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绝密★启用前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四)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把抓起的沙子,约有一万粒,比我们在晴朗夜晚裸眼所见的星星更多。但能被看见的繁星,只是距离地球最近恒星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宇宙宽广无垠:宇宙中的恒星总量,比地球上所有沙滩的沙子加起来还要多。古代天文学家总想从星辰的排列组合中解读出深意,但星座不过是一组组随机散落的恒星。有些星辰闪亮,只因为离地球较近,另一些黯淡的星辰其实异常耀眼,然而太过遥远。我们和群星间隔着惊人的距离,所以不管你走到地球的哪个角落,星座看起来都一个样。从俄罗斯一直走到美国,夜空不会变化。从天文学的尺度来说,俄罗斯和美国是同一个地方。在地球上进行小小的位移,是看不出星座的立体结构的。想换个角度看星座,我们至少得旅行到几光年外——这是恒星间的平均距离,而一光年差不多有十万亿千米。如此一来,星图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有的恒星会离开某个星座,有的则会进入某个星座。星空将呈现迥异的面貌。到目前为止,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星际旅行,在可见的将来恐怕也不行。不过计算机能够为邻近星系做出三维模型,让我们来一场短途旅行——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绕着北斗七星走上一遭,星座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随着视角改变,我们会看到星座完全扭曲成了另一个形状。所以外星居民所见的星座,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大相径庭。星座不只随空间,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待得够久,就会看到有时候恒星凑成星团,成群结队地移动;或是一颗孤零零的恒星抛下它的同伴独自远行;从长远来看,旧星座终将消失,新星座不断诞生。一些偶然的情况下,双星系统中的一颗发生爆炸,伴星不再受到它引力的束缚,会保持着原有的速度一头冲入深空,犹如弹射出的弹丸。群星也会诞生、演化、死亡。只要有耐心,我们就能看到新的星星出现,老的星星消失,天空的图案逐渐扭曲变化。甚至人类短短的百万年历史中,星座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电脑不但能使人在空间中旅行,也能带人穿越时间。反推恒星的运动,会发现一百万年前那北斗七星更像一支长矛,和今天完全不一样。如果乘坐时间机器去往某个未知的年代,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观察群星来推断时间的。同理,计算机模拟也能推演未来。如图为狮子座今天的模样(左图),和它一百万年后在地球上看起来的样子(下图)。空间和时间彼此交织。不回溯时间,就看不见空间。光的速度很快,然而宇宙如此辽阔,群星相隔甚远。太阳和银心相距3万光年。银河系和最近的旋涡星系M1——它也在仙女座——隔了200万光年。我们今天看到的光子离开M31时,地球上连第一个人都没有出现。而从地球到最遥远的类星体,有80或100亿光年的距离。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类星体,是它们远在地球甚至银河系形成之前的样子。光速的局限不只体现在太空中,但只有天体间才离得够远,才足够体现光的速度。如果你的朋友在房间另一头,和你相隔3米,你看到的也不是“现在”的她,而是一亿分之一秒“以前”的她,即0.01微秒。“现在”和0.01微秒“以前”的差距实在太小,难以察觉。但换个情况,当我们观察80亿光年外的类星体时,这个知识就变得非常重要。两台“旅行者号”航天器正以光速的万分之一前进。如果以这个速度驶向比邻星,也要4万年后才能抵达。我们未来能否用更少的时间穿越浩瀚苍穹抵达比邻星?我们能接近光速吗?光速到底为何神奇?我们能否超越它?如你所见,空间和时间彼此交织。行星和恒星也和人类一般,从生到死。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太阳的寿命则是我们的一亿倍。与群星相比,我们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在真正的蜉蝣眼里,人类恐怕也是迟钝缓慢,甚至不怎么动弹的物体。从恒星的角度来看,人类,这种数量多达几十亿,生命转瞬即逝的生物,都挤在一个异常寒冷、坚固,而且遥远的硅酸盐铁球体上。放眼宇宙,每一颗行星的未来都由它们当下的变化决定。而我们的小小星球,恰好处在历史的重要分岔口。这个岔口的重要性不亚于2500年前爱奥尼亚科学家和神秘主义者之间的那场对决。无论我们在这个时代做出什么抉择,都将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子孙,以及他们通往群星的命运。(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时空之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在地球上看星辰,星辰离地球越近,看起来就越闪亮;星辰离地球越远,看起来就越黯淡。B.离开地球表面看星座与在地球上看星座,人们看到的星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星空也会呈现迥异的面貌。C.虽然当下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实现星际旅行,但是计算机可以带领人们跨越星际的空间,甚至穿越时间。D.文章写两台“旅行者号”航天器按照当下速度需要4万年后才能抵达比邻星,是为了突出它的速度很慢。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今天看到的光子离开M31时,地球上尚未出现人类,旨在说明星系形成之久。B.文章语言既生动又严谨,“一头冲入深空”等生动形象,“约有”“恐怕”等用词严谨。C.文章通过海滩上的沙子及房间中的朋友等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使科学的呈现浅显易懂。D.文中多次用到“我们”,传递出包括读者与作者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是宇宙中一员的意味。3.图示为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七星的连线图,图①—④为北斗七星空间或时间改变后图形的变化,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B.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C.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D.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4.材料倒数第二段写蜉蝣眼中的人类及恒星角度下的人类,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卡尔·萨根的《宇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科普名著,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C2.A3.B4.①内容上,以蜉蝣眼中的人类就如人类眼中的宇宙,突出了宇宙广阔辽远,但行星和恒星也是由生到死的,时间和空间彼此交织。②表达效果上,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以别样视角去看待人类和地球,设想蜉蝣眼中与宇宙视角下的人类与地球,富于趣味性与生动性。5.①文章分析了星座会随空间、时间而发生变化及光速快、宇宙极其辽阔的科学现实,并且以相关图形、具体数字作为佐证,科学性强。②“我们”对宇宙的探索贯穿其中,宇宙的辽阔与人类的渺小时时显现,当下的选择及对宇宙未来深切的关注,体现出极强的人文性。【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宇宙中恒星和星座的描述,展现了宇宙的浩瀚与神秘。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严谨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星座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变化,强调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短暂。文章不仅科普了天文学知识,还引发了对人类命运和未来的思考,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比和类比,文章使复杂的天文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增强了读者的兴趣和共鸣。【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星辰离地球越近,看起来就越闪亮,星辰离地球越远,看起来就越黯淡”错误,过于绝对。虽然文中说“有些星辰闪亮,只因为离地球较近,另一些黯淡的星辰其实异常耀眼,然而太过遥远”,但是并不一定是距离越近看起来越闪亮,距离越远看起来越黯淡,其亮度还可能与星辰自身亮度有关系,星辰本身亮度不同。B.“离开地球表面看星座与在地球上看星座”错误。文中说“想换个角度看星座,我们至少得旅行到几光年外”可知,想要使看到的星图发生巨大的变化,必须要离开地球足够的距离。D.“是为了突出它的速度很慢”错误,主要是说明地球距离比邻星太过遥远。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A.“旨在说明星系形成之久”错误。应是旨在说明“光的速度很快,然而宇宙如此辽阔,群星相隔甚远”,更加强调宇宙的辽阔,群星之间距离遥远,即使是很快的光速,也需要很久才能抵达。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能力。B.根据常识,可判断出图②为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图①为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根据原文“一百万年前那北斗七星更像一支长矛,和今天完全不一样”可知图③为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图③与图④相比,图④更接近于当下北斗七星的形态,故图④为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色和作用能力。①内容上,文章倒数第二段,“如你所见,空间和时间彼此交织。行星和恒星也和人类一般,从生到死”,蜉蝣眼中的人类“在真正的蜉蝣眼里,人类恐怕也是迟钝缓慢,甚至不怎么动弹的物体”,恒星角度下的人类“从恒星的角度来看,人类,这种数量多达几十亿,生命转瞬即逝的生物,都挤在一个异常寒冷、坚固,而且遥远的硅酸盐铁球体上”,可见,以蜉蝣眼中的人类就如人类眼中的宇宙,突出了宇宙广阔辽远,但行星和恒星也是由生到死的,时间和空间彼此交织。②表达效果上,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你所见”“在真正蜉蝣眼里”“从恒星的角度来看”文章从人类、蜉蝣和恒星等不同角度去看待人类和地球,设想蜉蝣眼中与宇宙视角下的人类与地球,富于趣味性与生动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的能力。结合“但能被看见的繁星,只是距离地球最近恒星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宇宙宽广无垠:宇宙中的恒星总量,比地球上所有沙滩的沙子加起来还要多”“星座不只随空间,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知,文章分析了星座会随空间、时间而发生变化及光速快、宇宙极其辽阔的科学现实,并且以相关图形、具体数字作为佐证,科学性强。结合“古代天文学家总想从星辰的排列组合中解读出深意,但星座不过是一组组随机散落的恒星”“放眼宇宙,每一颗行星的未来都由它们当下的变化决定。而我们的小小星球,恰好处在历史的重要分岔口。这个岔口的重要性不亚于2500年前爱奥尼亚科学家和神秘主义者之间的那场对决。无论我们在这个时代做出什么抉择,都将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子孙,以及他们通往群星的命运”可知,“我们”对宇宙的探索贯穿其中,宇宙的辽阔与人类的渺小时时显现,当下的选择及对宇宙未来深切的关注,体现出极强的人文性。(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猎熊梁晓声老伦吉善骑马伫立在山巅。他忠实的猎犬翁卡伊四腿插在深雪中,像主人一样岿然不动,像主人一样鸟瞰着远处灰苍的大森林。他的遥远的祖先属于白依尔氏族。他所知道名字的每一位先人,都是氏族中的领袖或勇士。他在九岁的时候,就能够用弓矢射中飞雁。十二岁的时候,就用父亲的猎枪打死过一头巨熊,救了一位猎人的命。十八岁,他成了全部落数第一的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有一次,一股土匪偷袭了部落,杀死了七个鄂伦春妇女和孩子,夺走了二十多匹猎马和大量皮货。他一人单骑追踪了土匪三天三夜,在黑瞎子沟将十几名土匪全部消灭。日本“山林队”杀死了他的妹妹,他刀劈了“山林队”少校队长和五名日本兵,将“山林队”的住所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从此他隐迹于大兴安岭的密林之中,而他的名字则传遍每一个鄂伦春部落……以后,他的名字便经常同“鄂伦春”三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他所获得的崇拜和尊敬,远远超过他的任何一位先人。……可是如今人们却不再像过去那般崇拜他了。虽然依然尊敬他,那也不过是一种对老年人的尊敬而已。选举旗人民代表,已不再有很多人投他的票。他们对他说:“阿达玛,您如今应该做的是在家抱孙子,或者到鹿场去养鹿。”他们对他说:“你和我们一起进山去打猎,那只会给我们添麻烦。”他们对他说:“现在山里黑熊多起来了……”他们竟拿黑熊来恫吓他!连他的儿子也对他说这话!这是无法忍受的!于是他三天前没有向任何人告别便深入到大兴安岭腹地来了。他要打死一头黑熊。他要证明自己并没老,也永远不会老。三天内他发现过两头熊,没打。那两头熊在他看来都不够巨大。他要打死一头巨熊。只要算得上巨熊,发现几头,他将打死几头。他要把熊掌带回村里去,扔在那些年轻人脚下……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声熊吼,从不远的密林中可怕地传出来,令人心战胆寒。他下马,毅然向密林走去。……在林隙间的雪地上,老伦吉善发现了熊迹。大而深的熊掌印的跨度告诉他,如他所愿,是头巨熊。他的每一根神经都兴奋而紧张起来。他跟踪熊迹向前走了还不到二十米,便站住了——巨熊从一棵合围粗的义气松的树身后闪出来。这是一头老奸巨猾的熊。它不甘于在被追踪的情况下做猎人枪口下可悲的牺牲品。它分明想采取主动较量的方式拯救自己。它人立着,站在离老伦吉善五六步远处。它的两只前掌高举着,如投降的姿势,也如拳击场上获胜后的拳击手向观众致意的姿势。他凭经验知道,那是熊的一种随时预备拼死进击的姿势。它是那么高大,那么强壮,胛骨处浑圆的肌肉在熊皮下凸着。然而他看出,它是一头老熊。两绺熊毛生长在熊面上,垂下来遮住了熊眼。熊的心窝儿处,有一片半月状的白毛。这特殊的标记使他认出了它。他想起自己曾和这头熊有过一次遭遇。是几年前?还是十几年前?他回忆不清了。有一点他是很清楚地记得的——那时它还不是一头老熊,他自己也还没开始被视为老人。那一次他和它也是这么突然地彼此发现了,也是距离这么近,也是像今天这般对峙着。所不同的是,他当时非常镇定,一点没有心慌意乱,几乎不是用一个猎人的眼光,而是用一种惊诧和赏识的眼光看着它。他和它对峙了半天,它似乎觉得无趣了,似乎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终于不屑理睬地转过身,迈着杂技式的从容的熊步踱到密林深处去了……他当时可以打死它,但他没有向它开枪。他当时是被它的强悍无畏征服了。可是这时,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他生平第一次,在猛兽面前产生了一种潜伏的畏惧。他几乎想转身逃跑。理智警告他那是最大的危险,他才没有逃。但他是完全地呆住了。熊,用一只前掌撩起了遮眼的长毛。熊眼眈眈地瞪着他。它似乎在判断处境对猎人还是对它自己有利。也许是由于他的老态、他的呆状,熊感到他实际上并不能对它构成危害,它和他对峙了一刻,像当年一样缓缓地转过身去,迈着和当年一样的杂技式的从容的熊步,朝密林深处回避。老伦吉善清醒了过来。他想到必须带回熊掌扔在村里的年轻人脚下,他毫不迟疑地举起了枪……砰!巨熊高大的身躯抖了一下。它像一个遭到卑鄙的暗算的人一样,又转过了身来。它再一次撩起眼上方的长毛,愤怒地盯着他。他持枪的手颤抖了。熊向他迈出了一步。砰……它心窝儿那片半月状的白毛被染成了红色。可是它并没有倒下去。它发出了一声使整个山林都惊悸的狂吼。猎枪从老伦吉善的手中失落在地上。一声猎狗的勇敢的吠叫响起。翁卡伊突然不知从何处窜出。在这险恶的情况下,它凶猛地扑向巨熊。熊掌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翁卡伊被击出数米远,撞在一棵树上,头骨碎裂,躯体落地便不再动弹。老伦吉善趁机拔出了匕首。熊已经扑到了他跟前。在他的匕首刺进熊腹的同时,一只熊掌击在他脸上。世界变成了红色的。紧接着,巨熊的前肢搂抱住了他的身体。他清楚地听到了自己的肋骨折断的声音。老伦吉善同巨熊一块颓然倒下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老伦吉善与猎犬翁卡伊伫立山巅、鸟瞰森林的场景开篇,为全文营造了庄严、辽远的氛围。B.小说连续写了三处村里人对伦吉善说的话,侧面表明他逐渐老去、对打猎之事已无能为力的现状。C.老伦吉善发现熊迹之后,内心发生了由兴奋紧张到畏惧呆住再到清醒果决等一系列的变化,丰富且真实。D.从“他持枪的手颤抖了”“猎枪从老伦吉善的手中失落在地上”等细节,能看出老伦吉善已不复当年的风采。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伦吉善决定打死黑熊,带回熊掌,把它扔在年轻人脚下,一个“扔”字,形象地写出了老伦吉善渴望向年轻人证明自己的心理。B.小说详细地描写了巨熊出场时的动作、形态等,并揣测了老熊的心理,以此突出熊的高大强壮以及“老奸巨猾”。C.小说使用倒叙的手法,先写伦吉善年轻时的勇武及得到的光环,再写现今其年老时受到的冷落及心中的痛苦,前后对比鲜明。D.小说多处用到省略号,或表达名声的流传,或表达时间的流逝,或表达未说出的话语等,丰富了小说的意蕴,给予了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8.文章写伦吉善年轻时与这头熊的相遇,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有人认为老伦吉善身上体现出了一种不服老的硬汉精神,有人认为这是不能坦然面对老去的顽固与逞强。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B7.C8.①与当下形成对比。年轻时被其征服,是英雄惜英雄的心理,故而没有开枪;如今内心更多的是潜伏的畏惧,但内心被渴望证明自己的心理占据,故而选择开枪。前后对比,形成反差,突出他心态及行为的变化,也引发读者更多地思考。(或答:与开头部分回忆其年轻时候的勇猛形成呼应,印证了其年轻时的英勇之态。)②拓展叙事空间,丰富小说内容。小说并非单一地讲述老伦吉善的故事,而是将时间拉伸至其年轻的时候,叙事空间更大,使小说内容更加丰富。9.示例一: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服老的硬汉精神。①面对年龄老去、年轻人对其能力的不信任,老伦吉善毅然决定去猎杀大熊,证明自己;②面对大熊时,即使心存畏惧,想过退缩,但老伦吉善依然开出两枪、拔出匕首,以生命换取一位勇士的尊严,这是不服老、不服输的硬汉精神。示例二:我认为这是不能坦然面对老去的顽固与逞强。①生命的老去是常态,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价值与使命,但是老伦吉善无法看透生命的规律,与自然规律对抗,何其顽固逞强;②在猎熊时,老伦吉善内心产生的恐惧其实已经反映了老去的他已不复当年的勇武,但他却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而选择与黑熊对抗,最终失去生命。【解析】【导语】梁晓声的《猎熊》通过描写老猎人伦吉善与巨熊的对峙,展现了一个曾经英勇无畏的猎人在面对衰老和挑战时的复杂心理。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伦吉善从年轻时的勇武到老年时的挣扎,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和自身衰老时的无奈与顽强。通过对人物内心变化的描写,小说探讨了尊严、勇气和自我证明的主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无能为力”理解错误,他们的话只能表明老伦吉善在年轻人心中已然老去,不复当年;现状并非一定如此,从后文也能看出,他还有勇气与一定的能力。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C.“倒叙”表述错误。写伦吉善年轻时的勇武属于插叙。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与当下形成对比。十二岁的时候,他“用父亲的猎枪打死过一头巨熊,救了一位猎人的命。十八岁,他成了全部落数第一的百发百中的神枪手”,他当时“非常镇定,一点没有心慌意乱”;可是这时,他“倒吸了一口冷气”“产生了一种潜伏的畏惧”,可知,年轻时被其征服,是英雄惜英雄的心理,故而没有开枪;如今内心更多的是潜伏的畏惧,前后对比,形成反差,突出他心态及行为的变化,也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他想到必须带回熊掌扔在村里的年轻人脚下,他毫不迟疑地举起了枪”可知他内心被渴望证明自己的心理占据,故而选择开枪。②拓展叙事空间,丰富小说内容。小说并非单一地讲述老伦吉善的故事,而是运用插叙,将时间拉伸至其年轻的时候,叙事空间更大,使小说内容更加丰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示例一: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服老的硬汉精神。由“于是他三天前没有向任何人告别便深入到大兴安岭腹地来了……他要证明自己并没老,也永远不会老”可知,面对年龄的老去、年轻人对其能力的不信任,老伦吉善毅然决定去猎杀大熊,证明自己;由“猎枪从老伦吉善的手中失落在地上……老伦吉善趁机拔出了匕首”等可知,面对大熊时,即使心存畏惧,想过退缩,但老伦吉善依然开出两枪、拔出匕首,以生命换取一位勇士的尊严,这是不服老、不服输的硬汉精神。示例二:我认为这是不能坦然面对老去的顽固与逞强。由“可是如今人们却不再像过去那般崇拜他了。虽然依然尊敬他,那也不过是一种对老年人的尊敬而已。选举旗人民代表,已不再有很多人投他的票”“他要证明自己并没老,也永远不会老”等可知,生命的老去是常态,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价值与使命,但是老伦吉善无法看透生命的规律,与自然规律对抗,何其顽固逞强;由“他当时可以打死它,但他没有向它开枪。他当时是被它的强悍无畏征服了”“可是这时,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他生平第一次,在猛兽面前产生了一种潜伏的畏惧。他几乎想转身逃跑。理智警告他那是最大的危险,他才没有逃。但他是完全地呆住了”等可知,在猎熊时,老伦吉善内心产生的恐惧其实已经反映了老去的他已不复当年的勇武,但他却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而选择与黑熊对抗,最终失去生命。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又,臣观隋末乱离,其欲争天下者不过十余人而已,其余皆保乡党、全妻子,以待有道而归之耳。乃知百姓好乱者亦鲜,但人主不能安之耳。”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材料二:语曰:“为君难者,孰难哉?盖莫难于用人。”夫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而可共成事。及其失也,任之欲专,则不复谋于人,而拒绝群议,是欲尽一人之用,而先失众人之心也。信之欲笃,则一切不疑,而果于必行,是不审事之可否,不计功之成败也。夫违众举事又不审计而轻发其百举百失而及于祸败此理之宜然也。前世为人君者,力拒群议,专信一人,而不能早悟,以及于祸败者多矣。近五代时,后唐清泰帝患晋祖石敬瑭之镇太原也,地近契丹,恃兵跋扈,议欲徙之于郓州。举朝之士皆谏以为未可。帝意必欲徙之,夜召常所与谋枢密直学士薛文遇问之,以决可否。文遇对曰:“臣闻作舍道边,三年不成。此事断在陛下,何必更问群臣?”帝大喜曰:“术者言我今年当得一贤佐,助我中兴,卿其是乎!”即时命学士草制,徙晋祖于郓州。明日宣麻,在廷之臣皆失色。后六日而晋祖反书至,清泰帝忧惧,不知所为。谓李崧曰:“我适见薛文遇,为之肉颤,欲自抽刀刺之。”崧对曰:“事已至此,悔无及矣。”但君臣相顾涕泣而已。或有诘予曰:“然则用人者不可专信乎?”应之曰:“齐桓公之用管仲,蜀先主之用诸葛亮,可谓专而信矣,不闻举齐蜀之臣民非之也。盖其令出而举国之臣民从,事行而举国之臣民便,故桓公、先主得以专任而不二也。使令出而两国之人不从,事行而两国之人不便,则彼二君者,其肯专任而信之,以失众心而敛国怨乎?”(节选自欧阳修《为君难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违众A举事B又不审C计D而轻发E其百举百失F而及G于祸败H此理之宜然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谨,谨慎、小心,与《陈情表》“谨拜表以闻”中“谨”的意思相同。B.善,指赞许、认为……好,与《劝学》“善假于物也”中的“善”意思不同。C.后唐,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政权,《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庄宗李存勖正是后唐的建立者。D.术者,古时指懂得医、卜、星、相等技术或推求阴阳灾异的人,又称术士。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玄素认为,隋末乱世中,大多人是为了保全乡里和妻子儿女而举兵,一旦有明君即会归顺,很少有百姓喜欢乱世,只是君主无法让天下安定。B.对于清泰帝想把晋祖石敬瑭调至郓州之事,朝中大臣纷纷进谏阻止,但薛文遇却用清泰帝三年在路边盖不成房子的事情指出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C.清泰帝最初认为薛文遇是能助力中兴大业的良臣,但当晋祖反叛的文书到时,清泰帝又气愤到想要杀掉薛文遇,这正是君主专信而导致祸患又追悔莫及的表现。D.材料二列举管仲、诸葛亮之例,既与薛文遇的例子形成对比,分析了真正值得君主信任的良臣所具备的特征,也使文章的论证更加严密完善。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2)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而可共成事。14.两则材料分别对君主提出了怎样的用人建议?请简要说明。【答案】10.BEH11.A12.B13.(1)假使得失参半,错误也已经非常多了,臣子阿谀奉承,君主受蒙蔽,国家不灭亡还等什么呢!(2)任用必须专一,信任必须坚定,这样之后才能发挥他的才干,可以共同成就事业。14.①材料一建议君主不可专权处理各种政务,而应谨慎地选择与任用臣子,考察臣子的成败得失,进行刑罚或赏赐。②材料二建议君主专任有才干得民心之臣,不能偏听偏任。【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两则材料探讨了君主用人的重要性和策略。材料一中,张玄素指出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君主独断专行,不信任群臣,建议君主应谨慎选拔和分任群臣,以考核成败施行奖惩。材料二则通过历史实例,强调用人要专而信,但不能盲目专信一人,需兼顾群臣意见。两则材料共同强调了君主用人之道在于平衡专信与群议,避免独断专行导致的祸患。【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违背众人的意愿行事,又不事先审察计议便轻率行动,他办一百件事就会失败一百件,最后导致祸乱败亡,这是理所当然的。“又”表并列,用于句首,其前B处断开;“其”为句子主语,其前E处断开;“此理之宜然也”为判断句,应在“此”前H处断开。故选BE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错误。谨慎、小心/恭敬。句意:陛下若能在挑选臣子的时候小心谨慎。/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B.正确。赞许、认为……好/善于。句意:太宗认为他的话好。/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C.正确。D.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用清泰帝三年在路边盖不成房子的事情指出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错误,原文为“臣闻作舍道边,三年不成”,意思为“臣听闻在路边建房子,三年也建不好”,这不是说清泰帝在建房子,而是以此劝说清泰帝应该坚持自己的意见。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借使”,假使;“乖谬”,错误;“蔽”,被蒙蔽;“何待”,宾语前置,应为“待何”。(2)“专”,专一;“笃”,坚定;“然后”,这样之后。【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材料一说到“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张玄素建议君主不可专权处理各种政务,而应谨慎地选择与任用臣子,考察臣子的成败得失,进行刑罚或赏赐。材料二说到“夫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而可共成事。及其失也,任之欲专,则不复谋于人,而拒绝群议,是欲尽一人之用,而先失众人之心也。信之欲笃,则一切不疑,而果于必行,是不审事之可否,不计功之成败也”。是说用人的办法在于任用必须专一,信任必须坚定,又不能先失去众人的心。故材料二建议君主专任有才干得民心之臣,不能偏听偏任。参考译文:材料一:太宗听说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于是召见他,询问为政之道,张玄素答道:“隋朝的君主喜欢独自专权处理各种政务,不信任群臣。臣子十分害怕,只知道一味地奉命行事,没有敢违背的。凭借一个人的智慧决定天下的事情,假使得失参半,错误也已经非常多了,臣子阿谀奉承,君主受蒙蔽,国家不灭亡还等什么呢!陛下若能在挑选臣子的时候小心谨慎,根据政事分别委任他们,自己安坐在朝廷之上对他们的成败得失进行考察,然后进行刑罚或赏赐,又何必担心天下治理不好呢?另外,臣看到隋末乱世时,真正想要夺得天下的不过十余人,其他的不过是为了保全乡里和妻子儿女,等待仁德之君一出现就会归附。所以臣知道喜欢乱世的百姓很少,只不过君主不能让他们过上太平的生活而已。”太宗认为他的话好,于是任命他为侍御史。材料二:常言道:“当一个国君很难,难在什么地方呢?大概没有比用人更难了。”用人的办法在于,任用必须专一,信任必须坚定,这样之后才能发挥他的才干,可以共同成就事业。等到他有了过失,想专一地任用某个人,便不再同其他人商议,甚至拒绝接受群臣的建议,这是要发挥一个人的作用,却先失去众人的心。对某个人深信不疑,便一切事情都毫不怀疑而果断去做,这是不审度事情能否行得通,不考虑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违背众人的意愿行事,又不事先审察计议便轻率行动,他办一百件事就会失败一百件,最后导致祸乱败亡,这是理所当然的。前代国君,由于极力排斥群臣的议论,专门信用一人,而不能及早醒悟,最后导致祸乱败亡的事例够多的了。近世五代时期,后唐清泰帝担心晋高祖石敬瑭镇守太原,地方靠近契丹,经常依仗兵力飞扬跋扈,朝廷商议要把他调到郓州。整个朝廷的士大夫纷纷进谏,认为不能这样做。清泰帝打定主意,一定要将他调走,连夜召见经常与他商议事情的枢密直学士薛文遇询问意见,以便决定是否可行。文遇回答说:“臣听说过,在路边盖房子,(过路的人纷纷提意见)三年也盖不成。此事全在你自己拿主意,何必再问群臣?”清泰帝大为高兴,说:“方术之士说我今年该得到一位贤良的辅佐,帮助我建立中兴大业,你是这个人吧!”马上命令学士起草诏书,将晋高祖调到郓州。第二天早晨宣读诏书时,满朝廷大臣都大惊失色。六天后晋高祖反叛的文书到达朝廷,清泰帝忧愁恐惧,不知所措。对李崧说:“我刚才碰见薛文遇,气得浑身打战,真想拔刀杀死他。”李崧回答说:“事情已到这个地步,后悔也来不及了。”只是君臣相对流泪罢了。或者有人会责问我:“既然这样,那么用人的人就不应该专诚信任某一个人了吗?”回答是:“当年齐桓公任用管仲,蜀先主任用诸葛亮,可以说得上是专心一意而深信不疑了,没听说齐、蜀两国的臣民有非议的。这是因为他们颁布的法令,全国臣民都乐于服从,施行的政事,全国臣民都称便,因此桓公、先主能专意任用而没有别的念头。假如他们颁布的法令,两国的人都不愿意服从,施行的政事,两国的人都说不便,那么两位君主怎么肯专意任用,以致失去众人的拥护招来百姓对国家的怨恨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挽刘宝学二首(其一)①朱熹天地谁翻覆,人谋痛莫支。公扶西极柱,威动北征旗。肉食谋何鄙,家山志忽赍。平生出师表,今日重伤悲。【注】①刘宝学,即刘子羽,金人入侵真定,他助父刘韐率众死守,由此知名于世。后因与投降派秦桧不和,罢官归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不知是谁造成了这天下动乱的局面,故而虽内心痛苦却无能为力。B.“扶”“动”二字表明刘宝学对西部局势强大的支撑作用及对北征的重大影响力。C.“平生”与“今日”相对,写出了刘宝学一生的抗敌壮志,突出了“我”内心的伤悲。D.本诗叙议结合,感情充沛,格调悲凉,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爱国的激情。16.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5.A16.①对当权者的控诉。“肉食谋何鄙”正是在控诉当权者谋划的卑下,内心的鄙陋。②对刘宝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罢官归隐的赞美与惋惜:“家山志忽赍”写刘宝学因当权者自私怯懦的谋划,而内心生发了归家之心、归隐之志。既表达诗人对其品性的赞美,又表达有志而不能得以施展的惋惜。【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A.“不知是谁造成了这天下动乱的局面”表述有误。诗人只是在强调天下混乱的程度。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颈联意为“当权者的目光是何等短浅,归乡的志向忽然产生”。出句用典,“肉食谋何鄙”典出《左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结合注释来看,诗人此处化用这一典故,抒发了对当朝者的不满和控诉。对句“家山志忽赍”,“家山志”,结合注释“后因与投降派秦桧不和,罢官归隐”,指刘宝学归乡的志向,“赍”是怀着、抱着。写刘宝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罢官归隐。表达诗人对其品性的赞美,又表达有志而不能得以施展的惋惜。(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叠字渲染游子的孤寂,用离家遥远体现游子的思乡之情。(2)《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历代帝王处于“深忧”与“得志”两种处境下的两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小明在做关于边塞诗地名探究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不少将边塞地名引入诗句的唐代边塞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斜月沉沉藏海雾②.碣石潇湘无限路③.必竭诚以待下④.则纵情以傲物⑤.青海长云暗雪山⑥.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碣、潇、竭、傲。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孩子们的广大世界里,哭真有意想不到的效力。譬如跌痛了,只要尽情一哭,比服药灵得多,能把痛完全忘却,依旧遨游于游戏的世界中。又如泥人跌破了,也只要放声一哭,就可把泥人完全忘却,而热衷于别的玩具。又如花生米吃得不够,也只要号哭一下,便好像已经吃饱,可以起劲地去干别的工作了。总之,他们无论干什么事都①。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一切游戏都用全力去干。干一件事的时候,把这事以外的一切别的事全都②。一旦拿了笔写字,便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纸上。纸放在桌上的水痕里也不管,衣袖带翻了墨水瓶也不管,衣裳角拖在火钵里燃烧了也不管。一旦知道同伴们有了有趣的游戏,冬晨睡在床里的会立刻从被窝钻出,穿了寝衣来参加;正在换衣服的会赤了膊来参加;正在洗浴的也会立刻离开浴盆,用湿淋淋的赤身去参加。被参加的团体中的人们对于这浪漫的参加者也恬不为怪,因为他们把全部精神沉浸在游戏的兴味中。大家入了“忘我”的三味境,更③实际生活上的事及世间的习惯了。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又如……又如……”三个词的使用,构成相似句式,突出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哭具有重大效力。B.文段连续三句使用“不管”,强调孩子们在写字时集中了全部注意力,对其他事情不管不顾的状态。C.“穿了寝衣”“赤了膊”“湿淋淋的赤身”等描述既具体又生动,这些行为也更加符合孩子们的心理。D.文末两句将成人的世界与孩子的世界作比较,表达出对成人世界的无奈及无法回到从前的无限惋惜。【答案】18.①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竭尽全力)②置之脑后(置之不理)③无暇顾及19.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根据下文“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一切游戏都用全力去干”可知,语境强调孩子们无论干什么事都用尽全部力量,故可用“全心全意”或“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全心全意:一心一意,不夹有其他念头。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竭尽全力:用尽全部力量。②处,语境强调干一件事的时候,把这事以外的一切别的事全都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故可用“置之脑后”或“置之不理”。置之脑后:放在一边不再想起。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③处,根据“把全部精神沉浸在游戏的兴味中。大家入了‘忘我’的三味境”可知,语境强调没有闲暇空余的时间做别的,故可用“无暇顾及”。无暇顾及:没有时间来管或关心某些人或事物。比喻某人十分繁忙,没有闲暇空余的时间做别的事。【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D.“无法回到从前的无限惋惜”表述不当,由“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可知,主要表达的是对孩童世界的喜爱与羡慕。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寒是冬季倒数第二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一年将近尾声。在古人看来,寒冷是不断积聚的一个过程,冷气积久而寒,却未达极点,因此故谓“小寒”。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____①_____,小寒临近“三九”,民谚有“冷在三九”“小寒一过,出门冰上走”等说法,可见此时的寒冷程度。小寒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值田间歇冬,南方地区也多是从事果树修剪、小麦油菜追施冬肥、蔬菜越冬保暖等工作,农事并不忙碌。然而农人早已关心起来年的收成。人们常常根据小寒的气温、雨水变化______②___。寒冬腊月,人们注重饮食、保养身体,各地_____③____。南京人小寒要吃菜饭,取南京特色的“矮脚黄”青菜、咸肉片、香肠片、板鸭丁,再剁生姜粒与糯米同煮,味道十分鲜美。广州人喜欢在小寒早上吃糯米饭,糯米饭不只是糯米,得配上炒香的广州腊味、花生、碎白葱等,吃来有滋有味。江浙一带有小寒吃花生的习俗,花生可以健体,当地俗谚说“小寒花生食来年”。以传统中医观点来看,在经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后,人体气血偏衰。此时合理进补可以抵御寒气侵袭,使得来年身体强健。小寒食补多讲究“温润”,即用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比如羊肉、鸡肉等肉类,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等蔬果。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古人看来,因为寒冷是不断积聚的一个过程,冷气积久而寒,却未达极点,因此故谓“小寒”。B.在古人看来,寒冷是不断积聚的一个过程,冷气积久而寒,却未达极点,故谓“小寒”。C.在古人看来,寒冷是一个不断积聚的过程,冷气积久而寒,却未达极点,因此故谓“小寒”。D.在古人看来,寒冷是一个不断积聚的过程,冷气积久而寒,却未达极点,故谓“小寒”。22.请用因果关系句,概括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主要内容,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0个字。【答案】20.①(各地)气温持续降低(或:天气逐渐寒冷)②预测来年的收成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寒食俗21.D22.因为冬季人体气血偏衰,所以小寒期间尤其应用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小寒临近‘三九’,民谚有‘冷在三九’小寒一过,出门冰上走’等说法,可见此时的寒冷程度”可知,冬至之后,天气逐渐寒冷,故此处应填“(各地)气温持续降低”或“天气逐渐寒冷”。②处,根据“小寒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值田间歇冬,南方地区也多是从事果树修剪、小麦油菜追施冬肥、蔬菜越冬保暖等工作,农事并不忙碌。然而农人早已关心起来年的收成”可知,人们常常根据小寒的气温、雨水变化预测来年的收成,故此处应填“预测来年的收成”。③处,根据“南京人小寒要吃菜饭……当地俗谚说‘小寒花生食来年’”可知,小寒时节各地食俗各具特色,故前文应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寒食俗”。【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一是“因此故谓……”重复赘余,删掉“因此”;二是“一个”为表数量的定语,“不断积聚的”为动词性定语,“一个”应在前,“不断积聚的”应在后。只有D项修改正确。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由“以传统中医观点来看,在经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后,人体气血偏衰。此时合理进补可以抵御寒气侵袭,使得来年身体强健。小寒食补多讲究‘温润’,即用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比如羊肉、鸡肉等肉类,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等蔬果”可知,文中画波浪线部分主要强调小寒时节,由于人体气血偏衰,所以要合理用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故用因果关系句可概括为:因为冬季人体气血偏衰,所以小寒期间尤其应用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中说孩子们“把全部精神沉浸在游戏的兴味中”。漫漫人生路,不论在人生哪个阶段,这种“把全部精神沉浸”的状态都很有必要;但对于一些事情,如果一味沉浸,是否也有可能会过于用力、较真,或者无法自拔、迷失自我呢?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以“沉浸式”心态,创造万般可能“沉浸式”一词,意为一种没有旁白,没有喧闹,仅仅专注于事物本身而不被外物干扰的行为方式。于当今社会,“沉浸式”正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薄膜材料与器件》教学大纲
- 教科版品社四下全册教案(表格式)
- 玉溪师范学院《投资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数值分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酒店餐饮服务实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使用权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记账实操
- 2024年离合器面片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3年流化床干燥设备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3年户外机柜温控节能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草莓大棚买卖合同
- (完整版)新概念青少版1a1-10测试卷
-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组织行为与管理案例》大作业参考答案
- 2018年上半年全市中小学部分学科德育优质课评选结果
- 【阅读训练】Unit 8 Read a story 阅读理解活动(五上)
- 低压开关柜预防性试验报告
- 2023年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33-T 1261-2021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 优化少先队仪式教育的尝试 论文
- 【知识解析】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 语言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广西师范大学
-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师职业规划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