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三章《我们身边的物体》。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不同的物体,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具体包括:1.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2.了解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征;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难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等)、触摸板、投影仪等。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触摸板,用于触摸和观察物体。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他们发现这些物体的形状和特征。2.知识讲解:通过投影仪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物体的形状。同时,让学生触摸这些物体,感受它们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征。3.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物体形状和特征的图片,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这是一个圆形的球,它很光滑。”4.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个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物体形状:球、正方体、长方体等。2.物体特征:软硬、光滑、粗糙等。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玩具的形状和特征。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触摸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了解了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在让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物体特征的部分,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描述更多的物体,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和特征?这些形状和特征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三章《我们身边的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和触摸不同的物体,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具体包括:1.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2.了解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征;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难点则是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教具包括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等)、触摸板、投影仪等。学具则是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触摸板,用于触摸和观察物体。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他们发现这些物体的形状和特征。2.知识讲解: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物体的形状。同时,让学生触摸这些物体,感受它们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征。3.例题讲解: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有关物体形状和特征的图片,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这是一个圆形的球,它很光滑。”4.随堂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个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物体形状和物体特征。物体形状包括球、正方体、长方体等;物体特征则包括软硬、光滑、粗糙等。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玩具的形状和特征。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需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对物体形状和特征的理解和描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描述更多的物体,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和特征?这些形状和特征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语言语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使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语调亲切友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描述物体特征时,可以使用对比的手法,如“这个球很圆,那个正方体很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2.时间分配:本节课的时间分配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注意力集中时间。可以将课程分为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中间穿插一些短暂的休息,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3.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如:“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形状的物体?”“这个物体的特征是什么?”等。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4.情景导入: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情景导入的方法,如:“今天,我们一起去一个神奇的物体世界,你们准备好了吗?”通过情景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教案反思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涉及到的物体形状和特征较为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我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的物体,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2.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我使用了提问、举例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但在使用举例时,我应更加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以提高教学效果。3.教学时间:在时间分配上,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注意力集中时间,将课程分为几个环节,并在每个环节结束后给予学生短暂的休息。但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有些环节的时间安排可能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调整。4.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但在让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物体特征的部分,部分学生的表达仍不够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公司居间合同
- 技术支持服务与合作框架协议
- 购物中心场地租赁合同
- 入股合伙人协议书
- 皮革买卖合同
- 企业生物科技研发战略合作协议
- 2025上海玻璃购销合同5篇
- 学会购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 Unit 5 The colourfu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中国滑雪运动安全规范
- DG-TJ 08-2343-2020 大型物流建筑消防设计标准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张永红)教学课件1754
- 2022牛排消费趋势报告
- TPM╲t4Step Manul(三星TPM绝密资料)
-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及其应用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PPT课件
-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
- 桥梁墩柱模板验收标准
- 通达信指标——江恩轮
- 建设工程检测试验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