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试卷(六)_第1页
章末检测试卷(六)_第2页
章末检测试卷(六)_第3页
章末检测试卷(六)_第4页
章末检测试卷(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六)(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揭示生物从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最可靠的是()A.各类化石在地层中按一定顺序出现B.所有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都从受精卵开始C.人与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比较D.人对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2.(2023·河北唐山高一期末)关于生物的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下列有关支持生物进化论的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阑尾与兔子的盲肠相似,可推测人类与兔子有亲缘关系B.越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的生物化石,其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C.不同生物的遗传密码都是相同的,反映出各种生物之间有共同的起源D.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会出现鳃裂和尾,说明二者有共同的祖先3.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B.图2中昆虫的两类翅型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C.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D.图4中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4.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因)与环境(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列与适应及其形成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B.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会过早死亡,不能留下后代C.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D.雷鸟在冬季来临前将羽毛换成白色的,有时是有利的,有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5.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同。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A基因的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A基因的频率的变化情况依次为()A.不变、不变;增大、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增大、不变;不变、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6.(2023·陕西宝鸡高一期末)科研人员提取到一种新型抗生素,它能对抗常用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超级细菌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B.使用抗生素诱发细菌发生基因突变,而不是染色体变异C.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使用该抗生素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7.在对某植物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0%和50%,假定各种基因型个体的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6%和36%。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二年该种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40%和60%B.第二年该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C.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由20%变为48%,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8.(2023·江苏扬州高一质检)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自然选择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9.(2022·浙江6月选考,17)由欧洲传入北美的耧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耧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B.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耧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C.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若将甲、乙两种耧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10.某高山动物的毛色有深灰色、银灰色和白色,依次受B、by和b基因的控制。研究发现,深灰色个体的毛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对深灰色个体的某一部位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后,部分个体的该部位长出白毛且毛色不再改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深灰色个体毛色的季节性变化是一种适应现象B.毛色的季节性变化表明基因的表达受环境条件影响C.紫外线引起深灰色个体毛色的改变是突变的结果D.紫外线能引起B、by和b基因结构的定向改变11.(2023·山东东营高一期末)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协同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捕食枯叶蝶的鸟类与枯叶蝶协同进化B.物种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竞争实现的C.生物圈产生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一般需要经历漫长的进化历程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如印度犄龙化石距今大约有2.4亿年历史,该化石与非洲双角犀牛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而与北美洲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了解这一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B.北美洲狼的存在不利于增加食草动物的多样性C.非洲双角犀牛与北美洲狼的基因库有差异D.非洲双角犀牛与北美洲狼之间有生殖隔离13.某植物对除草剂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物种B.T2时刻,乙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频率约为20%C.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D.据图可知,甲地区该植物向抗除草剂方向进化,乙地区则相反14.(2021·湖北,15)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C.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D.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15.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其喙长与臭虫数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数量与其喙长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协同进化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16.(2023·江苏泰州中学高一期中)某岛屿生活着田鼠和狐狸,田鼠的皮毛颜色有黑色、灰色、黄色等多种变异,其中黄色田鼠易被狐狸捕食,长此以往,该岛屿上的田鼠几乎全为黑色和灰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田鼠皮毛颜色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该岛屿上的田鼠种群因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而发生了进化C.田鼠皮毛颜色的变异是定向的且一般可以遗传给后代D.狐狸在田鼠皮毛颜色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选择的作用17.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如图为刚迁入时和若干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若干年后,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其天敌和无机环境协同进化C.甲、丙两个岛屿上的种群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岛屿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18.(2023·黑龙江大庆高一期末)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基因重组增加了生物性状的多样性,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变异类型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过程B.该变异类型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该变异类型会使后代产生从未有过的新性状D.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导致配子多样性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19.某小鼠种群中A对a为显性,A的基因频率为0.5。由于栖息环境温度效应,带有a基因的配子中有一定比例被淘汰而无法存活,此淘汰比例称为淘汰系数,以s表示。此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没有迁出和迁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境温度使小鼠种群A/a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减小C.若淘汰系数s=1/3,则F1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0.84D.若大量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迁入此种群,则s会变大20.美国白蛾是外来入侵物种,其对果树等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科学家利用某病毒防治该害虫,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a→b年间,美国白蛾能适应入侵地的环境B.c年时,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b年时的相同C.该病毒对美国白蛾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D.美国白蛾和该病毒与当地物种相互适应、协同进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1.(12分)某实验小组想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将含有一定浓度的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细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细菌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2)图甲中抑菌最有效的是________培养皿中的抗生素。(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①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________点。②细菌种群进化是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细菌的抗药性产生是发生在使用抗生素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抗生素对细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___________。(4)某松鼠种群中某性状的基因型频率:BB、Bb、bb分别为20%、50%、30%,因为感染了细菌,一年后基因型频率变为BB28%、Bb60%,则第二年,该种群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经过这一年,该松鼠种群进化了吗?________(填“进化了”或“没进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证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是________。22.(14分)(2023·江苏苏州高一期末)适应辐射现象表现为由一个祖先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新物种,从而适应不同环境,形成一个同源的辐射状的进化系统,如图1所示。通常适应辐射可以分为3种基本类型:Ⅰ.环境性适应,指物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并分化出不同物种;Ⅱ.普遍性适应,指物种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特性或能力来适应新环境;Ⅲ.群岛化适应,指生物类群迁入到一系列相互隔离的生态系统中(如岛屿和山地),进而发生快速的适应性进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适应辐射是__________的结果,__________等可遗传的变异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2)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的13种地雀就是适应辐射的产物,属于适应辐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类型,这13种地雀的存在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3)以下属于适应辐射的有________(填序号,多选)。①蝙蝠以回声定位捕食猎物,而灯蛾科昆虫能发射超声波使其失灵②高纬度和海拔较高地区的山地植物,体型普遍矮小,叶片表面密布绒毛③起源于盾皮鱼的各种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分别生活于各自的水环境中④翼手目包括多种蝙蝠,有的吃花蜜和花粉,有的吃昆虫,还有吸血蝠和食鱼蝠等(4)为了探索鼠尾草属部分植物的适应辐射机制,科研小组对传粉者熊蜂的体长与鼠尾草花冠长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熊蜂的体型大小与花冠长度呈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这一结果与传统上“长口器吸食长花冠内的花蜜”的进化模式相悖,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当体型大的熊蜂访问花冠____________(填“长”或“短”)的花时,因受花冠口限制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部分鼠尾草属植物的传粉媒介从蜂类向鸟类转变,这说明植物、蜂类和鸟类在相互选择中____________。23.(14分)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很多年以后又将其移植到原产地分别形成种群b、c,种群b、c与一直位于原产地的种群a开花植物的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物种的几个种群之间形成____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____。(2)在对种群b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有没有发生进化(仅考虑D、d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