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课堂对点训练-------
KETANGDUIDIANXUNLIAN
题型一纤维素及纤维素酶的相关知识
1.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
C.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D.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均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答案D
解析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土壤中有些
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供自身生命活动需要,B正确;纤维素是植
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C正确;自然界
中只有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生物才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D
错误。
2.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白色、无味的物质
B.纤维素是不具还原性的物质
C.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纤维素可以在人体内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
答案D
解析纤维素为白色、无味的纤维状结构物质,属于多糖,没有还原性,其水解的最终
产物是葡萄糖,A、B、C正确;人体不能消化水解纤维素,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具有刺激胃
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的功能,被称为第七营养素,D错误。
3.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B.纤维素酶最终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D.葡萄糖甘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D
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G酶、Cx酶、葡萄糖甘酶,A正
确;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B正确;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
胶,因此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C正确;根据酶的专一性,葡萄糖甘酶只
能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D错误。
4.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
A.G酶和G酶
B.C酶和葡萄糖甘酶
C.Cx酶和葡萄糖昔酶
D.G酶、a酶和葡萄糖甘酶
答案A
解析纤维素酶属于复合酶,至少包含G酶、a酶和葡萄糖甘酶三种组分,其中G酶
和Cx酶可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
题型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原理
5.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原理是()
A.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B.刚果红可以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C.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酶形成红色复合物
D.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分解菌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
答案A
解析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
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A正确,B错误;刚果红也不与纤维素酶或者
纤维素分解菌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C、D错误。
6.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A.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B.含有蛋白陈的固体培养基上
C.只含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
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
答案C
解析选择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含有该种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同时抑制
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C正确。
题型三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实验
7.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步骤是()
①土壤取样②梯度稀释③选择培养④涂布培养
⑤筛选菌株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④③⑤D.①④②③⑤
答案B
解析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增大纤维素
分解菌的浓度)f梯度稀释一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即涂布培养)一挑
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即筛选菌株),即①③②④⑤,B正确。
8.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是()
①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②用液体培养基便于稀释涂布平板
③纤维素分解菌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④用液体培养基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一方面可以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另
一方面便于稀释涂布平板,①②正确;纤维素分解菌也可以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③错误;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④错误。因此,正确的是①②,故选A。
9.下列对刚果红染色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
B.可以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C.既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也可以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
红
D.可以将刚果红与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混合后再灭菌倒平板
答案D
解析刚果红染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长出菌落后,再加入刚果红进行
颜色反应;一种是配制好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时加入灭菌处理的刚果红,再接种微生物培
养,直至产生透明圈,A、B、C正确,D错误。
10.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产生的透明圈是()
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
B.刚果红与纤维二糖形成的复合物
C.纤维素分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导致的
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答案D
解析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
一纤维素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葡萄糖不会
导致透明圈形成。
11.要测定纤维素酶的活性,常用的方法是()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B
解析鉴别培养基上形成的透明圈中的菌落只是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的初步筛
选,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并且进行纤维素酶的
测定,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12.反刍动物能以富含纤维素的草料为食,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器官一一瘤胃,瘤胃中
生活着许多微生物,其中有一些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反刍动物胃内这些分解纤维素的微生
物的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A.自养需氧型B.异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D.自养厌氧型
答案B
解析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缺氧,其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最可能是异养厌氧
型,B正确。
13.回答下列有关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定实验的问题。
(1)将流程图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④
(2)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的环境。
(3)选择培养的方法是称取土样20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
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一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d,直至培养液变,
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4)为了确定分离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的实验,纤维素酶的
发酵方法有发酵和发酵两种。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的分解滤纸
等物质中的纤维素后所产生的_______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1)①选择培养②梯度稀释③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④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2)纤维素
(3)摇床混浊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
物
(4)发酵产纤维素酶液体固体葡萄糖
14.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废纸-----►预处理一।
L③纤维索糖化-L⑤发醉产
①塔养产胸\故布糖液
生乙醇
⑴上今L髀f②获得柢液」
(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
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为唯一碳源,并加入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
________的菌落。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一三个组分,提取
的酶首先要检测,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
(3)在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数目进行统计时,用菌落数估算的结果
往往比实际活菌数少的原因是o
(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o为了确保⑤环节成功,后期的发酵
装置要保证条件。
答案(D富含纤维素(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如落叶较多等)纤维素刚果红透明圈
(2)C酶、G酶、葡萄糖甘酶酶的活力(或活性)
(3)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导致统计的菌落数
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4)酵母菌密闭(或无氧)
解析(1)自然界中①环节所需要的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这样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
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可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培养获得。为鉴定纤维素分解菌,
可向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刚
果红一纤维素复合物就无法形成,若存在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G前、Cx前、葡萄糖昔酶三个组分。提取的前首
先要检测酶的活性。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数目进行统计时,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
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也就是每个菌落可能不止由一个细菌形成的,导致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4)酒精发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CO2,所以为了确保获得
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后期使发酵装置密闭。
・课后提能训练•
KEHOUTlNENGXUNLIAN
1.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
种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下列关于培养基甲和乙能否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说
法,正确的是()
酵母膏无机盐淀粉纤维素粉琼脂CR溶液水
培养基甲++++一++
培养基乙+++一+++
注:“+”表示有,“一”表示无。
A.培养基甲能,培养基乙不能
B.培养基甲不能,培养基乙能
C.培养基甲和乙都能
D.培养基甲和乙都不能
答案D
解析利用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分解纤维素的细菌;鉴别纤
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为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且培养基中需加入刚果红染料。
2.下列关于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离尿素分解菌需要以尿素为唯--的氮源
B.尿素分解菌能产生麻酶,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
C.两个过程中都需要梯度稀释
D.刚果红染色法也可以用于筛选尿素分解菌
答案D
解析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A正确;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
菌分别产生腺酶和纤维素酶,B正确;由于样品中目的菌的浓度较大,所以都要进行梯度稀
释,C正确;刚果红染色法仅能用于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D错误。
3.分离出的微生物还要进行鉴定,而微生物的鉴定需要鉴别培养基,下列不是鉴别培
养基的是()
A.加入酚红的培养基
B.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
C.加入伊红和美蓝的培养基
D.加入纤维素粉的培养基
答案D
解析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
制而成的,如酚红、伊红和美蓝、刚果红等,它们可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培养基中的成分
发生特定的反应,从而鉴别目标微生物,A、B、C正确;而纤维素粉没有此种功能,由其配
制而成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D错误。
4.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出的纤维素分解菌较少
C.加入刚果红可以在倒平板时和长出菌落后进行
D.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刚果红形成红色复合物
答案A
解析经选择培养后需要进行梯度稀释才可将稀释液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
基上,A错误;选择培养这一步可以省略,但培养出的纤维素分解菌较少,B正确;常用的
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
板时就加入刚果红,C正确;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刚果红
形成红色复合物,D正确。
5.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可把纤维素作为唯一氮源
B.该实验中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均为液体培养基
C.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
需要的微生物
D.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使用到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答案C
解析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可把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A错误;该实验中鉴别培
养基为固体培养基,B错误;选择培养基可以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其他种
类的微生物生长,在该实验中,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正确;
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使用到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D错误。
6.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
石油资源的依赖,如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①预处理②发酵.
纤维质原料微生物A,可溶解复合物微生物B,乙醇
加工
--->燃料乙醇
A.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
B.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
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
D.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
答案C
解析根据图解可知,微生物A的碳源是纤维素,故要想获得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
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A正确;图中②过程表示生产乙醇的过程,常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B正确;微生物A所用碳源为纤维素,微生物B所用碳源为纤维素降解物,C错误;微生物
A之所以能利用纤维质原料是因为其含有纤维素酶,故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
用,D正确。
7.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B.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可在灭菌后按照每100mL培养基加入1mL的比例加入刚果
红溶液,混匀后倒平板
C.刚果红染色后,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红色
D.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
答案D
解析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若在倒
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A错误;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可配
制质量浓度为10mg/mL刚果红溶液,灭菌后按照每200mL培养基加入1mL的比例加入刚
果红溶液,混匀后倒平板,B错误;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
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一纤维素的复合物就
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C错误;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
红,因为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
D正确。
8.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烧。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以原油中的多环芳
烧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种,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
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配制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煌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
D.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为所需菌种
答案C
解析筛选能够利用多环芳煌为碳源的菌种,则在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应该含有,所以
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稀释液,A正确;配制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与通用培养基成
分的主要区别是以原油(多环芳煌)为唯一碳源,B正确;在无菌环境下,将土壤稀释液接种
到选择培养基上,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会杀死原有菌种,C错误;题干有个信息“有些细菌
可以以原油中的多环芳煌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所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
圈的即为所需菌种,D正确。
9.如图为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纤维素粉5g
NaNC)31g
Na2HP()4•7H2()1.2g
KH2P().t0.9g
MgSO4•7H2O0.5g
KC10.5g
酵母膏0.5g
水解酪素0.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福水定容到1000mL。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镯水定容到1000mLo
⑴根据图中配方配制的培养基是(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原因是
(2)这个培养基通过实现对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作用,此外在
培养过程中要将培养瓶放置在摇床上,其目的是。
(3)据图分析培养基的配方中添加了多种无机盐成分,其作用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若将此培养基配方改为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还需要在配制培养基时添加的
成分有。在选择培养后,要将样品接种在鉴别培养基上,请简述接种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1)液体没有添加凝固剂
(2)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增加溶氧量,促进菌体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利于菌体快
速繁殖
(3)提供氮源,作为缓冲物质调节酸碱平衡,提供无机营养
(4)刚果红、琼脂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
分别用涂布器均匀涂布在固体平板上
解析(1)图中配方内不含琼脂等凝固剂,按图中配方配制的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2)配方中的碳源只有纤维素粉,通过纤维素粉这一碳源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将
培养瓶放置在摇床上培养可以增加培养基内的溶氧量,同时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有利
于菌体快速繁殖。
(3)培养基中添加的无机盐的作用有:提供氮源,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物质调节培
养基的酸碱平衡。
(4)若要将此培养基改为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需要在制备培养基时添加刚果红
染液,并加入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接种后观察透明圈的情况。接种过程如下:在无菌操作
条件下,将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用涂布器均匀涂布在培养基的表
面。
10.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刚果红能够和纤维素结合形成
一种红色的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时,红色物质消失,形成透明圈,过程如图甲所示。据
此,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pll对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将纤维素分解菌
分别接种在pH不同的刚果红一纤维素培养基中,通过观察出现透明圈的最早时间和24h
后透明圈直径的大小来判断纤维素酶活性的高低,实验流程如图乙所示:
2m—»红色复合物纤维素酶》红色消失,形成透明圈
纤维素I
甲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一梯度稀释一接种至不同pH的
刚果红一纤维素培养基中
乙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流程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o选择培养基中应该加
入作为唯一的碳源,另外还要加入的基本营养物质有
(2)为了说明选择培养基对纤维素分解菌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应怎样设置对照实验?
(3)根据流程图可知,将纤维素分解菌接种到培养基上所用的方法为
本实验中该接种方法所用的培养基从物理状态看,属于
________培养基。
(4)该实验小组设置了pH分别为6、7、8的三组实验进行观察,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
pH出现透明圈的最早时间/h24h后透明圈的直径/cm
664.42
7103.66
8241.33
通过上述结果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纤维素分
解菌更适合在偏(填“酸”“碱”或“中”)性环境下生长。
答案(1)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纤维素氮源、水和无机盐
(2)将培养基中纤维素改为葡萄糖,其他条件都相同
(3)稀释涂布平板法固体
(4)pH出现透明圈的最早时间以及24h后透明圈的直径大小酸
解析(1)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要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培养
基中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富集纤维素分解菌,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2)将培养基中的纤维素改为葡萄糖,其他条件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欣赏评讲》教案
-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
- 2024年09月河南新华区事业单位招聘175人(含医疗岗)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银行信贷管理模式试题及答案2025年解析
- 劳务合同范本(2篇)(2篇)
- 电工作业安全风险管控
- 手工香皂花艺考核试卷
- 建设工程项目经理责任制
- 大学课件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网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 专题08 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
- 2024智慧城市大数据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
- GB/T 4706.10-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0部分: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
- 2024多级AO工艺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 DB5301-T 71-2022 地理标志产品 汤池老酱
- 配电工程项目规范
- 地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浙江省幼儿园教育装备要求规范(试行)
- GB/T 43934-2024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方案光伏发电项目吊装方案
- 矿井火灾事故抢险救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