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阅卷人一、现代文阅读(35分)得分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式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于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以音乐与礼相比,他甚至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音乐在人的教化形式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音乐教化人极为独特,如荀子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影响甚大,并逐步形成了儒家的乐教传统。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教人以礼。音乐的礼仪功能与教育功能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即音乐的教化作用往往融入音乐的礼仪功能之中。不同场合演奏的音乐,是礼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素质,即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班固说:“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人之喜怒。”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情感。朱熹也说:“先王制礼,所以节人情,抑其太过而济其不及也。”乐与礼同,声以节情,就是为了“使人心和而不乱”,使人性情中正而不乖戾。这就是《礼记·乐记》所说的“知乐则几于礼”的原因。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与此相近,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中国古代的乐教可以帮助我们补上这一课,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一课。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的教化实际上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浸染与熏陶,渐渐地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性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效果巨大,一旦形成就不好逆转。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俗的盛衰。因此,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正因为认识到音乐影响人如此之深之大,所以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本体的内容,如歌词(诗)是否雅正,音乐曲调是否淫靡。从孔子就开始关注音乐有无节制,他明确主张“放郑声”,原因是“郑声淫”,即郑地的音乐没有节制,过于淫靡。他心目中最好的音乐是《关雎》,因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也形成了一个传统,即一般多提倡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所以卫灵公听而悦之。但“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乐者所以致和,非所以为淫也”,所以俗乐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靡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倡。(摘编自宋静的《“乐教”传统当弘扬》)材料二:荀子把“乐”理解为人类生活的根本追求,理解为人类与宇宙、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此乃“乐”之发生与存在的形上依据。从“乐”产生的本原上说,“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情感需要。这不仅仅在于“乐”具有人类情感之属性,更主要在于“乐”蕴涵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故荀子之“乐”有上下贯通之义:其上可以通往“天下之道”;其下可以抵入人心,推动人性之“化性起伪”。其上通往“天下之道”,主要认为“乐”是“天下之道毕是矣”,从《乐》与《书》《礼》《易》《春秋》相同之处来看,它们均是“天下之道”的体现,是天地万物存在及其发展的反映。从“乐”的独特性来说,“乐”及器具与天地万物相感通,是对天地万物的象征。其中以鼓象征天之清明,以钟象征地之广大,以磬象征水之柔顺,以竽笙箫象征万物之和谐,以筦籥等象征日月星辰即万物之多样,以乐舞之俯身昂首、周旋进退象征天道四时更替。荀子之所以特别重视“乐”,恐怕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乐”萌发于生命情感,又反过来能够对生命情感进行调适,从而指明了天地、“乐”、情感三者具有同源性。“乐”既能够体现出天地万物的自然秩序与和谐统一,又可以深入人心,化有情感,感动人之“善心”。(摘编自许春华《荀子<乐论>:弘扬一种合乎“道”的“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对人的教化,始于学诗,继之以学礼,成于音乐。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B.在中国古代,音乐具有礼仪功能和教育功能,其教化作用往往融入其礼仪功能之中。礼仪功能最重要。C.在礼仪活动中,音乐配合礼的施行,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人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乎社会规范。D.“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古人可以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社会,因为音乐能改变世风,决定风俗的盛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有无节制、歌词是否雅正等音乐本体的内容,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音乐对人有深远巨大的影响力。B.荀子认为“乐”上可通往“天下之道”,下可抵入人心,所以“乐”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的生命情感需要。C.“乐”是人类与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各种乐器是对天地万物之特性以及天道和谐多样、四时更替的象征。D.“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其中《韶》《武》皆应为雅乐。3.下列关于音乐的名句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A.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舒曼B.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蒙泰威尔第C.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德彪西D.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亨德尔4.材料一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提倡美育开设音乐课是必须的,但人们对音乐教育认识并不充分,有人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弹弹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音乐教育作用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Ⅱ匆匆人生【德国】库尔特•库森贝格当他还是孩子时就令人惊诧不已,他像见了风似地疯长,一下子蹿得很高,可同样突然一下子就不再长个儿了;他说话颠三倒四,因为思想和表达合不上拍;他行走如飞,常常同时出现在多个场合;他每年都要跳一级,可这还不够,他希望一下子就从学校毕业。离开学校后,他找了个听差的差事,他是唯一奔来奔去的听差小伙儿。他送完东西就马上返回,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相信他确实已办完了一件事,所以就被辞退了。他专心致志地练起速记来,不久就能在一分钟内写下五百个音节。尽管如此却没有一家办公室愿意聘用他,因为他提前几周就给信件注上了日期,而且如果他的上司口授速度太慢时,他会无聊地打哈欠。经过短暂的、在他看来却是无休无止的找寻后,人们让他做了一名公共汽车驾驶员。后来,他每每想到这个工作便不寒而栗。他常常得让一辆行驶着的车辆停下来,大街上那些奔跑的人们、等在站上的人们向他频频招手时,他得听他们的。但有一天,他没去理睬招手的人群,而是把公共汽车高速开出了市区。这样一来,这个饭碗自然也就丢掉了。这件事情被登上了报纸,同时引起了体育界的关注。他从每周开六天公共汽车的驾驶员变成了一名赛车运动员,这可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奇迹。大公司都争着向他献殷勤。最后,一个财大气粗的财团得到了他,让他做了合伙人。在领导岗位上他卓有成就,他是位咄咄逼人的谈判高手,先把谈判对手搞得晕头转向,再令他们一个个乖乖就范。当下定决心成家的几小时后,他就向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一百米金牌获得者求婚,把她从运动场赶到婚姻登记处,逼迫她马上结婚。共同的兴趣爱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场婚姻结出了不同寻常的果实。年轻女子使出浑身解数,为的是不落在他的后面。她做起家务来动作敏捷,在冬天就穿上夏装,在预产期之前就把孩子生了出来,怀了五个月的胎,那是个在母体内只待了五个月的孩子。这孩子躺在摇篮里就能流利地说话,在会走路之前就已学会了跑步。她发明了新式快速食品,三下五下就能吞进肚里,而且马上就能在胃中消化。家中的佣人每天更换一次,后来是每小时更换一次。最后,她找了一位原来在火车餐车上干活儿的厨师到家中烧饭,又找了两名空中先生,这两位身手敏捷、动作利索——她在各个方面都是她先生的好帮手。而他呢,继续加快着生活的速度。由于他能比其他人更快地入睡,所以只需少量的睡眠。他刚上床睡下,就已经进入了梦乡,但在开始真正做梦前,他又已醒过来了。他在浴缸里用早餐,在穿衣时看报纸,一座自制的滑梯将他从屋里送到屋前已发动了的汽车里,然后箭一般地飞驰而去。他话说得不多,像电报用语那么简练,慢条斯理的人很少能听懂他在讲些什么。他从不错过那些比速度的体育竞赛,出高价奖赏获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可谁也未得到过这些奖金,因为要求太高,条件太苛刻。他用短时间内赚来的一部分钱制造了火箭。第一枚发射升空的载人火箭,里面坐着的就是他,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旅行。这种匆忙的快节奏生活并不是没有负面影响的,他衰老的速度比起他周围的人要快得多,二十五岁就满头白发,三十岁时就成了个颤巍巍的老头儿。在科学能解释这种罕见现象之前,他就死去了。因为他没有耐心等待火化,在死亡的瞬间,立即化为了灰烬。令他失望的是,报纸在第二天才登出讣告。他去世以后,一分钟又慢慢地恢复为原来的六十秒。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人公没有理睬招手的人群,而将公共汽车高速开出市区,是因为他不喜欢停滞和等待。B.“匆匆”,换个说法,其实就是速度,而且是快节奏的速度,这种速度体现在主人公的多个方面。C.女子被“赶到婚姻登记处”,是被逼迫着结婚的,可见“她”与“他”结合非真心自愿。D.匆忙快节奏的生活,让“他”获得了很多成就,同时也对“他”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围绕主人公“像见了风似地疯长”展开写作,用简练的语言暗示了小说的主题。B.不断加快生活速度是主人公的不懈追求,小说大量运用夸张手法来突出表现这一特点。C.小说用很短的篇幅展现了小人物与时间赛跑的一生,用荒诞的故事表现生活的真实。D.主人公是一个扁平人物,作者没有描写他的肖像和语言,也没有展现他的人物复杂性。8.小说的灵魂是叙述,请简要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小说是如何从不同角度表现“匆匆人生”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卷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得分文言文阅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B.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C.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D.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B.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贫困C.尧舜其犹病诸病:弊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可知,樊迟向孔子问“知”,孔子回答的“知人”指的是知人善任。B.孔子认为只有做到“克己”,让自己的德行完全合乎“礼”,并且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才可以被称作“仁人”。C.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意味着对每一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他不具备仁德,而是他丧失了追求仁德的愿望。D.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处乐”,因为这些人如果长期处在安乐中,会忘乎所以,流于淫滥。古今中外那些“富贵而淫”的人物往往就是如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颜渊、樊迟分别是“克己复礼”“爱人”,回答仲弓、子贡分别是什么?然后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孔子所说的“仁”的理解与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诗歌阅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①。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①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诗人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16.你是否同意“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中体现出的劳动观?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名篇名句默写(1)在《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2)臧克家先生曾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来赞扬那些不失去人之根本精神从而死而不朽的人,用《老子》的话来说是“,”。(3)李白在《蜀道难》中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对权贵极度的藐视,与《将进酒》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阅卷人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得分语言文字运用I词语曜党,文章华国。毛泽东,作为中共最有原创性的思想家和立言者,创造了一个宏大的革命话语系统。“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革命队伍掀起了语言风暴凝集革命者,击败中间派,赢得敌对者。他“率领”一群汹涌的革命词语,____,无往而不胜。他创造的新词汇,建立起共产党文化的核心概念。“整风”是他为党铸魂的____,是“改造思想”之大举。在共产党即将取得胜利、走向执政的红地毯时,他创造出“糖衣炮弹”,警示和教导党内同志要抵制诱惑,不要被敌人____。1946年,他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此论断,打破了“恐美症”“恐核症”,将其有力地推向全国乃至英语世界。“毛氏文章”中,创新的思想、独特的词语、丰富的意象,构成绝妙语录,使人过目难忘,____。这些语录,有的是精研细磨的雕章琢句,一字不可更改;有的是脱口而成的莲花,不经意为之,却犹如神助。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望风披靡神来之笔拖后腿依依不舍B.攻城略地生花妙笔拉下水依依不舍C.望风披靡生花妙笔拖后腿流连忘返D.攻城略地神来之笔拉下水流连忘返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革命队伍掀起了语言风暴,凝聚了革命者,击败了中间派,赢得了敌对者。B.“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革命队伍掀起了语言风暴,凝集了革命者,赢得了中间派,击败了敌对者。C.“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在革命队伍中掀起语言风暴,凝聚了革命者,赢得了中间派,击败了敌对者。D.“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在革命队伍中掀起语言风暴,凝集了革命者,击败了中间派,赢得了敌对者。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语言文字运用焦裕禄组织栽种泡桐防风固沙,为兰考振兴发展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战略资产。有文艺天赋的焦裕禄喜爱泡桐,焦裕禄钟爱的泡桐也。1995年,北京乐器研究所比较全国十几个地区的泡桐,认为兰考泡桐具有纹理均匀,透音性好,耐腐蚀,不变形的特点和无可比拟的优良声学品质,。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一件中国新型民族乐器文琴,能让文琴发出天籁之音,并令世界知名图书馆决定永久收藏的,正是兰考泡桐的上乘材质。1994年,轻工业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确定,兰考县为民族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2014年9月,兰考泡桐及其制品,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美誉。兰考生产的桐木拼板、胶合板、叉接板等板材,年出口量占河南省同类产品出口量的三分之一。2018年到2019年,兰考泡桐产值达96亿元,全县销售乐器82万台(把),生产的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漂洋过海远销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产值达40亿元。今日兰考,。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22.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相对简单的推理形式,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请仿照下面示例,完善材料的推理内容。示例: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大前提:①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进。小前提:②我出使的不是狗国。结论:③我不从这个狗门进。材料: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前提:①小前提:②结论:③阅卷人四、写作(60分)得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所谓礼射,就是带有传统礼仪文化的射箭技艺,是在起源于商周时期“射礼”基础上,用于外修自身体魄、内修品格精神的练习射箭技艺的一种方式。射者在开弓射箭过程中,每个步骤张弛有度、礼仪严谨、行为规范,通过长期的练习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有人认为,射箭就应该追求“百发百中”,不应遵循“礼”;也有人认为“礼射”讲究谦和、礼让、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注重人的道德自省,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更有学习借鉴意义。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A3.C4.①通过音乐与礼的对比分析,闸释了音乐的教化作用;②古今乐教对比,指出现在乐教的不足;③将雅乐与俗乐进行对比,强调古代提倡雅乐、排斥俗乐的传统。5.①音乐能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让人形成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②音乐教育能让人学会节制性情,使人自觉合于社会规范。③音乐教育能激发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④音乐教育能够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5)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相关文字,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1.D.作用绝对化,“决定风俗的盛衰”不对,应是影响。故答案为:D。2.B.“所以‘乐’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的生命情感需要”因果倒置,材料二说的是“从‘乐’产生的本原上说,‘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情感需要”“荀子之所以特别重视‘乐’,恐怕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乐’萌发于生命情感,又反过来能够对生命情感进行调适”。C.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以乐舞之俯身昂首、周旋进退象征天道四时更替”得知指的是乐舞的动作舞姿,不是乐器。
D.从“《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可知,《武》尽美但并不尽善,而孔子提倡的乐要“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从孔子就开始关注音乐有无节制,他明确主张‘放郑声’,原因是‘郑声淫’,即郑地的音乐没有节制,过于淫靡”“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所以卫灵公听而悦之。但‘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由此可见,《武》好听但并不能引人向善,故而不是雅乐。
故答案为:A。3.A.本句符合“‘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情感需要”的观点。B.本句符合“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人的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的观点。
C.本句不符合材料中阐述的音乐的教化功能。
D.本句符合“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的观点。
故答案为:C。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可见,①通过音乐与礼的对比分析,闸释了音乐的教化作用。
第三段“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教人以礼……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可见,②古今乐教对比,指出现在乐教的不足;
第五段“一般多提倡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靡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倡”可见,③将雅乐与俗乐进行对比,强调古代提倡雅乐、排斥俗乐的传统。
故答案为:①通过音乐与礼的对比分析,闸释了音乐的教化作用;②古今乐教对比,指出现在乐教的不足;③将雅乐与俗乐进行对比,强调古代提倡雅乐、排斥俗乐的传统。5.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根据材料一“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人的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可见,①音乐能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让人形成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
第三段“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素质,即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情感”可见,②音乐教育能让人学会节制性情,使人自觉合于社会规范。
材料二“‘乐’蕴涵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可见,③音乐教育能激发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乐’既能够体现出天地万物的自然秩序与和谐统一,又可以深入人心,化有情感,感动人之‘善心’”可见,④音乐教育能够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
故答案为:①音乐能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让人形成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②音乐教育能让人学会节制性情,使人自觉合于社会规范。③音乐教育能激发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④音乐教育能够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答案】6.C7.A8.①小说以第三人称写作,运用全知视角,自由灵活地转换叙述对象,从而客观地全方位展现被描述者的思想状态、生活方式等;②按时间顺序叙事,节奏较快,结构紧凑,突出了人生匆匆的特点;③在讲述的过程中夹杂着叙述人的态度与评价,如“她在各个方面都是她先生的好帮手”等,明确展现作者的褒贬态度。9.①情节组织上,用高密度的细节和快节奏的情节来表现“匆匆”。叙事节奏是匆匆的;②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用夸张、荒诞的手法塑造了主人公“匆匆”的形象,人生节奏是匆匆的;③主题的表现上,对当代社会快节奏工作生活的反思,对于人们过分追求速度的担忧甚至是反讽。【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把握叙述视角的能力。答题角度总结,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人称及视角:第一人称,作用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作用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第三人称,作用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视角:全知全能视角、有限视角、客观视角。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叙述安排上的技巧: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及写作技巧的能力。为了表现主人公人生的“匆匆”,作者在情节上用高密度的细节和快节奏的情节来表现主人公的“匆匆”。6.C.“(女子)非真心自愿”说法错误。,从上下文语境可知,“被逼迫”是因为主人公节奏更快,并不是因为女子不是真心,并且后文明确指出,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故答案为:C。7.A.“小说开头围绕主人公‘见了风似的疯长’展开写作”说法错误。小说中“见了风似的疯长”是指“身高”,后面的分号也说明四者是并列关系,而非总分关系,不是围绕其写作。故答案为:A。8.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述特点的分析能力。从小说“当他还是孩子时就令人惊诧不已,他像见了风似的疯长,一下子蹿得很高”可知,小说以第三人称写作,运用全知视角,即所谓上帝视角来叙述故事。叙述者犹如一位全知者,观察着小说的主人公,从“当他还是孩子时就令人惊诧不已,他像见了风似的疯长,一下子蹿得很高”“经过短暂的、在他看来却是无休无止的找寻后,人们让他做了一名公共汽车驾驶员”“他从每周开六天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成为一名赛车运动员,这可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奇迹”“在作出成家决定后几小时,他就向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一百米金牌获得者求婚,把她从运动场赶到婚姻登记处”“这种匆忙的快节奏生活并不是没有负面影响的,他衰老的速度比起他周围的人要快得多,二十五岁就满头白发,三十岁时就成了个颤巍巍的老头儿”“因为他没有耐心等待火化,在死亡的瞬间,立时就化为了灰烬”等内容总结“他”的一生,突出其快节奏的人生特点。
其次,小说中除了叙述外,多处插入议论,表明作者的观点,也展现了作者的褒贬态度。如文中“她在各个方面都是她先生的好帮手”表现了作者对他的妻子的讽刺。如“他是位咄咄逼人的谈判高手”则写出他在某一阶段的情形,与文中“他说话颠三倒四,因为思想和表达合不上拍”“慢条斯理的人很少能听懂他在讲些什么”前后照应,对其进行讽刺。
故答案为:①小说以第三人称写作,运用全知视角,自由灵活地转换叙述对象,从而客观地全方位展现被描述者的思想状态、生活方式等;②按时间顺序叙事,节奏较快,结构紧凑,突出了人生匆匆的特点;③在讲述的过程中夹杂着叙述人的态度与评价,如“她在各个方面都是她先生的好帮手”等,明确展现作者的褒贬态度。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及写作技巧的能力。为了表现主人公人生的“匆匆”,作者在情节上用高密度的细节和快节奏的情节来表现主人公的“匆匆”。如“当他还是孩子时就令人惊诧不已,他像见了风似的疯长,一下子蹿得很高,可同样突然一下子就不再长个儿了;他说话颠三倒四,因为思想和表达合不上拍;他行走如飞,常常同时出现在多个场合;他每年都要跳一级,可这还不够,他希望一下子就从学校毕业”,这样的叙事节奏给读者以压迫感,让读者也有“匆匆”的感受。
其次,小说中运用夸张、荒诞的手法塑造了主人公“匆匆”的形象。如“在作出成家决定后几小时,他就向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一百米金牌获得者求婚,把她从运动场赶到婚姻登记处,逼迫她马上与他结婚。共同的兴趣爱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场婚姻结出了不同寻常的果实。年轻女子使出浑身解数,为的是不落在他的后面。她做起家务来动作敏捷,在冬天就穿上夏装,在预产期之前就把孩子生了出来,怀了五个月的胎,那是个在母体内只待了五个月的孩子。这孩子躺在摇篮里就能流利地说话,在会走路之前就已学会了跑步。她发明了新式快速食品,三下五下就能吞进肚里,而且马上就能在胃中消化”,这些情节显然是荒谬的,而正是通过这种荒谬体现出主人公人生节奏是匆匆的。
最后,小说的主题即是表现对当代社会快节奏工作生活的反思,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如小说结尾所写的“这种匆忙的快节奏生活并不是没有负面影响的,他衰老的速度比起他周围的人要快得多,二十五岁就满头白发,三十岁时就成了个颤巍巍的老头儿。在科学能解释这种罕见现象之前,他就死去了。因为他没有耐心等待火化,在死亡的瞬间,立时就化为了灰烬。令他失望的是,报纸在第二天才登出讣告。他去世以后,一分钟又慢慢地恢复为原来的六十秒”,这一段充分表现出作者对于人们过分追求速度的担忧甚至是反讽,从而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故答案为:①情节组织上,用高密度的细节和快节奏的情节来表现“匆匆”。叙事节奏是匆匆的;②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用夸张、荒诞的手法塑造了主人公“匆匆”的形象,人生节奏是匆匆的;③主题的表现上,对当代社会快节奏工作生活的反思,对于人们过分追求速度的担忧甚至是反讽。【答案】10.D11.C12.B13.①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正直人的表率作用)就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②士人(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子)不也是很沉重吗?14.回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回答子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点有两方面,一是克己复礼,把对“仁”“礼”的追求变为自己的自觉;一是设身处地体贴他人、关爱他人并且付诸行动。【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好像去见贵宾,役使民众好像去承担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邦国做事没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无抱怨。”仲弓说:“我冉雍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做得不足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损害仁,却能牺牲生命去成就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10.“富哉言乎”是一个主谓倒装句,“乎”一般用在句末,表感叹,故在“乎”后断开,排除AC两项;“选于众”是状语后置句,“举”是“推举”的意思,“举皋陶”,意思是说“推举了皋陶”,故在“举”前断开,排除B项。故选D。译文: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故答案为:D。11.C.病:担忧,忧虑,此处意为不足。译文:就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做得不足呢。
故答案为:C。12.B.“孔子认为只有做到‘克己’,让自己的德行完全合乎‘礼’,并且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才可以被称作‘仁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可知,只要能够做到克己复礼就可被称作“仁人”,能够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那就不单纯是“仁人”,而是“圣人”了。
故答案为:B。13.①“举”,推荐、选拔;“直”,正直的人;“错”通“措”,安置。②“弘”,远大抱负;“毅”,意志坚定;“仁”,名词做动词,实行仁德。
故答案为:①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正直人的表率作用)就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②士人(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子)不也是很沉重吗?1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①由原文第二段“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可知,孔子回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原文第四段“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可知,回答子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②原文第一段提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第二段提到“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倒数第二段提到“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最后一段提到“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些语录,说明孔子为他推崇的“仁”下的定义,“克己复礼”就是“仁”。“克”就是克制、约束。“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的心念、言行,用大家常讲的话就是净化心灵、发扬正能量。“复礼”什么意思呢?只要能做到克己,然后我们的言行就会符合礼仪,符合自然规则了。这样就是“仁”的境界。这个“克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我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我们的妄想杂念,因为我们一切的言行,无论恶的善的,都是因为先有了这个念头,想法,才会付诸言行。其次才是克制言语行动。但我们每时每刻,脑海里都有数不清的念头,此起彼伏。有时候我们想停下来,但你“想停下来”这又是一个念头,越想停下来,反而就越停不下来,这还是粗念。所以,有时候,还必须从克制自己的言行做起,循序渐进,才能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念头,这就是“克己”。由原文第三段“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和第四段“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可知,孔子认为,仁即爱人的观点。孔子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内容主要包括忠和恕两个方面。类似弟子问仁的记载还有很多。比如: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爱人就是关心、爱护他人。爱人这个词包括两个词的含义,一是爱,二是人。作者认为因为两层原因以爱人释仁稍嫌不足。所以说,孔子的“仁”的含义,一是对自己要做到“克己复礼”,对别人要“爱人”。
故答案为:回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回答子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点有两方面,一是克己复礼,把对“仁”“礼”的追求变为自己的自觉;一是设身处地体贴他人、关爱他人并且付诸行动。【答案】15.A16.示例一:我同意这种劳动观。“岁功”指一年的农业收获,“既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这一联的意思是:一年收成虽未估量,但劳作已使我开心。表现了诗人更关注农作时的劳动乐趣,喜欢惬意的农耕生活,这种欣然的情感更感染人,所以我赞同这个观点。示例二:我不同意这种劳动观。这一联的意思是:一年收成虽未估量,但劳作已使我开心。对于农人来说,收成才是最终的结果,没有收成,农人的劳动便没有意义,诗人的开心并不是从农人生存的角度出发的,所以我不赞同这个观点。【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15.A.“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错误。陶渊明不是否定孔子的人生选择,而是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俗却使他望而却步。故答案为:A。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为虽然辛苦耕作一年,收成有无或者多少谁也不能确定,但劳动的过程也是充实快乐的。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自由自在不问结果只管付出的农耕生活。人生就是如此,客观结果我们难以把控,但主观的作为是可以自我操控的。在劳动中充实每一天,让生命有所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和意义,劳动不仅可以收获果实,还可以使人心情快乐,更可以锻炼身体,可谓有益身心。也可以反对这样的劳动观,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一:我同意这种劳动观。“岁功”指一年的农业收获,“既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这一联的意思是:一年收成虽未估量,但劳作已使我开心。表现了诗人更关注农作时的劳动乐趣,喜欢惬意的农耕生活,这种欣然的情感更感染人,所以我赞同这个观点。示例二:我不同意这种劳动观。这一联的意思是:一年收成虽未估量,但劳作已使我开心。对于农人来说,收成才是最终的结果,没有收成,农人的劳动便没有意义,诗人的开心并不是从农人生存的角度出发的,所以我不赞同这个观点。17.【答案】(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庶、壹、皆、馔、醒。
故答案为:(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答案】18.D19.C20.运用比喻,将原子弹比作纸做的老虎,举重若轻,生动形象。表现了共产党人对美帝国主义的蔑视,以及必定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在当时极大地激励了被压迫人民的斗争精神【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18.第一空,攻城略地:攻打城池,掠夺土地。也作“攻城掠地”。略:夺取,占领。望风披靡: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根据前句中的“率领”“一群汹涌的革命词语”可知,语境采用拟人手法,把毛泽东常遭的众多的革命词汇比喻成部队攻打城池,掠夺土地那样,故选用“攻城略地”。第二空,神来之笔:形容作品文句精彩、笔墨传神。生花妙笔: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语境说的是说“整风”一词的创造传神地概括了党的灵魂,此处不是说毛泽东写作能力大有进步,或文章写得很出色,故选用“神来之笔”。
第三空,拉下水:比喻受拉拢,跟坏人一道去干坏事。拖后腿:比喻牵制、阻挠别人或事物使不得前进。语境说的是党内同志要抵制诱惑,不要被敌人拉拢干坏事,故选用“拉下水”。
第四空,依依不舍:形容感情很深,舍不得离开。流连忘返: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语境说的是“毛氏文章”中那些创新的思想、独特的词语、丰富的意象让人留恋不已,故选用“流连忘返”。
故答案为:D。19.划波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毛氏词语ˈ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革命队伍掀起了语言风暴凝集革命者”错中途易辙,因在“革命队伍”前加上“在”;二是“击败中间派,赢得敌对者”错,语序不当和搭配不但当,应改为“赢得了中间派,击败了敌对者”。故答案为:C。20.画横线的句子“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本体是“原子弹”,喻体是“纸老虎”,将原子弹比作纸做的老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对美帝国主义的蔑视,“吓人的一只纸老虎”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班班通设备与物联网结合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股份制企业股份自愿转让与投资者关系维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监理合同延期补充协议-责任划分与风险承担3篇
- 二零二五版中央空调清洗保养及能耗管理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有资产管理委托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股票质押担保合同范本编制与解析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风力发电项目融资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美发师国际交流聘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地毯翻新与维护服务合同范本3篇
-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6
- GB/T 25919.1-2010Modbus测试规范第1部分:Modbus串行链路一致性测试规范
- GB/T 22484-2008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
- GB/T 14040-2007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课件整理
- 奥氏体型不锈钢-敏化处理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弱电施工验收表模板
- 探究基坑PC工法组合钢管桩关键施工技术
- 国名、语言、人民、首都英文-及各地区国家英文名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