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大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大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大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大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大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大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二月里刮春风。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雪化了,土地是黑的。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葡萄出窖。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不大一会儿,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儿,绿了。三月,葡萄上架。先得备料。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木的,按照树棵大小,分别堆放在旁边。立柱有汤碗口粗的、饭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先刨坑,竖柱。然后搭横梁。用粗铁丝摽紧。然后搭小棍,用细铁丝缚住。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沟,把大粪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粪,不用稀释,就这样把原汁大粪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够了。四月,浇水。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子。池里放满了水。葡萄园里水气泱泱,沁人心肺。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对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浇水了。再浇,果粒就会涨破。“中空相通”却是很准确的。浇了水,不大一会儿,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6.开头为什么要写“下大雪”?(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节选部分看,作者是如何体现“苦心经营的随便”结构技巧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中多用句号,有什么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通过此文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是怎样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6.点明季节,渲染静谧的氛围。7.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并不涉及葡萄生长周期的事情;月份与月份之间醒目的空行等。8.不仅有效地保持了语气的停顿,而且形成了有意味的节奏,看似随意为之,实则精心安排。9.文如其人。“疏散”的行文,表现了作者淡泊、平和的心灵境界,显示了他飘逸、洒脱的人生气度。

解析6.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渲染氛围。7.从详略的安排、段落的安排来回答这种结构技巧。8.从语气的停顿、节奏来解释文中多用句号的原因。9.通过文章表现出的意境来揣摩作者的心境。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一个重要蕴含就是从精神资源角度对文化遗产进行再阐发、再挖掘和再转化,释放蕴藏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潜能,让文化遗产从典籍、考古、博物馆,从民间、大众和历史中走出来,续写传统文化复兴的华美篇章。文化生态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关键要素。文化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从长远着眼,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重视文化的区域特征、民族差异、风俗信仰、地方传统等因素,同时不忽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构建。建立良好的文化生态运行机制,这对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成长尤为重要。加强传统熏染。文化生态建设倚重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文化人、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农事节气到生态伦理,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无不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基因,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与伦理观念。要让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走入人们的精神世界。注重经典滋养。文化遗产在不同时代都被传承弘扬,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当下要加强精神产品与社会生产的对接,引导传统文化经典主动而有序、积极而稳妥地走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如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透过物化载体窥见智者的思想、技艺和文化,通过展览欣赏文物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还原一段历史、一个事件甚或一种文化形态,让文化经典从文物中走出来,滋养心灵。构建特色引领的机制。区域文化生态建设突出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设置规范实验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我们国家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形态多样,加强区域文化生态建设,既符合国情,也是激活跨地域、多民族文化遗产内生机制的有效措施。“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区域文化生态建设在原有文化圈带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原生态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并引入现代元素文化,如设立闽南、徽州、晋中、潍水等文化生态区;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如设立热贡、羌族、客家等文化生态区;还有突出艺术门类文化特色设立的宝丰说唱、果洛格萨尔等文化生态区,实施整体性保护理念。同时,也要加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的综合营造,有利区域内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分类保护,有利遗产同依附环境的整体统筹,有利文化遗产内生机制的建立完善。(摘编自《人民日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一个重要蕴含,就是续写传统文化复兴的华美篇章。B.文化遗产活起来的要素文化生态的关键,是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自身规律。C.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生态建设要倚重文化传统。D.让文化经典从文物中走出来,且滋养心灵,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加强传统熏染、注重经典滋养、构建特色引领的机制等三个方面论述如何营造文化生态。B.文章以农事节气、生态伦理、节庆活动、民间艺术等事实为依据,旨在阐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C.文章指出要注重经典滋养,让文化经典从文物中走出来,并提出了加强对接、引导等具体的措施。D.对于区域文化生态建设,文章首先分条阐述,然后总体概括。角度分明,层次清晰,很有针对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加强传统熏染,让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走入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文化生态建设的关键要素。B.注重经典滋养,要引导传统文化经典主动而有序、积极而稳妥地走进以农村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C.加强区域文化生态建设,既是符合我国国情,也是激活跨地域、多民族文化遗产内生机制的有效措施。D.区域文化生态建设既兼顾区域的差异性,又加强自然、人文、社会的共性,保护了区域内的文化遗产。参考答案:1.C

2.D

3.A【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就是续写传统文化复兴的华美篇章”以偏概全。内容在第一段,“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进行再阐发、再挖掘和再转化”,除了挖掘,还要再转化。从原文“让文化遗产从典籍……走出来,续写……”来看,“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还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B项,“是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自身规律”曲解文意。第二段原文是“需要从长远着眼,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并非“以发展的眼光”。D项,“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属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这一观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文章首先分条阐述,然后总体概括”错,关于“区域文化生态建设”的论述在文章最后一段,文章是先总体概括,接着逐层阐述。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是文化生态建设的关键要素”有意夸大。文章第三段的意思是文化生态建设需要加强传统熏染,并没有说是第一要务。故选A。【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既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赵法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周易〃文言传》,大意是经常行善的人家会有许多可以庆贺的事,经常做恶事的人家会有许多灾祸,初看起来,这句话是在讲报应,其中也的确含有报应的意思,但是在儒家文献中的这句话,某中包含的报应观念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念又有所不同。

儒家的主流观点不太强调报应,因为儒家道德修养的目标是成为君子,而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明白义利之辨。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孟甚至要求他们的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认为,仁义既是天道,也是人道,为仁义而牺牲,死得其所,使生命获得永恒意义。

钱穆先生曾经将儒家人生观与其他文明宗教的人生观相比较,说儒家的君子,他们居仁由义不是为了获得好处,不管它是来自今生还是来世。而且君子恰恰是要超越这种功利主义的考虑,他不把道义当手段,而是当作目的本身。

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的羁绊,并不是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对此有独特的理解。杀身成仁是君子的担当和境界,实践仁义礼智信也经常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总的来看,长远来看,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讲仁爱奉献的儒家道德何以有利于人生?说到底,违反道德的行为可以得利于一时,却难以长久持续。比如一个?“信”字,欺诈或许能够获利,但是长此以往必然臭名远扬。那些讲诚信的人虽然有时也吃亏,但能获得信誉和广泛的信任,事业便越做越大。

道德与利益的问题,又被称为?“德福关系”问题,也是西方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德者未必有福,享福者未必有德,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哲学家康德认为,经由上帝审判之后,“德”与?“福”最终能够实现一致,作恶者将会下到地狱,而行善者将会升入天堂,于是公平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可是,儒家没有上帝观,有人经常行善却穷困潦倒,有人作恶多端却福寿俱全,如何解释这种情况呢?儒家对此的回答是家庭。一个人的积德行善未必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但一定会为他的后代积下?“阴德”,一个人作恶多端,尽管能做高官,骑骏马,但他的债务将由子孙偿还。通过引入家庭和时间两个因素,儒家也成功解决了?“德”与?“福”表面上的矛盾。

那么,现实中是否真是如此?城市兴起的时间较短,不易觉察,但在乡村中则常常应验。常听上了年纪、见识多的村里老人说,凡是目前发展不错的家庭、现在有出息的人,祖先父辈多是厚道人。我们看历史上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比如范仲淹、曾国藩等人的家族,人才辈出,福泽绵长,乃是因为他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为优良的家教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优良品格。这也算是对“积善人家论”的证明。因此古人也说:“德者,得也。”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深入人心。

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并非迷信,而是儒家历史理性的结晶。它以儒家的成德之教为思想基础,强调德行修养和与人为善才是一个家庭长期繁荣兴盛的根本保障,不但在义理上可以说得通,在现实中也有事实证实,反映了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易》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虽然也含有报应的意思,但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不同,与西方的“德福”观也有区别。B.儒家道德修养超越了功利主义的考虑,目标是成为君子,同时也是为了给后代积下“阴德”。C.明白义利之辨是成为儒家君子的首要条件,君子为了仁义不但可以放弃一些个人利益,而且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D.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追求道德在更大范围、更长远的时间对人生和社会的益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孟认为,仁义是天道,也是人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可以让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B.钱穆先生的研究表明,儒家君子居仁由义非为“余庆”,非惧“余殃”,道义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C.在儒家那里,“积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被赋予了时间和家庭因索,解决了“德”与“福”表面上的矛盾。D.“阴德”之说在乡村常常应验,而在城市中不易觉察,表明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源于传统的农业社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通过与佛、道及西方哲学的具体对比,深刻地阐释了儒家报应观念的独特性。B.文中引人康德对现实生活中“德福”矛盾现象的解说,是为了说明儒家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只是解决了“德”与“福”表面上的矛盾。C.文章运用引用、对比、举例、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让读者对“积善”的意义有一个新的认识。D.本文从“积善”与“报应”这一话题出发,从个人修养、家族传承和社会效应三个层面阐述了儒家独特的福报观。参考答案:1.B

2.D

3.D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B项,曲解文意,文章第3段说“他们居仁由义不是为了获得好处,不管它是来自今生还是来世”,但选项却说“同时也是为了给后代积下‘阴德’”,此说法与原文不符。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概括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D项,曲解文意,据第7段可知,“‘阴德’之说在乡村常常应验,而在城市中不易觉察”是因为“城市兴起的时间较短”,而并不能“表明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源于传统的农业社会”。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A项,论证方法分析错误,本文只是在首段简要提及“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念又有所不同,”并未“与佛、道”“具体对比”。B项,曲解文意,据第6段可知,引入西方康德的解说是为了衬托儒家对这一问题解说之深刻,说明“成功解决了‘德’与‘福’表面上的矛盾”,选项改为“是为了说明儒家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只是解决了‘德’与‘福’表面上的矛盾”,与文意不符。C项,论证方法错误,文中没有使用比喻论证。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谦,博州堂邑人。曾祖直,以纯厚闻于乡党,里有盗其衣者,置不问。州将廉知,俾人故窃其衣,亦不诉理,即召诘前盗衣者,俾还之。直绐云:“衣乃自以遗少年,非窃也。”州将义之,赐以金帛,不受而去。父仁罕,轻侠自任。五代末,寇盗充斥,仁罕率众断澶州浮桥以溃贼,因诱获数十人,出刍粟给官军。补内黄镇将。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

谦少感概,不拘小节。初诣岭表省父,仁罕资以金帛,令北归行商。还堂邑旧墅,尝为乡里恶少所辱,谦不胜怒,殴杀之。亡命京师,遂应募从军。补卫士,稍迁内殿直都知。至道初,真宗升储邸。增补宫卫,太宗御坐,亲选诸校,授谦东宫亲卫都知.赐袍笏、靴带、器币。真宗即位,擢授洛苑使。谦起行伍,不乐禁职,求换秩,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上幸大名,至北苑,属谦有疾,遣归将护,谦恳请从行。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疾瘳,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上闻,赐白金二百两。驾还,改捧日左厢都指挥使。时高翰为天武左厢都校,有卒负债杀人,瘗尸翰营中,累日,发土得之。上怒翰失检察,执见于便殿。谦即前奏:“翰职在巡逻及阅教诸军,不时在营,本营事宜责之军头。”上为释翰罪。

先是,谦久权殿前都虞候,俄擢曹璨正授,谦颇形慨叹。至是,璨副马军,而升谦领禁卫焉。河北屯兵,常以八月给冬衣。谦上言边城早寒,请给以六月,后以为例。无何,以足疾求典郡,上召见,敦勉之。

(《宋史?刘谦传》卷二百七十五)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置不问

置:搁置

B.州将廉知

廉:访查C.即召诘前盎求者

诘:责问D.直绐云

绐:告知

5.下列各组句子,能直接表现刘谦“不拘小节”和“为人耿直”的一组是(3分)

A.①尝为乡里恶少所辱

②稍迁内殿直都知

B.①不乐禁职.求换秩

②谦恳请从行

C.①谦不胜毯.殴杀之

②本营事宜责之军头

D.①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

②以足疾求典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谦的曾祖父刘直,因纯朴敦厚在乡里闻名,父亲刘仁罕,在五代末强盗窃贼横行的情况下,曾带领众人奋勇击溃窃贼,并拿出粮草供给官军。

B.刘谦年轻时情感激昂且有气概。到岭外探望父亲,父亲用钱财和布帛来资助他,让他回家经商。刘谦在乡里犯了人命案,逃命到京城,应征入伍。

C.宋太宗和宋真宗都十分信任刘谦,太宗准备退位时赐给他袍笏、靴带、器币,真宗登基后,提拔他为洛苑使,由于他不喜欢宫禁中职位而改任他职。

D.在士兵欠债杀人,把尸首埋在高翰营中,后来挖地找到尸首一事上,皇上怒斥高翰有失检察,高翰在便殿申诉,由于刘谦的禀奏才免除他的罪过。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5分)译文:

(2)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6分)译文:

参考答案:(2)皇上就让他的两个儿子随行侍奉,还带着御医跟从,有御用厨师调剂膳食来供给他。(句子大意正确2分;“俾”(使,让)、“挟”(挟带,带着)、“给”(供给)各1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8分)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①。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刻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②。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

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今安徽桐城人。②给旗人做奴仆。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狱成,名世坐斩

坐:定罪,入罪

B.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

囿:局限,拘泥

C.又请矫积习,兴人才

矫:纠正

D.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举:举例,说出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乃召苞直南书房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苞本来要参加殿试的,可是因为母亲生病,便回家侍奉,后来因替戴名世的书作序而受到牵连下狱。B.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米,然后再上报。C.在兴人才方面,方苞提出,皇上应定时在朝廷上接见大臣,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就要奖赏。D.方苞的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实行。7、文言翻译(8分)(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4分)

(2).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4分)

参考答案: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3—27题。(11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闻:闻名B.未有知其修者

修:美好的样子C.此小大之辩也

辩:同“辨”,分辨D.定乎内外之分

定:认识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其名为鲲

自令放为B.奚以知其然也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C.以五百岁为春

但以刘病日笃D.有鱼焉

置杯焉则胶2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A.而征一国者

B.故述往事,思来者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D.太上不辱先26.下列各项中,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大志辩”,“小”和“大”是有区别的,但从全文看,“小”和“大”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差异,都“有所待”。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是对偶,本节其他的句子整散结合,富有变化,有节奏感。C.在表现手法上,注意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形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时,学鸠以轻蔑的口吻来责问对方鹏,这种狂妄无知的特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D.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四种人,宋荣子“犹然笑之,说明他做到了无功无名,已经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了。参考答案:23.B

24.D

25.C

26.D(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对下列语段中必须删去的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教师肩负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承,①还要传承传统的优秀文化,我们②更需要严肃而认真的思考,思考③并解决当下的问题;教师肩负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播,④还要传播外来的⑤别的优秀文化,我们需要扎根本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做严谨的思考,思考现实的教育生态,分辨发展的方向。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列语段中必须删去的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阅读语段,“教师肩负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承”和“传承传统的优秀文化”之间不是递进关系,故应删除①。排除A项。同样,“教师肩负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播”和“还要传播外来的”,两者之间不是递进关系,故应删除④。排除C项。另外“外来的别的优秀文化”中的“外来的”和“别的”语意之间有重复部分,孤影删除⑤。排除D项。本题选B项。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讲究多子多福的中国人突然不爱生孩子了,这得归因于生育成本的上升,孩子的养老功能被削弱和对孩子高质量的培养要求而造成的。B.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