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届高三模拟考语文科试卷(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柳永的词不仅继承了婉约词的风格特点,而且往往是情景交融,虚实兼写,不仅章法谨严,层次分明,而且铺叙与点染紧密结合,是一种雅俗兼备的语言艺术。柳永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和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与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和所关注的情事。北宋诗人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宋代有名的学者王灼也在《碧鸡漫志》卷二中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都揭示出了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雅俗结合的风格最能体现柳永继承与革新相结合的精神,也最受后人的关注,成为褒贬不一的聚讼话题。柳词风格上的雅与俗和柳词所表现的内容题材紧密相关。柳词在内容上的拓展与贡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描写自己与歌伎的艳情生活,二是描写抒发自己羁旅行役的生活和感慨,三是描写都市生活与城市风光。柳永描写自己与歌伎艳情生活的词总的说来是比较俗的。但柳永词并非一俗到底,也有很多雅的成分。对此,清代今文学家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写道:“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如清代朱彝尊《词综》所录皆精金粹玉,以屯田(柳永)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余事为之也。”又如晚清著名词人郑文焯在《与人论词遗札》中写道:“屯田,北宋专家,其高处不减清真。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柳永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望海潮》。词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真实地交错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这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而为文人士大夫所激赏。柳永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与词法,并且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晚唐五代词中,除了韦庄和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和男欢女爱等类型的情感,柳永的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柳永在几度进士考试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南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中就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和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稍后的苏轼便就是沿着这种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而进一步开拓深化的。(摘编自文光华《中国文化风采录——柳永与婉约词》)材料二:柳永的词在词史上的确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他把词从传统的“小园香径独徘徊”“庭院深深深几许”引向“东南形胜”“千里烟波”,引向“怒涛卷霜雪”“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他大量运用“恁么”“一晌”“厌厌地”等口语,使典雅的文人词与清新活泼的民间语言和民歌风格再度结合起来,而在艺术上又远远高于以往俚俗的民间词和典雅的文人词;他把词作为自己唯一的文学创作体裁,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情。尽管人们通常仍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偎红倚翠”“浅吟低唱”来形容柳词风格,但他的词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婉约”情调,或者说传统的婉约词到柳永手中已发展到多姿多彩的丰富绚丽之境,在体制上也从短小的小令大规模地向长调发展。北宋中叶的大政治家、散文家兼诗人王安石的少数词作中有一首最著名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柳永的《望海潮》《八声甘州》等词的影响:“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从写景、怀古到总结历史经验,意境雄浑阔大,“一洗五代旧习”(清·刘熙载《艺概》语)——但这毕竟已是在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之后了——甚至可以说,此后苏轼豪放的“大江东去”一派新词风也从柳词中吸取了营养,获得了灵感。自柳永之后,宋词开始进入了自身发展之高峰迭起的阶段。(摘编自金诤《宋词综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永词之所以给当时和后世的人留下“卑俗”的印象,跟他的一些作品描写自己与歌伎的艳情生活有一定的关系。B.柳永的词在内容上不局限于离愁别恨和艳情生活,还有写羁旅行役和都市繁华等题材的作品,题材的范围有所扩大。C.柳永的词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苏轼沿袭此风格,宋代其他词人则都是表现离愁别恨等类型的情感。D.柳永的词在词史上的确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他的词在题材选择、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都有所发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清代朱彝尊的《词综》认为:柳永的词作都是“精金粹玉”,因为柳永一生精力都只放在了词的创作上。B.柳词在语言风格上能有重大的拓展与贡献,根本原因是柳永本人沦落社会底层,并有漂泊羁旅的经历。C.尽管一些柳词婉约缠绵,但柳词不再是传统的“婉约”情调,传统的婉约词到柳永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D.柳永的词雅俗结合,具有以婉约为主的多样化风格特色,王安石、苏轼等人词作上成就都缘于他的影响。(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柳永的词句中最能体现柳词“雅”的特点的一项是()A.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玉女摇仙佩•佳人》)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望海潮•东南形胜》)C.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甘草子•秋暮》)D.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长寿乐•尤红殢翠》)(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内容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5)“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畤《侯鲭录•卷七》)。而李清照《词论》云:“柳屯田永者,……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C(2)C(3)B(4)相同点: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述了柳永词的开拓性意义和苏轼等对柳永词的借鉴。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从柳词雅俗兼备的语言艺术特点来谈,分别从内容题材,词调词法,审美趣味方面分析。材料二侧重从柳词的题材、语言、体制上来谈。(5)语言通俗是柳词的本色,柳永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景,抒情。但柳词的语言艺术是雅俗兼备的,正如苏东坡所言。而李清照只看到了柳词“俗”的一面,却未看到其“雅”的一面。柳永功名失意,漂泊四方,内容上,除写艳情生活外,更有羁旅行役和都市繁华,词多凄凉沉着柳永所写的自然景物高远而博大,如《八声甘州》《望海潮》等。柳词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怀乡、怀人、怀帝都,这种士大夫情怀正是“雅”的表现。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C.“宋代其他词人则都是表现离愁别恨等类型的情感”错误。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稍后的苏轼便就是沿着这种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而进一步开拓深化的”,只提到柳永和苏轼注重抒情自我化,并不意味着就只有这两个人是这样。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清代朱彝尊的《词综》认为:柳永的词作都是‘精金粹玉’”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对此,清代今文学家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写道:‘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如清代朱彝尊《词综》所录皆精金粹玉,以屯田(柳永)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余事为之也’”可知,是清代宋翔凤认为宋彝尊《词综》收录的作品都是“精金粹玉”,而不是“清代朱彝尊的《词综》认为”。B.“根本原因是柳永本人沦落社会底层,并有漂泊羁旅的经历”错误。只能说作家个人的人生经历是重要原因,不能说是根本原因,文中也并无相关表述。D.“王安石、苏轼等人词作上成就都缘于他的影响”错误。根据材料二“王安石的少数词作中有一首最著名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柳永的《望海潮》《八声甘州》等词的影响”“苏轼豪放的‘大江东去’一派新词风也从柳词中吸取了营养,获得了灵感”可知,王安石、苏轼等词人受到柳永影响,但不能说他们的成就都缘于柳永。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以口语入词,体现了柳词“俚俗”的特点。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以严密精致的词语入词,体现的是柳永词“雅”的特点。C.“奈此个、单栖情绪”以口语入词,体现了柳词“俚俗”的特点。D.“有个人人可意”以口语入词,体现了柳词“俚俗”的特点。故选B。【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1)相同点:由材料一“柳词在内容上的拓展与贡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描写自己与歌伎的艳情生活,二是描写抒发自己羁旅行役的生活和感慨,三是描写都市生活与城市风光”可知,材料一介绍了柳永词的开拓性意义;由材料一“稍后的苏轼便就是沿着这种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而进一步开拓深化的”可知,材料一介绍了苏轼对柳永词的借鉴。由材料二“柳永的词在词史上的确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他把词从传统的‘小园香径独徘徊’‘庭院深深深几许’引向‘东南形胜’‘千里烟波’,引向‘怒涛卷霜雪’‘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可知,材料二论述了柳永词的开拓性意义;由材料二“此后苏轼豪放的‘大江东去’一派新词风也从柳词中吸取了营养,获得了灵感”可知,材料二论述了苏轼等对柳永词的借鉴。综上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述了柳永词的开拓性意义和苏轼等对柳永词的借鉴。(2)侧重点:由材料一“柳永的词不仅继承了婉约词的风格特点,而且往往是情景交融,虚实兼写,不仅章法谨严,层次分明,而且铺叙与点染紧密结合,是一种雅俗兼备的语言艺术”可知,材料一讲了柳词是一种雅俗兼备的语言艺术;由材料一“柳词风格上的雅与俗和柳词所表现的内容题材紧密相关。柳词在内容上的拓展与贡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柳永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与词法,并且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可知,材料一分别从内容题材,词调词法,审美趣味方面分析柳词雅俗兼备的语言艺术特点。由材料二“柳永的词在词史上的确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他把词从传统的‘小园香径独徘徊’‘庭院深深深几许’引向‘东南形胜’‘千里烟波’,引向‘怒涛卷霜雪’‘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他大量运用‘恁么’‘一晌’‘厌厌地’等口语,使典雅的文人词与清新活泼的民间语言和民歌风格再度结合起来,而在艺术上又远远高于以往俚俗的民间词和典雅的文人词”和“在体制上也从短小的小令大规模地向长调发展”可知,材料二侧重从柳词的题材、语言、体制上来谈。【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是说柳永的词不只世人说的俗,还有雅的成分。结合材料“柳永的词不仅继承了婉约词的风格特点,而且往往是情景交融,虚实兼写,不仅章法谨严,层次分明,而且铺叙与点染紧密结合,是一种雅俗兼备的语言艺术”“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与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和所关注的情事”可知,柳永的词往往是情景交融,虚实兼写,他用容易理解的语言与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和所关注的情事。语言通俗是柳词的本色,柳永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景,抒情。但柳词的语言艺术是雅俗兼备的。“柳屯田永者,……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是说李清照认为柳永的词语尘下,只有“俗”的一面。结合材料“柳永描写自己与歌伎艳情生活的词总的说来是比较俗的。但柳永词并非一俗到底,也有很多雅的成分”可知,柳永词并非一俗到底,也有很多雅的成分,李清照的观点有失全面。结合材料“柳永在几度进士考试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和“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和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可知,柳永功名失意,漂泊四方,内容上,除写艳情生活外,更有羁旅行役和都市繁华,词多凄凉沉着。结合材料“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柳永的《望海潮》《八声甘州》等词的影响……从写景、怀古到总结历史经验,意境雄浑阔大”可知,柳永所写的自然景物高远而博大,如《八声甘州》《望海潮》等。结合材料“柳永的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和“柳永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望海潮》”可知,柳词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怀乡、怀人、怀帝都,这种士大夫情怀正是“雅”的表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听水李拓之“君王,这是什么呀?”音乐家师涓看见前面白茫茫的一片。“那是江水啊。”卫灵公道,“这里是濮水了。”马在吃草,几个侍臣也拣了一块大石头坐下,卫灵公走近水边去细看,师涓不由跟过去。月照于浩渺之川,左旁是矗立的岩谷,岸侧的芦荻摇散白色的花穗,川上一座断桥,石梁倾圮,没入水中,桥下流波泻溢。天空有几块灰冻的云彩,舒卷而又飞奔。柳叶缝中的哀蝉,在呜咽幽鸣,拉起了蔓草中的露虫,蟋蜂和金钟儿也啾唧啾唧的相撞。加以岩穴中水波激荡,川谷的周围万响齐发。于是,芦苇中闪闪流动的萤火,也纵横交错的起飞,仿佛和着虫吟水涌的节拍。师涓倾耳去谛听:水声、风声、虫声、芦叶磨擦声……喷涌成一片。这是宇宙的大音乐!他沉浸于音律之旋涛中,举起首,看见天宇澄澈,银河化一条萧森的白练,浮浮沉沉地也在涓涓流出无声的音响。“君王,万有的一切在已死、将生和未生,这是夜之哀曲啊!”师涓说,他沉吟并且恬静。“师涓!琴拿出来弹吧。”卫灵公凄恻地。“君王,弹不出呀,宇宙的声音要压倒琴上的声音哩。”“师涓,你听!……谁在唱歌啊。”卫灵公脸色突而更惨白了。“哦……”师涓惊骇地伸长了耳朵。真的,谁在唱歌。那声音非常悠远,不是来自幽膀的谷穴,不是发自芦叶,而是低低忽忽地在那悠远悠远、暧昧迷离的水波弥漫之中。水上的歌声,那是怆惋的,令人落泪的声音。侍臣们都肃然正襟危坐了。师涓走近沙碛,一只手按在额际,竭着目为向水面眺望。看见浩莽空漾的月之川上,有一礁石,浮露波心,那里黑点闪动,恍惚是人影。这时歌声很清晰,追逐着风涛飘送过来: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哦。师涓!这声音太悲哀了,太美丽了。”卫灵公淤塞着鼻子说。“君王,这样眩惑的声音,中间有多少青春和生命呀。”“师涓!你赶快把这声音记录下来。”“君王,手指抖颤了呀。”“坐下坐下。你听!你记录啊。”卫灵公一把拉师涓坐下了,侍臣递过十张细致的竹简。师涓开始沉思,状如入定,抖颤之手记录下震动的音波,回旋起伏,无数短短长长的标符线号。水波汹涌,夜潮是涨了。师涓流下晶泪,被夜寒凝冻,珍珠般一颗一颗结在面颧边。奔涌的浪涛中,鱼虾在跳跃,芦苇中的宿雁也被歌声惊起。师涓抖颤双手赶不上这急剧的音波,当他奋力记录完毕这歌声时,手已经冻僵,人倒于地上。侍臣们坐在草丛中听着,僵然不动如墓前的石人。“师涓!这伟大的音乐呀!”卫灵公流泪扶起师涓。“这是不朽的著作,宇宙最真挚的律韵啊!”师涓坐起来。月已倾斜。远远的山村中荒鸡唱晓,天快亮了。当他们跨上马和车驾时,东方已透出鱼肚白色了。在晋平公的夜宴席上,一阵拍掌声,震人耳朵昏聋。盲音乐家师旷,坐在一堆乐器当中。这时他的长手指的甲,正滴落在一张桐琴上。“晋国的音乐可以入耳吗?”晋平公微笑地问着坐在身旁的卫灵公。“师涓!你把那天晚上在濮水边记录下来的歌,来弹奏一下吧。”卫灵公低低地对师涓说。“好的好的。”师涓也急于显出自己的本领。他取过琴囊,整理出那十张竹简来。师涓开始弹琴了。他用尖指甲向当中弦索只一拨,当郎一声,铜瓶上的花枝随着摇晃一下……盲音乐家师旷,离开座次了。他态度严肃,用手掩在耳后,屏息地去辨听。他突出的前额更显得突出了,终于锁紧了忧苦的眉峰:“奇怪。这是颓废音乐家师延所制作的男女相悦的歌曲呀。师延制作这歌曲给商纣在酒池肉林上听的,妲己露出白牙齿……这声音距离现在快一千年了。武王伐商,火焚鹿台,师延东走,投下濮水而死!……”“哦……”四座不约而同地叫着。“这是亡国之音,奏不得的。”师旷继续着说:“现在该是靡靡之乐结束的时候了,桑间濮上的歌唱,华情绮怨,如水如烟!……”“哦……”大家又叫了一声。“华夏的音乐应该走向另外一条路,应该去抒写人世的不平与疾痛,黎民的冤抑与悲鸣……”“哦……”师涓不觉也哦了起来,但他的手指太奔放了,还不能休止。“华夏的音乐……唉,我也老了。但我希望年青的音乐家们,好好去发扬纯正的智慧,去聆听自然的律韵,撷取宇宙的真实之音:那日月的运行,山川的流动,花草的欣悦以及鱼虫的活泼,到处都是伟大的题材,不朽的音节呀!”盲音乐家师旷张开他那瞽了的眼膜,惘然地向前张望:“我老了。但是,我的眼睛不愿见到黑暗,而我的耳朵却愿听到光明啊!”师涓站起了,他听到音乐先进师旷的一番话,他感动了,不由把手中的竹简投掷向地上。取过案前一杯水,倒在琴弦上,用手指揩着:“让古老的调子永远揩干净了罢!让靡靡之乐绝响于人间!我要拂着琴弦,奏出人民的言语,谱出雄壮的音乐,写起伟丽的诗篇!我的琴呀,我要背着你走向天涯海角,走向寒冷的边缘与黑暗的缝隙,弹出温暖与明朗的节拍,教听到我的歌声的人都能奋发勇敢而向前啊!”师旷用手撞起一只战鼓:蓬蓬蓬!四座的听众一齐筋脉贲张的站起来。一九四六年十月(有删改)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标题“听水”用语典雅,既体现了作者历史小说创作审美趣向,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B.月夜、岩谷、芦荻、断桥等意象渲染了恬静疏阔的氛围,自然引出下文“宇宙的大音乐”的描写。C.夜宴上,两位国君的谈话暗藏机锋,晋平公对卫国的音乐有讽刺之意,而卫灵公则心里很不服气。D.本文描写夜宴中的三次“哦……”,不仅写出众人对师旷话语的反应,还暗含了师涓的心理变化。3.关于文中师涓在濮水边听歌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歌声从浩渺的水上远远传来,歌者似是水中礁石上的“人影”,气氛诡秘。B.歌声清晰可闻,歌词内容描述的是商纣兵败后,师延投濮水时的哀婉心境。C.师涓听到歌声,“手指抖颤”到几乎无法记录,暗示了这首歌是靡靡之音。D.师涓“流下晶泪”,侍臣则如“石人”,对比强烈,表现了歌声的感染力。4.师涓对音乐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本文以“蓬蓬蓬”的战鼓声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2.C3.A4.①先在濮水边谛听自然的声音,沉浸于宇宙大音乐的音律;②继而听到濮水上传来的歌声,被靡靡之音眩惑;③最后在晋国宫廷被师旷一席话感动,决心谱出雄壮的音乐激励人民奋发向前。5.①情节结构上,声声战鼓将全文引向高潮,故事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人物形象上,结尾写师旷擂响战鼓,教导青年音乐家,强化师旷以乐育人、寄望后辈形象;③思想主题上,战鼓之声彰显人民音乐的雄壮与伟丽,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突出文章的现实意义;④艺术效果上,以高亢的鼓声收束全文,使文章格调昂扬、遒劲奋发,引发读者共鸣。【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两位国君的谈话暗藏机锋,晋平公对卫国的音乐有讽刺之意,而卫灵公则心里很不服气”错。原文提到“在晋平公的夜宴席上,一阵拍掌声,……‘晋国的音乐可以入耳吗?’晋平公微笑地问着坐在身旁的卫灵公。‘师涓!你把那天晚上在濮水边记录下来的歌,来弹奏一下吧。’卫灵公低低地对师涓说”,据此看出晋平公是让卫灵公来欣赏师旷的演奏的动人音乐,并未讽刺卫国的音乐。卫灵公让师涓演奏是为宴会助兴,并非心里不服气。因此两位国君的谈话也未暗藏机锋。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歌词内容描述的是商纣兵败后,师延投濮水时的哀婉心境”错。原文中师旷的话“这是颓废音乐家师延所制作的男女相悦的歌曲呀”“现在该是靡靡之乐结束的时候了,桑间濮上的歌唱,华情绮怨,如水如烟”,表明歌词内容是男女相悦的靡靡之乐,而非描述“商纣兵败后,师延投濮水时的哀婉心境”。C.“暗示了这首歌是靡靡之音”错。原文写到“师涓开始沉思,状如入定,抖颤之手记录下震动的音波,:回旋起伏,无数短短长长的标符线号”“师涓抖颤双手赶不上这急剧的音波,当他奋力记录完毕这歌声时,手已经冻僵,人倒于地上”,表明“手指抖颤”是因为听到歌曲被陶醉被感动,并非暗示其为靡靡之音。D.“对比强烈”错。原文“师涓流下晶泪,被夜寒凝冻,珍珠般一颗一颗结在面颧边”“侍臣们坐在草丛中听着,僵然不动如墓前的石人”,写师涓“流下晶泪”,侍臣则如“石人”,都是因为被歌声深深地感染,陶醉其中,并未用对比手法。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师涓对音乐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第一,原文写濮水边的自然之音“柳叶缝中的哀蝉,在呜咽幽鸣,……仿佛和着虫吟水涌的节拍”,然后写师涓听到“水声、风声、虫声、芦叶磨擦声……喷涌成一片。这是宇宙的大音乐!他沉浸于音律之旋涛中,……,浮浮沉沉地也在涓涓流出无声的音响。”据此可分析出,先在濮水边谛听自然的声音,沉浸于宇宙大音乐的音律;第二,原文写师旷在濮水边听到了歌声“那声音非常悠远,不是来自幽膀的谷穴,不是发自芦叶,而是低低忽忽地在那悠远悠远、暧昧迷离的水波弥漫之中。水上的歌声,那是怆惋的,令人落泪的声音”,接着写卫灵公赞叹“这声音太悲哀了,太美丽了”,师涓感叹“君王,这样眩惑的声音,中间有多少青春和生命呀”。据此可分析出,继而听到濮水上传来的歌声,被靡靡之音眩惑;第三,文中结尾部分描写师旷,“‘华夏的音乐……唉,我也老了。但我希望年青的音乐家们,好好去发扬纯正的智慧,去聆听自然的律韵,撷取宇宙的真实之音……不朽的音节呀!”盲音乐家师旷张开他那瞽了的眼膜,惘然地向前张望:‘我老了。但是,我的眼睛不愿见到黑暗,而我的耳朵却愿听到光明啊!’”,然后写师涓被感动,“取过案前一杯水,倒在琴弦上,用手指揩着:‘让古老的调子永远揩干净了罢!让靡靡之乐绝响于人间!我要拂着琴弦,奏出人民的言语,谱出雄壮的音乐,写起伟丽的诗篇!……教听到我的歌声的人都能奋发勇敢而向前啊!’”据此可分析出,最后在晋国宫廷被师旷一席话感动,决心谱出雄壮的音乐激励人民奋发向前。【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本文以“蓬蓬蓬”的战鼓声作为结尾,其作用有:第一,文章结尾“师旷用手撞起一只战鼓:蓬蓬蓬!四座的听众一齐筋脉贲张的站起来”,联系上文师旷的话“但我希望年青的音乐家们,好好去发扬纯正的智慧,去聆听自然的律韵,撷取宇宙的真实之音”,以及师涓被感动后的话“让古老的调子永远揩干净了罢!让靡靡之乐绝响于人间!我要……教听到我的歌声的人都能奋发勇敢而向前啊!”表明听众们听到这些慷慨话语后,又听到激烈的鼓声,更加振奋不已,情感表达到了顶峰。据此可概括出,情节结构上,声声战鼓将全文引向高潮,故事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第二,联系结尾部分师旷慷慨激昂地说,“华夏的音乐……但我希望年青的音乐家们,好好去发扬纯正的智慧,去聆听自然的律韵,撷取宇宙的真实之音……到处都是伟大的题材,不朽的音节呀!”“我老了。但是,我的眼睛不愿见到黑暗,而我的耳朵却愿听到光明啊”,以及说到激动之时擂动战鼓激励青年,可看出,师旷作为老一辈音乐家向往光明正义的音乐,并寄予后辈青年发扬智慧,撷取宇宙真实之音。据此可概括出,人物形象上,结尾写师旷擂响战鼓,教导青年音乐家,强化师旷以乐育人、寄望后辈的形象;第三,前文写师涓听到师旷慷慨激昂的话语“好好去发扬纯正的智慧,去聆听自然的律韵,撷取宇宙的真实之音”,受到感染和鼓舞也慷慨陈词“让古老的调子永远揩干净了罢!让靡靡之乐绝响于人间!我要拂着琴弦,奏出人民的言语,谱出雄壮的音乐,写起伟丽的诗篇”,意在表明音乐不应是靡靡之乐,而应传达光明和正气,应该是雄壮伟丽的,体现人民的心声,结尾“蓬蓬蓬”的战鼓声对此起到了更加强烈的渲染作用。据此可概括出,思想主题上,战鼓之声彰显人民音乐的雄壮与伟丽,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突出文章的现实意义;第四,文章的主题在于凸显人民音乐的雄壮伟丽,引领人们趋向光明和正义。承接上文师旷和师涓对音乐感慨的直白,以鼓声的激越渲染热烈奔放的气氛,更加打动人心,更充分地抒发情感。据此可概括出,艺术效果上,以高亢的鼓声收束全文,使文章格调昂扬遒劲奋发,引发读者共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今天下有二人之论: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乐无事者,以谓守祖宗成法,独可以因人所利据旧而补其偏以驯致于治此其所得也至昧者则苟简怠惰,便私胶习,而不知变通之权,此其所失也。喜有为者,以谓法烂道穷,不大变化则不足以通物而成务,此其所是也;至凿者则作为聪明,弃理任智,轻肆独用,强民以从事,此其所非也。(节选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七》)材料二:戊申熙宁元年二月乙卯,上谓文彦博等曰:“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彦博对曰:“譬如琴瑟不调,必改而更张之。”夏四月壬寅朔,诏新除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上曰:“方今治当何先?”对曰:“以择术为始,陛下每事当以尧舜为法。”上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几同济此道。”安石退而上疏,极言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且谓理财无法。丙寅,命司马光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光登对言:“国家所以用不足者,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安石曰:“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箕敛以尽民财。”安石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二年二月庚子,王安石参知政事。甲子,命安石别为司,名曰同制置三司条例。辛巳,光上言:“今士夫沸腾,黎民骚动,请罢制置三司。安石曰:“光好为异论,异论之人倚以为重,则是为异论之人立赤帜也。”光曰:“安石性不晓事而愎。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吕惠卿以为是,天下皆以为非也。陛下岂能独与此三人共为天下耶?”三年三月甲午,光移书安石,请罢条例司,安石答书但言道不同而已。书凡三返。五月甲辰,诏:“近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以均通天下财利。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光知言不用,遂乞判西京留守司御史台。上乃从其请。光自是绝口不复论新法。(节选自《宋史全文·卷十一》)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独可以因人A所利B据旧C而补D其偏E以驯F致于治G此H其所得也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肆,指恣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又欲肆其西封”的“肆”意思相同。B.更张,改换琴弦,重新张设,比喻变革;与“改弦更张”的“更张”意思相同。C.因,指沿袭;与《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的“因”意思相同。D.箕敛,指苛敛民财:其中“敛”与《促织》中“科敛丁口”的“敛”意思相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上认为国家之事弊病丛生,非改革不可;文彦博表示支持,王安石则建议从择术入手。B.乐于无事的人主张固守成法,喜于作为的人则认为旧法不足守,需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C.司马光请求废除条例司,既不被王安石接受,也不获皇上支持,从此闭口不再谈论新法。D.针对国用不足的问题,王安石主张任用善理财的人,司马光则认为应节约用度,增加赋税。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卿可悉意辅朕,庶几同济此道。(2)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10.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位改革家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答案】6.BEG7.A8.D9.(1)你要尽心辅佐我,希望我们一同成就尧舜之道。(2)主要措施已开始实施,百官只有尽力应对,才能促进变法取得成效。10.①心忧天下,匡正时弊。②不避众议,坚持变法。③敢于革新。【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两则材料展现了北宋时期关于变法与守旧的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论述。材料一概述了安常习故与变古更法两种思想的优劣,材料二则具体描述了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与文彦博、司马光等人的争论。文章通过对话和事件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改革的复杂性和激烈性,突显了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坚定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守旧派的谨慎与保守。【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只有其才可以凭借对人有利的,根据旧法补充其偏颇的地方,逐渐达到天下大治,这是他们所得到的。“人所利”作“因”的宾语,故在B处断开。“而”连词,连接“据旧”“补其偏”两个短语,单独成句,故在E处断开。“致”为谓语,“治”是宾语,“此……也”判断句,前后断开,故在G处断开。故选BEG。【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错误,意思不同,恣意/扩张。句意:轻率恣意单独行世。/又想往西扩大边界。B.正确。句意:有必要改换琴弦。/改换琴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C.正确。句意:沿袭按老办法做事。/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D.正确,都是“聚敛”的意思。句意:不过是苛敛民财罢了。/向百姓按规定条文聚敛费用。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司马光则认为应节约用度、增加赋税”错误。从原文“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箕敛以尽民财’”来看,司马光认为善于理财之人不过是滥收苛捐杂税之人,对于怎样增加国用,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悉意”,尽心,全心;“辅”,辅佐;“庶几”,希望;“济”,成就。(2)“大端”,主要措施;“举”,实施;“悉力”,尽力;“趣”,通“促”,促进;“成效”,取得成效。【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①由“安石退而上疏,极言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且谓理财无法”可知,王安石在与皇上的对答中,极言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这体现出他对国家现状的深刻认识与忧虑。他看到了国家的种种弊端,并且将这些问题直接指出,旨在通过改革来匡正这些时弊,展现了他心系天下的胸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②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遭遇了诸多反对意见。如司马光等大臣对他的变法措施提出质疑,甚至引发了“士夫沸腾,黎民骚动”的局面。然而,王安石并没有因为这些强烈的反对声音而放弃变法。这体现了他不被外界的非议所左右,坚定不移地推行变法的精神。③从材料一的两种观点来看,王安石属于“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的改革派。在材料二中,他积极主张变法,认为“法烂道穷,不大变化则不足以通物而成务”,并且在面对国家的积弊时,他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勇于突破旧有的制度和观念,大胆地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来改变国家的现状。参考译文:材料一:现在天下有两种议论:有安于常规,习惯旧例,以无事为乐之论;有改变古代的礼法,对敢做敢为高兴的议论。以无事为乐的人,认为是固守祖宗现成的律法,只有其才可以凭借对人有利的,根据旧法补充其偏颇的地方,逐渐达到天下大治,这是他们所得到的。最糊涂的人则草率简陋懈怠懒惰,利于私门依仗惯习,却不知道变通权衡,这是他们所失去的。喜欢有所建树的人,认为旧法陈腐、穷途末路,如果不经过大的变化就不足以通晓物理人情成就事业,这是他们所认为正确的;至凿者则自作聪明,丢弃理智,轻率恣意单独行世,勉强百姓做事,这是他们认为错误的。材料二:戊申熙宁元年二月乙卯,神宗对文彦博等人说:“天下的有弊端的事非常多,不能不变革。”文彦博回答说:“就好像琴瑟在演奏时声音不和谐,有必要改换乐器上的弦,重新调整安装。”夏四月壬寅初一,下诏新上任的翰林学士王安石越级进入皇宫回答问题。皇上说:“现在应该先治理什么?”王安石回答说:“从选择方法开始,陛下每每应当效法尧舜处理朝政。”皇上说:“你要尽心辅佐我,希望我们一同成就尧舜之道。”王安石回去之后呈上奏折,极力言说数代墨守衰风颓俗的弊病,并且认为理财没有章法。丙寅,神宗下令让司马光审阅研究裁减国家的用度的法度,司马光回答:“国家用度不足的原因,在于用度太过奢靡,赏赐没有节制,宗室人员用度繁多、官职庞杂而无必要的限制、军队的花费不明确。”王安石说:“国家的用度不足,是因为没有善于理财的缘故。”司马光说:“善于理财的人,不过是苛敛民财罢了。”王安石说:“这不是善于理财的人。善于理财的人,百姓的赋税不增加而国家的用度很丰富。”二年二月庚子,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甲子,任命王安石为别为司,名为同制置三司条例。辛巳,司马光上书说:“现在士大夫们群情激动,百姓不安,请废除制置三司。”王安石说:“司马光喜欢不同的意见,有不同意见的人都倚重他,那么这是为有异论的人树立旗帜。”司马光说:“王安石性情不通达刚愎自用,现在条例司的所作所为,只有王安石、韩绛、吕惠卿等人认为是正确的,天下人都认为是错的。陛下难道只和这三个人治理天下吗?”三年三月甲午,司马光写信给王安石,请求废除条例司,王安石回了信只是说两人的道不同罢了。两人书信往来多次。五月甲辰,神宗下诏说:“进来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来是用来平均天下的财利。主要措施已开始实施,百官只有尽力应对,才能促进变法取得成效。”司马光知道自己的言论不被采纳,于是请求担任判西京留守司御史台。神宗同意了他的请求。司马光从此之后闭口不言新法之事。(二)古诗词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快阁用黄山谷韵①程文德北风吹雨暗江城,快阁登临欲晚晴。水落鱼龙②双渚阔,云开文武③远山明。渔舟乱逐轻烟放,霜树时惊返照横。纳纳乾坤皆快阁,未应偏与白鸥盟。【注释】①此诗为次韵诗,诗人为明代贤臣。黄山谷,即北宋诗人黄庭坚,号山谷道人。②鱼龙:双渚之名。③文武:指文笔、武姆二山。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与黄庭坚同为秋季雨后登阁赏晴,黄“倚”飘然悠闲,程“欲”则直陈欣喜。B.第三句语意蕴藉,既实写雨落在鱼龙双渚上,江面开阔,也点出诗人舒展的心情。C.颈联比拟生动,赋予渔船人之情态,写出渔船因雨势盛大而四处躲雨的热闹场景。D.数百年后,诗人登临快阁和诗前人,语陈意新,境界阔大,胸怀广远,气韵端方。12.本诗与《登快阁》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一样,都写到了“白鸥”,但各有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1.C12.①本诗尾联:开阔包容的天地都像快阁此刻的景象一样阔大明朗,不应该偏偏跟白鸥订立盟约。反用白鸥的典故,表明作者深感天地广大,不宜归隐,而应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心态;②黄诗尾联:作者想象坐上万里归船,吹着长笛,与白鸥订盟,正用白鸥的典故,表明归隐的决心。【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雨势盛大”和“四处躲雨”理解错误。本句意思是说雨过天晴后,渔舟在薄薄的水雾中四散竞发。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的能力。本诗尾联“纳纳乾坤皆快阁,未应偏与白鸥盟”意思是:开阔包容的天地都像快阁此刻的景象一样阔大明朗,不应该偏偏跟白鸥订立盟约。“白鸥盟”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此处反用白鸥的典故,表明作者深感天地广大,不宜归隐,而应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心态。黄诗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借用鸥的典故,表明归隐的决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陈涉起兵攻秦时天下人的反应。(2)小刚拍摄了一张远山飘云、鸟儿归巢的照片,老师说配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句,更富韵味。(3)龙是我们的民族图腾,华夏儿女被称作龙的传人,农历二○二四年是龙年,请写出有关“龙”的两句古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天下云集响应②.赢粮而景从③.云无心以出岫④.鸟倦飞而知还⑤.水不在深⑥.有龙则灵(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赢”“岫”“殷”“栗”“巅”“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棋局对弈中,很能看出①。有的人对一地一子的得失(A),缺乏大局观,这种人眼光短浅,心胸狭隘,贪图小利。有的人往往只顾攻击对方而不知保护自己,自己还立足未稳,就向对方发动攻击,结果很快丧失根据地,落入败局,这种人性格冒躁,做事往往考虑不周全。有的人不慌不忙,步步为营,抓住有利时机掌控全局,这种人涵养较深,做事稳重牢靠。有的人攻守相应,②,随时调整策略,这种人做事既讲原则又有灵活性。有的人开局时看似(B),随手下子,实际上成竹在胸,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落子,随手子并不是废子,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作用,最终克敌制胜,这种人思路开阔。有的人下子时能预计到三四十步以后的变化,甚至能一眼看到终局,这种人深谋远虑,不仅是真正的弈中高手,而且对世事的发展和未来的结局也往往比较有把握。围棋顶尖高手之间的较量,很大程度上是③。所以人们常说,棋之法,有如用兵之道,攻心为上。一个心灵旺盛的人意志力比较坚定,承受压力的能力也比其他人要强,而一个人心灵上比较脆弱,在重大压力面前,便会败下阵来。……围棋所包含的深不可测的东方智慧和优雅的人生态度为有识之士所景仰。14.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4.A:斤斤计较B:漫不经心15.①一个人的胸怀和素养②根据棋势变化③心理素质的比拼【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根据“缺乏大局观,这种人眼光短浅,心胸狭隘,贪图小利”,可知这种人计较一地一子的得失,贪图小利,故此处可填“斤斤计较”。斤斤计较: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B处,此处所填成语应与“随手下子”意思相关,再结合“看似”,与“实际上成竹在胸”意思相反,故此处可填“漫不经心”。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文段结构可知此处为总领段,结合后文“缺乏大局观”“这种人性格冒躁,做事往往考虑不周全”等可知,对弈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格局、素养等,故此处可填“一个人的胸怀和素养”。②处,根据前文“攻守相应”和后文“随时调整策略”,可知有的人是根据棋局攻守的形式调整策略,故此处可填“根据棋势变化”。③处,由后文中的“所以”,可知此处所在的句子和后文是因果关系,后文中“棋之法,有如用兵之道,攻心为上”阐述了下棋的道理就是攻击对手的心理防线,心理素质不同的人承压能力也不同,故此处可填“心理素质的比拼”。(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心理特质,心理学家布菜恩·利特尔也将其定义为“洋葱型人格”。在电影《热辣滚烫》中,主角杜乐莹是关系中的付出者,在她看来,只有无条件满足别人、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喜欢她,她才能有价值。一个人能否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即他人所感悟到的情绪收益大于情绪成本,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段关系的成败。但只顾及他人情绪而忽略自己,这种过度迎合他人是“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中的主要表现之一。“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中还会有回避冲突、自我攻击的特征表现。在电影《热辣滚烫》中,杜乐莹极力避免与别人起冲突,为了取悦别人,甚至不惜掏空自己。宅、废,朋友少,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拳击梦”成为她重新成长的脊骨。在拳击台上,她再也无法逃避,更无法妥协,而是需要勇敢地斗争,直面对手的每一次攻击,她渴望赢一次!“胖”不是乐莹的心结,乐莹的心结在于无法接纳自己,她渴望“赢一次”!乐莹的蜕变之路,不仅仅是从一个“吃了睡、睡了吃”的宅家胖女孩,蜕变为强壮、有腹肌的拳击手,更是一次从“讨好型人格”到真实表达自我的勇敢转变。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7.文中出现两个“赢一次”,一个没有,一个有双引号,说说表意上的不同。18.根据文中信息,给“讨好型人格”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答案】16.(1)“情绪收益大于情绪成本”改为“情绪收益是否大于情绪成本”;(2)“感悟到的情绪”改为“感知到的情绪”。17.(1)没有双引号:表达杜乐莹想在拳击台上赢得对手,赢得比赛。(2)有双引号:特殊含义作用,表达杜乐莹寻求“赢一次”的过程,实际上是她不断建构起自我主体性的过程。18.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过度迎合他人、回避冲突、自我攻击的心理特质。【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1)“情绪收益大于情绪成本”和前后文“否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决定一段关系的成败”不能搭配,一面对两面,把“情绪收益大于情绪成本”改为“情绪收益是否大于情绪成本”;(2)“感悟到的情绪”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感知到的情绪”。【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1)“直面对手的每一次攻击,她渴望赢一次”,此处没有双引号,表达的就是字面意思,表达杜乐莹想在拳击台上赢得对手,赢得比赛。(2)“乐莹的心结在于无法接纳自己,她渴望‘赢一次’”,此处有双引号,其作用为特殊含义,表达杜乐莹寻求“赢一次”的过程,从而给自己信心,可以接纳自己,这实际上是她不断建构起自我主体性的过程。【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文段首句“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心理特质,可确定为主干句;再筛选相关信息,确定种差。结合“这种过度迎合他人是‘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中的主要表现之一。‘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中还会有回避冲突、自我攻击的特征表现”可提取出迎合他人、回避冲突、自我攻击三个特征。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过度迎合他人、回避冲突、自我攻击的心理特质。四、写作(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位作家曾写过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咱们往哪走啊?”“往前走。”“哪是前啊?”“往哪走,都是往前走。”对话中“往哪走,都是往前走”,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成形数字化设计》教学大纲
- 教案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 玉溪师范学院《数学建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小学生学习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冠心病课件教学
- 离职社保停交情况说明-文书模板
- 2024年电脑刺绣机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年煤制烯烃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年电热带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质量培训34精研科技公司抽样检验培训
- 2022年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全文
- 消弧线圈基础施工方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思维训练(课堂PPT)
- 物流管理结课论文
- 《大梦想家》歌词--TFBOYS
- 冬季车主讲堂资料
- 厦门岛生活垃圾处置现状与未来工作展望
- 完整版用PLCs7-200实现接触器互锁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编程安装与接线文档良心出品
-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解读统筹兼顾科学方法
- 混合痔诊疗方案
-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渔歌》课件3 花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