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塘”等14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教”在本

课的读音,能正确书写“两”等10个字;读记“脑袋”等12个词

语。

2.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能讲

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3.借助课文的短语了解“披”等四个词语的意思,能仿照例子

各说一句话。

4.借助汉语拼音,读好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感叹号

和问号。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塘”等14个生字,读记“脑袋”等12个词语;

正确认读多音字“教”在本课的读音,能根据语境选择读音。能正

确读写“两”等10个字,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写字姿势。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注意感叹号和问号,读好角色对话。

4.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

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1)借助拼音读课文,认读本课的15个生字。

(2)初读课文,和同桌一起认读课后的词语。

(3)再读课文,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

说了些什么。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随文识记“塘、脑、袋”等14个生字,在语境中读准多音字

“教”。

2.借助插图,梳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

3.抓住关键词句,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老师刚才在学校看见了一张寻人启事,大家想看看

吗?

课件出示:

寻人启事

大家好!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和自己的妈妈一

起欢快地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

二(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2.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直接影响着课程的质量。上课

伊始,老师通过寻人启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没有大费周折

的导入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读一遍课文,注意遇到不熟

的生字和词语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助识字,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抽查读。

(3)识记多音字“教”。

2.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

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1)相机出示词卡: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

(2)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积累

运用叠词。

课件出示:

蓝蓝的天空

高高的树木清清的河水

(3)指导读准轻声词:脑袋(naodai)尾巴(w爸iba)

(4)归类识记“月字旁”的字。

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月字旁”?

(5)读准后鼻音:塘。课件出示:池塘。相机用“塘”组词。

3.你们觉得小蝌蚪可爱吗?咱们一起来读读,读出“快活”的

语气。(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再指名读)

师:小蝌蚪这么可爱,我也想来读一读,如果我读得好,请大

家给我鼓励,如果我读得不好,请大家给我指出不足。(师范读

后,生再练读,再指名读)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后,和孩子们聊一聊小蝌蚪的样子,顺势

出示课件,随文识字,交流识字方法,感受叠词的表达效果,训练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再读课文,梳理故事。

1.小蝌蚪是怎样慢慢长大,最后变成青蛙的呢?请读读课文,

把写小蝌蚪逐渐变化的语句画下来。

提示:引导学生画出完整的句子,小蝌蚪变化的过程是:长出

了两条后腿一长出了两条前腿一尾巴变短了一尾巴不见了。

2.引导交流小蝌蚪的变化。

课件出示: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

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3.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图片:谁能对照这些图,说一说小蝌蚪

变成青蛙的过程?

课件出示:

提示:引导学生借用句式来说话:“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

4.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完成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腿,再长出两条()腿,后来尾巴

变()了,最后尾巴()了,成了一只()。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梳理故事情节,读悟课

文呈现小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过程,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

为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四、图文结合,学习分角色朗读。

L小蝌蚪为了找妈妈,游了很久很久。指导朗读“游哇游”。

学生跟读,再自由练读。

2.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准语气、语调。

提示:迎上去问,语调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追上去叫,读

出急切的语气,语速较快;看见妈妈后游过去叫,读出惊喜的语

气,语调上扬。

课件出示: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

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

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

们到那边去找吧!”

(1)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①教师引读第2自然段中小蝌蚪说的话,结合图片理解“捕

食”。

②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想到了什么?

③齐读小蝌蚪说的话。

(2)指导朗读第3、4自然段。

①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

②读准生字“顶”,识记“披”。

③各小组分角色练读。

设计意图:

重组教材,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认识介绍小蝌蚪,到学习文

本,再采用个体朗读、同桌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指导朗读人物的对

话,让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弄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既训练了语

言表达能力,又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问题。

五、情境表演,体悟道理。

1.谁能上台来演一演?(请四名学生分别扮演鲤鱼妈妈、乌

龟、青蛙妈妈、小蝌蚪)

2.师生合作表演。

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多么开心呀!妈妈会怎样夸奖他们呢?

4.当妈妈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小结:小朋友们以后遇到困难要主动探索。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体味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激起学生喜欢

读童话、演童话的兴趣,在表演中体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显得水

到渠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认读生字、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理解、积累动词,并会运用“披、露、鼓、

甩”等动词写句子。

3.练习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品读语句。

1.小蝌蚪长大了叫什么?它长得还和小蝌蚪一样吗?

2.找出描写青蛙外形的短语或句子。

课件出示:

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1)谁能读一读?

(2)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青蛙长什么样子?

提示:仿照描写小蝌蚪的样子,从头到脚有序地介绍。

(3)小结:青蛙真有趣,小时候叫小蝌蚪,长大了就叫青蛙。

3.动词积累。

课件出示:

跟着碧绿的衣裳雷着雪白的肚皮敷着一对大眼睛

(1)像这样的短语还有哪些?

(2)看图,说句子。

课件出示:

第一幅图:老师披着衣服改作业。

第二幅图:小妹妹事出胳膊打针。

第三幅图:大灰狼吃饱了,敷着肚子睡大觉。

4.识记“披、露、鼓”。

(1)谁来演一演这几个动作?

(2)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课文中还有很多动词,比一

比,看看哪个小朋友找得多、找得准。

(3)迁移说话。

①出示一个人的照片。你能照着上面的样子,说说这个人的打扮

吗?

课件出示:

提示:戴着帽子、穿着大衣等。(能说短句即可。)戒)

②教师追问,把句子说具体。衿,

提示:戴着什么样的帽子?穿着什么颜色的大衣?[Io

引问指向不同的描述角度。

③鼓励学生连着说两三句话。

(4)小蝌蚪找到妈妈了,他们多高兴啊!他们是怎么做的?

(5)找出相应句子,体会“蹬、跳、蹦”三个动词的表达效

果。

课件出示:

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①谁来读读这句话?找出描写小青蛙动作的词。

②指名读一读这三个动词。

③仔细看这三个词,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

蹬跳蹦

④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带有足字旁的字都和脚的动作有关。

⑤指导朗读句子。读出青蛙的敏捷。

⑥小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句子,感受课文中动词的运用,借助图片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动词,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适时融入

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

现育人的功能。

二、观察字形,写好汉字。

1.字形教学。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课件出示:

两哪宽顶眼睛肚皮孩跳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字分类。

独体字:两、皮;左右结构:哪、顶、眼、睛、肚、孩、跳;

上下结构:宽。

2.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两”“皮”。

①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②观察并说说“两”“皮”各笔画的起止位置。

③范写“两”“皮”,分别提示各笔画的起止位置。

④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再练写。

(2)出示:顶、跳、肚、孩、眼、睛、哪。仔细观察,这几个

字分别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有什么共同点?(要点:书写时注意左

窄右宽。)

①指导书写“跳、孩、眼”。

提示: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眼”左部横画间距均匀。

“跳”注意避让右边部分,使右边的撇能穿插到左边,使整个字的

结构更紧凑。“孩”字中“子”的横变成提。教学时,教师可出示

儿歌“主动避让有礼貌,巧妙穿插很友好”帮助学生识记书写要

点。

②指导书写“肚”。

提示:“肚”字教学中,先借助块状图直观展示左窄右宽,再

边讲边演示“错位”:左右两边差不多长时,左边的略下移,右边

的略上挪,字更和谐、匀称。可出示儿歌“左右等长要错位,左低

右高好可爱”帮助学生识记书写要点。

③指导书写“顶”。

提示: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顶”的右边首横宜短,保

持“页”部瘦长,在短横中间出短撇,下部写“贝”时两竖左右对

称,末笔点与竖撇收笔处对称。

(3)指导书写“宽”字。

提示: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宽”字宝盖头包住草字

头,“见”的横折的横写在横中线上,撇和竖弯钩要舒展,底相

平。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写,反馈纠正后改错,再练写。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归类书写生字,通过观察发现、教师范

写,落实了写字的重难点,学生先自主练写,再点评,优化写字效

果。

三、借助插图,复述故事。

1.同学们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了解到小青蛙生长的过程,

真会学习!那么,你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吗?

2.学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按照小青蛙生长过程的顺

序,参照图画,用“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要求:用普通话按顺序讲;内容完整,

语句通顺。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按要求组织评议,重点是内容完整,语句通

顺。

(3)按评议的内容,同桌互讲互评。

(4)反馈指导。

设计意图:借助课文的插图,直观性比较强,学生可以看着图

将课文内容一步一步复述清楚,复述课文的过程不仅是课文语言内

化过程,还是学生的听、读、思、记能力训练过程。

四、游戏识词,趣味延伸。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小青蛙过河。同学们扮演小

青蛙,一边读词语一边学青蛙跳,准确地读完一组词语就顺利过河

To

小青蛙,双腿一蹬,向前一跳,再一蹦,再一跳。学生边读边

小青蛙跳。

课件出示:

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主动探索,帮小蝌蚪找到妈妈

了,小蝌蚪可开心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了解,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多读课外书,就一定能了解到大自

然更多的知识。

设计意图:游戏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小青蛙过

河》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巩固课文生词的识记的效

果,和前面环节浑然一体,让学生余意犹存。

板书设计: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找妈码鲤鱼说:四条腿、宽嘴巴独立生活

、找妈妈长出了两条前腿找妈妈乌龟说:大眼睛、绿衣裳主动探索

尾巴变短了找到妈妈青蛙尾巴不见了捉害虫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内容生动、有趣,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

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意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

接影响着课程的质量。上课伊始,我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

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同学们可开心了,因为可爱的小蝌蚪找他

们帮忙来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