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整合命题趋势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_第1页
基于跨学科整合命题趋势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_第2页
基于跨学科整合命题趋势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_第3页
基于跨学科整合命题趋势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意味着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应是单一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应是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新课标的颁布,针对中学生的命题“跨界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样的命题延展了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学生在不同情境、内容、方法的相互关联整合中开拓思维,深度学习。此外,这样的命题也彰显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在跨学科整合命题趋势下,语文教师可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给学生营造生动的情境,带领学生跨越学科边界,融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思维,深入理解教材知识,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关键词】跨学科整合命题;语文教学;学习任务群;跨学科教学;中学语文题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方式。如今,跨学科整合命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语文试卷中,试题常将语文与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命题趋势下,中学语文教学不得不进行革新。其中,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教师青睐。一、跨学科整合命题的价值取向在新课标背景下,改革机械、死板的传统考试内容,让考试问题对标生活问题,才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真实的核心素养。纵观如今的中学语文试卷,命题者有目的地将多门学科进行资源整合,增加情境性、开放性、实践性试题的比例,使试题更具综合性。如此命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和多种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运用核心素养,拓宽眼界,关注社会发展,促进个体成长。而这也助推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二、跨学科整合命题的情况概述(一)同类学科整合命题该类试题需学生借助与语文知识关联度较高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等来解决[1],可以简单理解为同类学科的知识融合试题,如下所示。(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朱子家训》②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国语》③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④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校团委拟开展“劳动在我身边”主题演讲,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要求略)【命题特点】该作文题目契合热点: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背景,明确劳动的重大意义;提供情境材料:在校生每天都要劳动,劳动就在学生的身边。题目融合了语文和历史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撰写演讲稿,难度较高。学生要读懂《朱子家训》等阅读材料,了解劳动对人类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价值,从心理上认同劳动,然后再用笔书写劳动之美。要想写好演讲稿,学生在论点上就要突出劳动意义、劳动途径、劳动收获等内容。题目考查学生的逻辑能力、归纳能力,指向学生语言运用、文化传承能力的培养,勉励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二)异类学科整合命题该类试题需学生发散思维,借助与语文知识关联度和思考方式相近度较低的学科知识如地理、数学等来解决,可以简单理解为异类学科的融合试题,如下所示。(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台风“马勒卡”于4月8日在关岛偏南方向约9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移动。请仔细观察预报图(图略),写一段文字,简要介绍“马勒卡”未来120小时的路径和强度。介绍强度时不要出现数据。【命题特点】该试题融合了语文、数学和地理的知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的理性思维培养,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数学计算、地理表达的能力。学生要学会梳理思维,分析相关知识和数据,按照步骤书写介绍内容,并从中意识到气候环境对人类的影响[2]。(三)多类学科整合命题这类试题指围绕某一主题,以语文知识为基础,整合多种学科知识进行立意的试题,如下所示。(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小豫想为下面幻灯片中的文字选配一幅插图。A、B两幅备选图中(图略),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简述理由。【命题特点】本题融合了语文、地理、历史、美术、数学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的解文识图、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数据对比能力。学生首先需要结合河南相关时段的历史,解读文字信息,意识到红旗渠修建前后林县(今林州市)的农业发展情况;然后分析插图内容元素,如A图再现了林县人民轮捶打钎、凿开山石的场景,能让人真切感受到他们修建红旗渠的艰辛,B图展现了红旗渠修通后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丰收运粮的情景,能显示修建红旗渠的意义;最后发挥数据对比、归纳概括和审美能力,选出与文字适配的插图。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领悟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三、由跨学科整合命题引发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思考基于以上命题趋势,语文教师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借鉴学习任务群的模式开展教学。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即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从学生学习兴趣、知识水平出发,以语文学科知识为主体,整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思维,创设情境,突破学科边界,促使学生围绕多个任务开展综合性学习。该教学模式具有计划性、情境性、综合性、评价性,能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笔者以《海底两万里》一课的教学活动为例进行分析。(一)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1.确定任务主题,做好任务开展准备首先,基于培养学生能深入阅读名著、勾连知识的能力的目的,教师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设计任务主题,即“点亮位置的海峡深渊,探索科幻的美妙哲思—《海底两万里》全科阅读分享活动”。学生需要以此主题为抓手,概括关键情节,把握主人公航海行踪,理解主人公身上的精神品质,并融合多学科知识思考阅读问题,增强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然后,教师集体备课,通读全书,确定与语文融合的学科为美术、生物、英语等。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保证每组有擅长绘画、翻译、科学探究、写作、配音的成员,并要求学生小组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汇报,每组汇报时间为5~6分钟。2.设置多项任务,形成任务群教师完成准备工作后,指导学生通读《海底两万里》并按小组完成跨学科学习任务。任务一:快速阅读,梳理阅读信息。根据教师发布的《海底两万里》全科阅读召集令,借鉴语文教材介绍的快速阅读的方法,抓住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并查阅课外资料,搜集与作品、作者相关的信息,完成思维导图或手抄报。任务二:文画联动,转抽象为形象。每周进行阅读打卡,完成精读读书笔记,内容包括每章节主要情节、主要出场人物、阅读感悟和词句摘抄四部分;选定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进行配画;手绘鹦鹉螺号简易图。任务三:跨越语种,品味人物精神。对比中英两个版本原著的部分图文信息,完成主要人物的基本信息表;为英文版《海底两万里》电影选段配音,体会人物心境,了解人物精神。任务四:专题讲座,全科知识开花。参与“生物阅读视野下的《海底两万里》”专题讲座,了解书中提到的海洋生物及海洋奇异景象,体会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组建研究团队,如海洋地理、人文历史、科学技术等,结合讲座内容,研读课外资料,进行专题汇报。任务五:以读促写,张开创造之翼。根据教师发布的全科阅读系列活动的最终任务,以阅读小组或个人为单位,为本书续写一个结尾或者将书中精彩的情节改写为一个完整的短剧。(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确定后,语文教师争取其他教师的帮助,实施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群。以下呈现部分任务的实施情况。1.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绘制思维导图或手抄报教师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制思维导图或者手抄报。学生需要熟知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从作者介绍、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特色、小说主题等要素进行呈现。这考验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操作计算机进行整体布局和细节呈现。2.应用美术知识,绘制鹦鹉螺号简易图书中对鹦鹉螺号的文字描写颇多。学生阅读文字介绍使用的是平面思维,而绘制鹦鹉螺号简易图则需要运用立体思维、想象能力、绘图技巧。学生小组不仅需要根据文字描写绘图,还需要想象文字没有描写到的部分,并将其画出来[3]。3.结合英语知识,阅读中英版本原著,并为影视片段配音教师提供受众面广的英语版和中文版原著给学生,让学生对比两个版本的部分图文信息,完成主要人物即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的介绍名片;让学生借助录音软件为相关影视片段配音,揣摩角色心境,体悟人物品质,并将录制好的配音视频发布到班级微信公众号,票选出最佳作品。4.基于生物知识,参加海洋环保专题讲座《海底两万里》集科幻与现实于一身,具备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如介绍了儒艮、章鱼、角鲨、水母等海洋生物,激发了学生对海洋的向往之情。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海洋环保专题讲座,让学生看到海洋环境遭到了一定的污染,意识到要保护海洋环境。5.进行实时评价,完成各小组的量化评比在课程结束前,教师特制评价量表,并和学生代表一起依据评价标准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量化打分,汇总评价数据。教师还要注重对各小组的合作探究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当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