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1.3常见的酸(解析)_第1页
九上1.3常见的酸(解析)_第2页
九上1.3常见的酸(解析)_第3页
九上1.3常见的酸(解析)_第4页
九上1.3常见的酸(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上1.3常见的酸【知识新授】一、概念酸是指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从化学式上判断的方法:第一个字母是H,除了水和双氧水。如:硫酸(H2SO4)、盐酸(HCl)等。二、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三、酸的通性(一般指稀H2SO4、稀HCl)1、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1)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2)另一种说法: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遇碱不变色(3)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故既能测定酸碱度,也能测定酸碱性,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碱性2、能与所有的碱反应,生成盐和水(1)Cu(OH)2+H2SO4=CuSO4+2H2O蓝色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蓝色:Cu2+)(2)HCl+NaOH=NaCl+H2O无现象(3)3HCl+Al(OH)3=AlCl3+3H2O治疗胃酸过多3、能与所有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1)6HCl+Fe2O3=2FeCl3+3H2O红棕色的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Fe3+)(2)2HCl+CuO=CuCl2+H2O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能与某些活波金属反应,生成盐和H2;(1)条件:①金属活动性强于H,除K、Ca、Na外;②酸一般指的是稀H2SO4、稀HCl;而硝酸HNO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生成的不是H2,而是H2O;Fe+2HCl=FeCl2+H2↑金属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Fe2+)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H22Al+6HCl=AlCl3+3H2↑(2)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生成的分别是FeCl2和FeSO4,其中铁元素为+2价;(3)除锈时不能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因为金属制品表面的锈被除去之后,金属和酸继续反应,从而使金属制品被腐蚀;【实验探究】操作上的顺序:试管平放,把生锈的铁钉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来,让铁钉沿试管内壁缓慢滑入底部,再倒入稀盐酸;向一枚生锈的铁钉的试管中加盐酸,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5、能与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酸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和水注:酸能与所有的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A、2HCl+CaCO3=CaCl2+H2O+CO2↑B、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2HCl+Na2CO3=2NaCl+H2O+CO2↑四、酸的个性(一)、浓盐酸:挥发性(物理性质)1、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瓶口看到白雾(空气中的水蒸气与挥发出来的HCl气体结合成盐酸小液滴)2、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质量分数均减小3、工业盐酸呈黄色,因含有Fe3+4、硝酸与盐酸一样都有挥发性(二)、浓硫酸:初中阶段唯一一种液体干燥剂1、腐蚀性:(1)若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NaHCO3溶液冲洗。(2)思路拓展:若稀硫酸沾到皮肤时,也应及时处理,否则时间稍长水分蒸发稀硫酸变浓,同样也会腐蚀皮肤;2、脱水性:把物质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使纸张炭化,变黑3、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作为干燥剂,可以干燥除NH3外所有气体前2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物理性质4、浓硫酸稀释:器材:烧杯、玻璃棒过程: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注意:切记,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会造成酸液飞溅,原因: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水会浮于浓硫酸表面,浓硫酸与水接触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水立即沸腾,造成酸液飞溅;(三)、常见的3种离子的检验1、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BaCl2+H2SO4=BaSO4↓+2HCl2、SO42-的检验方法:①滴加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②先滴加盐酸,若无现象,再滴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先滴盐酸的目的:排除溶液中Ag+和CO32-对实验的干扰;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AgNO3+HCl=HNO3+AgCl↓3、Cl-的检验方法: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4、检验Cl-和SO42—:①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32—与AgNO3或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如:BaCO3+2HNO3=Ba(NO3)2+CO2↑+H2OAg2CO3+2HNO3=2AgNO3+CO2↑+H2O而AgCl和BaSO4则不溶于稀硝酸,所以在检验时一定要加些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溶解,才能确认有Cl-或SO42-。②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和SO42-时,先检验哪种离子?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和盐酸作试剂。必须先将BaSO4沉淀过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原因: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大,若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

③若溶液中还混有CO32-,则最先检验的应该是CO32-,,检验的同时关键在于除尽CO32-综合:检验CO32-、Cl-和SO42—实验步骤:①往待测溶液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直到不产生气泡为止;②再往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待反应停止后,过滤;③取滤液,往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5、引出:鉴别盐酸和硫酸——只能用氯化钡,不能用硝酸银小结:酸的通性与用途紫色石蕊试液酸紫色石蕊试液酸碱变红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酸碱不变色变红色稀H2SO4稀HNO3与指示剂反应与金属反应Zn+2HCl=ZnCl2+H2↑Zn+2H2SO4=ZnSO4+H2↑能发生反应,但不生成H2,生成H2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ZnO+2HNO3====Zn(NO3)2+H2O离子检验HCl+AgNO3=AgCl↓(白色)+HNO3;用于检验Cl-,AgCl不溶于稀HNO3,HCl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BaCl2+H2SO4=BaSO4↓(白色)+2HCl;用于检验SO42-,BaSO4不溶于稀HNO3,H2SO4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2HNO3+Na2CO3=2NaNO3+H2O+C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用途化工产品、除锈、制造试剂和药物化工原料、化肥、农药、炸药、染料、去锈、精炼石油化工原料、化肥、染料、火药【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③所表示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图中反应③可以用于改善酸性土壤C.图中能生成盐的反应包括②③④⑤D.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反应,则X可能是【答案】D【详解】A、②表示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③表示酸碱的中和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故②③所表示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生活中可以用氢氧化钙改善酸性土壤,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镁和硫酸可反应生成盐—硫酸镁,氧化铝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盐—硫酸铝,氢氧化钙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盐—硫酸钙,碳酸钠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盐—硫酸钠,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不可能是BaCl2,因为BaCl2与Ca(OH)2的生成物中无沉淀、气体或水,所以BaCl2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为研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小组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只有试管甲中无固体剩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发生的反应是CuO+H2SO4═CuSO4+H2OB.试管乙反应后中有黑色固体剩余C.乙和丙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D.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废液缸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取少量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的成分是铁【答案】D【详解】A、甲中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由题意,只有试管甲中无固体剩余,试管乙反应后中有黑色固体剩余,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乙和丙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废液缸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取少量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的成分中含有铁,滤渣中还含有铜,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学习了酸之后,我们知道酸的通性是H+表现出来的性质。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详解】①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氢离子参与了反应,体现了酸的通性,②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离子参与了反应,体现了酸的通性,③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离子参与了反应,体现了酸的通性,④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氢离子没有参与了反应,没有体现酸的通性。跟稀硫酸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①②③。故选B。4.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剂质量不变,且这两种溶液中溶剂一开始不能是零,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正确;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不变,溶液质量减小,错误。故选C。5.下列反应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A.Fe+H2SO4=FeSO4+H2↑B.AgNO3+HCl=AgCl↓+HNO3C.Ca(OH)2+2HNO3=Ca(NO3)2+2H2OD.MgO+H2SO4=MgSO4+H2O【答案】B【详解】A、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其它酸也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体现酸的通性,错误;B、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硝酸等酸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体现酸的通性,正确;C、氢氧化钙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其它酸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体现酸的通性,错误。D、氧化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其它酸也能与金属氧化镁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体现酸的通性,错误。故选B。6.如图是小科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的“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酚酞试液滴入稀硫酸中可使溶液变成红色B.实验②中稀硫酸与CuCl2溶液反应可得到蓝色溶液C.实验③中稀硫酸与铁钉反应还可观察到有气泡生成D.实验⑤中稀硫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可产生白色沉淀【答案】C【详解】A、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实验①中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硫酸中可使溶液变成红色,错误;B、实验②中稀硫酸与CuCl2相互交换成分,不会产生沉淀、气体和水,不会发生反应,错误;C、实验③中稀硫酸与铁钉中的铁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还可观察到有气泡生成,正确;D、实验⑤中稀硫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产生气泡,不产生白色沉淀,错误。故选C。7.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详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有氯化氢挥发,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选A。8.茶叶蛋蛋黄表面有一层黑色的物质(如图),它能否食用呢?小明取两个带有黑色物质的蛋黄开展实验,发现黑色物质不溶于水;可以溶于稀盐酸,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HCl+FeS=FeCl₂+H₂S↑,根据知识回答问题。一定质量的HCl溶液中慢慢加入FeS后所得溶液中,下列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的()A. B.C. D.【答案】D【详解】A、反应过程中,氯化亚铁的质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质量不变,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不符合题意;B、反应过程中,硫化氢的质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质量不变,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不符合题意;C、反应前后溶剂均为水,且水的质量不变,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方程式2HCl+FeS=FeCl₂+H₂S↑可知,每88份质量FeS生成34份质量的H2S,则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不断增加,但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不变,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9.稀盐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就是酸的通性。为了验证酸的通性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①无明显现象 B.试管②中产生了气泡C.试管③中的溶液变黄 D.试管④中的溶液变红【答案】A【详解】A、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试管①无明显现象,故说法正确;B、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试管②中不会产生气泡,故说法错误;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试管③中的溶液变成浅绿色,故说法错误;D、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试管④中的溶液变蓝色,故说法错误。故选A。10.小科观看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中的科学视频《神奇的酸》后对几种常见的酸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剂质量不变,但这两种溶液中溶剂一开始不能是零,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正确;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不变,溶液质量减小,错误。故选C。11.镁与稀硫酸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热.将一段表面有氧化镁层的镁带与过量稀硫酸在密闭容器中混合,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主要反应是镁和稀硫酸反应B.B点溶液中溶质含有MgSO4和H2SO4C.D点时刻容器内镁带恰好完全消失D.反应放热是容器内压强升高的唯一原因【答案】B【详解】A、镁的表面有一层氧化镁薄膜,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AB段主要反应是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氧化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溶液中溶质含有和,故选项说法正确。C、至C点压强最大,此时镁带恰好和酸完全反应,不再生成气体,至D点时刻由于温度恢复至常温,压强略有下降,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放热不是容器内压强升高的唯一原因,还因为反应生成氢气,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2.表面布满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的化学反应:Fe+H2SO4==FeSO4+H2↑B.bc段的化学反应:Fe2O3+3H2SO4==Fe2(SO)4+3H2O↑C.影响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D.d点时恰好完全反应,且d点温度高于a点【答案】C【详解】A、实验中,铁锈先与稀硫酸接触,则ab段的化学反应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H2O,选项错误;B、bc段装置中的压强迅速增大,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体生成,反应放热,装置中的压强增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选项错误;C、图中c点温度最高,此时铁与稀硫酸反应刚刚停止,装置中的温度最高,cd段温度降低,最后恢复室温,压强减小,所以影响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选项正确;D、c点时恰好完全反应,且d点温度已经恢复室温,则d、a点的温度相同,选项错误,故选C。13.小洪向稀硫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Z物质是()A.H2O B.Ba(NO3)2溶液 C.浓盐酸 D.BaCl2固体【答案】D【详解】A、向稀硫酸中加入水,酸性逐渐变弱,则pH应逐渐变大,不符合题意;B、稀硫酸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氢离子的个数不变,但溶液质量增加,酸性逐渐变弱,则pH应逐渐变大,错误;C、向稀硫酸中加入浓盐酸,酸性增强,pH越小,酸性越强,则pH应逐渐变小,错误;D、稀硫酸与氯化钡固体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前后酸性强弱程度不变,pH不变,正确。故选D。14.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X是稀盐酸,a可能是紫色石荔试液 B.若X是稀盐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硫酸,d不一定是碱类物质【答案】C【详解】A、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叙述正确;B、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可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显黄色的氯化铁溶液,因此b可能是氧化铁,叙述正确;C、若X是稀硫酸,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显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因此c可能是单质,叙述错误;D、若X是稀硫酸,则X与d反应生成的蓝色溶液可能为含铜离子的溶液,而稀硫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即d可能为含铜的氧化物或碱或碳酸盐,叙述正确。故选:C。15.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会产生气泡。为探究气体是什么反应产生的,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后,小明认为还需要继续补充实验。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应补充一支加入稀盐酸的试管,久置观察B.应补充一个铁与水能否反应的实验C.应补充一个氧化铁与水能否反应的实验D.应同时补充B和C两个实验【答案】B【详解】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气体,二者比较可知,气体的生成肯定与铁有关。由于稀盐酸中存在水和盐酸,因此无法确定是铁和水反应,还是铁和盐酸反应,因此需要补充一个铁和水能否反应的实验,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6.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充分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B.C. D.【答案】D【分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详解】A、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直至稀盐酸被消耗完,不再产生气体,最后图示应为直线,故选项错误。B、溶液质量起始值不应为零,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产物,其质量起始值为零,对应的质量分数起始值也应为零,故选项错误。D、稀盐酸溶液pH小于7,逐滴加入Na2CO3溶液,随着反应进行,pH增大,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pH大于7,故选项正确。故选D。17.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下列关于烧杯中相关量变化的图像,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B.C. D.【答案】A【详解】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和水,开始溶液中铁元素质量为零,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不再改变,正确。B、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逐渐减少,当加入盐酸的量达到一定量时氧化铁完全反应,固体质量等于零,错误。C、反应前是盐酸溶液,反应后是氯化铁溶液,溶液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只要盐酸还在增加,溶液质量就在增加。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的速率大,反应结束后小,错误。D、反应过程中生成水,溶剂增加的更快一些;反应结束后溶剂水的增加速度变慢,错误。故选A。18.向一定量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详解】A、稀释硫酸时,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无论怎样稀释,pH不能等于7,更不能大于7,该选项不正确。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只要锌和稀硫酸接触,立即产生氢气,该选项不正确。C、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溶液质量不断增大,但是还未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已经存在稀硫酸,所以溶液质量不是从原点开始增加,该选项不正确。D、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随着氯化钡的加入,沉淀质量不断增大,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该选项正确。故选D。19.在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时,科学老师向溶液中加入了足量稀盐酸后,无明显现象,再加入一定量氯化钡溶液后,出现了白色沉淀。看到这一现象,以下同学们的观点,正确的是(

)A.小胡认为:没有加稀硝酸,看到白色沉淀,不足以证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B.小姚认为:没有用硝酸钡,看到白色沉淀,不足以证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C.小李认为:只将稀盐酸改为稀硝酸后,若现象不变,则能证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D.小孙认为:虽然没有用稀硝酸和硝酸钡,已经足以证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答案】D【分析】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稀酸的氯化银沉淀,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时,科学老师向溶液中加入了足量稀盐酸后,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银离子,也没有碳酸根离子;再加入一定量氯化钡溶液后,出现了白色沉淀,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稀酸的硫酸钡沉淀,则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详解】A、虽没有加稀硝酸,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已排除了溶液中存在银离子、碳酸根离子存在,看到白色沉淀,足以证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错误;B、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已排除了溶液中存在银离子、碳酸根离子存在,没有用硝酸钡,使氯化钡溶液,看到白色沉淀,足以证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错误;C、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已排除了溶液中存在银离子、碳酸根离子存在,再加入一定量氯化钡溶液后,出现了白色沉淀,能证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虽然没有用稀硝酸和硝酸钡,已经足以证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正确。故选D。20.向某无色的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溶液里()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C.可能含有SO42﹣或Ag+或两者同时存在 D.一定含有SO42﹣和Ag+,可能含有CO32﹣【答案】C【详解】向某无色的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沉淀是硫酸钡沉淀或氯化银沉淀,则溶液里可能含有SO42﹣或Ag+或两者同时存在,故选C。21.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四组实验,结合现象最终能确定未知溶液中含有Cl,不含有CO32的是()A.未知溶液无现象白色沉B.未知溶液无现象白色沉淀C.未知溶液无现象白色沉淀D.未知溶液白色沉淀沉淀全部消失【答案】B【详解】A.如果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或碳酸根离子,那么加入硝酸银后,应该有氯化银或碳酸银白色沉淀生成,而实验中无现象,故A不合题意。B.碳酸根离子与硝酸钡反应,可生成碳酸钡沉淀,而实验中无现象,则说明没有碳酸根离子。再加入硝酸银后,有白色沉淀氯化银生成,因此肯定存在氯离子,故B符合题意。C.碳酸盐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实验中无现象,则肯定没有碳酸根离子。再加入硝酸银后,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不能说明原来含有氯离子,因为加入了稀盐酸,故C不合题意。D.加入稀盐酸后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应该存在银离子,而没有碳酸根离子,而无法印证是否存在氯离子,故D不合题意。故选B。22.有一无色溶液,向其滴加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A. B. C. D.【答案】C【详解】有一无色溶液,向其滴加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说明一定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则说明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C。23.在化学实验室,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的物质一定是()A.BaCl2 B.CuCl2 C.Na2CO3 D.Ba(NO3)2【答案】A【分析】根据所有的钾盐都会溶于水,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氯化银、硫酸钡进行分析。【详解】所有的钾盐都会溶于水,加入硫酸钾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所以原化合物提供了钡离子;加入硝酸银也出现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只能是氯化银沉淀,所以原溶液提供了氯离子,故选A。二、填空题24.批判性思维推动科学研究的每一个进步,在学习中我们要贯穿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九上科学教材中有图,有学生提出图片展示的某个实验与标题“稀硫酸酸性的实验”不符,该实验是(填字母)。请描述C实验的现象。【答案】E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变蓝【详解】E中是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而硫酸钠等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体现稀硫酸酸性;C实验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现象为: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变蓝。25.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1)请写出CuO和稀硫酸反应的现象。(2)已知X是金属单质,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答案】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详解】(1)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和稀硫酸反应的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2)由题意,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碳酸钠属于盐,X为金属,则Y应为碱,硫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6.小金分别将锌、氢氧化钠、硝酸银等固体药品加入到三支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如图为加入某固体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不考虑离子的大小关系,则“”表示(填离子符号),加入的固体可以是(选填“锌”或“氢氧化钠”或“硝酸银”)。【答案】H+锌【详解】加入固体之前,溶液为稀盐酸,氢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是1:1,加入固体后溶液中的微粒种类变成了两种,且个数比为2:1;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离子个数减少,反应后溶液中为氯离子和锌离子,且引入1个锌离子,微粒个数比为2: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离子个数减少,反应后溶液中为氯离子和钠离子,且微粒个数比为1:1;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氯离子减少,且微粒个数比为1:1。所以“”表示H+;加入的固体可以是锌。27.为验证“酸的通性”,小科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回答:(1)能证明A中的NaOH被完全反应的现象是。(2)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有(写出一种即可)。(3)反应结束后,B、C、D试管中溶液呈蓝色的是。【答案】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红色褪去铁(合理即可)C【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能证明A中的NaOH被完全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或红色褪去;(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有铁或锌或铝等。(3)反应结束后,B、C、D试管中溶液呈蓝色的是C,是因为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是蓝色溶液。28.小宁为验证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分别将铁、氢氧化钠、氧化铜和氯化钡等固体药品加入四支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

(1)如图所示为加入某种固体药品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的示意图(不考虑离子的大小关系),其中表示,表示(填离子符号)。则加入的固体药品可能是(填写序号)。A.铁

B.氢氧化钠

C.氧化铜

D.氯化钡

(2)反应后的四支试管中只有一支为无色溶液,小宁只向试管中加入一种试剂就确定了溶质的成分,则加入的试剂及判断方法为。【答案】H+SO42+A,C紫色石蕊试液,若石蕊试液变红,则溶质为Na2SO4和H2SO4;若石蕊试液为紫色,则溶质为Na2SO4;若石蕊试液变蓝,则溶质为Na2SO4和NaOH。【详解】(1)加入固体之前,溶液中只有稀硫酸,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是2:1,所以的是硫酸根离子,的是氢离子。A、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离子个数减少,反应后微粒为氢分子、硫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且引入1个亚铁离子,故A正确。B、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离子个数减少,反应后微粒为水分子、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且引入2个钠离子,故B错误。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离子个数减少,反应后微粒为水分子、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且引入1个铜离子,故C正确。D、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后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减少,故D错误。故选AC。(2)铁和稀硫酸反应,溶液变为浅绿色;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溶液变为蓝色;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后的四支试管中有一支为无色溶液,则说明是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的试管。小金只向试管中加入一种试剂就确定了溶质的成分,则加入的试剂及判断方法为紫色石蕊溶液,若石蕊试液变红,则溶质为Na2SO4和H2SO4;若石蕊试液为紫色,则溶质为Na2SO4;若石蕊试液变蓝,则溶质为Na2SO4和NaOH。29.如图表示酸溶液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得到的不同颜色的溶液,请根据图回答:(1)试剂A的名称是。(2)若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3)若C是单质,则X与C的反应现象为。(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紫色石蕊试液Fe2O3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且有气泡产生Cu(OH)2+H2SO4=CuSO4+2H2O【详解】(1)溶液X是酸,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所以A是紫色石蕊试液。(2)黄色溶液应该是铁盐的溶液,所以B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3)浅绿色的溶液应该是亚铁盐的溶液,所以单质C是铁,铁可以和酸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的溶液以及氢气,所以反应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且有气泡产生。(4)蓝色溶液应该是铜盐的溶液,D是碱,所示D是氢氧化铜,稀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30.盐酸先生游迷宫,前面有很多妖魔鬼怪会“吃掉”它(即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或物质的溶液),盐酸先生必须避开它,否则会被“吃掉”。(1)试将盐酸走出迷宫不会被“吃掉”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用序号相连);(2)写出“吃掉”盐酸的置换反应;(3)盐酸想走捷径,从最近距离走出,却被“吃掉”,生成一种固体时叫“干冰”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4)用迷宫中的物质检验(3)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为。【答案】②④⑥⑨⑧⑪Fe+2HCl=FeCl2+H2↑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CO2═CaCO3↓+H2O【详解】(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1、能与指示剂作用,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3、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4、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5、能与某些盐反应。将盐酸走出迷宫不会被“吃掉”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②④⑥⑨⑧⑩⑪。(2)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活泼金属,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3)固体时叫“干冰”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而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4)检验二氧化碳,应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1.为了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严密,理由是。

(2)利用甲同学所用的实验试剂,重现设计实验证明SO42的存在,写出实验方案及预期现象(可模仿上面甲同学实验方案的书写形式)。。【答案】加入氯化钡会引入氯离子,对实验产生干扰溶液加入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详解】(1)对于甲同学,先加氯化钡会生成白色沉淀,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银离子也会与氯离子生成沉淀,加盐酸沉淀都不溶解,所以理由是:加入氯化钡会引入氯离子,对实验产生干扰。(2)先加盐酸没有沉淀,说明了不存在银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再加氯化钡会生成沉淀,就只能是硫酸钡沉淀。三、探究题32.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量要的酸,下列是探究酸性质的实验。(1)一定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实验(选填“一”、“二”)。(2)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如图a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4)下列物质能证明实验一中稀盐酸有剩余的是(填序号)。A.CuOB.AgNO3C.CaCl2D.pH试纸【答案】实验二H2SO4+Ba(NO3)2=BaSO4↓+2HNO3H+AD/DA【详解】(1)实验一:溶液都变红,无法区别;实验二:硝酸钡与稀盐酸不反应,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实验三中没有稀硫酸,无法区别。所以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实验二;(2)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NO3)2=BaSO4↓+2HNO3;如图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氢离子,离子符号为H+;(3)金属氧化物会与盐酸反应,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所以能证明实验一中稀盐酸有剩余的是AD。四、解答题3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批次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四组同学分别取部分黄铜与稀硫酸反应(所用的稀硫酸均从同一试剂瓶倒出),进行了四次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组别一二三四所取样品质量(g)25202010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50507575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18.513.513.5a(1)a的值为,第三组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成分:(填化学式)。(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第一组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答案】(1)6.75H2SO4、ZnSO4(2)第一组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25g18.5g=6.5g,设第一组实验中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生成氢气质量为z,x=9.8gy=16.1gz=0.2g,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9.6%(3)第一组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8.6%。【详解】(1)向20g黄铜样品中加入50g、75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均为13.5g,说明20g黄铜样品中的锌已完全反应,含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