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高考复习之数列专题考点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由与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由与的递推关系求的常用思路有:①利用--1=(n≥2)转化为的递推关系,再求其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与的关系是=\b\\{\\(\a\4\\1(S1,n=1,--1,n≥2.))当n=1时,a1若适合--1,则n=1的情况可并入n≥2时的通项;当n=1时,a1若不适合--1,则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②转化为的递推关系,先求出与n的关系,再求.2.由递推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已知数列的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通常用累加、累乘、构造法求解.(1)当出现=-1+m时,构造等差数列;当出现=-1+y时,构造等比数列;(2)当出现=-1+f(n)时,用累加法求解;(3)当出现\f(-1)(n)时,用累乘法求解.3.数列函数性质的应用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即数列是一个定义在非零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上的函数,当自变量依次从小到大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数列.因此,在研究函数问题时既要注意函数方法的普遍性,又要考虑数列方法的特殊性.函数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1)数列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因此要用函数的知识,函数的思想方法来解决.(2)数列的单调性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有关数列最大项、最小项、数列有界性问题均可借助数列的单调性来解决,判断单调性时常用:①作差;②作商;③结合函数图象等方法.(3)数列{}的最大(小)项的求法可以利用不等式组\b\\{\\(\a\4\\1(-1≤,≥+1,))找到数列的最大项;利用不等式组\b\\{\\(\a\4\\1(-1≥,≤+1,))找到数列的最小项.考点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1=常数(n≥2)\f(-1)=常数(n≥2)通项公式=a1+(n-1)d=a1-1(q≠0)判定方法(1)定义法(2)中项公式法:2+1=++2(n≥1)⇔{}为等差数列(3)通项公式法:=+q(p、q为常数)⇔{}为等差数列(4)前n项与公式法:=2+(A、B为常数)⇔{}为等差数列(5){}为等比数列,>0⇔{}为等差数列(1)定义法(2)中项公式法:\o\(2+1)=·+2(n≥1)(≠0)⇔{}为等比数列(3)通项公式法:=c·(c、q均是不为0的常数,n∈N*)⇔{}为等比数列(4){}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a>0且a≠1)性质(1)若m、n、p、q∈N*,且m+n=p+q,则+=+特别:若m+n=2p,则+=2.(2)=+(n-m)d(3)数列,S2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即2(S2m-)=(S3m-S2m)(1)若m、n、p、q∈N*,且m+n=p+q,则·=·特别地,若m+n=2p,则·=\o\(2).(2)=-m(3)若等比数列前n项与为则,S2m-,S3m-S2m仍成等比数列,即(S2m-)2=(S3m-S2m)(m∈N*,公比q≠-1).前n项与=\f(na1+,2)=1+\f(nn-1,2)d(1)q≠1,=\f(a11-,1-q)=\f(a1-,1-q)(2)q=1,=11.在等差(比)数列中,a1,d(q),n,,五个量中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出其他两个.解这类问题时,一般是转化为首项a1与公差d(公比q)这两个基本量的有关运算.2.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是两种数列基本规律的深刻表达,是解决等差、等比数列问题既快捷又方便的工具,应有意识地去应用.但在应用性质时要注意性质的前提条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变形.3.用函数的观点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对于等差数列=a1+(n-1)d=+(a1-d),当d≠0时,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对应的点(n,)是位于直线上的若干个离散的点;当d>0时,函数是单调增函数,对应的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有最小值;当d=0时,函数是常数函数,对应的数列是常数列,1;当d<0时,函数是减函数,对应的数列是单调递减数列,有最大值.若等差数列的前n项与为,则=2+(p,q∈R).当p=0时,{}为常数列;当p≠0时,可用二次函数的方法解决等差数列问题.(2)对于等比数列=a1-1,可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来理解.当a1>0,q>1或a1<0,0<q<1时,等比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当a1>0,0<q<1或a1<0,q>1时,等比数列{}是单调递减数列;当q=1时,是一个常数列;当q<0时,无法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它是一个摆动数列.4.常用结论(1)若{},{}均是等差数列,是{}的前n项与,则{+},{\f()}仍为等差数列,其中m,k为常数.(2)若{},{}均是等比数列,则{}(c≠0),{},{·},{}(m为常数),{\o\(2)},{\f(1)}等也是等比数列.(3)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其相邻两项的差也依次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不变,即a2-a1,a3-a2,a4-a3,…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f(a3-a22-a1)=\f(a2-a12-a1)=q.(4)等比数列(q≠-1)中连续k项的与成等比数列,即,S2k-,S3k-S2k,…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等差数列中连续k项的与成等差数列,即,S2k-,S3k-S2k,…成等差数列,公差为k2d.5.易错提醒(1)应用关系式=\b\\{\\(\a\4\\1(S1,n=1,--1,n≥2))时,一定要注意分n=1,n≥2两种情况,在求出结果后,看看这两种情况能否整合在一起.(2)三个数a,b,c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b=\f(a+c,2),但三个数a,b,c成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是b2=.6.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1为同一常数;(2)等差中项法:验证2-1=+-2(n≥3,n∈N*)成立;(3)通项公式法:验证=+q;(4)前n项与公式法:验证=2+.注意:在解答题中常应用定义法与等差中项法,而通项公式法与前n项与公式法主要适用于选择题、填空题中的简单判断.7.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f(+1)=q(q为非零常数,n∈N*)或\f(-1)=q(q为非零常数且n≥2,n∈N*),则{}是等比数列.(2)等比中项公式法:若数列{}中,≠0且\o\(2+1)=·+2(n∈N*),则数列{}是等比数列.(3)通项公式法:若数列通项公式可写成=c·(c,q均是不为0的常数,n∈N*),则{}是等比数列.(4)前n项与公式法:若数列{}的前n项与=k·-k(k为常数且k≠0,q≠0,1),则{}是等比数列.注意:前两种方法常用于解答题中,而后两种方法常用于选择、填空题中的判定.求解等比数列的基本量常用的思想方法(1)方程的思想: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与的公式中联系着五个量:a1,q,n,,,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通过解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量;其中基本量是a1与q,在解题中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a1与q的方程或者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整体思想:当公比q≠1时,=\f(a11-,1-q)=\f(a1,1-q)·(1-),令\f(a1,1-q)=t,则=t(1-).把\f(a1,1-q)与当成一个整体求解,也可简化运算.(3)分类讨论思想:在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与公式时,必须分类求与,当q=1时,=1;当q≠1时,=\f(a11-,1-q);在判断等比数列单调性时,也必须对a1与q分类讨论.(4)函数思想:在等比数列{}中,=\f(a1)·,它的各项是函数y=\f(a1)·图象上的一群孤立的点,可以根据指数函数的一些性质研究等比数列问题(如单调性),注意函数思想在等比数列问题中的应用.数列求与的常用方法1.数列求通项的方法:(1)一般地,数列求与应从通项入手,若无通项,就先求通项,然后通过对通项变形,转化为与特殊数列有关或具备适用某种特殊方法的形式,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求与得解.数列综合问题一般先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这是做好该类题的关键.若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则直接运用公式求解,否则常用下列方法求解:(1)=\b\\{\\(\a\4\\1(S1n=1--1n≥2));(2)递推关系形如+1-=f(n),常用累加法求通项;(3)递推关系形如\f(+1)=f(n),常用累乘法求通项;(4)递推关系形如“+1=+q(p、q是常数,且p≠1,q≠0)”的数列求通项,此类通项问题,常用待定系数法.可设+1+λ=p(+λ),经过比较,求得λ,则数列{+λ}是一个等比数列;(5)递推关系形如“+1=+(q,p为常数,且p≠1,q≠0)”的数列求通项,此类型可以将关系式两边同除以转化为类型(4),或同除以+1转为用迭加法求解.2.数列求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公式法——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与公式求与(1)等差数列的前n项与公式:=\f(na1+,2)=1+\f(nn-1,2)d;(2)等比数列的前n项与公式:=\b\\{\\(\a\4\\1(1,q=1,,\f(a1-,1-q)=\f(a11-,1-q),q≠1.))2.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与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则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与即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与即是用此法推导的.3.错位相减法这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与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的前n项与,其中{},{}分别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a1b1+a2b2+…+的与就适用此法.做法是先将与的形式写出,再给式子两边同乘或同除以公比q,然后将两式相减,相减后以“”为同类项进行合并得到一个可求与的数列(注意合并后有两项不能构成等比数列中的项,不要遗漏掉).4.裂项相消法利用通项变形,将通项分裂成两项或n项的差,通过相加过程中的相互抵消,最后只剩下有限项的与.这种方法,适用于求通项为\f(1+1)的数列的前n项与,其中{}若为等差数列,则\f(1+1)=\f(1)\b\\(\\)(\a\4\\1(\f(1)-\f(1+1))).利用裂项相消法求与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在把通项裂开后,是否恰好等于相应的两项之差;(2)在正负项抵消后,是否只剩下了第一项与最后一项,或前面剩下两项,后面也剩下两项.常见的拆项公式(1)\f(1(n+k))=\f(1)\b\\(\\)(\a\4\\1(\f(1)-\f(1+k)));(2)\f(1,(2n-1)(2n+1))=\f(1,2)\b\\(\\)(\a\4\\1(\f(1,2n-1)-\f(1,2n+1)));(3)\f(1(n+1))=\f(1)-\f(1+1);(4)\f(1,\r(n)+\r(n+1))=\r(n+1)-\r(n);(5)\f(1,\r(n)+\r(n+k))=\f(1)(\r(n+k)-\r(n)).5.分组求与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与的数列组成,则求与时可用分组求与法,分别求与后再相加减.6.并项求与法一个数列的前n项与,可两两结合求解,则称之为并项求与.形如=(-1)(n)类型,可采用两项合并求解.例如,=1002-992+982-972+…+22-12=(100+99)+(98+97)+…+(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属2024年商品销售代表协议版
- 专业仓储及配送服务:2024协议范本版A版
- 科技驱动:公司未来发展
- 2025年度彩钢房拆除与绿色建筑认证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影视基地场地借用及拍摄制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科研实验场地使用权出让及研发支持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抽沙船租赁及海洋环境监测协议3篇
- 2025年度新型工业园区土地使用权交易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智能工厂设备租赁居间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长租公寓运营管理服务合同4篇
- 领导沟通的艺术
- 发生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 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至练市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绿色贷款培训课件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样表)
-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三篇
-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 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
-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
- (人教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复习课件
- 重庆市铜梁区2024届数学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