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落的演替课标分析
《群落的演替》是新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
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群落的演替过程,引导学生比较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不同。通过本
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群落的优势种、群落结构和类型等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稳定性、多样性作铺垫。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
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①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②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③举例说出阐明群落
演替的过程。④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能力目标: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②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全面独立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情感目标:①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退牧还草的政策。②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群落演替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四章的前三节已经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基础知识,对种群已有一定的了
解,而且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的简单性和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学生
对群落演替现象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
系。
在教学中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综合利用视
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动态地展示群落演替的过程,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
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及本质。并将本节课的新知内化为
学生生活行为中的具体行动。我采用的教法是①参与式教学法(学生课前自主收集并整理相
关资料、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多媒体课件)、②演示法(各种图片、视频)、③读书指导法(指
导学生自学教材、阅读参考书)、④谈话法。
绝密团启用前
群落演替评测练习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
一、单选题(注释)
1、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这时候往往
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
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2、1000万年前,昌乐火山群发生过一次火山活动,岩浆湮灭了方圆百里内的生灵,现
在火山遗址已经被草地和森林覆盖.火山活动后群落的变化属于()
A.群落演替B.生物进化
C.生物入侵D.物质循环
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往往是有规律的
B.草原中的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C.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物种的数量往往是不变的
D.群落演替都要从初生演替开始
4、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
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地区进行调查.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基因型。引入前,原地Q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
AAP5吟54%^58%^
aa。20%/24%-28M
A.该林区30年间发生了次生演替
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发生了进化
C.研究该地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大
5、如图表示某种类型的群落演替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o500时间1000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自然条件下演替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乔木层完全取代了灌木层
D.在草本群落中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
6、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实例是()
A.苔薛一地衣―草本植物B.地衣―草本植物一苔薛
C.地衣一苔辞一草本植物D.草本植物一苔葬一地衣
7、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
D.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8、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9、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森林、冰川泥上
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
更多阳光
C.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10、从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所需的时
间相对较短,其原因是()
①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②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
③灌木更高大,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④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
A.①②③B.②③
C.③,D.①②③④
评卷人得分
二、多选题(注释)
分卷II
分卷II注释
三、非选择题(注释)
11、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如下表,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是指:一
定时间内全部生产者(绿色植物)把无机物质合成为有机物质的总质量或固定的总能
量;净初级生产量是指总初级生产量减去同时期呼吸作用消耗量后贮存的量.试根据
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针阔叶季风常
群落演替灌草丛针叶林
混交林绿阔叶林
群落垂直结构层数2345
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
光能漏射率(%)62.244.73.31.1
总初级生产就
17.4355.50116.61150.81
(t•hm-2•a"1)
生净初级生产量
产1.5014.5223.8826.00
量(t•hm*2•a")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种中群落
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
用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
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
总初级生产量增多,这可能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增多有关.
(3)由表中群落各自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大的是
生态系统.
12、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示意图
如下(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
生
置
---乔木
(1)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状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2)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的过程是,该演
替类型属于
(3)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表明该群落已演替到顶级群
落阶段,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
(填大于、等于、小于)的.
13、某常绿阔叶林因毁林造田而遭到破坏,退耕还林项目启动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
步得以恢复.科研人员对不同恢复阶段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展开调查.结果如下
表:
不同阶段个体数.恢复阶段!♦-恢复阶段2“恢复阶段和恢复阶段4。
土城小动物类群,
线虫类,2P32“55~74^
蚯蚓类。⑹2g2和35/
蛛形目“1319-23
理毛纲,娟7e⑹1和
直翅目♦,32315“18-
0<33“⑹
不同恢复阶段土壤中各类群的个体数(个/单位体积)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调查土壤中小动
物类群丰富度时常采用
的方法.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常绿阔叶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填滴”或“低”).
(2)线虫、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这类生物的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
(3)DDT是有机氯类杀虫剂,极易在人体和动物体的脂肪中蓄积.因该地为农田时曾
施用过DDT,某科研人员测定了恢复阶段1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体内的
DDT含量,请推测含量最高的为,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红松林
在与杨树和白桦竞争中处于优势,所以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B正确;在群落演
替的始终都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
化,C、D错误。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昌乐火山群发生过一次火山活动,岩浆湮灭了方圆百里内的生灵,
现在火山遗址已经被草地和森林覆盖“,即火山形成生物群落,属于初生演替.
故选:A.
3、【答案】A
【解析】A、群落演替往往是有规律的,群落演替的趋势,也就是趋向稳定阶段.生物
种类越来越多,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说明就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有些物种可能灭
绝,是由于灭绝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适应性更强的生物代替,也是一种进化,A正确
B、草原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错误;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少量的变化,各物种的数量
也会出现波动,C错误;
D、群落演替可以从初生演替开始,也可以从次生演替开始,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林区发生火灾,而火灾后的森林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引入前原地,AA=50%,aa=20%,则Aa=30%,故A的基因频率为5()%+工
2
x30%=65%;引入后5年,本地,AA=54%,aa=24%,则Aa=22%,故A的基因频率为54
x22%=65%;引入后8年,本地,AA=58%,aa=28%,则Aa=l4%,故A的基因频率为58
%+lxl4%=65%,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发生未进化,B错误;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
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C正确;
D、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
被标志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野兔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
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D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A、该群落的演替是从裸岩阶段开始的,属于初生演替,在自然条件下,初生
演替的速度开始较慢,但之后会加快,A错误;
B、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
C、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乔木层只是取代了灌木层的优势,而不是完
全取代,C错误;
D、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因此在草本群落中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
结构,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开拓者是地衣,地衣能为苔薛提供可
生存的基本营养。
7、【答案】D
【解析】农田荒废后,也会出现群落演替现象,但它不是受到干扰或破坏时产生的。
8、【答案】A
【解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虽然演
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大致都要经过由裸地到森林阶段。物种的数量由少到多,群
落的结构和种类组成由简单到复杂。
9、【答案】A
【解析】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10、【答案】A
【解析】题中①、②、③均是灌木能大量快速形成优势种的主要原因。而④是灌木形
成后的特点。
11、【答案】(1)次生演替逐渐增加样方空间上的分布
(2)增大分层
(3)季风常绿阔叶林
【解析】(1)该地区生物群落演替是在具有一定植物体的空地上进行的植被演替,所
以为次生演替;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在对该
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
调查不同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分层)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原因是群落的
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物种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层情况.
(2)从光能的截获率可以看出,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随着叶面
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漏射率减小,光能截获率升高.这可能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分
层增多有关.
(3)物种越丰富,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分析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
垂直结构层数最多,物种应该最丰富,抵抗力稳定性最大.
12、【答案】(1)水平结构
(2)先出现草本植物群落,再出现灌木群落,最后出现乔木群落(草本植物群落一灌
木群落一乔木群落)次生演替
(3)基本相等
【解析】(1)图二中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体现群落水平结构
的特点.
(2)b〜d段,从各种植物出现先后时间,推断演替的过程是:草本植物群落一灌木群
落一乔木群落.
(3)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表明该群落已演替到顶级群
落阶段,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基本相等,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13、【答案】(1)次生演替取样器取样高
(2)分解者物质循环
(3)次级消费者生物富集(作用)
【解析】(1)森林过度砍伐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即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
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
的演替,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
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
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常绿阔
叶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高.
(2)线虫、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分解
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所以这类生物的活动可以促进生态
系统的物质循环.
(3)DDT是有机氯类杀虫剂,极易在人体和动物体的脂肪中蓄积.极易造成7生物富
集(作用),所以该地为农田时曾施用过DDT,某科研人员测定了恢复阶段1中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体内的DDT含量,请推测含量最高的为次级消费者;
群落演替观评记录
(-)导入一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动机
利用课本78页的“问题探讨”,多媒体课件展示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前和后及变化
的图片。然后设疑:①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②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
群落的结构吗?引出课题”第4节群落的演替”(板书)
(二)新课教学
1、例举群落演替的过程,归纳演替的类型过渡:光裸的岩石上是如何长出森林的呢?(1)
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学生再次阅读课本78-79图4-14”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的过程图片。
然后学生板书裸岩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
其次学生回答学案上的问题:①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解和草本植物,
而是地衣?②地衣阶段为苔葬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葬能够取代地衣?③在
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解、草本、灌木吗?取代的含义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
的过程中,多媒体投影展示相应图片。
(2)建立演替的概念,由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师生共同归纳概念。(3)揭示群落演替的有
关规律
学生回答问题④⑤【视频】:④在此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特别是植物的变化有怎样
的特点?⑤在此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构和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有什么变化?
通过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群落演替的有关规律:①群落演替是有顺序的过程,是有规
律地向一定方向发展,因而是能预见的;②虽然演替受物理环境所制约,但演替是受群落本
身所控制的,演替前期为后期物种的入侵与繁荣准备了条件;③演替的最后阶段是稳定的系
统,往往生物量最大,种间关系最紧密。
(4)与导入呼应: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后,这一地区还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这部
分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获得的知识,层层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过
渡:演替只能从裸岩开始吗?(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学生再次阅读课本80页图4-1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图片并思考:所有弃耕农田都
能演替成树林吗?
学生板书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并回答问题。(6)演替的类型
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过程图片,引导
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不同点。并思考为什么这两个演替过程的起点不相同呢?师生共同归
纳:群落演替的类型一一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分类依据。并展示相应图片。(7)第
一小组同学汇报,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视频】。
教师总结:在这个演替的漫长过程中,不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说明群落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命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
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向着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过渡: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中不可忽略的还有人类的活动。你了解的有哪些人类的活动
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呢?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教师出示图片,引出鲁迅先生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第二
小组的同学汇报校园内小路周围杂草的观察结果【视频】。
(2)教师: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使物种的迁移也越来越频
繁。①第三小组展示相应信息【视频】。学生思考:从资料的描述中,你知道外来物种入侵
后,增长有什么特点?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吗?
②教师出示图片,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其他负面影响。
③人类的活动都是破坏现有的各种生物群落的吗?一一视频展示宁夏治理沙漠情况【视频】。
师生共同总结: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类
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
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图片资料的能力,及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现
实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过渡:以前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量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我们如何解决呢?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第四小组汇报我国有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情况【视频】。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这
件事上,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总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们的努力下,地球一定能为我们人类提
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群落的演替教材分析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的理解
生物群落常随环境因素或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植物群落的变化,首先是组成群落的各种
植物都有其生长、发育、传播和死亡的过程。植物之间相互关系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这个过
程。同时外界环境条件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也时时影响着群落变化的方向和进程。生
物群落虽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随着时间的进程处于不断变化中,它是一个运动着的动态体
系。如在原群落存在的地段,由于火灾、水灾、砍伐等不同原因而使群落遭受破坏,在火烧
的迹地上,最先出现的是具地下茎的禾草群落,继而被杂草群落所代替,依次又被灌草丛所
代替,直到最后形成森林群落。这样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
群落是生活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
(communitysuccession)o
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
一定功能。
二、群落的形成和发育
1.群落的形成
群落的形成,可以从裸露的地面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另一个群落中开始。但任何一个群
落在其形成过程中,至少要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植物之间的竞争以及相对平衡的各
种条件和作用。生活揭谜
群落也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这与后面的生态系统密切有关。
群落演替的地点如果是从没有生长过任何植物的裸土、裸岩、沙丘和湖底,这种演替被称为
初生演替;如果由于火灾、洪水泛滥和人为破坏等原因把原有群落毁灭,在被毁灭群落的基
质上所进行的演替被称为次生演替,如在森林火灾、人工弃田和林木砍伐后所发生的天然演
替就是次生演替,所谓森林的天然更新就是指林木被砍光后的次生演替,所谓次生林就是原
始森林被人类破坏后,在原有的基质上通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新的森林。生态学界有
人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
一般说来,原生演替比次生演替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为原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极为贫瘠和
严酷,而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是比较肥沃和温和的,原有的群落毁灭后留下了大量的有机
质和生命的胚种(抱子和种子等)。
无论是原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可以在水中进行,也可以在陆地上进行。在水中进行的演替
称为水生演替系列,在陆地上进行的演替称为陆生演替系列。观察猜想
生态学界也有人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
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
2.群落的发育
任何一个群落,都有一个发育过程,一般在自然条件下,每个群落随着时间的进程,都经历
着一个从幼年到成熟以及衰老的发育时期。
每一个演替系列阶段都是一个独立的群落,它有自己独特的群落结构和物种成分。每一个演
替系列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有长有短,短则一两年,长则几十年和几百年不等。一般说来,在
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演替进展比较快;在寒冷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演替速度比较慢。
在寒冷的阿拉斯加,即使是先锋植物阶段的演替(地衣苔解植物群落)也需要花费25-30
年的时间,而在热带地区,这个阶段的演替时间只需3〜5年就够了。据估计,完成热带雨
林的一个演替系列,大约需要400〜1000年的时间。如下表。
阿拉斯加苔原演替的时间表
阶段时间
1.先锋植物阶段25~30年
2.草本植物阶段100年
3.早期灌丛阶段200年
4.晚期灌丛阶段300年
5.苔原顶极群落5000年
三、群落演替的分类(不同原则,不同类型)
1.按裸地性质: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前者是指在原生裸地上开始进行的群落演替,
其演替系列称为原生演替系列。后者是指在次生裸地上开始进行的群落演替。其演替系列称
为次生演替系列。
2.按基质性质:分为水生基质演替系列和旱生基质演替系列。
3.按水分关系:分为水生演替系列、旱生演替系列和中生演替系列。后者是介于前两者之间
中生的生境开始的演替系列。对于群落目前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说明了科学研究有什么
特点?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以上两种观点,有何看法?
探究
演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能量看,总生产量逐渐增加,但净生产量
逐渐降低,表现为群落内有机物质总量(包括生物体的有机物质和非生物的有机物质)都增
多,无机营养物从生物外转到生物内。从结构看,营养结构更复杂,物种多样性增高,空间
结构更复杂,稳定性增强。从生活史看,生物个体增大,生活周期从短到长,从简单到复杂,
生态位变窄。从物质循环看,从开放转为封闭,交换速度变慢。
4.按时间划分:可分为快速演替,是在几年或几十年期间发生的演替;长期演替,是延续几
十年,有时是几百年期间内发生的演替;世纪演替,延续的时间是以地质年代计算的,是与
大陆和植物区系进化相联系的演替。群落演替有多种类型,那么群落演替的大致阶段是否
相似?
5.按植被的状况和动态趋势:可分为灾难性演替,即与植被破坏相联系的演替;发育演替,
即未破坏植被目前均衡状态的演替。
6.按主导因素划分:可分为群落发生演替,是植物在幼年生境定居的过程;内因生态演替或
内因动态演替,制约环境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植物群落成分生命活动的结果;外因生态演替
或外因动态演替或异因发生演替,是由环境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地因发生演替或整体发生演
替,是由于更大的统一体发生变化的结果,而引起植被变化过程。这种主导因素的分类,被
认为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7.按群落代谢特征划分为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
揭谜
群落演替有灾难性演替和发育演替两种,据此我们应如何去做?
四、群落演替的典型示例
1.沙丘群落的演替:属原生演替类型。沙丘上的先锋群落由一些先锋植物和无脊椎动物构成。
随着沙丘裸露的时间的延长,在上面的先锋群落依次为桧柏松林、黑栋林、栋一山核桃林所
取代,最后发展为稳定的山毛桦一植树林群落(图4—4—1)。群落演替开始于极端干燥的
沙丘之上,最后形成冷湿的群落环境,形成富有深厚腐殖质的土壤,其中出现了蚯蚓和蜗牛。
不同演替阶段上的动物种群是不一样的。少数动物可以跨越两个或三个演替阶段,多数动物
只存留一个阶段便消失了。原生演替的过程进行得很缓慢。据奥林(Olson,1958)估计,
从裸露的沙丘到稳定的森林群落(山毛棒一械树林),大约经历1000年的历史。但在人为干
扰条件下,这种演替过程将会缩短。
探究
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你能否举例说明。
观察
沙丘群落的演替,那么现在的沙漠是不是能按此方向进行!
图4—4-1
2.水生群落的演替:从湖底开始的水生群落的演替,属原生演替类水生群落的演替过程,
你是否想到现在池塘、湖泊的面积大量减少,但并没有按此演替为植被!为什么?
型。现以淡水池塘或湖泊演替为例,其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图4-4-2),
图4一4一2
(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主要表现为有机质的沉积。由于沿岸植物深入到池中,池中的浮
游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有机物在池底沉积起来,天长日久,使湖底逐渐抬高。
(2)沉水植物阶段在水深5〜7米处,出现的沉水的轮藻属植物,构成湖底裸地上的
先锋植物群落。由于它的生长,湖底有机质积累较快而多,同时它们的残体在兼气条件下,
分解不完全,湖底进一步抬高。继而金鱼藻、狐尾藻等高等水生植物种类出现,它们生长繁
殖能力强,垫高湖底的作用能力更强。鱼类等典型的水生动物减少,而两栖类和水蛭等动物
增多。
(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随着湖底变浅,浮叶根生植物出现,如眼子菜属、睡莲属、谷菜
属等。它们的宽阔叶子在水面上形成连续不断覆盖,使得光照条件不利于沉水植物。这些植
物死亡的组织具有较丰富的物质,腐败较缓慢,加速池底的抬高过程。
(4)挺水植物阶段水体继续变浅,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白菖等的出现,它们的根茎
极为茂密,常纠结在一起,不仅使池底迅速抬高,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些浮岛。开始出现一些
陆生环境的一些特征。这一阶段鱼类进一步减少,而两栖类和水生昆虫进一步增加。
(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湖水中升起的地面,含有极丰富的有机质,土壤水分近于饱和。
湿生的沼泽植物开始生长,如莎草、苔草、蔗草等属的一些种类组成。由于地面蒸发和地下
水位下降,土壤很快变得干燥,湿生的草类很快为旱生草类所代替。
(6)木本植物阶段在湿生草本植物群落中,首先出现湿性灌木,继而乔木侵入逐渐形成
森林。原有的湿生生境,逐渐改变为中生生境。群落内的动物种类也逐渐增多,脊椎动物和
无脊椎动物以及微生物等均有分布,尤其是大型经济兽类,以森林为隐蔽所,赖以生存和繁
衍。
观察
请说出当一个池塘演替为一个乔木林的阶段?
整个水生演替系列也就是湖泊填平过程,它通常是从湖泊周围向湖泊中央而顺序发生的。演
替的每一个阶段都为下一阶段创造了条件。使得新的群落得以在原有群落的基础上形成和产
生。揭谜
水生演替的进程是否受到人的影响?
3.森林群落的演替:在天然条件下,缺少外界因素或人为严重干扰的各类植物群落,统称为
原生植被。原生植被受到破坏,就会发生次生演替。它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引起的。
如森林砍伐、草原放牧、耕地放荒等。
探究
哪些原因能导致原生植被破坏?
森林受到严重破坏之后,其恢复过程较缓慢,一般都要经过草本植物期、灌木期和盛林期。
采伐演替的特点,取决于森林群落的性质、采伐方式、采伐强度,以及伐后对森林环境的破
坏等。现以云杉林采伐为例,云杉是我国北方针叶林中优良用材,也是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亚
高山针叶林中的一个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在云杉林被采伐后,一般要经过采伐迹地阶段,也
就是森林采伐的消退期;小叶树种阶段,适合于一些喜光的阔叶树种,如桦树、山杨等;云
杉定居阶段,由于桦树、山杨等上层树种缓和了林下小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动,又改善了土壤
环境,因此,阔叶林下已经能够生长耐阴性的云杉和冷杉幼苗;云杉恢复阶段,经过一个时
期,云杉的生长超过了桦树和山杨,于是云杉组成森林的上层,桦树和山杨因不能适应上层
遮阴而开始衰亡。过了较长时间,云杉又高居上层,造成茂密的遮阴,在林内形成紧密的酸
性落叶层,于是又形成了单层的云杉林。森林采伐后的复生过程,并不单纯决定于演替各阶
段中不同树种的喜光或耐阴性等特性,还决定于综合生境条件变化的特点。(如图4-4-3)
观察
森林受到严重破坏之后,其恢复过程较缓慢!
图4—4—3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遵循“天人合一”的观点!
五、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进程
砍伐森林、填湖造地、乱猎乱捕等破坏性行为;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人工
群落等保护性行为,这些都能影响群落演替的进程。
群落的演替,无论是旱生演替系列或是水生演替系列,都显示演替总是从先锋群落经过一系
列的阶段,达到中生性的顶极群落。这样的沿着顺序阶段向着顶极的演替过程,称之为进展
演替。反之,如果是由顶极群落向着先锋群落演替,则称为逆行演替。后者是在人类活动影
响下发生的,其特点具有大量的、特殊适应于不良环境的特有种、群落结构简单化、群落生
产力降低等特点,如草原代替森林,就有逆行演替性质。
观察
森林演替过程中,动物的演替也是明显的!
对于次生群落的改造和利用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各种次生群落中都有一些可利用的植物,如
含油脂的、生物碱的以及含各类芳香油的原料植物或其他用途的植物。在研究次生演替的同
时.,对于各种次生群落,要按其可利用的价值分别对待。对其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种类,采用
留优去劣的办法加以培育,以提高整个群落的产量和质量。另外还可采用人工播种或种植的
方法,扶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种类,对原有群落加以改造。在直接利用次生群落时,首先要
了解次生群落只是次生演替系列的一个阶段,虽具有生长较快和有较大可塑性特点外,同时,
又要注意它的不稳定性。否则就达不到利用的目的。
揭谜
在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生物长期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会影响改变环境。可见生物与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根据美国纽约州的研究,在森林演替过程中,动物的演替也是明显的(如图4—4-3)。III
鼠、百灵、黄雀等是草本植物期的代表动物。随着树木的出现,成层现象趋于明显,前期的
代表动物,被白足鼠等代替。每一个演替期都有其特有的代表动物。
六、教材举例
1.裸岩上的群落演替
裸岩阶段一地衣阶段一苔薛阶段一草本植物阶段f灌木阶段一森林阶段。
2.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
弃耕农田一草本植物灌木一乔木。
探究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有何认识?对于当前有些人破坏环境的行
为,你是否盲从,甚至大张旗鼓的去干呢?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中本节教学内容为阐明群落的结构。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如
下三点: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群落的演替过程是课程标准要求阐明并了解的,因此确定为重点。另外演替
过程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确定为难点。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动态发展观”来组织实施教学,要用
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综合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动态
地展示群落演替的过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及本
质。
本节的引入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讨”之后进行。在进行
“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火山爆发录象资料片(或
类似题材),阅读课文提供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了解演替
的现象和概念,并由此引入课题。
组织学生阅读观察“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弃耕
农田上的演替”课文和相关图片,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
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本质的思考。通过
引导学生对两种演替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
思考。同时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让学生加深理
解。
组织学生就近实地考察“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或投影图片)。
让学生从群落演替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引入“人类活动对群落演
替的影响”的教学。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学生举例等方式提出相关
资料、图片、现象,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
响。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
度和方向进行。
对“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和措施”部分的教学。可在课
前组织几位学生上网调查、到图书馆查阅书刊汇集有关资料,课上介绍,然后组
织学生进行讨论。
课文的2个拓展题可组织学生在课后完成:①调查或搜集有关资料,撰写“警
惕外来物种的入侵”的小论文。②收集学生所在地区不同年代的地图,比较湖泊、
沼泽或林地的今昔面积,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问题探讨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并观看视频(或图创设学习的
组织学生观察阅读课文“问题探讨”片),阅读“问情景,激发学
题探讨”,生兴趣。
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讨论结合案例,引
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出群落演替
上的?的课题和概
念。
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
构吗?
演替的类设疑:光裸的岩石上是怎样长出森林观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利
型的呢?投影教材图文用已有的知
多媒体投影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资料“发生在裸识,层层深入
的演替”过程图片。岩上的演替”,地分析解决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在教师引导下,问题。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逐步分析讨论
么不是苔葬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问题。
2、地衣阶段为苔葬的生长提供了怎样
的基础?为什么苔辞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
薛、草本、灌木吗?
教师用多媒体投影(或挂图)展示''弃观察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比
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图片,引导学较、分析、归
生观察了解其过程并将之与“发生在对比分析讨论纳总结的能
裸岩上的演替”相比较,分析两者的力。
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共同归纳:
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归纳总结
替概念及区别。
人类活动组织学生到课室外就近观察“践踏对观察并分析讨培养学生观
对群落演草地群落的影响”论践踏对草地察能力和利
替的影响群落的影响。用生物学知
组织学生讨论:识解释现实
生活中现象
1、你能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这种分布的能力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吗?
2、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
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教材图4-17、4-18、展示、观看图片提高学生分
4-19,并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图片、录象,等相关资料,分析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举例介绍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析、举例介绍人的能力
替的影响。类活动对草原、
森林、水域等生
引导学生归纳:物群落的影响。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学习实例,归纳提高学生对
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小结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
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对群落演替的响的认识,对
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影响。学生进行可
重建起新的关系;持续发展教
育。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
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
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
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
方向进行。
退耕还教师组织学生代表汇报课前调查的资展示课前调查培养学生综
林、还草、料,了解讨论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图片、相合实践能力
还湖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和措施。片、文字等):
1、我国水土流
失造成的严重
后果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农、林专用仪器账务处理实例-记账实操
- 2024年一季度碳交易市场运行与政策盘点-双碳政策护航碳市场健康发展
- 介绍英文足球课件
- 2023年宁泌泰胶囊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3年工具油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年紫外线强度观测仪器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19粤教版 高中美术 选择性必修3 雕塑《第一单元 初探雕塑艺术》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2024届河北省衡水十三中高三下学期期终考前模拟数学试题
- 餐饮合作经营合同协议书范本
- 第六届全国仪表技能大赛DCS实操题1009a
- 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
- 木材力学基本性质和概述
- 拆除设施计划及方案(参考模板)
- 《电工复审》培训课件
- 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
- 独自在家通用课件
- 头发及头皮知识75页PPT课件
- 房屋面积测绘细则
- pcb线路板抄板方法及步骤
- 《酒店情境英语》M2U2Check-in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