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期定时作业初2026届地理题卷(满分50分,与生物合堂共用90分钟)命题人:吴友梅审题人:陈春梅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2023年4月20日,“天宫对话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少年问答”活动在上海召开,中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一起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回应了他们对于太空的向往和好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从图2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可以推测出()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轴倾斜的角度 D.地球的公转2.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如想知道地球大小,以下哪些选项的描述可以表示()①地球表面积②陆地平均海拔③地表海洋深度④地球平均半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对话当天,地球公转到(),此时南半球昼夜情况是()A.DA段昼长夜短 B.AB段昼短夜长C.AB段昼长夜短 D.BC段昼短夜长【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解】图2中国航天员拍摄的地球照片,可以看到地球的表面是弧形的,可以推测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而不能够推测地球的大小、地轴倾斜的角度、地球的公转,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2题详解】①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故①选项正确;②陆地平均海拔不能描述地球的大小,故②项错误;③地表海洋深度不能描述地球的大小,故③项错误;④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故④项正确;故D①④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3题详解】图3中,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时间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时间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地球公转至D位置时,时间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是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对话当天的日期是4月20日,地球公转到AB段,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上,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地的生存法则。下图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的规律是()A.物影变化 B.四季差异 C.昼夜更替 D.纬度差异5.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规律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自转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案】4.C5.B【解析】【4题详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的规律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C正确;与物影变化、四季差异、纬度差异无关,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更替,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故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规律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B正确;与地球公转及其引起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月球的运动无关,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同一地区产生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而导致日月星辰总是从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从西边地平线落下。(位置越偏东,时间和日出越早)。图为“某节气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此时,太阳直射在()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7.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答案】6.C7.B【解析】【6题详解】由图分析可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C正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A错误;太阳直射赤道是全球昼夜平分,B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D错误;故选C。【7题详解】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以北半球为例,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顺着公转方向,当地球公转位置从夏至日到冬至日的过程中,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分;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顺着公转方向,当地球公转位置从冬至日到夏至日的过程中,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分;南北半球相反。济南市某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分别在一年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当天正午时刻测量学校旗杆影子长度,并运用地图的有关知识绘制了下图。完成下面小题。8.旗杆位于教学楼的()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9.在图中测得旗杆至教学楼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那么旗杆至教学楼的实地距离是()A.3米 B.30米 C.300米 D.3000米【答案】8.A9.B【解析】【8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方向的判断是通过指向标判断,由此可知,旗杆是位于教学楼的正东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米,测得旗杆至教学楼的长度为3厘米,那么旗杆至教学楼的实地距离是3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在地图上判断方向一般有三种情况,首先看是否有指向标,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据指向标的方向判断;看是否有经纬网,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断;一般地图上判断方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进行判断。王强同学家张贴了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广东省政区图,④河源市政区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比例尺最小的是()A.④ B.③ C.② D.①11.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A.④ B.③ C.② D.①【答案】10.D11.A【解析】【10题详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广东省政区图>④河源市政区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④河源市政区图>③广东省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①世界政区图,根据题意ABC错。故选D。【11题详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④河源市政区图>③广东省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①世界政区图,④河源市地图比例尺大,范围小,地理事物最详细。故BCD错,故选A。【点睛】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三要素。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完成下面小题。12.漫画反映的是()A.盖天说 B.大陆漂移说 C.浑天说 D.日心说13.该学说的提出者是谁()A.培根 B.洪堡 C.魏格纳 D.修斯【答案】12.B13.C【解析】【12题详解】图中所示的是非洲与南美洲的轮廓,由于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岸的凹入部分几乎是吻合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据此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所以该漫画反映的是大陆漂移学说,B正确;盖天说和浑天说是古人对地球形状的假想、日心说是关于天体运动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排除ACD,故选B。【13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图中反映的是大陆漂移学说,最早提出该理论的科学家是魏格纳,他是在看到南美洲大陆东部和非洲西部轮廓十分吻合的情况下提出,后来得到了人们的证实,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2016年04月17日,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发生7.5级地震。据此结合图1“厄瓜多尔地震中心位置示意图”和图2“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厄瓜多尔地震中心位于()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西半球C低纬度,东半球 D.北半球,中纬度15.厄瓜多尔多地震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美洲板块与太平板块的交界处C.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16.地震发生时,下列哪些自我保护措施是不正确的是()A.若你正在十楼的教室,立即往楼下跑B.若你正在家中,先关掉电源和煤气开关,立即跑进卫生间C.若你家在一楼,尽快跑到户外空旷处D.若你正走在大街上,应尽可能远离建筑物【答案】14.B15.A16.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和半球的划分,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地震时自我保护的措施以及读图能力。【14题详解】图中厄瓜多尔地震中心位于北纬0.35度,在0度纬线以北,为北半球,在纬度0度—30度之间,为低纬度,经度为西经79.95度,大于西经20度,在西半球,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15题详解】根据图可知厄瓜多尔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A正确,C错误,该国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所以B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地震是在瞬间完成破坏的一种灾害,地震时在十楼的教室,很难撤离到楼下,应躲在坚固的物体下、有承重墙的墙角,所以A错误;地震时为防止触电应关掉电源,为防止煤气泄漏或爆炸,应关掉煤气,立即跑进卫生间等小开间里,所以B正确;地震时如果在一楼可以尽快跑到户外空旷处,所以C正确;若你正走在大街上,应尽可能远离建筑物,以避免建筑物倒塌而造成伤害,所以D错误。故选A【点睛】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板块边界是地壳极不稳定的地带,地震几乎全部分布在板块的边界上。2023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下图示意鱼龙化石。完成下面小题。17.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A.鱼龙曾经生活在陆地 B.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C.人类把化石带到陆地 D.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地18.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词语是()A.愚公移山 B.刻舟求剑 C.沧海桑田 D.精卫填海【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解】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B正确;该地区发现鱼龙化石不能证明鱼龙曾经生活在陆地、人类把化石带到陆地、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地,故AC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鱼龙是远古海洋中游泳能力很强的顶级掠食者,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沧海桑田能形容这种现象,C正确;愚公移山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A错误;刻舟求剑叙述了剑落水中只会沉底,船走远了,在船的落剑处刻上记号顺着记号下水找剑的故事,B错误;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表达的是一种执着的精神,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读3月20日我国东部某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A.微风和雾霾天气 B.雨夹雪天气 C.晴转多云天气 D.大风沙尘暴天气20.这一天,关于图中30°N附近的人们生活出行,建议合理的是()A.适宜户外运动 B.出门应佩戴口罩C.出行带好雨具 D.做好防晒保护【答案】19.D20.C【解析】【19题详解】读图可知,40°N附近的天气状况分别是西北风6级和沙尘暴,D正确;故选D。【2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30°N附近此时天气为中雨,出行应带好雨具,C正确,D错误;此时天气为中雨,不适宜户外运动,A错误;出门佩戴口罩与雨天无关,B错误;故选C。【点睛】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天气符号是用来表示当前天气现象的一种简易天气符号,常见的天气符号有雨、晴、雾等,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以图形方式表现,可以让你非常快速分辨当前天气状况,而且天气预报视频中一般都采用动态天气符号来表示天气情况。
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2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日出前后 B.14时左右 C.正午 D.日落22.这一天的日较差约为()A.5℃ B.7℃ C.9℃ D.10℃【答案】21.B22.D【解析】【21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地一天中的最高气温约为22°C,出现在14时左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地一天中的最低温约为12°C,最高温约为22°C,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约为2212=10°C,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在我国,通常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气温。把一天中四次测得的气温值相加,再除以4即可得出该日平均气温。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国,完成下面小题。23.下列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极地区降水多,赤道地区降水少 B.温带地区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东岸降水少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24.图中A、D、E、F四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A地 B.D地 C.E地 D.F地25.F、A两地降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地球的形状 D.人类活动【答案】23.D24.B25.B【解析】【23题详解】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成为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两极地区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多;迎风坡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2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A地位于赤道附近,降水较多;D地位于中纬度的内陆地区,降水较少:E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F地位于中纬度的沿海地区,降水较多。故选B。25题详解】读图可知,F地位于中纬度的欧洲,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地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F、A两地降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跟地形地势、地球的形状和人类活动无关,故选B。【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位置、环流、洋流、地形、植被、水文、人类活动等。如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洋流对降水的影响,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二、非选择题(共25分)26.读“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特别提醒:本题所有答案不得用字母或数字填写)(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E____,C____。(2)写出图中阿拉伯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____,③____。(3)AC两大洲的分界是____运河;DE两大洲的分界是____运河,它沟通了①大洋和____洋;AE两大洲分界是____海峡,它沟通了①大洋和____洋。【答案】(1)①.北美洲②.非洲(2)①.太平洋②.印度洋(3)①.苏伊士②.巴拿马③.大西④.白令⑤.北冰洋【解析】【分析】本题以“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大洲、大洋的名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及分界线沟通的海洋,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大洲E全部位于北半球,主要位于西半球,故是北美洲。C大洲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赤道穿过其中部,故是非洲。【小问2详解】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②是纬度最高、面积最小的大洋—北冰洋。【小问3详解】A为亚洲,C为非洲,A、C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D为南美洲,E为北美洲,D、E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它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A为亚洲,E为北美洲,AE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它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2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_,B
____;
(2)A地与D地相对高度约为_____米;(3)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图中河流方向是自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
流。【答案】①.山峰②.陡崖③.570④.2⑤.西北⑥.东南【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详解】(1)等高线可以表示不同的山体部位,读图可得:A中间高四周低是山顶,B处等高线多处重叠是陡崖。(2)图中A点的海拔高度是670米,D点的海拔高度是100米,A点与D点的相对高度是570米;(3)图中的比例尺是1:100000,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是2×100000=200000厘米=2千米.(4)图中可知,该地图是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中河流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28.某班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如图一),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如图二)。(1)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运动,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运动(碰撞挤压或张裂)。(2)图三中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根据图中信息推断,红海的面积可能会________(扩大或缩小)。请你解释原因________。【答案】(1)①.碰撞挤压②.张裂(2)①.扩大②.处于板块的张裂处【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洋油气开采中的海洋地质调查与评价考核试卷
- 橡胶零件的耐生物降解性能探讨考核试卷
- 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水产品冷链物流与运输管理考核试卷
- 摩托车油箱内部涂装与防腐蚀处理考核试卷
- 灯具附件生产安全与事故预防考核试卷
- 玉石市场调研与分析技巧考核试卷
- 2025年轻型液压打孔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豆奶稳定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装纽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劳动教育三上第三单元2《制作风车》课件
- 隐患排查统计分析报告
- 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
- 2024年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成熟生产线评价报告
- 足球准确传球训练技巧:提高准确传球能力掌控比赛节奏
- 自救器培训(2023年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师培训班随堂课程设计)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指南解读
- 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3年-2024年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