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痈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肺痈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肺痈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肺痈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肺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学一肺痈

1.肺痈的治疗原则是

A.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B.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C.清热解毒,肃肺化痰

D.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E.清热解毒,宣肺平喘

2.肺痈溃脓期的治法是

A.养阴清肺

B.清肺化痰

C.养阴补肺

D,排脓解毒

E.益气养阴

3,肺痈溃脓期的治疗主方是

A.银翘散

B.千金苇茎汤

C,如金解毒散

D.桔梗杏仁煎

E.以上都不是

4.肺痈中的表示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是

A.初期

B.成痈期

C.溃脓期

D.恢复期

E.以上都不是

5.肺痈恢复期的治疗主方是

A.沙参清肺汤

B.银翘散

C.千金苇茎汤

D.加味桔梗汤

E.如金解毒散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肺痈的治疗当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清热解毒、化

瘀排脓的治法。

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肺痈溃脓期的治法是排脓解毒。

3、【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肺痈溃脓期的治疗主方是加味桔梗汤。方中以桔

梗、慧故仁排脓祛痰,贝母、橘红化痰散结,草苗子泻肺去

痈,银花、甘草清热解毒,白及凉血收敛止血.但应注意

到,本方排脓之力不足,故应重用桔梗、意瑟仁,或加皂角

刺、穿山甲等,以增强排脓作用。

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溃脓期是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Q

5、【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肺痈恢复期的治疗主方是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

煎加减。

细目五肺痈

要点一概述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

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

征。

要点一病因病机

㈠病因

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二)病机

肺痈病位在肺。

基本病机为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痰

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

渍破外泄。

肺痈病理性质主要表现为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方见阴

伤气耗之象。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血瘀。血瘀则

热聚,血败肉腐酿脓。

肺痈的病理演变过程,可以随着病情的发展、邪正的消长,

表现为初(表证)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不同阶段6

1、初期(表证期)

因风热(寒)之邪侵袭卫表,内郁于肺,或内外合邪,肺卫同

病,蓄热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出现恶寒、发热、咳

嗽等肺卫表证。

2、成痈期

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热毒浸淫及血,热伤血脉,血

为之凝滞,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表现高热、振寒、咳嗽、

气急、胸痛等痰瘀热毒蕴肺的证候。

3、溃脓期

痰热与瘀血整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继则肺损络伤,脓疡

内溃外泄,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

4、恢复期

脓疡溃后,邪毒渐尽,病情趋向好转,但因肺体损伤,故可

见邪去正虚,的病理过程。随着正气的逐渐恢复,病灶趋向

愈合。溃后如脓毒不净,邪恋正虚,每致迁延反复,日久不

愈,病势时轻时重,而转为慢性。

要点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临表表现

发病多急,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吐黏浊痰,经旬

日左右,咯吐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相兼,身热遂降,病情

好转,经数周逐渐恢复。如脓毒不净,持续咳嗽,咯吐脓血

臭痰,低烧,消瘦,则为转成慢性。

2、验痰法

肺痈病入咳吐的脓血浊痰腥臭,吐在水中,沉者是痈脓,浮

者是痰。

3、验口味

肺痈病人吃生黄豆或生豆汁不觉其腥。《寿世保元・肺痈》

曾说:〃用黄豆一粒,予病入口嚼,不觉豆之气味,是肺痈

也。"《张氏医通・肺痈》也说:〃肺痈初起,疑似未真,

以生大豆绞浆饮之,不觉腥味,便是真候。"

4、体征

肺痈患者可见舌下生细粒。迁延之慢性患者,还可见杵状

指。脓肿接近胸壁部位者,叩诊可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

弱,或闻及湿啰音。

(二)鉴别诊断

1、肺痈与咳嗽

肺痈应与咳嗽病的痰热蕴肺证相鉴别,两者均可见发热、咳

嗽、咯吐脓痰、胸痛等症状。但咳嗽痰热蕴肺证般为气分邪

热动血伤络,病情较轻;肺痈则为瘀热蕴结成痈酿脓溃破,

病情较重。

在病理表现上有血热与血瘀的区别,临床特征亦有不同,咳

嗽痰热蕴肺证咳吐黄稠脓痰、量多,夹有血色,痰无腥臭

味,肺痈则咯吐大量腥臭脓血浊痰。若咳嗽痰;热蕴肺证迁

延进展,邪热进一步瘀阻肺络,也可发展形成肺痈。

2、肺痈与风温

由于肺痈初期与风温极为类似,故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

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

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

中有腥味是其特点,特别是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

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升,咯吐浊痰,应进

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6

要点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肺痈首先应辨病期,其次辨虚实,最后辨转归。

1、辨病期

初期(表证期)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痰多等肺卫表证;成

痈期表现为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咳痰黄稠量

多、带有腥味等痰瘀热毒蕴肺的证候;溃脓期见排出大量腥

臭脓痰或脓血痰等肉腐脓溃的证候;恢复期症见身热渐退,

咳嗽减轻,咯吐脓痰渐少,臭味亦淡,气短,口燥咽干,面

色无华,形体消瘦,阴伤气耗的病理过程。

2、辨虚实

肺痈初期及蕴痈阶段,辨证总属实热之证;溃侬期大量腥臭

脓痰排出后,因痰热久蕴,肺之气阴耗伤,表现为实证为主

兼有虚象;恢复期则以阴伤气耗为主,兼有余毒不净之虚实

夹杂证候。

3、辨转归

溃脓期是病情转归的关键点,如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

少,腥臭味转淡,饮食知味,身体不热,脉象缓滑,则病情

向愈,若溃后音噫无力,脓血如败卤,腥臭异常,气喘鼻

扇,胸痛,饮食少进,身热不退,爪甲青紫带弯,脉短涩或

弦急,为肺叶腐败之恶候。

(二)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的治法,脓

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J脓已成需排脓解毒。按照有脓必排的

原则,尤以排脓为首要措施。具体处理可根据病程,分阶段

施治。初期风热侵犯肺卫,宜清肺散邪;成痈期热壅血瘀,

宜清热解毒,化瘀消痈;溃脓期血败肉腐,宜排脓解毒;恢

复期阴伤气耗,宜养阳益气;若久病邪恋正虚者,则应扶正

祛邪

(三)证治分类

肺痈的证治分类反映了该病的病例演变过程,即分为初期、

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进行辨证论治。

1、初期

证候: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胸

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脉浮数而

滑。

证机概要:风热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代表方: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芦根、竹叶、桔梗、贝母、牛芳

子、前胡、甘草。

加减:表证重者加薄荷、豆豉疏表清热;热势较甚者,加鱼

腥草、黄苓清肺泄热;咳甚痰多者,加杏仁、桑皮、冬瓜

子、枇杷叶肃肺化痰;胸痛加郁金、桃仁活血通络。

2、成痈期

证候: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

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

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蕴酿成痈。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代表方: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常用药:慧葭仁、冬瓜仁、桃仁、芦根、桔梗、黄苓、金银

花、鱼腥草、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

加减:肺热壅盛,壮热,心烦,口渴,汗多,尿赤,脉洪数

有力,苔黄腻,配石膏、知母、黄连、山桅清火泄热;热壅

络瘀,胸痛著,加乳香、没药、郁金、赤芍以通瘀和络;毒

瘀结,咯脓浊痰,有腥臭味,可合用犀黄以解毒化瘀。

3、溃脓期

证候: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

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

渴喜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

证机概要: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侬液外泄。

治法:排脓解毒。

代表方:加味桔梗汤加减。

常用药:桔梗、慧弦仁、冬瓜仁、鱼腥草、金养麦根、败酱

草、金银花、黄苓、芦根。

加减:络伤血溢,咯血量多,加丹皮、山桅、藕节、白茅

根,另服三七、白及粉以凉血止血;津伤明显,口干,舌质

红,加沙参、麦冬养阴生津;气虚不能托脓,q短,自汗,

脓出不爽,加生黄黄益气托毒排脓;若形证俱实,咳吐腥臭

脓痰,胸部满胀,喘不能卧,大便秘结,脉滑数有力,可子

桔梗白散峻驱其脓。因桔梗白散药性猛烈,峻下逐脓的作用

甚强,一般不轻易使用,体弱者禁用。

溃脓期宜选用桔梗作为排脓主药,且用量宜大。脓毒去则正

自易复,不可早予补敛,以免留邪,延长病程,即使见有虚

象,亦当分清主次,酌情兼顾。此期若病灶部位有较大的肺

络损伤,可以发生大量咳血,应警惕出现血块阻塞气道,或

气随血脱的危象,当按照〃血证〃治疗,采取相应的急救措

施。

4、恢复期

证候: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痰渐少,臭味亦淡,痰

液转为清稀,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有胸胁隐痛,难以平

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烧,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

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

细或细数无力;或见咳嗽,咯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

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

证机概要: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为邪恋正

虚。

治法:清热养阻,益气补肺。

代表方: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百合、玉竹、党参、太子参、黄黄、

当归、贝母、冬瓜仁。

加减:阴虚发热,低烧不退,加功劳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