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聊城市临清市数学六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1.直接写得数.+=﹣=﹣=+=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12+(-)÷
÷9+×÷(1-)×3.解方程。ⅹ-=0+ⅹ=1ⅹ-=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4.下面_________圆柱与左面的圆锥体积相等。5.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_____,最大三位数是_____.6.(________)÷24=27∶(________)==(_________)%。7.=15∶()=0.6=()%=()折8.我国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据专家们粗略估算,二孩政策放开后,到2030年我国人口约是1450000000人,横线上的数读作_____,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亿.9.一个最简分数,如果把它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母缩小到原来的,就得到4.2,这个最简分数原来是(______)。10.游乐场现在的门票比原来便宜了10%,现在的票价相当于原来的(_____)%.11.把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的长是全长的(_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_)米。12.在1~10的自然数中,(_______)既是奇数,又是合数;(________)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13.在一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涂上黄色,再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2面涂黄色的小正方体一共有(______)个。14.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__),每段长(______)m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5.如图所示,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后,把它的表面(六个面)都涂上颜色,其中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块.A.8 B.16 C.24 D.321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A.1000立方厘米 B.125立方厘米 C.216立方厘米17.幼儿园老师把48块糖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不可能是()人。A.24 B.18 C.12 D.4818.小学生用的铅笔盒的体积约是400(
)。A.cm B.cm2 C.cm3 D.dm319.现在有4升果汁,倒入150毫升的杯子里,最多能倒()满杯。A.25B.26C.27D.37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20.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l平方厘米,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1)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2厘米,长比宽多。(2)把下图中右边的正方形按面积比2∶5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21.画出立体图形从三个面看到的形状。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22.王奶奶中午煮饭,淘米要5分钟,煮饭要15分钟,如果中午11时饭正好煮好,王奶奶什么时候开始淘米?23.甲乙两个班共种树若干棵,已知甲班种的棵数的等于乙班种的棵数的,且乙班比甲班多种树棵,甲、乙两个班各种树多少棵?24.甲、乙两辆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两地相距120千米,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2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用方程解)25.五(1)班和五(2)班的同学一起去春游。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26.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来,各种地形所占百分比如下图。我国高原面积比盆地面积多多少万平方千米?27.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0.6∶0.2415∶1050.3∶∶28.把一个底面积是64m2,高是5m的长方体铁块,熔铸成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横截面的边长是4m,铸成的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损耗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1、;;;;【详解】略2、9;;【详解】略3、x=;x=1;x=2【详解】略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4、C【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根据题意,此题转化为圆锥和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已知圆锥的高是9,求圆柱的高。【详解】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如果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体积分别相等,那么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9×=3(厘米)。则图C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相等。【点睛】根据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公式及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5、102996【解析】根据2,3倍数的特征可知: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根据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6、97237.5【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8,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求出3÷8=9÷24;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3∶8,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求出3∶8=27∶72;=0.375,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百分号即可,由此解答即可。【详解】9÷24=27∶72==37.5%【点睛】明确分数、比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925606【详解】略8、十四亿五千万14.5【解析】略9、【分析】它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母缩小到原来的,则整个分数相当于扩大了3×4=12倍,求原来是多少,则用4.2除以12即可【详解】4.2÷12=42×=【点睛】在分数的基本性质基础上,理解整个分数实际上是扩大了12倍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0、90【详解】略11、【解析】略12、91【分析】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据此分析。【详解】在1~10的自然数中,9既是奇数,又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点睛】本题考查了奇数、质数和合数,2的倍数叫偶数,2是质数里唯一的偶数。13、12【分析】把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每条棱上可以切3个1厘米的小正方体,则一个大正方体可以切3×3×3这么多个小正方体,两面涂色的在每条棱长上(除去顶点处的小正方体),一个棱长可以切成3个1厘米的小正方体,则只有中间的小正方体是2面涂色,一个大正方体有12条棱,即可算出多少个。【详解】(3-2)×12=1×12=12(个)【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1)三面涂色的在顶点处;(2)两面涂色的在每条棱长的中间处。14、【解析】略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5、C【分析】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中间两个正方体两面涂色,据此解答。【详解】12×2=24(块)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察了正方体的特点,通过棱的特点去思考。16、B【解析】60÷12=5(厘米)5×5×5=25×5=125(立方厘米)故答案为B.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求棱长,用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正方体的棱长,要求正方体的体积,用公式: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据此列式解答.17、B【分析】幼儿园老师把48块糖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是48的因数,据此选择。【详解】A.24是48的因数;B.18不是48的因数;C.12是48的因数;D.48是48的最大因数。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因数,能正确的找到48的因数是本题的关键。18、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体积单位的认识,根据生活经验和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19、B【解析】略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20、见详解【分析】(1)根据知道长方形的周长、长比宽多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宽是:32÷2÷(1++1)=16÷=6(厘米),长是6×(1+)=6×=10(厘米),据此画长方形;(2)正方形的面积是49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49×=14(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高=14×2=28(平方厘米),则底可以是7厘米,高是4厘米,据此在正方形内画出,剩下的就是梯形。【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点睛】此题是考查根据周长画长方形,根据面积画三角形,用到的知识点是分数除法和按比例分配。21、见详解【分析】从正面看有上下两层,下面一层有三个正方形连在一起,上面一层有一个正方形,和下层中间的正方形对齐;从上面看两层,上面一层有三个正方形连在一起,下面一层有一个正方形,和上层左边的正方形对齐;从左面看有两层,下面一层有两个正方形,上面一层有一个正方形,和左边对齐。【详解】作图如下:【点睛】此题考查了根据立体图形画三视图,找出每个面中小正方形的相对位置画图即可。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22、10:40【解析】5+15=20分钟在11时前的20分钟开始做,就是10:40.23、96棵;120棵【分析】根据乙班比甲班多种树24棵,设甲班种树x棵,乙班就是(x+24)棵,然后根据甲班种的棵数的等于乙班种的棵数的,即可列方程解答。【详解】解:设甲班种树x棵,乙班种树(x+24)棵。x=(x+24)x=x+x-x=0.25x-0.2x=4.80.05x=4.8x=96乙:96+24=120(棵)答:甲班种树96棵,乙班种树120棵。【点睛】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然后列方程解答。24、甲:40千米/时;乙:20千米/时【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是“相遇时间×甲乙两车的速度和=路程”,有了等量关系,再假设乙车的速度为x,则甲车的速度为2x,代入等量关系式解答即可。【详解】解:设乙车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车速度为2x千米/时,2(2x+x)=1203x=60x=2020×2=40(千米/时)答:甲乙两车的速度各为40千米/时,20千米/时。【点睛】本题属于相遇问题,找到其中的等量关系是关键,其次还要将比较量,被比较量设为合适的未知数。25、8人【分析】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只要求出两个班人数48和56的最大公因数,即可得解。【详解】48=2×2×2×2×3,56=2×2×2×7,所以48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答:五(1)班和五(2)班的同学一起去春游。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8人。【点睛】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26、67.2万平方千米【分析】由图示可知,高原这种地形所占百分比为26%,盆地百分比为19%。要求高原实际比盆地面积多多少,可以用单位“1”来乘这两者的分率之差,故列式为:960×(26%-19%)。【详解】960×(26%-19%)=960×0.07=67.2(万平方千米)答:我国高原面积比盆地面积多67.2万平方千米。【点睛】已知我国各种地形所占百分比,则可以把我国国土面积看作单位“1”,其次还要明确,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27、5∶2、;1∶7、;2∶5、;27∶16、【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比值不变来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来求比值;据此解答。【详解】0.6∶0.24=60∶24=5∶20.6∶0.24=5∶2=5÷2=15∶105=(15÷15)∶(105÷15)=1∶715∶105=1∶7=1÷7=0.3∶=0.3∶0.75=30∶7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