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章末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四章 光现象章末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四章 光现象章末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四章 光现象章末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四章 光现象章末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章末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 B.21∶10 C.10∶51 D.12∶012.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面有许多圆形的光斑A.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这是由于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间隙形成的C.这是光的色散现象D.这种现象能推断出树木的叶子是圆的3.如图所示,有一人甲从平直的桥面沿直线从A处的过程中,在岸边C处的乙可清晰看到平静水面上甲的倒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在桥面上竖直向上跳起来,甲的倒影大小不变B.甲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甲是运动的C.当甲刚过B点后,乙就无法再看到他的倒影D.甲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4.如图所示,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时,发现反射光线也逐渐靠近法线ONB.把纸板B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当光线沿FO方向射入时,发现反射光线沿OE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如果硬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入射光束仍贴着纸板A入射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束5.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迹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所以白光是复色光6.小明在湖边散步时,看到水中的鱼在“白云”中穿梭,下列说法正确的()A.小明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鱼位置要深D.小明看到水中的鱼和“白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7.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为我们展示了一副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翔,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荡,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生活的美丽场景。关于此诗句所描述的场景说法正确的是()A.雄鹰展翅高飞时,在平静水面形成的像将变小B.清澈的水底看上去要比实际位置更深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在清澈平静的水面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8.如图所示为某一条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A.平面镜向右平移B.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C.平面镜应该绕支点逆时针转动D.平面镜应该绕支点顺时针转动9.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了激光反射器,如图所示。如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反射器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0°,那么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光线将转过()。A.90° B.15° C.30° D.0°1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 B.EF为界面,上方为空气C.MN为界面,左侧为空气 D.光线CO为入射光线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角为º,折射角为º,MN的侧是空气(填“左”或“右”)12.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当她向平面镜走进时,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3.汽车的后视镜便于观察后方来车。目前,汽车两侧的后视镜用的是(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物体通过该光学元件成立的(填“实像”或“虚像”)。选用该光学元件的优势是。14.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力表保持5m的距离.如图所示,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则被测者要面向平面镜且距离平面镜m才能进行视力的检查.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15.身高1.6m的小明站在竖直摆放的平面镜前1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m;如果他远离平面镜,他的像的大小将。16.如图甲所示,工人用灯光侧对着墙一照,看起来已经很平整的墙面上仍出现了一些有阴影的地方,这里用到的物理原理是。小明坐在教室的座位上时,能从黑板上方的电子钟玻璃面内看到两盏日光灯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是光的现象:当他走到讲台前再看钟玻璃面发现像不见了,如图丙所示,那么这两盏灯像的位置(选填“改变”或“未改变”),关闭这两盏日关灯后,灯的像(选填“仍在原处”或“消失”),小明发现通过墙壁就看不到日光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墙壁时发生了反射。17.如图所示,一盏探照灯的灯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水池,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亮,在逐步向水池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将看到池底的光斑(填“不会”、“向左”或“向右”)移动。同时,光入水后的传播速度将(变大/变小/不变)。18.如图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的原理图,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面成25°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激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将向(左/右)移动。保持入射光线不变,若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则光点移动的距离(>/=/)h。三、计算题19.近日科学家发现一颗近地小行星,随之向该行星发送了一束激光,激光到达行星表面并返回地面的时间约6s,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地球到该行星的距离约为多少米?20.如图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通过A点,S、A距平面镜分别为10cm和20cm,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cm。求:(1)入射点的位置(2)入射角的大小21.在某次军事演习中,一门迫击炮向目标发射了一枚炮弹,炮弹发射后看到炮弹击中目标爆炸,又过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声音的速度为,不计光传播的时间)(1)先看到爆炸后听到爆炸的声音的原因是是什么?(2)迫击炮离目标的距离是多少?(3)炮弹的速度是多少?四、实验探究题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所准备的实验器材有:透明玻璃板、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应尽量选择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2)当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4)再拿来一块光屏,通过实验证明所成的像是虚像。操作方法是。23.(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亮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在甲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2)如图丙所示是小亮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丁所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24.如图甲是王楠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入射角折射角(1)由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5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30°(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2)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你的依据是:在光的折射中,;(3)同班的陈新同学利用图乙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保持图乙的入射光不动,继续往水槽里加适量的水,会看到水槽底部的亮斑B向移动。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B3.【答案】A4.【答案】B5.【答案】D6.【答案】A7.【答案】C8.【答案】D9.【答案】D10.【答案】C11.【答案】40;60;右12.【答案】4;不变13.【答案】凸面镜;正;虚像;扩大视野14.【答案】2;不变15.【答案】1;不变16.【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未改变;仍在原处;漫17.【答案】向右;变小18.【答案】130°;左;>19.【答案】20.【答案】(1)解:反射至A的光线可看作是从S的像点S′发出的,先作出像点S′,连接S′A交镜面于O点,O即为入射点,如下图所示:因为∠AOB=45°,所以OB=AB=20cm所以入射点在距B点20厘米处。(2)解:作辅助线S′C平行于镜面,AC垂直于镜面,则AC=AB+BC=30cm因为S′C=30cm,所以在△AS′C中,∠AS′C=45°,又因为S′C平行于镜面所以∠AOB=∠AS′C=45°所以反射角∠NOA=90°−∠AOB=90°−45°=45°入射角的大小为∠SON=∠NOA=45°21.【答案】(1)解: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先看到爆炸后听到爆炸的声音。答:光速远大于声速。(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