与防护相结合 9307645.3.4防风林建设 1031116第6章防寒减灾 10314296.1寒潮天气预警 10222656.1.1预警信息获取 1048516.1.2预警信息应用 10237326.2农作物抗寒措施 10307356.2.1选择抗寒品种 10100066.2.2播种期调整 1056156.2.3覆盖物防护 1061556.2.4增施有机肥 1077956.3越冬作物管理 10150926.3.1灌溉管理 1052356.3.2剪枝和疏枝 11956.3.3喷施抗寒剂 117876.3.4防寒设施 1122657第7章防暑减灾 11278507.1高温天气预警 11109167.1.1预警信息获取 1160547.1.2预警等级识别 11227577.2防暑降温措施 11185667.2.1室内降温 11150917.2.2个体防护 11198217.2.3合理安排作息 1140137.3农田水分管理 11304857.3.1灌溉管理 1194277.3.2节水措施 11257047.3.3土壤保水 12115617.3.4植被保护 1222165第8章防雾减灾 12165688.1雾霾天气预警 12150518.1.1预警信息获取 1282108.1.2预警信息发布 12161058.2雾霾天气防护措施 12232418.2.1农业生产防护 12124608.2.2居民生活防护 12149608.2.3交通运输防护 1289738.2.4建筑施工防护 1379108.2.5教育培训防护 1329694第9章防冻减灾 1376119.1冻害预警与监测 13237189.1.1预警信息获取 1315149.1.2监测网络构建 13186269.1.3预警产品制作 13128659.2农作物抗冻措施 13219829.2.1选择抗冻品种 13102859.2.2调整播种期 1385729.2.3农艺措施 14117199.2.4喷施抗冻剂 1413909.3设施农业保温技术 1464789.3.1加固设施结构 1471409.3.2保温材料应用 14280199.3.3覆盖地膜 14289249.3.4火源增温 14125919.3.5智能控制系统 1413791第10章气象灾害应急与救援 14996210.1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41066410.1.1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142617610.1.2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42014110.2救援队伍建设与培训 151349310.2.1救援队伍建设 153043410.2.2救援队伍培训 15742510.3灾后恢复与重建策略 151853210.3.1灾后恢复 1548910.3.2重建策略 15第1章气象灾害概述1.1气象灾害种类及特点气象灾害是指由于自然界气象因素异常变化所导致的灾害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洪涝灾害:由于强降水、融雪、冰凌阻塞河道等原因,造成河流、湖泊水位上涨,泛滥成灾。(2)干旱灾害:由于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严重不足,导致土壤水分严重减少,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生活。(3)台风灾害: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4)冰雹灾害: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冰雹粒子在云层中形成并降落到地面,对农作物和设施农业造成破坏。(5)寒潮灾害:强冷空气活动导致气温骤降,伴随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生活。(6)高温热浪灾害:长时间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造成影响。(7)沙尘暴灾害:强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降低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特点如下:(1)突发性:气象灾害发生突然,预测难度大,给防治工作带来挑战。(2)破坏性:气象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3)区域性:气象灾害多发生在特定地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4)季节性:部分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如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寒潮灾害多发生在冬季。1.2气象灾害对三农村的影响三农村(山区、丘陵、平原)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气象灾害对其影响尤为严重。(1)农业生产:气象灾害导致农作物受灾、减产甚至绝收,影响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2)农村基础设施:气象灾害造成农村房屋、道路、水利设施等损毁,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3)生态环境:气象灾害导致土壤侵蚀、植被破坏,加剧生态环境恶化。(4)水资源:气象灾害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5)人民生活: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生活质量。(6)扶贫攻坚:气象灾害对贫困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加大脱贫攻坚工作难度。气象灾害对三农村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严重性,加强气象灾害防治工作,对保障三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第2章防洪减灾2.1洪水预警与监测洪水预警与监测是防洪减灾工作的前置和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有效的预警和监测手段,可以为防洪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2.1.1预警体系建设(1)完善洪水预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性;(2)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保证信息及时传递到基层;(3)加强基层预警设施建设,提高预警覆盖率;(4)开展洪水预警演练,提高预警响应能力。2.1.2监测手段优化(1)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洪水监测水平;(2)加强水文站、水位站等监测设施建设,保证监测数据准确;(3)开展洪水监测技术研究,提高监测能力;(4)建立健全监测数据共享机制,为防洪工作提供数据支持。2.2河道与水库整治河道与水库整治是提高防洪能力、减少洪灾损失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河道和水库进行整治,可以降低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2.2.1河道整治(1)加强河道疏浚,提高河道行洪能力;(2)实施河道生态治理,保持河道自然属性;(3)开展河道岸线整治,规范岸线利用;(4)加强河道护岸工程建设,提高岸坡稳定性。2.2.2水库整治(1)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保证大坝安全;(2)提高水库调度能力,发挥防洪效益;(3)开展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水库防洪能力;(4)加强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维护水库生态平衡。2.3建筑物防洪措施建筑物防洪措施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洪灾损失。2.3.1农村居民房屋防洪(1)合理规划居民房屋选址,避免在洪水易发区域建房;(2)加强房屋基础和结构设计,提高防洪能力;(3)完善居民房屋防洪设施,如设置防洪墙、防洪闸等;(4)加强居民防洪意识教育,提高自救互救能力。2.3.2基础设施防洪(1)加强基础设施防洪设计,提高防洪标准;(2)开展基础设施防洪设施建设,如防洪堤、排水泵站等;(3)加强基础设施防洪设施维护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4)建立健全基础设施防洪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2.3.3农业生产防洪(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避免在洪水易发区域种植;(2)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排水能力;(3)开展农田水利整治,提高农田防洪能力;(4)推广农业防洪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第3章防旱减灾3.1旱情监测与预警3.1.1监测体系建设为有效预防旱情,应加强旱情监测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网络、遥感卫星监测和无人机监测等技术手段,提高旱情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3.1.2预警信息发布建立多渠道、多手段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旱情预警信息,保证预警信息覆盖到村、到户。3.1.3预警响应机制建立健全预警响应机制,根据旱情预警等级,制定相应的抗旱措施和应急预案,保证在旱情发生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3.2节水灌溉技术3.2.1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同时优化灌溉制度,实施精细化灌溉管理,降低农业用水浪费。3.2.2节水保水技术研究和推广节水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新型材料,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分蒸发损失。3.2.3节水灌溉设备加强节水灌溉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设备功能和可靠性,降低灌溉成本。3.3人工降雨技术应用3.3.1人工降雨技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旱情需求,选择适宜的人工降雨技术,如飞机人工增雨、火箭人工增雨等,增加降水量,缓解旱情。3.3.2人工降雨作业时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降雨作业,提高作业效果。3.3.3人工降雨效果评估对人工降雨作业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不断优化作业方案,提高人工降雨技术在防旱减灾中的作用。3.3.4人工降雨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强对基层气象人员的人工降雨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气象服务能力,使人工降雨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防旱减灾工作。同时加大人工降雨技术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第4章防雷减灾4.1雷电灾害防护措施4.1.1防雷意识培养提高农村居民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加强防雷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防雷知识,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雷电的危害性,掌握基本的防雷技能。4.1.2防雷安全检查定期对农村地区的建筑物、设施设备进行防雷安全检查,保证防雷设施的正常运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及时进行整改。4.1.3防雷规划设计在农村新建或改建建筑物时,应充分考虑防雷要求,合理布局,避免将高大建筑物、金属设施等易受雷击的物体置于开阔地带。4.1.4避雷设施使用在易受雷击的地区,推广使用避雷针、避雷带等避雷设施,降低雷电灾害风险。4.2防雷设施建设与维护4.2.1避雷针安装在屋顶、高大建筑物顶部等易受雷击的部位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电流迅速导入地下。4.2.2避雷带敷设在建筑物屋面、檐口、女儿墙等部位敷设避雷带,形成闭合的防雷保护圈。4.2.3防雷接地系统建立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保证避雷设施与接地系统有效连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防雷效果。4.2.4防雷设施维护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施完好、运行正常。对损坏的防雷设施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4.2.5防雷设施验收在农村建设项目中,加强防雷设施的验收工作,保证防雷设施符合规范要求,防止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防雷效果降低。4.2.6防雷设施改造针对老旧农村建筑物和设施,开展防雷设施改造工程,提高防雷能力,降低雷电灾害风险。第5章防风减灾5.1风灾预警与监测5.1.1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风灾预警体系,加强气象、水利、土地资源等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覆盖面。5.1.2监测设备配置在农村地区合理配置风速、风向监测设备,加强对风灾易发区域的监测力度,保证实时掌握风灾动态。5.1.3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风灾预警信息,保证农民群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相关信息。5.2建筑物抗风设计5.2.1建筑物选址与规划在风灾易发地区,合理选址,避免在风口、低洼地带等易受风灾影响的区域建设房屋。加强农村建筑规划,保证建筑物抗风功能。5.2.2建筑结构设计依据当地风灾特点,采用合理的建筑结构形式,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推广抗风设计技术。5.2.3建筑材料选择选用质量可靠、抗风功能良好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风能力。5.3风能利用与防护5.3.1风能资源评估对农村地区风能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合理规划风能开发项目,保证风能资源得到有效利用。5.3.2风能利用技术推广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风能利用技术,如风力发电、风力提水等,提高农村地区能源利用效率。5.3.3风能利用与防护相结合在风能利用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风灾防护措施,保证风能利用项目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风灾风险。5.3.4防风林建设加强农村地区防风林建设,提高防风林质量和覆盖率,减轻风灾对农村地区的影响。第6章防寒减灾6.1寒潮天气预警6.1.1预警信息获取农民朋友应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寒潮天气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及时获取预警信息,保证在寒潮来临前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6.1.2预警信息应用接收到寒潮天气预警后,农民朋友需根据预警级别和具体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如提前做好农作物的防护、加固农业设施等。6.2农作物抗寒措施6.2.1选择抗寒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抗寒品种进行种植,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6.2.2播种期调整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适当提前或推迟播种期,以避免寒潮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6.2.3覆盖物防护在寒潮来临前,对农作物进行覆盖,如使用地膜、秸秆等,以提高地温,减轻寒害。6.2.4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温度,从而减轻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6.3越冬作物管理6.3.1灌溉管理越冬作物在寒潮来临前,应适当控制灌溉,避免因土壤湿度大而导致冻害加重。6.3.2剪枝和疏枝对越冬果木进行合理剪枝和疏枝,降低树体负担,提高抗寒能力。6.3.3喷施抗寒剂在越冬作物上喷施适量的抗寒剂,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6.3.4防寒设施对易受寒害的越冬作物,采取搭设防寒棚、使用保温被等措施,降低寒潮的影响。第7章防暑减灾7.1高温天气预警7.1.1预警信息获取农民朋友应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天气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获取预警信息。7.1.2预警等级识别了解高温天气预警等级划分,按照气象部门的预警等级标准,提前做好相应的防御准备。7.2防暑降温措施7.2.1室内降温保持室内通风,使用遮阳窗帘、隔热材料等降低室内温度;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作业。7.2.2个体防护在高温天气下,户外作业人员应穿着透气、吸汗的浅色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护用品。7.2.3合理安排作息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防止中暑。7.3农田水分管理7.3.1灌溉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次数,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灌溉,减少水分蒸发损失。7.3.2节水措施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7.3.3土壤保水采用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降低水分蒸发。7.3.4植被保护合理配置作物种植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降低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民朋友的生命财产安全。第8章防雾减灾8.1雾霾天气预警8.1.1预警信息获取农村地区应通过气象部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及时获取雾霾天气的预警信息。同时加强基层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提高预警信息的传播效率。8.1.2预警信息发布气象部门应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雾霾天气的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影响范围、可能持续的时间等。同时加强与环保、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保证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8.2雾霾天气防护措施8.2.1农业生产防护(1)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2)在雾霾天气来临前,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提高作物抗污染能力。(3)适当减少户外农业劳动时间,加强劳动保护,为农民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8.2.2居民生活防护(1)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老人、儿童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2)室内紧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雾霾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3)鼓励居民佩戴口罩,减少雾霾对呼吸道的刺激。8.2.3交通运输防护(1)加强对重点路段的监控,及时发布交通管制信息,保证道路安全。(2)在雾霾天气条件下,驾驶员应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距离,正确使用灯光。(3)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空气质量,为乘客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8.2.4建筑施工防护(1)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规定,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在雾霾天气进行户外作业。(2)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减少扬尘污染。(3)为施工现场的工人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证工人健康。8.2.5教育培训防护(1)在雾霾天气,学校应减少户外活动,开展室内教育活动。(2)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3)教育部门应与气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雾霾天气情况,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第9章防冻减灾9.1冻害预警与监测9.1.1预警信息获取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冻害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9.1.2监测网络构建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关键时段进行加密观测,实时掌握气温、地温、湿度等关键气象要素变化。9.1.3预警产品制作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农作物生长状况和抗冻能力,制作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冻害预警产品。9.2农作物抗冻措施9.2.1选择抗冻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种类,选择抗冻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农作物自身抗冻能力。9.2.2调整播种期根据气候变化趋势,适当调整农作物的播种期,避免在易受冻害的时段进行播种。9.2.3农艺措施采取合理的农艺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合理密植等,增强农作物抗冻能力。9.2.4喷施抗冻剂在冻害来临前,对农作物进行喷施抗冻剂,提高作物的抗冻能力。9.3设施农业保温技术9.3.1加固设施结构对大棚、温室等设施进行加固,提高其抗风雪能力,防止因结构破坏导致的冻害。9.3.2保温材料应用使用保温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全新电子签名合同欺诈责任赔偿细则3篇
- 2025房地产项目策划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2005年施工合同安全生产责任
- 商丘学院《厂房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精准房地产开工程协议范本一
- 商丘工学院《简明微积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商洛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印刷品合同范例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设计与人文生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至2030年电汽两用型蒸饭箱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白油检测报告
-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健康评估培训
- 体育教研组老师工作总结
-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企业安全隐患排查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
- 2024北京海淀区初三(上)期末英语试卷和答案
- 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练习
- 《防火防爆》课件
- 《地籍调查项目》课件
-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专项培训
- 冷库装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