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教案内容实验_第1页
分子生物学教案内容实验_第2页
分子生物学教案内容实验_第3页
分子生物学教案内容实验_第4页
分子生物学教案内容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次1日期2013-11-11节次1-2,3-4节

授课内试验一试验基础仪器设备及基本技授课学

容能时2

通过板书、实物演示、操作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学习和驾驭分

教学目子生物学试验的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了解分子生物学试验常用仪器

的设备,熟悉常用仪器设备、耗材。

教学重分子生物学试验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分子生物学试验中常用的仪器

卢设备运用方法及留意事项。

教学难

/、、、分子生物学试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运用方法及留意事项。

教具

媒体运

用黑板教学

教学方

法讲授法、操作演示法

课程介绍分钟

教5

新课讲授90分钟

1.分子生物学试验规程

2.分子生物学试验设备

1)温度限制系统:冰箱:4℃、-20℃,-70℃样品、试剂和材

过料等的保存

2)恒温培育箱:细菌平板的培育

3)恒温空气摇床;菌体的培育

程4)灭菌器:培育基、试剂、耗材等的灭菌

5)仪:扩增、保温试验等

6)恒温水浴及微量加热器:保证明验温度的恒定

7)电泳仪:电泳时供应电压和电流

8)电泳槽:核酸或蛋白质的电泳定性分析时的凝胶支架

9)凝胶成像系统:电泳结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⑼紫外分析仪:电泳结果的定性分析

11)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样品的分别

⑵分光光度计:样品的定量测定

13)超净工作台:供应干净工作环境

14)计:精确的值测定

15)移液器;液体试剂的精确取量

16)制冰机:保证操作过程中温度的恒定

总结5分钟

思索题1、完成一篇分子生物学试验平安预案。

讲次2日期2013-11-13节次1-2,3-4节

授课内授课学

容试验二试验准备及试验规范训练时2

教学目学会分子生物学常用仪器设备的运用方法和试剂的配制方法,配制试

的验三所需的药品

教学重

点分子生物学常用仪器设备的运用方法和试剂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

/占、、、配制试验三所需的药品

教具

媒体运黑板教学

教学方

法讲授法、试验操作法

上节课程总结5分钟

新课学习90分钟

1.分子生物学试验仪器训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分子生物学主要试验仪器。

2.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2.1试验规范训练一仪器的操作

要求:

①仪器在未经培训前,不得擅自运用

②严格按操作规程运用仪器,

学③有些仪器必需有老师在场时才能运用,并由老师操作

④违反规定的运用者,造成的后果由运用者担当

2.2试验规范训练一量程的选择

程①天平

②烧杯、量筒、容量瓶、试剂瓶不同规格

③量程的选择一移液器

2.3试验规范一试验操作

①详细记录和分析试验结果并按时提交试验报告

②试验中确定要到处用心、勤动手,多问为什么

③细致操作和视察

④保留好每一步的试验样品,在确准的状况下才能当废液扔掉

3.配制试剂:

蛋白酶K购自美国公司;、、、饱和酚、三氯甲烷、无水乙醇、硼

酸、冰乙酸等均购自北京及其他国内外化学试剂公司。

提取所用相关溶液的配制(试剂的配制若无特别要求,均以蒸馈

水为溶剂,高压灭菌条件为121℃(1.034X105)、25):

⑴1M(8.0):称121.1g,溶于800蒸播水中,用磁力搅拌

器搅拌,用浓调至8.0,定容至1000,分装后高压灭菌。

⑵0.5M(8.0):称186.1g溶于800蒸储水中,用调至8.0,

加水定容至1000,高压灭菌。

⑶0.5M:5.844g溶于双蒸水中,定容至200,高压灭菌。

(4)(10%):在900水中溶解100g电泳级,加热至68℃助溶,

用盐酸调至7.2,加水定容至1000,过滤膜过滤,室温保存,无需

灭菌。

(5)组织提取液配方:1M(8.0)5,0.5M(8.0)20,0.5M

20,10%10,双蒸水45。

(6)蛋白酶K(20):200蛋白酶K溶于10双蒸水,以1分装,

20℃冻存。

总结5分钟

1、完成训练过程,记录仪器使用心得。

思索题

2、配制试剂中出现何问题?如何处理?

2013-11-18

讲次3

日期2013-11-20节次1-4节

授课内授课学

试验三组织基因组的提取

容时4

教学目

的驾驭动物总的抽提方法和基本原理。

教学重

点动物总的抽提技术和基本原理。

教学难

点动物总抽提的基本原理。

教具

媒体运

用黑板教学

教学方讲授法、试验操作法

上节课程总结5分钟

新课学习190分钟

一、试验目的:

过二、试验原理:

十二烷基硫酸钠(,简称)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溶解细胞膜

程和核膜蛋白,使核蛋白解聚,从而使得以游离出来。再加入苯酚和氯

仿等有机溶剂,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使抽提液分相,因核酸(、)水溶

性很强,经离心后即可从抽提液中除去细胞碎片和大部分蛋白质。上

清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使沉淀,沉淀溶于溶液中,即得动物物总溶液。

三、试验材料:

猪皮肤组织

四、主要仪器

低温冰箱,冷冻高速离心机(美国),移液器,制冰机

五、步骤:

用眼科手术剪将约0.3g组织块剪碎,置于1.5离心管里,干燥

20

加入5001组织提取液

加入蛋白酶K至终浓度为150g,充分混匀,55℃消化12-2411

(以组织样消化完全,呈透亮状为宜)

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酚,缓慢颠倒离心管10使溶液的两相充分混匀,

4℃12000,离心10

转移上清至另一离心管中,重复上一步骤1〜2次。

转移上清至另一离心管中,再分别用等体积的苯酚:氯仿(1:1),

氯仿,

4℃12000,离心10

教转移上清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1/10体积的3M(5.2)和2倍体

积的冰冻无水乙醇沉淀,和顺的上下颠倒几次

将沉淀挑出,置于1.5离心管。

将自然晾干(留意不能太干,否则不易溶解)后溶入适量1义或超

纯水中备用。

程(较超纯水要更好,可以使更稳定)

总结、分析5分钟

ffl#日所

作业

1、完成试验报告,基因组提取过程中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

2、本试验操作的关键点是什么?

讲次4日期2013-11-21节次1-2,3-4节

授课内授课学

容试验四琼脂糖凝胶电泳时2

教学目

的通过本试验驾驭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教学重

/占、、、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教学难

点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具

媒体运

用黑板教学

教学方

法讲授法、试验操作法

上节课程总结5分钟

讲授25分钟

过一、试验目的

二、试验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琼脂糖是一种自然聚合长链状分子,沸

水中溶解,45c起先形成多孔性刚性滤孔,凝胶孔径的大小确定于琼

脂糖的浓度。分子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正极

泳动。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不同,

其分子量大小及构型不同,电泳时的泳动率就不同,从而分出不同的

区带。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主要是利用分子筛效应,迁移速度和

分子量的对数值成反比关系。漠化乙锭()为扁平状分子,在紫外照

射下放射荧光。可和分子形成复合物,其放射的荧光强度较游离状态

放射的荧光强度大10倍以上,且荧光强度和的含量成正比。用肉眼视

察,可检测到5以上的。但是有致畸和致癌性,本试验中用和相像功

能但未发觉致畸和致癌性的作为核酸染料。

三、试验材料及相关试剂

基因组,琼脂糖,50X,上样缓冲液

四、主要试验仪器:

电泳仪、水平电泳槽、微波炉、紫外分析仪。

五、试验步骤

(1)制胶(以30为例)

a.称取0.24g琼脂糖,加入30的IX缓冲液(8.0),摇匀。

b.微波炉上加热,至琼脂糖完全溶解;

C.用凝胶将制胶板两端封好,插入适当的梳子,将溶解的琼脂糖

(约50℃),加入适量核酸染料,倒入制胶板中,在室温下

冷却凝固(约30〜45);

d.将制胶板置于电泳槽中,当心垂直向上拔出梳子,以保证点样

孔完好。

(2)点样

教(3)电泳

学打开电源开关,调整电压至130V,可见到漠酚蓝条带由负极

向正极移动,约20分钟后即可视察。

(4)视察

程将电泳好的胶置于紫外分析仪,可见到绿色核酸条带,依据条带粗

细,可粗略估计该基因组的浓度。

试验操作55分钟

总结、分析10分钟

思索索题题完完成成试试验验报报告告,对本组组试试验操作关键点及结结果果进进行分析??

作业

2013-11-25

讲次5日期2013-11-27节次1-4节

授课内授课学

容试验五扩增及检测时4

教学目通过本试验驾驭反应的基本原理,的基本操作技术以及琼脂糖凝

的胶电泳技术检测产物。

教学重

/、、、学习的基本操作技术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产物。

教学难

/、、、的基本操作技术

教具

媒体运

用黑板教学

教学方

法讲授法、试验操作法

讲授新课25分钟

学一、试验目的

二、试验原理

用于扩增位于两端已知序列之间的区段,即通过引物延长而进行

过的重复双向合成。基本原理及过程如下:

循环过程中有三种不同的事务发生:(1)模板变性;(2)引物退

火;(3)热稳定聚合酶进行合成。

程1.变性:加热使模板在高温下(94-95℃)变性,双链间的氢键

断裂而形成两条单链,即变性阶段。

2.退火:在体系温度降至37-65℃,模板和引物按碱基配对原则

互补结合,使引物和模板链3'端结合,形成部分双链,即退火阶段。

3.延长:体系反应温度升至中温72℃,耐热聚合酶以单链为模

板,在引物的引导下,利用反应混合物中的4种脱氧核昔三磷酸(),

按5,到3,方向复制出互补,即引物的延长阶段。

上述3步为一个循环,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长3个阶

段。从理论上讲,每经过一个循环,样本中的量应当增加一倍,新形

成的链又可成为新一轮循环的模板,经过25〜30个循环后可扩增

IO'〜十倍。

典型的反应体系由如下组分组成:模板、反应缓冲液、、2、两条合

成的引物、耐热聚合酶。

三、试验材料及相关试剂

基因组,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相关试剂,等

四、试验仪器

仪,电泳仪、水平电泳槽、紫外分析仪、电炉

五、试验步骤

1.模板:试验二所得基因组。

2.操作(在冰上操作):

教(1)反应混合液的配制:反应体系25叱,在无菌的0.2离心管中

按下列操作程序加样:

反应物体积/NL

2。18.2

10x2.5

2.52

过10上游引物1

10下游引物1(2)将管放到热

循聚合酶0.3环仪中,按下列程序

程起先循环:

94℃4(预变性L|94℃30,"60℃30,72℃30f72℃8

30个循环

3.产物检测

试验操作170分钟

总结、分析5分钟

思索题1.反应液中主要成分是哪些?在反应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2.用扩增目的基因,要想得到特异性产物需留意哪些事项?

作业

2013-12-2

讲次6日期2013-12-4节次1-3,7节

授课内授课学

容试验六技术分析基因多态性时4

教学目驾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及操作技术,学会用技术进行基因分

的型。

教学重

/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析基因多态性的原理及操作技术,基因分型

教学难

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基因分型

教具

媒体运

用黑板教学

教学方

法讲授法、试验操作法

讲授新课40分钟

一、试验目的驾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及操作技术,学会用

技术进行基因分型。

学二、试验原理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因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将扩增产物

变性为单链,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不含变性剂的中性

过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时,单链的迁移率除和链的长短有关外,更主

要的是取决于单链所形成的构象。在非变性条件下,单链可自身折叠

形成具有确定空间结构的构象。这种构象由单链碱基确定,其稳定性

程靠分子内局部依次的相互作用(主要为氢键)来维持。相同长度的单

链其依次不同,甚至单个碱基不同,所形成的构象不同,电泳迁移率

也不同。产物变性后,单链产物经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靶中含

单碱基置换,或数个碱基插入或缺失等变更时,因迁移率变更会出现

泳动变位,从而可将变异和正常区分开。由此可见,分析技术是一种

单链凝胶电泳技术,它依据形成不同构象的等长单链在中性聚丙烯酰

胺凝胶中的电泳迁移率变更来检测基因变异。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癌

基因和抗癌基因变异的检测、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分析以及基因诊断、

基因制图等领域。

三、试剂准备

1.相关试剂

2.30%聚丙烯酰胺(29:1):丙烯酰胺29g、甲叉双丙烯酰胺1g,

溶于1002。中,4℃保存。

3.10%过硫酸胺配制方法:1g过硫酸胺,溶于102。中,4c保存

(可用数周)。

4.(N,N,N,N',N'-四甲基乙二胺)

5.5X缓冲液:碱54g、硼酸27.5g、0.5M(8.0)20,加20至1000。

6.变性上样液:95%甲酰胺、0.03%二甲苯青、0.05%漠酚蓝、20

(8.0)

四、操作步骤

1.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清洗制胶用的玻璃板并用蒸储水冲洗干净,晾干,运用时安装电

泳板

(注:安装时把胶条在蒸馈水中润湿可以起到封闭玻璃板和胶条间

缝隙的作用)

在100小烧杯内加入适量(表4-1)的40%的丙烯酰胺、5X、10%

教的过硫酸镂、和水,混匀后快速灌胶

I

当胶灌至离玻璃板上沿1时停止灌胶,插入梳子,室温聚合30左

右,

多余的丙烯酰胺4℃保存,随时视察凝胶聚合状况再补加丙烯酰

学胺

凝胶聚合好后,拔掉梳子,立刻用IX冲洗点样孔

向电泳槽中加入IX,200V预电泳20,同时准备点样

21产物置于管中,加81变性缓冲液,98℃变性10

快速冰浴10,上样

接通电源,电压160V-180V,16℃下电泳12-15h

(S1〜S18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最佳条件见表4-3)

2.银染视察电泳结果:

电泳结束后关上电泳仪,当心取出凝胶,用去离子水快速洗胶1

置于20%乙醇中固定15

用去离子水快速洗胶1遍

I

用1%硝酸氧化3

用去离子水快速洗胶1遍

用0.1%硝酸银染色30

用去离子水快速洗胶1遍

用去离子水快速洗胶1遍

用500显色液(加入针尖大的一粒硫代硫酸钠,4001甲醛)

显色

待条带清楚后,倒去显色液,用去离子水快速洗胶1遍

用4%醋酸停显

保鲜膜封好保存或拍照

五、留意事项

1、核酸片段的大小:用于分析的核酸片段越小,检测的敏感性越高。

对于<200的片段,可发觉其中70%的变异;对于300左右的片段则只

能发觉其中50%的变异;而>500的片段,则仅能检出10%〜30%的

变异,因此,<300,尤其是150左右的核酸片段更适于分析。对于大

于400的产物就须要设法进一步处理,可以用限制性酶消化产物,产

生小于400的片段,再进行分析。

2、低浓度变性剂:凝胶中加入低浓度的变性剂,如5%-10%甘油、

5%尿素或甲酸胺、10%二甲亚碉()或蔗糖等有助于提高敏感性,可

能是因为略微变更单链的构象,增加分子的表面积,降低单链的泳动

率。但有些变异序列却只能在没有甘油的凝胶中被检出。

3、电泳温度:一般认为保持凝胶内温度恒定是分析最关键的因素,温

度有可能干脆影响分子内部稳定力的形成及其所确定的单链构象,从

而影响突变的检出。室温下电泳适于大多数状况,但由于在电泳时温

度会上升,为确保电泳温度相对恒定,应实行以下措施:削减凝胶厚

度,降低电压,有效的空气冷却或循环水冷却等。

4、凝胶浓度及厚度:凝胶浓度很重要,一般运用5%〜8%的凝胶,

凝胶浓度不同,突变带的相对位置也不相同,假如在进行未知突变种

思索题

作业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基因多态性的原理?

讲次7日期201312-5/9节次1-4节

授课内授课学

容试验七目的片段的纯化时4

教学目

的驾驭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

教学重

点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的技术。

教学难

点提高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纯度和回收率的关键步骤。

教具

媒体运

用黑板教学

教学方

法讲授法、试验操作法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试验目的驾驭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

二、试验原理琼脂糖凝胶具有分子筛作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把

产物进行分别,然后在紫外灯下切取目的片段,用胶回收试

剂盒进行纯化。

三、试验材料

过产物,管,离心管架,1000、200枪头,一次性滤膜(0.22),

大量碎冰,胶回收试剂盒。

四、试验仪器设备

微量移液器(20u1,200u1,1000u1),高压蒸汽消毒器(灭菌锅),

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冰箱等。

程五、操作步骤

①向胶块中加入3倍体积的溶胶液,50℃水浴10(依据凝胶溶

解状况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并不断和顺的翻转离心管以充分混

匀胶块;

②胶块完全溶解后,待胶溶解液降至室温(以提高吸附柱对的吸

附实力)转入吸附柱中(加入后室温静置1左右,以提高吸附柱的吸

附实力),12000离心1,弃去收集管中的废液;

③加入7001漂洗液,12000离心30s,弃去收集管中的废液;

④加入5001漂洗液,12000离心30s,弃去废液;

⑤将吸附柱放回收集管中,12000离心2,尽量除去残留的漂洗

液;

⑥将吸附柱置于室温或50°。干燥箱数分钟,彻底晾干(以防止残

留的漂洗液影响回收效率和质量);

⑦将吸附柱放入一新的离心管,加入351洗脱液,(洗脱液在

65〜70℃中预热,以提高洗脱效率),室温放置2,12000离心1。

⑧假如需回收更多,可将上一步离心得到的溶液重新步骤⑦。

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回收的片段。

试验操作170分钟

总结、分析5分钟

思索题

作业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留意事项有哪些?如何提高回收效率?

2013-12-11/12

讲次8日期2013-12-18/19节次1-4节,1-2节

授课内授课学

容试验八重组时6

教学目把体外重组的引入受体细胞,使受体菌具有新遗传性,并从中选择出

的重组子。

教学重

八、、驾驭重组技术及重组子鉴定的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

/、、、重组子鉴定的原理

教具

媒体运

用黑板教学

教学方

法讲授法、试验操作法

讲授新课40分钟

一、试验目的把体外重组的引入受体细胞,使受体菌具有新遗传性,

学并从中选择出重组子。

二、试验原理外源和载体的连接就是重组,由连接酶完成的。19T

的基因区域当有片段插入时,基因失活,转化进入大肠杆菌

并在含有和培育基生长时,会产生白色的克隆,不含插入片

段的19T质粒进入宿主细胞生成蓝色菌落。

过三、材料

19T质粒,已纯化的产物,大肠杆菌感受态,管,离心管架,1000、

200枪头,9培育皿,一次性滤膜(0.22),大量碎冰

四、设备

微量移液器(20u1,200P1,1000u1),高压蒸汽消毒器(灭菌锅),

培育箱,离心机,恒温水浴锅,恒温摇床,超净工作台,双蒸水器,

冰箱,培育箱等。

五、试剂准备

1.固体培育基

2.液体培育基

3.氨节青霉素

4.二甲基甲酰胺

5.:5-溟-4-氯-3-叫噪-6-半乳糖甘:将溶于二甲基甲酰胺,配置

为20,不用过滤灭菌,分装,黑暗保存在-20℃。

6.:异丙基硫代-8半乳糖昔,2g溶于8双蒸水,再补水到10,用

一次性滤膜(0.22)过虑灭菌,每份1,保存在-20C。

7.19T连接试剂盒

8.无水乙醇

9.70%乙醇

10.灭菌双蒸水20

六、试验操作

1)连接反应体系(101):

纯化的产物41

19T11

教I51

混合匀整,16°C12h(一般16C30,但为保证较高的连接效率,

尤其是对于2以上片段最好延长连接时间)。

2)转化

①取501感受态细胞,置于冰浴中,待溶化后用预冷的吸头加

学入51连接产物,轻轻旋转以混匀(不要用移液器吹打),在冰中放

置30;

②将管在42℃水浴中放置45s,不要摇动;

③快速将管转移到冰浴中,使细胞冷却1;

④每管加5001培育基,置于37℃摇床振摇(振摇速度大于150

转/分,但最好不要超过转/分)培育,使细胞复苏;

过17060

⑤准备含100氨茉青霉素的琼脂糖培育基平板,加401

(20)、81(100),用无菌的弯头玻棒涂布匀整;

⑥取④中已转化的感受态细胞2501(剩余的已转化的感受态细

胞置于4℃留存)转移到上述平板上,将细胞涂布匀整(注:弯头玻

棒用前先在酒精灯上灼烧,待其温度降至不烫手再起先涂布);

⑦将平板置于室温直至液体被吸取(大约须要2h);

⑧倒置平板,于37c培育12〜16h(注:不要超过16h,否则可

能产生杂的卫星菌落);

⑨将平板4c放置约3h,使蓝白斑更分明;

⑩挑取白色菌落加入到培育基(含100氨节青霉素),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