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怎样选材》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怎样选材》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怎样选材》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怎样选材》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怎样选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怎样选材

教学目标

1.在阅读教学和既有写作积累的基础上,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引导学生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习选材的方法。

3.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到真实、新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在阅读教学和既有写作积累的基础上,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引导学生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会围绕中心选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提起写作,很多人就会在心里发愁,愁什么呢?下面两幅漫画,生动形象

地反映了一些同学的写作现状。

旧课件出示

(生看漫画,自由发言)

预设一愁没有材料,二愁写作只会记流水账,写不出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分数低。

2.“抓耳挠腮落笔愁,胡编生套成文羞。”同学们写作最大的难题是“巧妇难为无米

之炊”——没有材料;其次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不会选材。写作材料从哪

里来?怎么去选择材料?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作文课《怎样选材》一探究竟。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以两幅漫画导入,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直指写作困境,轻松

导入课题。

二、闲云潭影日悠悠—认识材料

1.回顾课文,分析写作材料的来源。

(1)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两篇文章,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材料。结合PPT,

请同学们说说这两篇文章的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材料?

W课件出示..........................................................

示例一:《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体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品质相应的事件分别

有:

待人厚:修润文章(第3段);恭送客人(第4段);真诚回信(第5段)。律己严:

写文章主张“写话”(第6段);文风重视简洁(第7段);写作力求完美(第8段)。

示例二:《最苦与最乐》中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俗语:

列举圣贤豪杰、仁人志士一辈子都在忧国忧民的事例。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语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的话''无人而不自得:引用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

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话。

(生阅读材料后交流、讨论、作答)

预设“示例一"直接叙述叶圣陶先生的事迹,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亲闻亲见,是直

接材料。

“示例二”列举或引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语,是从读过的书籍、文章中获得,是间接材

料。

(2)请同学们速读教材P98的知识短文《怎样选材》,勾画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的

相关表述,并进行总结归纳。

旧课件出示..........................................................

直接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历,包括各类人、事、景、物等。作者对这类材料有切身

感受,因而运用于写作时得心应手,更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

间接材料,来自他人叙述、书报杂志、影视节目等。这类材料广而杂,有利于丰富写

作的素材。

2.结合课文,判断材料类别。

分析课文《邓稼先》,说说文中这些材料哪些是直接材料,哪些是间接材料,二者结

合有何表达效果?

日课件出示.........................................................

①1950年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后,立即回国。

②1958—1967年,邓稼先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③1985年,邓稼先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④特殊年代,邓稼先处理好各种矛盾,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⑤1971年,邓稼先写一封短信证实中国独立自主研究原子武器。

⑥1982年邓稼先在核武器试验出现意外时,说“我不能走

预设①②⑤是直接材料,作者亲自经历、亲眼所见,使文章真实感人。③④⑥是间

接材料,是邓稼先去世后,作者从别人叙述中得到的材料,使文中人物形象更丰满。直接

与间接材料结合使用,多角度、多方面表现邓稼先的精神品质,使文章内容丰富、人物形

象更丰满。

师小结:海明威说:“如果一个作家停止观察,那他就完蛋了。”观察对作家写作来说

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观察可以获得一些直接材料,将其运用于写作,更有利于表达真情实

感。除了直接材料,我们通过阅读等其他途径获得的间接材料广而杂,写作时加以运用,

有利于丰富写作的内容。因此,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都是写作所需要的。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的选材,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再通过分析

《邓稼先》一文中选择的材料,让学生辨别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并了解两种材料结合运

用的好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的认识。

三、江湖夜雨十年灯——积累材料

师: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素材,才能在写作时言之有物,有选择的余地。那我们该如何

去积累这些材料呢?

1.听故事,学方法。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个故事,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积累写作材料?

0课件出示..........................................................

法国作家莫泊桑初学写作时,一次想把听来的几个故事写成小说,就去请教老师福楼

拜,福楼拜听后,劝他不要写听来的故事,出去转转,把所见所闻记下来。莫泊桑按老师

所言,花了很多时间外出观察,终于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生阅读材料,交流、思考)

预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生活中取材,首先要善于观察,并且观察要细致、深入。

2.析经典,看方向。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经典文章,作者选择的材料是日常生活中

很平常的事情,但却让人产生了很深的印象和感悟。那么,作者在写作中是如何处理材料

的呢?

曰课件III示...............................................

《散步》中莫怀戚与家人一起散步,在选择走大路还是小路时,他体会到肩头的责任

和使命感;《荷叶•母亲》中冰心凝视雨中荷叶护莲,感悟到母爱的无私伟大;《金色花》

中泰戈尔由金色花联想到母爱的圣洁与人类天性的美好;《老王》中杨绛在落难之时与穷

困、孤苦、善良的老王的珍贵友谊中,体悟到普通人的人性之美以及作为知识分子没有平

等对待他人和尊重他人的反省。

(师引导生分析经典文章,生交流、思考)

预设用心感悟材料,并写出自己独特的体会。用心感悟,就是在对生活的体验中,

发掘人、事、景、物蕴含的深意,获得启迪。

3.作比较,知取舍。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各种风景,会邂逅一些人,经历很多事,产生一些特别感

受,对于这些素材,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如何积累呢?

预设要学会筛选。身边的人谁更有特点,哪件事最使你难忘,生活的地方哪处风景

最独特,生活中入眼入耳入心的东西很多,要在脑海中过滤,从中选取印象清晰、感受深

刻、触动心灵的片段写进文章,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

师小结:学会观察生活,对生活的人、事、物、景中蕴含的深意用心感悟和思考,最

后加以筛选,选择其中印象最为深刻,最触动心灵的事件进行积累,才能在我们具体的写

作实践时,有材可选。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听故事、析经典、作比较三个小活动,让学生明确积累材料的方法就

是对生活中的事件细心观察、用心感悟、筛选过滤。

四、云想衣裳花想容——选择材料

1.分析课文,知道如何选择材料。

师: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我们在写作时才能有事可写,有情可发。但是,这些材料在

写作时是否都可以选用呢?下面我们依然从课文中寻找方法,看看写作时该如何选择、取

舍材料。

工课件出示

(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前半部分选取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回信等事,

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的美德;后半部分则从作文与做人两方面取材表现其严于律己

的品质。

(2)《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中心人物是阿长,重点表现了她虽不无愚昧、可笑

之处,但她对“我”的无私关怀,却让“我”永远感念。围绕此中心,选择以下材料来写:

①阿长名字的由来(略);②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略);③阿长睡觉摆“大”字(略);

④阿长正月初一早晨让“我”吃福橘(略);⑤阿长讲“长毛”的故事(略);⑥阿长为“我”

买《山海经》(详)。

(生交流讨论后发言)

预设(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围绕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美好品质,

选择典型事件作为材料,很好地突出了中心。所以选材要围绕中心进行。

(2)《阿长与〈山海经〉》的中心主要体现长妈妈对“我”的关怀及“我”对长妈妈

的感激、怀念之情,选择最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进

行详细描写。其他与中心关联不太紧密的事件略写。选好材料后要注意围绕中心恰当安排

详略。

2.结合实例,学会选择材料。

师:如果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你会选择下列哪些材料?

旧课件出示.....................................................

(1)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2)他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

(3)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4)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5)他写作业认真。

(6)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7)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8)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

(9)下课后,他经常到老师办公室问课上没有听懂的问题。

(10)他从不迟到早退。

(11)他看到老师总是主动问好。

(12)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生自由发言)

预设围绕中心,选择(3)(4)(8)(9)(12),其他材料与中心无关。其中(8)(9)

可以详写,这两个材料更能体现他爱思考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表达中心。

3.课堂实践:练习选择材料。

师: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的内容,按照下面的要求完成教材P99"写作实践一”。

(1)请同学们思考写作过程(步骤),说说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写作。

预设写作过程分为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行文。在写作之前,我们

首先要审题,确定好写作的中心,才能明确应该选择怎样的材料。

(2)根据文题要求,我们可以确定表达什么中心?你可以选择哪些直接材料?哪些

间接材料?把你想到的所有材料填写出来。(越多越好,限时5分钟)

旧课件出示

中心:你想表达的中心是

围绕这一中心选择的材料是:

④②③

④⑤(6)

详写略写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集中点评)

预设材料:直接材料可以是街道的环境,如街道两旁的绿树、花坛、路灯、建筑、

商店,街道的路面;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如特色的小吃街、民间艺术的活动点(民间老年

舞蹈活动、民间剪纸艺术等);街道上的行人,如十几年来住在一条街道的邻居、街道上

有名望的人,面孔熟悉但不知道姓名的人;街道上发生的故事,如在这条街上亲身经历的

事、亲眼见到的事、听到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事等。间接材料可以从报纸、杂志等获得或

是听老人讲述的一些材料,如街道的历史、街道几十年来的变化、这条街曾发生的故事。

中心:可以是街道的沧桑变化、街道的地方特色、街道的动人故事、街道的美好回

忆...

示例:

中心是街道十年间的变化,体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选材:

材料一:街道的环境在变。(略)(从街道各种设施、卫生、环境等方面来写,十年前

街道坑坑洼洼、破旧,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设施,现在平坦、整齐、干净、道旁绿树成荫)

材料二:街道的人在变。(稍详)(从人们的生活情景、精神面貌来写,十年前人们无

所事事、游手好闲,打麻将、大声吵闹成风,现在人们白天忙忙碌碌,积极工作赚钱养家,

晚上锻炼身体)

材料三:街道的邻里关系在变。(详)(从街道的人邻里之间关系冷淡、漠不关心,到

最近一家有难处周围邻居携手帮他渡过难关,来体现他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的中心。)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两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选择材料。回顾课文,总结选材的两大

要点,即围绕中心选材和注意材料安排的详略;实践活动,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

导学生掌握选材的两个要点。

五、布置作业

1.课后为教材P99“写作实践二”选择材料,并列出写作提纲。

2.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对这一天中印象最深刻、最有感触的经历做详细记录。

【设计意图】

巩固写作的选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时的选材能力,也为下节课的写作实践做

好准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L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到真实、新颖。

2.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多角度选材。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并注意安排好材料的详略,课下同学们根

据这个要点,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选择了材料并列出了提纲。现在,我们

来晒晒大家的提纲。

1.学生小组内展示交流提纲,同学互相点评。

2.选择2〜3份优秀写作提纲,班级集中点评。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以展示提纲的方式导入新课,同时达到了检查作业的目的。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选材突破

1.分析课文,明晰选材方法。

师:同学们展示的写作提纲,几乎都能够围绕中心进行选材,并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课文,从中习得让文章更加出彩、让人印象更加深刻的选材方法。

对平常的材料挖掘出新意,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也可以体现材料的新颖。如

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择的就是平常的材料。同学们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

作者是如何从平常的材料中挖掘新意的。

0课件出示.....................................................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

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

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

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生讨论、交流、发言)

预设《走一步,再走一步》描写了体弱多病的小莫顿•亨特在朋友的蛊惑下攀爬悬

崖的冒险、遇险、脱险的经历,所写事小,也并不新奇,却因为作者身体弱小,困于悬崖

而显得惊险,从脱险中获得的体验与感悟也独特而深刻。作者将这种感悟延伸至对待人生

每一个重要的关口,以小见大,写出新意,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师小结:选材要真实、新颖,选材的角度很重要,可以从富有特色、角度新奇、具有

时代性等方面进行选择,还可以从平常材料中翻出新意来。只要围绕中心,选好角度进行

选材,写出的文章就会真实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结合实例,练习选材方法。

(1)下面是老师给教材P99的“写作实践二”选择的两组材料,大家读一读,说说

你更欣赏哪组材料。

以课件出示..........................................................

材料一:咱们班同学,个个优秀,各有特点,班长领导能力强,深得同学们喜欢;李

锐勤奋刻苦,废寝忘食,学习成绩优秀;高峰乐于助人,经常在公交车上给他人让座,扶

老人过马路等。总之咱们班的学生个个都是“牛人

材料二:咱们班有“四大牛人”。“社区活雷锋”李军,李军主动报名当社区志愿者,

承担社区工作,热心帮助社区老人,有些老人不会使用手机购物,他便热情地帮助他们用

手机购物,并教老人使用手机,得到社区老人的称赞。班级的“葛朗台”吴晓,平常从来

不肯借东西给别人,别人动一动她的东西,她就特别生气,她小气、抠门是出了名的,我

们称她“葛朗台”,有一次班上同学忘记带钱,没钱买早餐吃,她看到后默默买好早餐放

到同学的课桌上。我们都不敢相信“葛朗台”也有大方的时候……

(生自由发言)

预设材料二事例详细生动,真实可信,选材的角度独特,材料新颖,富于时代感,

体现了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人物形象特点鲜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材料一假大空,有美化人物之嫌,并且选材角度老套,材料陈旧,缺乏新意,人物形

象面具化,没有感染力。

(2)对照自己课前列的提纲,看看还能从哪些角度选择真实、新颖的材料来丰富人

物形象、体现人物的特点。选择其中一个材料,写一个小片段,要求写出人物鲜活的性格

特点(200字左右,8分钟内完成)。

①学生当堂写作,8分钟内完成习作。

②小组内交流、互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③师生共评,指出优缺点后,学生修改习作。

师小结:同学们,作文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风尚、

新认识、新观点、新经验等,都能让读者耳目一新。我们需要细致观察生活,用心思考,

去发现、挖掘材料的新颖、独特之处,进行积累,使之变成写作的素材,再根据写作的中

心,多角度选材,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做到真实、新颖。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妙趣

横生,情感才会震撼心灵,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

分析经典文章的选材,明确选材新颖的角度;一组材料实例的对比,明晰真实、新颖

材料的特点;片段写作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选择真实、新颖材

料的方法。

三、总结存储

1.教师总结。

“生活中不是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发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考场作文是和

平时习作交错相通的。所以,我们要想在考场上得高分,就应该在平时的写作中苦练功夫,

在领会题目含义、确定立意的基础上,学会选择自己身边的素材,用真实、新颖的材料写

出优秀作文。我相信只要大家学会选材,写作的“资源库”就会永远都是满满的。

2.布置作业。

这节课之前老师让同学们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对这一天中印象最深刻、最有感触的

经历做详细记录。现在请大家看看自己的记录,把它当成材料,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

篇作文。(注意:确定好中心,选择好材料,列出提纲后,再行文。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写作怎样选材

技巧一:直接、间接,漆材积累多样化

I

技巧二;围绕中心,突破难关精准化

I

技巧三:真实、新颖,取舍加工特色化

设计亮点

两节课的设计都注重引导学生从已学的经典课文中积累写作知识、学习写作方法,这

样的设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学习。如第一课时通过对本

单元课文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归纳出选材的两个要点;第二

课时通过分析经典文章选材角度,了解如何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体会选择真实、新颖材料

的重要性。从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方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究到的,这也使学生在学习

中获得成就感。将写作理论逐步落实于具体写作实践中,设计一些有梯度的活动,用例子

搭建桥梁,逐步让学生掌握选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写作的信心。

写作怎样选材

教学目标

1•了解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习选材的方法。

3■进行写作实践,能够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到真实新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篇文章,立意再好,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花,水中月。素材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着文章的品位和质量。在确定好文章的主旨的情况下,对入选的素材要加以鉴别,不能认为“拣到篮子

里都是好菜”。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选材。

二、了解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各类人物,遇到的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直接材料。作者往往对直接材

料有切身感受,更容易表达自己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写作时运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更利于表达真情实

感。

我们读过的书籍、文章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间接材料。间接材料反映别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或

情感,有利于丰富写作的素材,但需要加以分析和选择,不能一股脑地“为我所用”,否则会有抄袭的

嫌疑。

三、选材的方法

1­要围绕中心选材。中心是指文章的灵魂,需要材料的支撑与表现。

例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前半部分选用改文章、送客、复信等内容,充分表现叶先生待人宽厚

的美德;后半部分又从作文和做人两方面取材,突出了叶先生严于律己的品质。

2•要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在前面取舍的基础上,将前面所取之材进行详略处理,最能表现中心的

材料要详写,对表现中心有辅助作用的材料要略写。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

中心材料

阿长不无愚昧、可笑之处,但她对“我”的无私关怀,让“我”永远感念。

阿长名字的由来

阿长喜欢切切察察

阿长睡觉摆"大”字

阿长正月初一早上让“我”吃福橘

阿长讲“长毛”的故事

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

才能写得好。

3•选材还要真实新颖。真实,是指选择的材料应该是自己亲历的事情,而不是道听途说或无中生

有编造出来的。要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有意义的材料,为自己所用。新颖就是指新而别致,与众不同,不

落俗套。新颖的材料应该是别人未使用过的,或者虽然已经有人用过,但自己又有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选取这样的材料入文,才能打动他人。

请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说说“真实新颖”是如何体现的。

以“说说咱们班”为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同学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

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麋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

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

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轶闻趣事津津乐道……“语文一族”“数学一族”等

也各有特点。

第一则材料存在着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的毛病,缺乏感染力;第二则材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实战演练

(一)你们班上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

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

“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参考范文: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我们班的“牛人”挺多,数学“牛人”,音乐“牛人”,体育“牛人”……他们的存在让我的班级

变得更加完美,让我来为你介绍几位吧!

数学“牛人”刘成洲。不愧是“牛成洲”,在数学方面他真的是够“牛”了。上数学课时,他总是

把手高高举起,他很安静,也很认真,似乎身上所有的细胞都在为数学课而准备。我数学不错,可在他

那敏捷的思维下,我不得不甘拜下风。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几何题。太复杂,这是我对这道题

的第一印象,所有人都进入了思考。可一分钟未到,老师便说:“已经有一位同学会做了。"我不禁抬

头望去,只见刘成洲胸有成竹地把手高高举起,没有沾沾自喜,没有骄傲自大,唯有眼中水波不惊的平

静,就像不是自己在举手一样。我默默佩服,佩服他的聪明,他的认真,他的平静。

音乐“牛人”,陈选烽。他有着肥胖的身材,同时也拥有着“天箱之音”,在学校中的所有文艺活

动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唱歌可是一绝,虽说我对唱歌不是很感兴趣,也不是很懂,可噪音和乐音我

还是能分辨出来的。他唱歌很有魅力,在他唱歌时你就沉醉在他的歌声中了。记得一次元旦晚会上,他

给我们带来了一首《着魔》,优美的伴奏响起,歌声随着节拍从他口中飘出。你听,这歌声就像清晨的

露珠,给人以清爽和甘甜的享受:这歌声就像冬日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和明亮的体会;这歌声就像沙漠

的清泉,给人以滋润和希望的动力。这就是他的歌声!一首曲子结束后,我才缓缓回过神来,心中一片

美好。他记歌词简直比我吃饭还快,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背语文课文和背英语单词都不快,但在背歌词

方面我确实不如他,这也许就是天赋吧。他唱歌会带给我们快乐,带走我们的炀恼,在他的歌声中我感

受到了美好。希望他能一直唱下去,把这一片美好带给更多人。

体育“牛人”,方自鑫。他爸妈的运动细胞估计都遗传到他身上了,所以他跑起步来跟飞一样。运

动场上,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我在后面只能远远地看见他的背影,也许过一会儿连背影都看不到了。

在运动会上,他是我们班的支柱,是我们班的希望。他带着我们的期望走到田径场上,经过一番努力后,

在热烈的欢呼声中,他以超乎平常的速度拿下短跑第一,又以坚忍的意志拿下长跑冠军。他挥洒汗水付

出艰辛的努力后终于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他身体素质很好,在体育锻炼中有极大优势。我不得不说,在

体育运动方面,他可真“牛”。

以上三位都是我们班上赫赫有名的“牛人”,我们班上的“牛人”还有很多,例如:画画“牛人”

王德江,搞笑“牛人”沈维超……也是因为这些“牛人”的存在,我们的班级才会这样团结,这样积极

向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