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 同步训练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反应热 同步训练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反应热 同步训练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反应热 同步训练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反应热 同步训练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反应热同步训练题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单选题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浓硫酸的稀释 B.受热分解C.Na与水反应 D.与反应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ΔH<0,则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B.2H2(g)+O2(g)=2H2O(l)ΔH=-571.6kJ/mol,则H2的燃烧热ΔH=-571.6kJ/molC.已知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ΔH相等3.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 B.C. D.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与NH4Cl的反应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NaOH与HCl反应5.已知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放热反应。科研人员采用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并没有参加化学反应,但能大幅度提高反应速率B.过程I的发生需要放出热量C.过程Ⅲ中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D.该过程涉及到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6.某同学利用简易量热计测量放热反应的焓变(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序号反应试剂体系温度反应前反应后i溶液粉abii粉ac溶液比热容取,溶液的密度取,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以及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易量热计中含有温度计、玻璃搅拌器B.温度:C.实验i反应放出的热量为:D.根据实验ii,可得7.已知1×103kPa,298K条件下,2molH2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1/2O2(g)ΔH=+242kJ·mol-1B.H2(g)+1/2O2(g)=H2O(l)ΔH=-242kJ·mol-1C.2H2(g)+O2(g)=2H2O(l)ΔH=-484kJ·mol-1D.2H2(g)+O2(g)=2H2O(g)ΔH=+484kJ·mol-18.碘在不同状态下(固态或气态)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①H2(g)+I2(?)2HI(g)+9.48kJ②H2(g)+I2(?)2HI(g)-26.48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中的I2为固态,②中的I2为气态B.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C.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D.1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17kJ9.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运输方便等优点,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的理想供能装置.其中,由于甲醇氧化反应涉及多个电子转移步骤,通常需要使用基催化剂来加快反应.在两种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反应焓变降低的程度比大B.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C.对甲醇分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和活化能力D.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放出能量10.某科研人员提出HCHO与O2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CO2、H2O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HAP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历程中HCHO中所有的C-H键均断裂B.该过程的总反应为HCHO+O2CO2+H2O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生成物CO2中的氧原子由HCHO和O2共同提供11.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可以利用太阳光在该催化剂表面实现水的高效分解,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上述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过程I、Ⅱ吸收能量,过程Ⅲ释放能量D.过程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12.中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B.反应I中H2O断键生成O原子和H2分子C.反应Ⅱ为:2H2O22H2O+O2↑D.总反应为:2H2O2H2↑+O2↑13.氮掺杂的碳材料可以有效催化燃料电池中的还原反应,其催化机理如图。途径一:A→B→C→F途径二:A→B→C→D→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途径一中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B.途径一的电极反应是C.途径二,1mol得到4molD.氮掺杂的碳材料降低了反应的焓变14.肼(N2H4)是一种可用于火箭或原电池的燃料。已知:N2(g)+2O2(g)=2NO2(g)ΔH=+67.7kJ/mol①N2H4(g)+O2(g)=N2(g)+2H2O(g)ΔH=-534kJ/mol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2N2H4(g)+2NO2(g)=3N2(g)+4H2O(g)ΔH=-1000.3kJ/molC.铂做电极,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由反应②设计的燃料电池其负极反应式:N2H4-4e-+4OH-=N2+4H2OD.铂做电极,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由反应②设计的燃料,工作一段时间后,KOH溶液的pH将增大15.实验室常用燃烧法分析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某化合物样品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燃烧产物依次经过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浓硫酸和碱石灰依次增重7.2g和17.6g。有关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物质可能是烃类化合物 B.该物质结构中可能含C=CC.该物质结构中可能含苯环 D.该物质结构中可能含羧基16.已知3.0g乙烷在常温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5.98kJ,则下列表示乙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C2H6(g)+7O2(g)=4CO2(g)+6H2O(l)ΔH=-3119.6kJ·mol-1B.C2H6(g)+O2(g)=2CO(g)+3H2O(l)ΔH=-1559.8kJ·mol-1C.C2H6(g)+O2(g)=2CO2(g)+3H2O(g)ΔH=-1559.8kJ·mol-1D.C2H6(g)+O2(g)=2CO2(g)+3H2O(l)ΔH=-1559.8kJ·mol-117.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B.电解水C.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氢气还原氧化铜18.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结合图分析(Q1、Q2、Q3均大于0,单位是kJ/mol),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CuSO4•5H2O(s)CuSO4(s)+5H2O(l)CuSO4(aq)+5H2O(l)H2O(l)H2O(g)A.Q1>Q2B.20g10%的CuSO4溶液蒸干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吸收Q3kJ的热量C.1molH2O(l)转变为1molH2O(g)时吸收热量Q3kJD.H2O(l)=H2O(g)能自发进行,说明熵增的方向是自发进行的方向19.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B.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C.A与C的能量差为E4-E3 D.A→B的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20.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B.若C(石墨,)(金刚石,s),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由,可知碳的燃烧热为D.已知;,则二、综合题21.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装置中还存在的不正确为,这种不正确会造成最高温度读数(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3)把温度为13℃,浓度为的酸溶液和的碱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生成溶液的比热容],轻轻搅动,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表:反应物起始温度/℃终了温度/℃中和热1313①计算上述两组实验测出的中和热:提示。;;。②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③根据实验结果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盐酸与烧碱溶液反应b.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e.铝和盐酸反应f.浓硫酸溶于水得到稀硫酸(2)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②该反应的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3)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现象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①装置甲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填“A”或“B”)极。②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③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4)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该电池采用KOH溶液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填“a极到b极”或“b极到a极”)。②a电极的电极方程式为。23.依据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在25℃、101kPa时,1.0gC8H18(l,辛烷)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8.40kJ的热量,则C8H18(l)的燃烧热为kJ/mol。(2)已知N2(g)+2O2(g)=2NO2(g);ΔH=+67.7kJ/mol,N2H4(g)+O2(g)=N2(g)+2H2O(g);ΔH=-534kJ/mol,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N2H4)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3)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判断依据是。(4)已知:2NH3(g)+3Cl2(g)=N2(g)+6HCl(g)ΔH=–462kJ•mol-1,则断开1molH–N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kJ。24.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I.配制0.50mol/LNaOH溶液(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则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2)从图1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填序号)。(3)Ⅱ.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4)近似认为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ΔH=(取小数点后一位)。(5)上述实验结果的数值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在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25.丙烷作为奥运火炬的燃料,价格低廉,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丙烷燃烧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比较醒目.已知:①某些常见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键能/803463348413497②.(1)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2)丙烷的爆炸极限窄,故其为比较理想的便携式燃料电池的燃料.以丙烷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能传导)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该电池利用催化剂对正、负极气体选择催化性的差异而产生电势差进行工作.①电池工作时,丙烷在(填“正”或“负”)极上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②电池工作时,丙烷会与氧气反应转化成合成气(成分为和)而造成电能损失.若丙烷先完全转化成合成气后再发生电极反应,则电能损失率为%,总反应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浓硫酸的稀释不属于化学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受热分解的过程中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但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Na、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放热反应,故C符合题意;

D、与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2.【答案】A3.【答案】D【解析】【解答】A+B→C为放热反应,则A和B的总能量高于C的总能量,A+B→X为吸热反应,则A、B的总能量小于X的总能量,X→C为放热反应,则X的总能量高于C的总能量,则,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图示为,故选D;

故答案为:D。

【分析】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4.【答案】A【解析】【解答】A.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A符合题意;B.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即乙醇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铝粉与氧化铁反应属于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NaOH与HCl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

C、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

D、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5.【答案】C【解析】【解答】A、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故A错误;

B、过程Ⅰ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故B错误;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放热反应,则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故C正确;

D、该过程涉及H-O极性键和O-O非极性键的断裂,和H-H、O-O非极性键的形成,不涉及极性键的形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

B、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

C、放热反应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

D、该过程涉及H-O键的断裂和O-O键、H-H键的形成。6.【答案】D【解析】【解答】A、简易量热计由内筒,外壳,隔热层,杯盖,温度计,玻璃搅拌器构成,则简易量热计中含有温度计、玻璃搅拌器,故A正确;

B、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实验i和实验ii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同,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越大,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温度b>c,故B正确;

C、溶液比热容取,实验i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18(b-a)J,故C正确;

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则根据实验ii可得,故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A、简易量热计由内筒,外壳,隔热层,杯盖,温度计,玻璃搅拌器构成;

B、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越大,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C、结合表中数据计算;

D、。7.【答案】A【解析】【解答】A.由题干信息可知,H2(g)+1/2O2(g)=H2O(g)ΔH=-242kJ·mol-1,故H2O(g)=H2(g)+1/2O2(g)ΔH=+242kJ·mol-1,A符合题意;B.由题干信息可知,H2(g)+1/2O2(g)=H2O(g)ΔH=-242kJ·mol-1,B不符合题意;C.由题干信息可知,H2(g)+1/2O2(g)=H2O(g)ΔH=-242kJ·mol-1,故2H2(g)+O2(g)=2H2O(g)ΔH=-484kJ·mol-1,C不符合题意;D.由题干信息可知2H2(g)+O2(g)=2H2O(g)ΔH=-484kJ·mol-1,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得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ΔH=-484kJ·mol-1,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8.【答案】B【解析】【解答】A、反应①放热,②吸热源于碘单质的状态不同,固态变为气态需要吸收能量,故①中的I2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不符合题意;B、生成物的能量相等,①放热,故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符合题意;C、产物的稳定性形同,不符合题意;D、1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为26.48+9.48=35.96kJ,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固体到气体需要吸收能量,而①是吸热,②是放热,因此①中的碘是气态,②中的碘是固体。固态的的碘能量低于气态的碘能量,因此固态碘稳定,可以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出气态碘到固态碘的转化的焓变9.【答案】A【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两种反应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相同,反应焓变相同,A项错误;

B.根据反应历程可知,有C-H键断裂和形成,B项正确;

C.由图可知,对甲醇分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和活化能力,所以催化效果更好,C项正确;

D.由图可知,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能量降低,放热,D项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会改变焓变。10.【答案】C【解析】【解答】A.反应HCHO→CO2,HCHO中所有的C-H键均断裂,A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题干所示,反应物为HCHO和O2,生成物为CO2和H2O,HAP做催化剂,反应方程式为:HCHO+O2CO2+H2O,B项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与甲醛和氧气燃烧:HCHO+O2CO2+H2O能量变化大致相同,甲醛燃烧为放热反应,故题中反应也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项符合题意;D.根据图示反应时HCHO中C-H键均断裂,连接O2提供的一个O原子形成CO2,则生成物CO2中的氧原子由HCHO和O2共同提供,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依据历程图中化学键的断裂分析;B.依据历程图的反应物及产物书写;C.燃烧均为放热反应;D.依据原子守恒。11.【答案】C12.【答案】B【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该过程是利用太阳能实现高效分解水,在反应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项不符合题意;B.反应I中,H2O反应生成H2和H2O2,H2O断键生成H2分子和H2O2分子,B项符合题意;C.反应Ⅱ中,H2O2反应生成O2和H2O,反应过程可表示为2H2O22H2O+O2↑,C项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整个过程是将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图示即可判断能量的转化

B.根据图示I的反应过程即可判断

C.根据反应流程即可写出方程式

D.根据反应流程即可写出方程式13.【答案】D【解析】【解答】A.由图中信息可知,途径一中有C-O键、O-H键的形成,也有C-O键的断裂,选项A不符合题意;B.途径一的过程中有O2的参与和二次增加H+、e-,最后从催化剂中放出H2O2,其电极反应是,选项B不符合题意;C.途径二中,有O2参与,途中二次增加H+、e-和一次增加2H+、2e-,故1mol得到4mol,选项C不符合题意;D.氮掺杂的碳材料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焓变,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A.依据同种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为极性键;B.途径一的过程中有O2的参与和二次增加H+、e-,最后从催化剂中放出H2O2;C.注意途径二中电子转移的数目;D.催化剂不能改变焓变。14.【答案】C【解析】【解答】A、反应①中ΔH=+67.7kJ/mol是吸热反应,其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B、目标方程式可以通过①②联立,2×②-①得到,△H=2×②-①=2×(-534kJ/mol)-(+67.7kJ/mol)=-1135.7kJ/mol,B不符合题意;C、原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在正极放电,碱性条件下,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可得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故C符合题意;D、原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反应生成水,随反应进行KOH溶液浓度降低,碱性减弱,溶液pH值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依据盖斯定律;C、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可得负极电极反应式分析;D、利用电池反应方程式判断。15.【答案】C【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0.4mol:0.8mol=1:2,该物质可能是烯烃,属于烃类化合物,故A合理;B.由A选项可知,结构中可能含有含C=C,故B合理;C.由分析可知: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0.4mol:0.8mol=1:2,不可能含有苯环,故C不合理;D.由分析可知: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0.4mol:0.8mol=1:2,可能属于饱和一元羧酸,羧酸含有羧基,故D合理;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燃烧产生CO2和H2O的质量,计算C和H元素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判断是否含有O元素,最后确定C和H之比为1:2,最简式为CH2,分子式为(CH2)n,根据n值不同,可能为不同物质。但是不符合芳香烃的通式。16.【答案】D【解析】【解答】1mol乙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5.98kJ=1559.8kJ,则其标准燃烧热为1559.8kJ·mol-1,乙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O2(g)=2CO2(g)+3H2O(l)ΔH=-1559.8kJ·mol-1,故答案为:D。

【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再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解答。17.【答案】A【解析】【解答】A.氢氧化钾和硫酸为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符合题意;B.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D.氢气还原氧化铜是吸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A.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C.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D.氢气还原氧化铜是吸热反应。18.【答案】B【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即,A项不符合题意;B.蒸发的溶液,除了变成水蒸气吸热外,还有,也有热效应,B项符合题意;C.由题给信息可知,转变为时吸收热量,C项不符合题意;D.能自发进行,说明熵增的方向自发,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第一步为硫酸铜晶体吸热变成硫酸铜固体和液态水,吸收热量为Q1,第二步为硫酸铜固体溶于水变成溶液,放出热量为Q2,第三步为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吸收热量为Q3。19.【答案】A【解析】【解答】A.物质的总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能量高低顺序为B>A>C,所以三种化合物中的稳定性B﹤A﹤C,A符合题意;B.第一步反应中生成物B的能量比反应物A的能量高,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而在第二步反应中,生成物C的能量比反应物B的低,发生反应放出热量,因此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C.A的能量比C的能量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与C的能量差为E4-E3-E1+E2,C不符合题意;D.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由A到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NH4Cl与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不需要加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A.物质的能量越低,含的化学键键能越大,越稳定;

B.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就是吸热反应,否则是放热反应;

C.根据盖斯定律,判断A、C的能量差;

D.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20.【答案】B【解析】【解答】A.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到生成物需要释放出一部分能量,故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A不符合题意;B.石墨到金刚石为吸热反应,说明金刚石能量比石墨高,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符合题意;C.燃烧热要求燃烧后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即1molC充分燃烧生成CO2才是其燃烧热,C不符合题意;D.1molC充分燃烧生成CO2要比不充分燃烧生成CO放出热量多,但放热反应△H为负值,故△H1<△H2,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时,反应放热;

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形成该物质时释放的能量越少,该物质越不稳定;

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释放的热量;

D.放热反应,放热越多,越小。21.【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大小烧杯口未平齐;偏小(2)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3);;一水合氨为弱碱,在中和过程中一水合氨发生电离,要吸收热量,因而总体放热较少;【解析】【解答】(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由题中图示可知,装置中还存在的不正确为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不相平,会导致热量散失,保温效果不好,使最高温度读数偏小,所求中和热偏小;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大小烧杯口未平齐;偏小。(2)在中和反应中,必须确保热量不散失,即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答案为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3)①浓度为1.0mol/L的HCl溶液和1.1mol/L的NaOH溶液各50mL混合,反应生成了0.05mol水,t1=13℃,t2=19.8℃,代入公式,得△H1=-kJ/mol=-56.9kJ/mol;浓度为1.0mol/L的HCl溶液和1.1mol/L的NH3·H2O溶液各50mL混合,反应生成了0.05mol水,t1=13℃,t2=19.3℃,代入公式,得△H2=-kJ/mol=-52.7kJ/mol;答案为;。②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一水合氨为弱碱,在中和过程中一水合氨发生电离,即NH3·H2O+OH-,要吸收热量,因而总体放热较少;答案为一水合氨为弱碱,在中和过程中一水合氨发生电离,要吸收热量,因而总体放热较少。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答案为。

【分析】(1)中和热的测定经常考查缺少的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装置中错误的通常是“没有盖上板”、“两烧杯口没有齐平”、“两烧杯之间的碎纸条、碎泡沫没有填满”,导致的结果是测定的温度偏高,计算放出的热量偏多;

(2)中和热的测定就是反应放出的热量,因此要尽可能提高保温效果,防止热量损失;

(3)①要注意,强酸强碱中和放出的热量为57.3kJ,弱酸弱碱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硫酸和氢氧化钡中和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强酸强碱的浓溶液中和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而如果用中和热表示,由于中和热是负值,因此强酸强碱中和热小于弱酸弱碱中和热,硫酸和氢氧化钡中和热、强酸强碱的浓溶液中和热均小于其余强酸强碱的中和热;

②弱酸弱碱中和放出热量少的原因是弱酸弱碱会进一步电离,电离吸热,而硫酸和氢氧化钡中和放出热量更多的原因是除了生成水还生成硫酸钡这种沉淀,强酸强碱的浓溶液中和放出热量多的原因是浓溶液稀释要放热;

③本题要注意,最终中和热的计算不一定是57.3kJ/mol,要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计算。22.【答案】(1)ace;bd(2)吸热;高(3)A;Cu2++2e-=Cu;D>A>B>C(4)a极到b极;23.【答案】(1)5517.60kJ/mol(2)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1(3)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4)41【解析】【解答】(1)在25℃时,101kPa下,1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0kJ的热量,则1mol辛烷即114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5518kJ的热量,所以其燃烧热为5517.60kJ/mol;(2)①N2(g)+2O2(g)=2NO2(g),△H=+67.7kJ•mol-1;②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将方程式2×②-①得2N2H4(g)+2NO2(g)=3N2(g)+4H2O(g)△H=2(-534kJ•mol-1)-(+67.7kJ•mol-1)=-1135.7kJ•mol-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