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知·课标明·要点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4.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1.注意“一个主题”: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2.把握“三条线索”: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食物的生产者;物种交流从区域→全球;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3.理解“三个概念”:农业革命、哥伦布大交换、智能化主干知识•精要排查一、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①食物采集:原始人类从事______和渔猎,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②食物生产: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______和畜牧出现。采集农耕(2)农耕的产生与发展农耕起源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作物分布______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的黄河中上游是____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最早种植______;中美洲是______、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分布西亚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中国居民饲养猪;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西亚粟水稻玉米(3)农业出现的重大意义名师·微点拨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历史地位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口增长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生活方式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形成聚落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力提高,推动了手工业出现和科学技术发展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地区食物生产社会生活两河流域种植大麦、小麦王室、神庙等拥有大量土地,合伙经营或出租尼罗河流域种植大麦、小麦(1)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2)形成以________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古代中国分为北方______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1)由农夫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生产;(2)推行__________政策古代希腊、罗马(1)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2)谷物与蔬菜轮作或建果园普遍使用______劳动;古罗马实行土地国有古代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1)贵族私有、村社公有和家庭份地三类;(2)______收回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尼罗河粟麦重农抑商奴隶村社3.生产关系的变化(1)男子地位上升: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逐渐退居__________。(2)贫富分化出现:________的发展,使人类有了剩余产品。氏族部落首领将集体财物变成私有财产。(3)阶级国家产生:剩余产品的增加和________的出现,阶级产生。______应运而生。教材·再开发结合教材“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思考:这一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提示:有助于我们了解野猪被驯化为家畜的过程。从属地位生产力私有制国家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1.美洲物种的外传: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传到欧洲,后传到亚洲和非洲。物种欧洲中国玉米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______时期传入中国。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甘薯引入后传播比较缓慢番茄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8世纪末,新品种又传回美洲番茄于明万历年间被引入中国辣椒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______”明朝番椒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欧亚物种的传入:粮食类:大麦、小麦、水稻等;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等;蔬菜类:黄瓜、豌豆等;经济类: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的影响最大。(2)欧洲畜禽的传入:①种类:牛、驴、马、猪、羊、鸡等。②意义: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三、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推动历程①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②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优良品种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使用③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④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表现①农业机械广泛使用②优良品种育成推广意义农作物生产从人工化向________转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突出贡献养殖畜牧业现代化实现了机械化和__________水产养殖现代化向工业化、机械化、________经营发展自动化自动控制集约化易混·曝光台欧美各国农业机械化的完成时间(1)欧美农业机械化的完成是在20世纪中叶,并非工业革命时期。(2)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存储粮食①原始社会,人们用地窖和陶器存储粮食。②封建社会,储粮技术逐步改进。③现代科技发展,大大推动粮食储备技术进步。(2)保存食物①古代:用腌制或风干等办法加工保存食品,利用自然界中的冰保存食品。②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______________发展起来。冷链物流产业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粮食安全背景耕地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严重日益受到各国关注措施①各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__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②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③1996年,中国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消除饥饿
(2)食品安全背景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③过度或违法使用____________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应对中国政府提出用“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食品添加剂主题探究•精准突破主题一食物生产方式革命与粮食安全【勾·线索】【探·史料】1.史料解史——人类社会农耕文明的产生史料【思考】史料中四幅图片反映了世界文明什么特点?提示:世界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具有统一性。2.以史论史——人类社会食物生产与演变特点史料一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中国人的饮食开发出不少美味佳肴,可是其中最为丰富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质与素食的蛋白质”。史料二《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到:雅典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雅典的粮食产量只能满足城邦1/4的消费量,更多的粮食需要用橄榄油、葡萄酒等土特产品与外部交换”。【思考】阅读史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饮食特点的异同。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特点的原因。提示:相同:都非常注重美食的开发;美食多样。不同:中国美食以粮食等素食为主;古希腊副食种类比较丰富。原因:中国(中原地区)自然环境适合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粮食多。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自然环境不适合农耕,粮食不能自给,适合工商业和海外贸易。3.问题探史——关注粮食安全与人类生存史料2.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4.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
5.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日)【思考】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提示:原因:①农业投资不足。②金融和经济危机方面的影响。③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④气候变化。⑤粮食被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手段。如何应对:①改进技术,加大农业投入,提高粮食产量。②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厉行节约。③保护耕地资源、遏制耕地锐减。④保护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⑤粮食安全是当今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要加强国家合作,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阐·史论】历史解释——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演进项目食物采集食物生产生产工具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采用磨制技术制作石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食物来源采集和渔猎原始的农耕和畜牧成为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生活方式过着迁徙和群居生活从不断迁徙过渡到定居生产关系(1)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2)女性在生产中居主导地位,属于母系氏族社会(1)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2)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1.唯物史观——东西方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差异项目东方西方耕作技术以复种连作制为主的种植农业以轮作制为主的农牧混合农业经济结构“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饮食结构素食结构,粮食占主导地位,肉食比重较少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2.唯物史观——食物的采集、生产、交换与储存食物采集远古时期,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主要是渔猎采集。食物品种比较单调,基本上只能满足吃饱的需求食物生产随着人类适应环境和人口基数上升,农业革命应运而生——农耕、畜牧出现。人们开始驯化、培育野生动植物,人类的食物来源变得多样,食物的供应也趋于稳定食物交换①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剩余粮食增多,食物交换频繁。②随着食物种类的增多,香料作用突出。在15世纪,欧洲的航海家、探险家纷纷涌向东方寻找金银及香料。③新航路开辟使食物和物种在各大陆之间传播,改变了人类的口味和饮食习惯食物储存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19世纪发明了制冷机和冷冻机,完善杀菌技术,更新杀菌设备,冷冻与罐装食物走入人们的视野。②为了防止食物腐烂及满足人们对美味的需求,人类又研制了食品添加剂【点拨】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区别(1)粮食安全:所有人任何时候都能获得足够的、富有营养的和安全的食物,来满足健康的膳食需要和合理的喜好。(2)食品安全: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3.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经济布局南稻北粟(后为南稻北麦)农业技术体系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生产模式变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为主,土地兼并盛行国家干预通过兴修水利、赈灾和救灾,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实行重农抑商【点拨】精耕细作: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和更多的肥料、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耕作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改进耕作制度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主题二世界物种交流【勾·线索】【探·史料】学史鉴今——世界物种交流的影响史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饮食。《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作。唐宋时期的文献中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被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作用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被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产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思考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被广泛种植的原因。提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海外贸易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大豆自身的优良特性,使其适宜广泛种植;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思考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提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民众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善;促进了物种的多样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阐·史论】唯物史观——全面认识世界物种交流(1)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①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前提。②不同文明国家之间,交流互鉴越频繁、越深入,彼此之间也就越认同、越尊重,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越稳固。③交流互鉴越稀少、越浮浅,相互之间也就越容易误解,越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2)“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面对当前世界各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坚持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延伸】新航路开辟世界物种交流的特点(1)欧洲具有主导性:伴随着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2)内容具有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3)范围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4)结果具有双重性: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也给美洲带来了灾难。(5)时间具有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仍然在进行。家国情怀——“哥伦布大交换”(1)概念:一次新旧大陆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动植物、人种及传染病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2)开始: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新旧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了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3)主要影响积极影响①为东、西半球带来了多样的作物,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口味。②美洲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加。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欧洲人把灌溉、种植等技术引进美洲,终结了美洲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作状态,推动了当地原有社会结构的解体。④推动了欧洲财富的增加,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⑤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和经济联系加强,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消极影响①疾病的传播。随着物种大交换的进行,传染性疾病也冲破了地域限制,传播到了以前没有接触过此种疾病的地区,对当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②文明的破坏。欧洲殖民者大肆屠杀美洲土著居民,使当地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③贩卖黑奴。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到达非洲,掳掠黑人之后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再把美洲的工业原料和金银等运回欧洲,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高考聚焦•命题动向考题视角考情播报(1)2022·山东等级考·T1·世界物种交流(2)2022·天津等级考·T13·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2022·海南等级考·T9·全球经济增长原因(4)2020·北京等级考·T9·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1.考点分布:(1)集中考查科技革命及物种交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侧重于主干知识的考查,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2.题型及命题形式:(1)以选择题考查为主(2)命题形式:·以经济现象分布、日常生活为载体,考查重要阶段特征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与考古发现、史学理论相结合,考查史料实证3.备考策略:(1)复习时,要注意从食物生产与物种交流入手,列表归纳古今中外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2)关注考古发现及重大史学研究成果,深入思考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典题悟法】(2022·海南选择考·T9)下图中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全球经济增长的五大贡献国,1980—2019年(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计算)A.体制机制创新B.生产要素增加C.产业结构优化D.信息技术推动命题立意情境创设以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构建学习情境核心价值着重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在对比中分析发展趋势,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科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关键能力信息识别与获取、比较分析、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够运用历史思维科学方法透过现象发现规律的能力以及读图识图能力必备知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解题思维【真题集训】类型重素养·灵活考
(2022·天津等级考·T13)有学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9倍,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长了3.7倍,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见 (
)A.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C.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D.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B
【解析】材料体现出世界人口和谷物增长,但能源消耗量增长更快,全球粮食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也逐年下降,因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问题,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半球不平衡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只涉及粮食问题,没有体现世界多极化问题,故D错误。【新题预测】·对接高考评价体系→新情境1.有学者指出,从陕西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众多石网坠和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湘美版 高中美术 选择性必修5 工艺《第二单元 印染工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2024届贵州省平坝县新启航教育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模拟)检测试题数学试题
- 2024届广东省重点名校高三下期1月月考数学试题
- 餐馆服务员劳务合同
- 材料供应合同协议
- 病情免责协议书
- 北京市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全文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含答案)
-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铝压延加工材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无犯罪记录证明查证公函
- SYB游戏模块课件
- FSSC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全套程序文件
- 二建《机电》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附两套模拟卷及答案)
- 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分解
-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课件
-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PPT课件
- 小学体育 跳绳(课堂PPT)
- 创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方案
- 高保真放大器音频功率放大器
- 35KV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控制措施(共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