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高考临考冲刺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高考临考冲刺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高考临考冲刺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高考临考冲刺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高考临考冲刺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高考临考冲刺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升温过程中A.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B.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C.分子势能增大 D.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2、如图所示,一飞行器围绕地球沿半径为的圆轨道1运动,经点时,启动推进器短时间向后喷气使其变轨,轨道2、3是与轨道1相切于点的可能轨道,则飞行器()A.变轨后将沿轨道3运动B.变轨后相对于变轨前运行周期变大C.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运动时经点的速度大小相等D.变轨前经过点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经过点的加速度3、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Δ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4、如图所示,三段长度相等的直导线a、b、c相互平行处在同一竖直面内,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通电电流Ia<Ib<Ic,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导线b受到的安培力可能为0B.导线a受到的安培力可能为0C.导线c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一定向左D.导线a、b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一定相同5、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视为质点)从H=12m高处,由静止开始通过光滑弧形轨道AB,进入半径R=4m的竖直圆环,且与圆环间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当到达环顶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沿CB圆弧滑下后,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且到达高度为h的D点时的速度为零,则h之值可能为(取g=10m/s2,所有高度均相对B点而言)()A.12m B.10m C.8.5m D.7m6、三个相同的建筑管材(可看作圆柱体)静止叠放于水平地面上,其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每个管材的质量均为m。各管材间接触,设管材间光滑、管材与地面间粗糙。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管材与地面接触处的压力大小为 B.上下管材接触处的压力大小为C.管材与地面接触处没有摩擦力 D.下方两管材之间一定有弹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共享单车是“新四大发明”之一,手机和互联网、互联网和单车之间都是通过红外线传递信息的B.高速运动的物体,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变长C.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天空变黄发暗,这是因为发生沙尘暴时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算出宇宙中的星球靠近或远离地球的速度E.光纤通信、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8、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的带电小球,以初速度v从点竖直向上运动,通过点时,速度大小为2v,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而后到达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P点,轨迹如图。其中N/是N点在MP直线上的投影点。以下关于小球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从M到N重力势能增加B.从M到N机械能增加2mv2C.从M到P动能增加8mv2D.重力与电场力大小之比为1:29、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已知试探电荷q在场源电荷的电场中具所有电势能表达式为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r为试探电荷与场源电荷间的距离)。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Q2分别固定在x坐标轴的和的位置上。x轴上各点的电势φ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B是图线与x的交点,A点的x坐标是4.8cm,图线上C点的切线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Q1、Q2的电性相同 B.电荷Q1、Q2的电荷量之比为1∶4C.B点的x坐标是8cm D.C点的x坐标是12cm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不能被水浸润的塑料瓶做酱油瓶,向外倒酱油时不易外洒B.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C.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气体的分子体积为V0=D.与固体小颗粒相碰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E.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从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________mm.(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3)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以下表达式:_______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2.(12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mL油酸,倒入标注250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m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所示。坐标格的正方形大小为2cm×2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__cm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光滑圆弧AB固定在水平面上,BCD为粗糙的水平面,BC和CD距离分别为2.5m、1.75m,D点右边为光滑水平面,在C点静止着一个小滑块P,P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容器M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M的左边是半径为的光滑圆弧,最左端和水平面相切于D点。一小滑块Q从A点正上方距A点高处由静止释放,从A点进入圆弧并沿圆弧运动,Q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Q运动到C点与P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没有能量损失。已知Q、P和M的质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取,求:(1)P、Q第一次碰撞后瞬间速度大小;(2)Q经过圆弧末端B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M的最大速度。14.(16分)如图所示,有一长为L=6m,质量为m1=1kg的长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右端固定一挡板,左端放一质量为m2=1kg的小滑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现在滑块的左端瞬间给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冲量I=4N·s,滑块与挡板发生碰撞的时间和能量损失均忽略不计,g取10m/s2,求:(1)滑块与挡板碰撞后瞬间木板的速度;(2)木板在水平面上发生的位移。15.(12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经状态B、C、D再回到状态A.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体积是1L。(1atm=1.013×105Pa,ln3=1.099)①求气体在状态C的体积;②气体从状态A经状态B、C、D再回到状态A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当温度升高时平均动能一定变大,分子的平均速率也一定变化,但不是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故A正确,B错误;由于是理想气体,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考虑,故分子势能不变,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计,故CD错误;故选A.2、B【解析】

根据题意,飞行器经过点时,推进器向后喷气,飞行器线速度将增大,做离心运动,则轨道半径变大,变轨后将沿轨道2运动,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运行周期变大,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运动经点时,地球对飞行器的万有引力相等,故加速度相等,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D【解析】

A中采用了理想模型法;B中采用控制变量法;C中采用了微元法;D中是极限思维法;故选D.4、B【解析】

A.根据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反向电流相互排斥可知,导线b受到的安培力不可能为0,故A错误;BD.导线a受到导线b给的向右的安培力和导线c给的向左的安培力,又因为通电电流Ia<Ib<Ic,ac之前的距离大于ab之间的距离,所以导线a受到的安培力可能为0,而导线b受到的安培力不可能为0,所以导线a、b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故B正确,D错误;C.根据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反向电流相互排斥可知,导线c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一定向右,故C错误。故选B。5、C【解析】

从高度12m处到C点由动能定理,可得从C点到D点由动能定理由于小球在圆环的相同高度处,下滑的速度比上滑的小,对轨道的压力更小,搜到的摩擦力更小,则摩擦力做功则h之值故选C。6、B【解析】

A.由对称性知,上面管材的受力情况左右对称,下面两个管材的受力情况相同。整体分析三个管材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则即管材与地面接触处的压力大小为,选项A错误;B.隔离上面管材,其受力如图所示,则选项B正确;CD.隔离下面左管材。若左右两管材间不挤压,则下方两管材之间没有弹力,左管材受力如图所示,地面对其有静摩擦力。若左右两管材间挤压,则两管之间有弹力,地面对其的静摩擦力更大,选项C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CDE【解析】

A.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B.根据相对论可知,高速运动的物体,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变短,故B错误;C.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障碍物挡住,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长的光更容易发生衍射而透过沙尘间的缝隙到达地面,故C正确;D.由于波源与接受者的相对位移的改变而导致接受频率的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故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故D正确;E.光纤通信、医用纤维式窥镜都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E正确。故选:CDE。8、BCD【解析】

A.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过程中,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N点时,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M到N,在竖直方向上有则该段过程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故A错误;B.从M到N机械能增加量为故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从M到N与从N到M所用时间相等,根据v=at可知,到达P点时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此时小球的合速度为则从M到P动能增加量为故C正确;D.从M到N,竖直方向有水平方向上有所以重力与电场力大小之比为1:2,故D正确。故选BCD。9、CD【解析】

A.电势能故电势那么场源电荷附近电势正负和场源电荷正负一致,故由图可得原点处电荷带正电,处电荷带负电,故A错误;B.点处电势为零,故有所以,电荷、的电荷量之比故B错误;C.点处电势为零,根据电势为零可得可得解得所以点的坐标故C正确;D.点电荷周围场强两场源电荷电性相反,那么两场源电荷在点的场强方向相反,点电势变化为零,故点场强为零,根据叠加定理可得两场源电荷在点场强大小相等,故有解得故D正确;故选CD。10、ABE【解析】

A.从塑料酱油瓶里向外倒酱油时不易外洒,这是因为酱油不浸润塑料,故A正确;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温度升高,则分子对器壁的平均碰撞力增大,所以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减少,故B正确;C.气体间距较大,则得到的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故C错误;D.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和悬浮颗粒的体积有关,温度越高,体积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若是与固体颗粒相碰的液体分子数越多,说明固体颗粒越大,不平衡性越不明显,故D错误;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故E正确。故选ABE。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7.25d/t或2gH0t02=d2【解析】

(1)[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7mm,游标读数为0.05×5mm=0.25mm,则小球的直径d=7.25mm.(2)[2]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小球在B处的瞬时速度;(3)[3]小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gH0,动能的增加量若机械能守恒,有:即12、2.4×1028×10-10【解析】

[1].2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观察油膜,大于或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弃,数出小方格个数为60,乘以小方格面积2cm×2cm=4cm2,可估算出油膜面积为S=60×4cm2=2.4×102cm2[2].把油膜视为单分子油膜,油膜厚度为分子直径,由V=dS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d=8×10-10m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8m/s4m/s(2)43.8N(第一次)和17.8N(第二、三次)(3)5m/s【解析】

(1)物体Q从开始下落,到到达C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解得v1=12m/sQ运动到C点与P发生碰撞,则:联立解得:v2=-8m/sv3=4m/s(2)碰撞后Q向左滑行,设Q第二次到B点时速度为,由动能定理有Q第二次在B点,设轨道对Q的支持力大小为,应用向心力公式有解得Q滑上圆弧轨道AB后再次滑下,第三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仍为,轨道对Q的支持力大小仍为,之后Q一直向右运动,最终停在BD上,且与P无碰撞,所以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Q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第一次)和(第二、三次)(3)P、Q碰撞后P向右滑行,设P点运动到D点速度为,由动能定理有解得P滑上M的轨道过程M向右加速,从轨道上滑下,M仍向右加速,则P滑到水平面时M有最大速度,设P刚到水平面时,M和P的速度分别为和,为M的最大速度,P从滑上到回到水平面,P和M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初末两态总动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