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流行病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2套)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A.传染病B.地方病C.传染病和地方病D.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疾病和健康状况(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5)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6)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以上均是(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预防为主的特征(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二)多项选择题(9)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B.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临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10)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描述疾病的分布B.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C.提出病因假设D.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E.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11)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社会医学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预防为主的特征(三)名词解释(12)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四)论述题(13)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答题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D(2)C(3)E(4)D(5)B(6)E(7)C(8)B(二)多项选择题(9)ABCD(10)ABCDE(11)ABCDE(三)名词解释(12)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四)论述题(13)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流行病学着眼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它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发病情况,也即是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具有群体性。第二,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表现为以分布为起点的特点。第三,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即流行病学具有对比的特点。第四,在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过程中利用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分布、抽样、推断、参数、指标、模型等原理和方法,目的在于科学、高效的揭示疾病和健康的本质,评价各项研究的效果。即流行病学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第五,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流行病学表现为社会医学的特点。第六,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流行病学体现以预防为主的特点。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2)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3)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4)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5)疾病分布是指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7)发病率指标来自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8)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9)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0)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标最合适?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A2型题](11)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时点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感染率(12)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以上均不对[A3]型题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400人,1987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请问:(13)该县的总死亡率为A.300/10万B.60/1000C.60/10万D.1000/10万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14)结核的病死率为A.60/300B.60/400C.60/700D.60/1000E.60/10万(15)结核的发病率为A.300/10万B.400/10万C.700/10万D.300/1000E.400/1000[B]型题(16)A.森林脑炎见于春天B.吸毒、不正当性行为可致艾滋病C.城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D.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脊髓灰质炎多有隐性流行E.霍乱可发生大流行1.人群分布2.地区分布3.时间分布(二)多项选择题(17)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那些因素A暴露机会B劳动条件C民族D劳动强度E精神紧张强度(18)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A提供病因线索B帮助认识疾病特征C提出治疗方案D有助于制定防治策略E可以确定病因(19)疾病分布的季节性升高现象时由于A气象条件的影响B人们的生活方式C人们的劳动条件D风俗习惯E人们的文化水平(20)疾病年龄分布横断面分析方法可以说明A描述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B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C同一年龄组不同时期死亡率的变化D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E描述不同年代的发病率、死亡率(三)名词解释(21)发病率(22)患病率(23)感染率(24)死亡率(25)病死率(26)PYLL,(27)DALY(28)散发(29)爆发(30)流行(31)移民流行病学(四)论述题(32)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那些?(33)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不同?(34)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么?答题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A(2)B(3)C(4)A(5)B(6)E(7)C(8)A(9)D(10)B(11)B(12)D(13)D(14)C(15)A(16)1B2C3A(二)多项选择题(17)ABDE(18)ABD(19)ABCD(20)ABD(三)名词解释(21)发病率:发病率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22)患病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23)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性质与患病率相同(24)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25)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26)潜在减寿年数: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27)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早死和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28)散发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29)爆发: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30)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31)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作用大小。(四)论述题(32)升高因素:①病程长,②寿命延长,③新病例增加,④病例迁入,⑤健康者迁出,⑥诊断水平提高,⑦报告率提高。降低因素:病死率高,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34)1)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其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是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常用于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制措施效果。2)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两个因素。常用于表示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费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35)1)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3)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4)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5)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第三章疾病的病因和推断(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的性质是:A.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则B.流行病学的一般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C.医学研究中因果关系的逻辑标准D.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的逻辑思维框架E.人群研究的一般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2)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病因(致病因素)D.遗传、环境和社会E.遗传、环境和人群(3)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A.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B.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C.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D.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E.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4)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B.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C.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D.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E.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强(5)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A.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B.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病因是充分的C.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D.毒物是中毒死亡的充分病因E.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6)以下关于必要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A.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B.传染病有必要病因(病原体),而非传染病没有必要病因C.如果要预防疾病,一定需要去除必要病因D.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E.必要病因是病因研究中的重要部分(7)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A.直接病因B.间接病因C.同机制有关的近因D.必要病因E.充分病因(8)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B.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C.科学实验四法D.一般演绎方法E.猜测和求证方法(9)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A.假设可能成立B.假设必定成立C.假设尚不能成立D.假设本身难以推论E.假设尚待更多证据(10)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则A.先行条件不成立B.假设不成立C.先行条件和假设均不成立D.以上均有可能E.假设尚待更多证据(11)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共同的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差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12)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A.偶然关联B.继发关联C.间接因果关联D.直接因果关联E.统计学关联(13)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A.前因后果和终止效应B.前因后果和关联的合理性C.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可重复性D.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合理性E.前因后果和广义关联强度(14)下列病因判定标准中应当放弃的是A.前因后果B.关联的合理性C.广义关联强度D.关联的特异性E.终止效应(15)广义关联强度包括A.分类相关、积差相关和分布一致性B.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等级相关C.等级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D.分类相关、等级相关和分布一致性E.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6)病因的生态学模型包括A.病因网络模型B.流行病学三角C.疾病因素模型D.轮状模型E.病因链(17)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A.外围的远因B.病原微生物C.危险因素D.致病因素的总和E.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18)Mill准则包括A.求同法B.类推法C.求异法D.共变法E.排除法(19)要判定为因果关联,统计学关联尚需确定A.时间顺序B.关联强度大小C.无三大偏倚D.有特异性E.无随机误差(三)名词解释(20)危险因素(riskfactor)(21)病因链(causechain)(22)直接/间接病因(direct/indirectcause)(23)同异并用法(jointmethodofagreementanddifference)(四)论述题(24)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25)试述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局限性。(26)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为什么不一定能否定假设?试举例说明。(27)如何认识Mill准则的应用?(28)试对常见的8条病因判定标准做理解性分析。答题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B(5)E(6)A(7)B(8)B(9)A(10)D(11)C(12)B(13)E(14)D(15)E(二)多项选择题(16)BD(17)CE(18)ACD(19)ACE(三)名词解释(20)危险因素: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特征或暴露因素。(21)病因链:多个存在联系的病因按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22)直接间接病因:与疾病之间没有中间病因的病因,称为直接病因;与疾病之间有中间病因的病因,称为间接病因。(23)同异并用法:是求同法和差异法的并用,包括求同、差异和求同与差异的比较,相当于同一研究中设有比较(对照)组,用以控制干扰因素。(四)论述题(24)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传统因果观主要指决定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必定导致一定的结果,所以有充分原因的观念。现代因果观主要指概率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导致一定的结果,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从而抛弃了充分原因的观念。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符合概率论因果观的。(25)试述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局限性。充分病因几乎是不存在的,牵强的例子导致病因和疾病成了一回事,失去了因果关系的意义。多个病因的组合也不能成为充分病因。概率论因果观抛弃的正是充分病因。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即按某病因进行分类的疾病,该病因就是它的必要病因,而正因为有该病因存在才被分类为该疾病。因此,必要病因并不是一个实证问题。(26)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能不能否定假设?试举例说明。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还不能简单否定假设。因为经验证据不成立,有三种可能的结论:①假设不成立;②先行条件不成立;③假设和先行条件均不成立。在第二种可能的结论成立时,假设并未被否定。(举例可参见教科书第36页)(27)如何认识Mill准则的应用?如果病因假设清单没有包括真实的病因,Mill准则就无法确证病因,而且Mill准则本身并不能对列出包括真实病因在内的清单提供指导。另外,Mill准则原本是用于实验研究类型,并且假定原因为充分或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须注意控制干扰的条件较差,以及需要做统计学处理。(28)试对常见的8条病因判定标准做理解性分析。关联的时间顺序(前因后果)和广义的关联强度(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和分布一致性),是必须具备的标准。关联强度实际上反映的是疾病结局的概率是否有升高。关联的可重复性和合理性是病因研究的外部评价,如果不吻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度降低。终止效应标准论证强度较高,是比较严格的标准。关联特异性是历史局限性的遗留物,在现代流行病学研究中应当放弃。第四章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2)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3)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治愈率E.病死率[A2]型题(4)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此结论是A.正确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D.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关系E.不正确,因为没有作显著性检验[A3]型题1982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的分布情况,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393例进行调查(5)这是A.普查B.抽样调查C.队列调查D.筛检E.发病率调查(6)该调查可计算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发病专率E.存活率[B]型题(7)A.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的全部学生C.一项在健康人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D.对个别发生的麻疹病人进行调查E.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1.抽样调查2.普查3.筛检(二)多项选择题(8)有关筛选试验,以下那些说法不正确:A.为了发现罕见的疾病B.危害人群健康的严重疾病C.发现疾病后,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D.发现疾病后,尚无有效诊治手段和措施E.筛检阳性者就应立即治疗(9)为在某人群中进行肺癌的筛检试验,以下措施那些不适宜采用:A.CTB.磁共振C.活组织病理检查D.胸透E.胸部X光摄影(10)进行现况研究时,下述那些说法正确:A.可计算出发病率B.需要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C.可以发现因果联系D.可以计算出现患率E.可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三)名词解释(11)描述性研究(12)现况研究(13)普查(14)抽样调查(15)系统抽样(16)分层抽样(17)筛检(18)灵敏度(19)特异度(20)试验阳性预测值(21)试验阴性预测值(22)生态学研究(23)串联试验(24)并联试验(四)论述题(25)现况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的异同点(26)普查常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目的是什么?比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27)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征是什么?(28)现况研究常见的偏倚有那些?如何防止?(29)有一筛检试验,每周可处理1000人,若早期检出此病的患病率为2%,该试验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0%时,求:一周内可查出多少阳性例数?其中有多少为真阳性?多少为假阳性?答题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D(2)B(3).B(4)D(5)B(6)B(7)1B,2A,3C(二)多项选择题:(8)ADE(9)ABC(10)DE(三)名词解释(11)是根据日常纪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特征。(12)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13)为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于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14)为揭示疾病的分布规律,可调查某一人群中有代表性的部分,由此所调查出的结果可以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15)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性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16)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分为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这样就保证了各层至少在重要的有关因素方面取得均衡。(17)是医疗机构和研究人员运用快速检验方法,主动地自人群中发现无症状病人的措施。(18)筛检方法能将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患者的能力。(19)筛检方法能将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20)是指筛检阳性者中患该病的可能性。(21)在筛检阴性者中未患该病的可能性。(22)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即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联系。)(23)用两种以上筛检试验,只有全部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凡有一项结果阴性者即作为阴性。可提高特异度。(24)同时进行几项筛检试验,只要有一项结果阳性,就作为阳性。可提高灵敏度。(四)论述题(25)相同点:二者都是描述性研究,是对某一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人群的某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横断面研究。不同点:现况研究是以个体为单位收集资料并进行描述,生态学研究则是以群体作为观察,分析的单位,进行描述。(26)普查必备的条件:1)有足够人力、物质、设备,用于发现病例和及时治疗。2)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3)疾病的检验方法,操作技术不很复杂,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普查的目的:1)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2)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3)了解健康水平4)建立某些生理指标正常值5)了解某病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优点:1)确定调查对象简单,是某人群的全部成员2)所获数据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对疾病流行因素有一定启示缺点:1)调查对象多,期限短,漏查难免2)调查人员多,技术方法熟练程度不一,质量难控制3)对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疾病不宜普查抽样调查的优点、缺点与普查相反(参照普查)(27)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2)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逐步建立病因假设3)为评价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特点:①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故称横断面调查,②只能求出患病率,不能区分新、旧病例,③调查研究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④无需对照组。(28)常见偏倚:1)选择偏倚,包括: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2)信息偏倚,包括: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调查员偏倚、测量偏倚防止措施:①抽取调查对象时,必须严格随机化原则,②提高抽中对象的受检率,最好一个不漏地接受调查,③选用不宜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④培训调查员,并进行监督复查工作。(29)已知:∵患病率=2%,被查人总数=1000人,∴病人总数=1000×2%=20=a+c∵灵敏度=95%,∴a=20×95%=19,c=20-19=1∵特异度=90%,b+d=1000-20=980,∴d=980×90%=882,b=980-882=98∴一周内可查出的阳性例数=a+b=19+98=117其中,真阳性数=a=19假阳性数=b=98第五章诊断试验(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筛检,以下哪一说法不正确:A.为了发现罕见的疾病B.所筛检的疾病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严重疾病C.一旦筛检发现可疑病例后,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D.对所筛检的疾病有比较全面的认识E.于筛检的方法不应给群众精神与身体的伤害(2)在糖尿病的筛检方案中,A医师将餐后血糖水平定为160mg/100ml,而B医师将餐后血糖试验定为140mg/100ml。这就意味着:A.前者的灵敏度比后者高B.前者的特异度比后者高C.前者的假阳性率比后者高D.前者的假阴性率比后者高E.前者的阳性预测值比后者高(3)为了提高某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可采取:A.增加筛检的次数B.减少筛检的次数C.选择高危人群D.对筛检阳性者进行更仔细的诊断E.与其它试验方法联合使用(4)生长缓慢的肿瘤与生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A.领先时间偏倚B.病程长短偏倚C.选择性偏倚D.错误分类偏倚E.信息偏倚(5)从1990年至2000年,用某筛检试验方法对某病进行筛检。在这段时间该病的患病率增加了一倍,试问这种筛检试验方法的哪一特征因受到患病率的影响而发生相应改变:A.灵敏度增加B.特异度增加C.领先时间增加D.阳性预测值增加E.阴性预测值增加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22~42mmHg范围,非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14~26mmHg范围内,根据这些资料,可以认为:(6)将筛检标准值定在下列哪一个范围较合适:A.22~42mmHgB.22~26mmHgC.14~22mmHgD.26~42mmHgE.15~42mmHg(7)如果将筛检标准值定为22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A.灵敏度较好,特异度也较好B.灵敏度较差,特异度也较差C.灵敏度较好,特异度较差D.灵敏度较差,特异度较好E.无法判断(8)如果将筛检标准值定为26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A.灵敏度较好,特异度也较好B.灵敏度较差,特异度也较差C.灵敏度较好,特异度较差D.灵敏度较差,特异度较好E.无法判断(9)采用两项筛检试验串联使用,可以使筛检试验的哪一特征增加:A.灵敏度增加B.特异度增加C.领先时间增加D.阴性预测值增加E.患病率增加(10)采用两项筛检试验并联使用,可以使筛检试验的哪一特征增加:A.灵敏度增加B.特异度增加C.领先时间增加D.阳性预测值增加E.患病率增加(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筛检,以下哪些陈述是正确的。A.所筛检的疾病有可识别的临床症状和体征B.对于筛检计划必须要考虑它的成本与效益问题C.对筛检阳性者,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D.筛检是用来发现人群中的病情严重的病人E.用于筛检的方法能够被群众所接受(2)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不同在于:A.筛检试验的受试对象是健康者,诊断试验的受试对象是病人B.筛检试验简单、便宜,而诊断试验往往复杂、昂贵C.筛检试验是用来识别病情的病人,诊断试验用来识别病情重的病人D.筛检试验阳性者要做确诊,诊断试验阳性者要做治疗E.用于筛检的试验的易于被健康者接受,而用于诊断的试验能够被病人接受(3)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的因素有:A.受试对象受检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B.检验人员做试验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C.受试对象的性别D.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E.测量仪器的稳定性(4)采用两项筛检试验串联使用,可以使哪指标增加:A.灵敏度增加B.特异度增加C.阳性似然比增加D.阳性预测值增加E.阴性预测值增加(5)采用两项筛检试验并联使用,可以使筛检试验的哪一特征增加:(A、C、E)A.灵敏度增加B.特异度增加C.阴性似然比增加D.阳性预测值增加E.阴性预测值增加(三)名词解释(1)筛检(2)筛检试验(3)真实性(4)似然比(5)可靠性(四)简答题(1)试述筛检的目的。(2)一项用于癌症的筛检试验的灵敏度为0.95,特异度为0.90,在被筛检的人群中有千分之的人患有所要筛查的癌症,请问该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多少?答题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A(2)B(3)C(4)B(5)D(6)B(7)B(8)D(9)B(10)A(二)多项选择题(1)BCE(2)ABD(3)ADE(4)BCD(5)ACE(三)名词解释(1)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2)就是用于识别健康人群中未被发现的某病患者或可疑患者,或高危个体的特殊方法。(3)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4)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出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5)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用某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同一受试者时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四)简答题(1)筛检主要有三个目的:①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②确定高危人群,从病因学的角度采取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实现一级预防。③了解疾病的自然史。(2)阳性预测值是0.0094;阴性预测值是0.9999。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一)单选题1.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A.传播途径的特点,对人群采取的防制措施B.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染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D.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E.以上都不是2.病原体能够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被称为A.致病力B.侵袭力C.传染性D.毒力E.抗原性3.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隔离期D.非传染期E.以上都不对4.节肢动物自吸入病原体至能够感染易感者,需完成其生活周期中的某阶段后,才具有传染性,所需的这段时间称为:A.外潜伏期B.传染期C.前驱期D.非传染期E.潜伏期5.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以上都不是6.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过程病原体沿—定传播途径扩散的过程易感人群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发病的过程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新旧疫源地的过程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不断繁殖的过程7.下面各项陈述,何者不适于解释传染病水型流行在水源易受污染的地区多发疾病的发生与冬季关系很大疾病的发生与职业和性别无关多次爆发时流行曲线可能不只—个高峰对污染水源采取措施后流行即可停止8.传染源是指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D.休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E.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9.传染期的意义A.确定消毒时间的长短B.确定病人的隔离期限C.推断受感染的时间D.作为应急接种的参考E.推断致病因子10.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C.在未经免疫预防接种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D.儿童多发E.以上都是11.疫源地是指A.传染源所在地B.病人所在地C.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地区D.存在病原体的地区E.以上都不是12.疫源地的消灭必须满足A.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了排菌状态B.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C.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观察,未出现新病例或感染D.A十B十CE.以上都不是13.人群易感性是A.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的B.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范围C.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E.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易感受的程度14.对于急性传染病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的时间是A.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B.最后接触之口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C.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D.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E.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15.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A.潜伏朗B.临床症状期C.传染期D.病人痊愈或恢复所需时间E.病情轻重16.发现传染病时按规定应首先做出哪种A.诊断报告B.传染病报告C.转归报告D.订正报告E.归口报告17.在城镇,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A.2小时内B.3小时内C.5小时内D.6小时内E.12小时内18.在农村,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卫生防疫机构A.6小时内B.12小时内C.24小时内D.36小时内E.48小时内19.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最确切的含义是A.针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B.针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C.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D.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E.针对传染源的措施20.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A.患病率B.发病率C.病死率D.保护率E.阳性率21.在疾病的预防措施中,EPI是指A.流行病学B.流行C.预防接种D.扩大免疫计划E.被动免疫22.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的疾病是A.麻疹B.鼠疫C.天花D.霍乱E.血吸虫病23.消毒是清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A.细菌B.细菌芽胞C.病毒D.微生物E.病原体24.饭店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这是A.终末消毒B.疫源地消毒C.随时消毒D.预防性消毒E.化学消毒(二)多项选择题1.疫源地被消灭的条件为A.传染源被移走或者不再携带病原体B.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灭C.经最长潜伏期后,易感者中无新病例报告D.经平均潜伏期后,易感者中无新病例报告E.经最长传染期后,易感者中无新病例报告2.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包括:A.医学观察B.留验C.应急接种D.药物预防E.住院隔离3.对易感者的预防措施A.免疫预防B.药物预防C.个人防护D.报告登记E.体检4.我国法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是A.鼠疫B.霍乱C.炭疽D.伤寒E.副伤寒5.目前我国规定的国境检疫传染病是A.流行性感冒B.霍乱C.鼠疫D.回归热E.黄热病6.目前我国规定的监测传染病是A.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B.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艾滋病C.疟疾、流行性感冒、霍乱D.鼠疫、流行性感冒、回归热、艾滋病E.霍乱、天花、流行性感冒、登革热7.WHO提出的扩大免疫计划,以预防A.白喉、百日咳、破伤风B.麻疹C.脊髓灰质炎D.肺结核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8.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使用的疫苗包括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活疫苗C.百白破混合制剂D.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E.乙型肝炎疫苗(三)名词解释1.病原体(pathogen)2.宿主(host)3.病原携带者(carrier)4.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5.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6.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7.全球扩大免疫规划(EPI)8.群体免疫力(herdimmunity)9.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10.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11.消毒(disinfection)12.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infection)13.预防接种(vaccination)14.终末消毒(terminaldisinfection)15.冷链(coldchain)16.留验(modifiedquarantine)(四)问答题:1.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2.简述计划免疫在疾病预防中的意义与作用3.简述疾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4.简述传染病预防的方针策略5.简述传染病爆发、流行的紧急措施答题要点(一)单选题1C2A3B4A5C6D7B8E9B10E11C12D13E14E15C16A17D18C19D20D21D22C23E24D(二)多选题1ABC2ABCD3ABC4AB5BCE6AB7ABCD8ABCE(三)名词解释1,指的是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病原体的特征、数量及其侵入门户,其中病原体的特征对病原体的致病性及其表达方式具有重要意义。2,指在自然条件下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其它动物。宿主不仅能接受损害,也能抵御、中和外来侵入。当机体具有充分的免疫能力时,则病原体难以侵入,或难以在宿主体内生存、繁殖、导致感染和发病。3,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其排出的病原体量、携带病原体的时间长短、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及防疫措施等。4,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5,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6,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各种传染病均有相对固定的潜伏期,病原体在此期间增殖至引起宿主产生症状的阈值量。各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各异,其变化范围从几小时到数十年,受到病原体数量、毒力、侵入途径和机体状态的影响。7,EPI要求坚持免疫方法与流行病学监督相结合,防治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传染病。EPI从启动至1980年代,重点放在提高免疫覆盖率,使每一个儿童在出生后都能按计划获得免疫接种。进入1990年代后,计划免疫的目标逐步过渡为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控制、消除和消灭。EPI是全球的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行动8,人群对于传染病的侵入和传播的抵抗力,可以从群体中有免疫力的人口占全人口的比例来反映。9,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10,有些疾病是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并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称为人畜共患疾病。11,消毒是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包括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12,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13,利用生物制品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其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抵抗力,保护易感群体,以预防传染病。它是实施计划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14,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者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以完全清除传染源散播、留下的致病微生物。一般来说,致病微生物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的疾病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15,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而所需要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设备称为冷链。它是实施计划免疫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疫苗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16,是检疫措施之一,对染疫嫌疑人,将它们收留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一般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应进行留验。(四)问答题1,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可以:①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用于追踪传染源,查找传播途径;②根据潜伏期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为平均潜伏期加1~2天,危害严重者按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予以留验和检疫;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时间;④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效果。一项预防措施实施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如果发病数明显下降,则可认为可能与措施有关;⑤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潜伏期短的疾病,一旦流行,常呈爆发,且疫势凶猛。2,计划免疫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性疾病的目的。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一项有效措施,其基本内涵包括三方面,即:以控制和消灭相应疾病为目的;具有可行的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具有免疫预防工作及疾病控制效果的监测评价系统。计划免疫的目标是使易感人群中相当大部分的人在生命的早期,即在有暴露于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性之前就能获得免疫接种。3,传染病的流行依赖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环节的连接和延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这三个环节的连接往往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类部分传染病之所以能死灰复燃,再度肆虐人类,是诸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自然因素:气候、地理因素是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如人们的卫生习惯、卫生条件、医疗卫生状况、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人口流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动荡等。近年来新发、再发传染病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因素的影响。4,我国的传染病预防策略可概括为:以预防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发展三级保健网,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传染病的预防就是要在疫情尚未出现前,针对可能暴露于病原体并发生传染病的易感人群采取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通过改变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通过大众媒体、专业讲座和各种针对性手段来使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获得有关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其效果取决于宣传方式与受众的匹配性。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预防的成效卓著,如安全性行为知识与艾滋病预防;饭前便后洗手与肠道传染病预防等,是一种低成本高效果的传染病防治方法。加强人群免疫免疫预防是控制具有有效疫苗免疫的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策略。全球消灭天花、脊髓灰质炎活动的基础是开展全面、有效的人群免疫。实践证明,许多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型肝炎等都可通过人群大规模免疫接种来控制流行,或将发病率降至相当低的水平。改善卫生条件保护水源、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等,都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5,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有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当地政府需立即组织力量防治,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后,可采取下列紧急措施。(1)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在采用紧急措施防止传染病传播的同时,政府卫生部门、科研院所的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和微生物学家、各级卫生防疫机构的防疫检疫人员、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开展传染病爆发调查,并实施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包括隔离传染源,治疗病人尤其是抢救危重病人,检验和分离病原体,采取措施消除在爆发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如封闭可疑水源,饮水消毒,禁食可疑食物,捕杀动物传染源和应急接种等。第七章药物流行病学(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药物流行病学,以下哪一说法不正确?A.药物流行病学是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交叉融合而成B.主要用于药物上市后监测C.主要应用随机化对照试验研究D.在大数量的人群中研究药物的利用和效果E.最初主要研究药物不良反应2、以下哪种研究设计不能用于检验药物与不良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E.实验研究3、以下哪种研究设计能够检验药物与不良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A.两周用药调查B.生态趋势研究C.自发报告系统D.病例报告E.病例对照研究4、在ADR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以下哪一条是正确的?A.对照要不患所研究的疾病B.病例的数量至少等于对照的数量C.必须选择新发病例D.病例和对照要匹配所有可能的混杂因素E.不能确定因果关系A3型题某项研究选择50名生育短肢畸形婴儿的母亲和90名生育正常婴儿的母亲,调查她们在怀孕初期是否服用过反应停,两组母亲分别有12人和2人回答服用过。利用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此项研究属于:A.病例报告B.病例系列C.回顾性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巢式病例对照研究6、此研究可以计算的指标是:A.RRB.ORC.发病率D.患病率E.AR7、反应停与短肢畸形间的关联强度是:A.13.9B.10.8C.2.0D.19.0E.7.38、反应停与短肢畸形的关系是:A.关联强度很大,因此存在因果关系B.需要计算卡方值,根据显著性检验结果确定是否存在因果关系C.需要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来确定因果关系D.需要根据因果关系推断的准则进行因果判断E.需要前瞻性队列研究来确定因果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上市前的药物试验具有那些缺陷?A.观察时间短B.观察对象样本量较少C.病种单一D.仅在实验室进行E.排除特殊人群2、目前国际上常用的ADR监测方法包括:A.自主报告系统B.义务监测C.重点医院监测D.重点人群监测E.速报制度3、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是:A.提高上市前临床试验的质量B.补充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的信息C.补充上市前研究中不可能获得的新信息D.了解治疗的效果E.了解药物的市场价值(三)名词解释1、药物流行病学2、ADR(四)论述题试述药物流行病学的特殊性。答题要点(一)单选题A1型题1(C)、2(D)、3(E)、4(A)A3型题5(D)、6(B)、7(A)、8(C)(二)多选题1,ABCE、2,BCE、3,ABC(三)名词解释1、药物流行病学是指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的一门应用学科。2、ADR(adversedrugreaction)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四)论述题答:由于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常常涉及到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药物相关经济利益,其研究结果常常会引起医学界、制药企业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最重要的是研究结果关系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特殊性。首先,要做到设计科学严密。设计好坏是研究成败的关键。研究设计通常要遵循如下原则:明确总体、注意代表性、平衡各种影响因素、精确测量、严格实施等。其次,明确定义药物暴露水平。对所研究的药物必须按服用时间、剂量和疗程给予明确的规定,尽可能做到对研究变量定量化处理。第三,明确定义异常结局。药物流行病学经常以疾病作为研究的结局。因此,疾病发生的时间首先要明确定义,只有肯定是服药后发生的疾病才能作为不良反应研究的结局;研究结局的时间窗口也要考虑。进一步还要排除研究对象中明显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病例。同时还要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第四,注意控制混杂因素和偏倚。药物暴露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经常受年龄、性别、其他疾病和合并用药等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歪曲了真实的关系,因此,在研究中必须对这类混杂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第五,正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真实结果的揭示。第六,要谨慎地解释研究结果。对研究中发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或有益作用必须遵循因果关系推断的原则合理地解释。第八章循证医学(一)单项选择题1.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提供的证据的质量差别很大,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A:个人经验和观点B:无对照病例系列C:随机对照试验D: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E:非随机对照研究2.下面关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论述正确的是:A:传统的医学实践是不讲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则是讲证据的B:传统的医学实践是基于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也是基于证据的,它们所基于的证据相同。C:传统医学实践是基于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也是基于证据的,它们所基于的证据不同。传统医学基于经验证据,循证医学基于科学研究的现有的最好的证据,而不会考虑病人的情况或临床经验。D:传统医学实践是基于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也是基于证据的,它们所基于的证据不同。传统医学基于经验证据,循证医学基于科学研究的现有的最好的证据,但也要根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情况做出合适的决定。E:以上都不对3.世界考科蓝协作所提供的证据主要是:A:原始证据B:整合证据C:证据概要D:临床指南E:以上都不对4.循证医学杂志(Evidence-basedmedicine)和循证医疗卫生决策杂志(Evidence-basedhealthcare)所提供的证据主要是:A:原始证据B:整合证据C:证据概要D:临床指南E:以上都不对5.近年来,关于中国循证医学发展中,论述正确的是:A:近些年来,临床学科和卫生学科存在着距离,临床学科没有得到流行病学的广泛支持,临床流行病学没有得到发展和重视,使循证医学的发展更具挑战性。B:近些年来,临床学科和卫生学科存在着距离,但临床学科得到流行病学的广泛支持,临床流行病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循证医学的发展。C:近些年来,临床学科和卫生学科相互支持和促进,临床学科得到流行病学的广泛支持,但临床流行病学仍没有得到迅速发展,也阻碍了循证医学的发展。D:近些年来,临床学科和卫生学科相互支持和促进,临床学科得到流行病学的广泛支持,临床流行病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循证医学的发展更具挑战性。E:以上都不对6.循证医学认为公共卫生的流行病与临床医学所需的流行病学的关系是:A:临床医生所需的流行病学不是公共卫生学院所谈的流行病学,公共卫生的流行病学要解决的是群体问题,不能解决个体问题。B:临床医生所需的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所谈的流行病学是一回事,公共卫生的流行病学要解决的是群体问题,同样可以解决个体问题。C:临床医生所面对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而公共卫生所面对的是群体,它们所需的流行病学不是一样的流行病学。D:临床医生所需的流行病的方法与公共卫生所需的流行病学方法有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之分,临床医学的方法显然更适合临床医生。E:以上都不对(二)多项选择题1.循证医学所要考证的医学研究方法有:A:个人的经验和观点B:无对照病例研究C:非随机对照研究D: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E:随机对照试验2.循证医学收集与研究证据的困难在于:A:MEDLINE没有真正解决收集研究论文的困难B:各种研究对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往往不相同C:MEDLINE虽然解决了收集研究论文的困难,但是医生们检索、评估和利用文献的能力不足。D:中国医生检索、评估和利用证据的能力与意识较高,但互联网的发展不平衡限制了他们的能力。E:中国医生的英语水平低,限制了他们检索、评估及利用证据的能力。3.新时代的流行病学研究会有以下特征:A:临床的诊断、疗效、副作用和预后将会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B:新的暴露和结局指标会更多地引入流行病学研究。C:公共卫生的流行病学会与临床流行病产生更大的差别。D:总结和利用证据进行决策方面会有更大的发展。E:新时代的流行病学将会逐渐抛弃传统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4.循证医学广义的概念包括:A:遵循现有的最好的证据实施医学实践。B:不必考虑病人和社会的价值取向。C:必须考虑现有的研究证据和实际医疗卫生条件。D:寻找和评估证据是实施循证医学方式的必要环节。E:淘汰现行的无效的干预措施,防止新的无效的措施进入医学实践。5.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大致可分为:A:经验证据B:原始证据C:整合证据D:证据概要E:临床指南(三)名词解释1.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2.世界考科蓝协作(WorldCochraneCollaboration)3.原始证据4.整合证据5.证据概要6.临床指南7.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四)简答题1.如果说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工作效率、和最优的质量,提供有效有用的服务项目是21世纪医疗卫生管理的最高原则,实施循证决策则是实惠这个目标必不可缺的手段。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一个循证管理决策者必须做好那几个环节?2.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3.循证医学卫生决策的概念与范畴(五)论述题1.循证宏观医疗卫生决策的必要性?2.循证医学讲的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实践,但过去的医学实践也是基于证据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或联系?答题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D2.D3.B4.C5.A6.B(二)多选题1.ABCDE2.ABE3.ABD4.ACDE5.BCDE(三)名词解释1.循证医学是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参酌最好的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2.IainChalmers医生看到了医生在检索、利用研究证据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建立一个系统地收集整理和传播研究证据工程的大胆设想。基于这样一个设想,Chalmers在牛津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这们的机构,为了纪念已故的ArchieCochrane早期对总结研究证据的倡议,将这个机构命名为CochraneCenter.3.原始证据指具体科学研究结果,如一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4.整合证据指综合了同类研究结果的证据,如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5.证据概要是对原始或整合简单明了的总结和评述。6.临床指南指依据相关的原始和整合证据,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原则性和指导性的建议。7.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病人分组,比较各组治疗措施作用大小的研究方法,叫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四)简答题1.(1)杜绝证明无效的医学诊治技术进入医学实践;(2)减缓成本效益不划算的诊治技术进入医学实践的速度,必要时及时中止它们的使用;(3)加速已充分证明成本效益划算的医学技术在医学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4)彻底中止证明无效的诊治技术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5)减缓成本效益不划算的诊治技术应用;(6)鼓励科学地评估已进入医学实践但效果不明的技术。2.遵循科学证据实施医学实践决策,大致可分以下五个步骤:(1)提出须解决的临床问题;(2)检索和收集最好的相关证据;(3)评估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效果大小和结论的外推性;(4)综合证据和其它相关因素,制订病人的处理方案;(5)评估1-4项的效果和效率、不断改进。3.循证医学卫生决策是遵循现有的最好的证据制订关于一组病人、一个医院、一个社区或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措施和宏观医疗卫生政策的决策模式。如果说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工作效率、和最优的选质量、提供有效有用的服务项目,是21世纪医疗卫生管理的最高原则,实施循证决策则是实惠这个目标必不可缺的手段。广义的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实施医学决策,它包括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针对个体病人的循证临床实践,一个是针对群体的循证宏观决策,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抽高医疗卫生服务整体质量的效率。(五)论述题1.(1)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每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各国医疗卫生决策和管理人员一直在寻找新的更为有效的方法。(2)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系统,不论资源多少,不论社会的价值取向如何,不论服务组织的方式如何,不论管理的模式如何,不论疾病谱如何,如果是建立在大量无效的干预措施上,它都不可能充分发挥其治病救人促进健康的使命,也不可能有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因此增加工作效率只能是做了更多的无用功,浪费了更多的资源。(3)医疗卫生服务首先必须保证所提供服务项目益处大于害处。循证医学给医疗服务管理展现了新契机,21世纪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的总原则将是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工作效率,提供由充分证据证明有效的医学干预措施。(4)医学实践和管理决策对新知识的反应却远远落后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开发,关于医学干预的研究效果的证据是目前唯一可以直接用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是可以免费取用的医学财富。2.(1)过去的医学实践也是基于证据的,但这个证据不是循证医学所特指的“现有的最好的证据”,就干预效果而论,临床经验、非对照性研究、对照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都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供关于疗效的证据,但是不同种类的研究所提供的证据的科学质量判别很大。(2)在过去几千年里,临床知识是在长期的失败与成功的尝试与摸索中获得的,这种系统的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证据,但是相对来讲它们是不可靠的,低质量的证据。一个用了几百年的甚至几千年的治疗方法可能是害处大于益处。(3)如果说过去也有遵循科学证据实施医学实践的行为,那么这些行为多是尝试性的、自发的、不系统的、不明确的和无意识的。循证医学就是要把遵循证据实施医学实践明确化、合理化、系统化,形成一种有组织的有计划的集体和为。(4)由于科学的结果来源于群体比较,代表一个平均趋势,因此在应用这些研究结果时,医生还要审慎地考虑具体病人的特殊性,并根据自己的临床以约束,综合把握和平衡研究证据、医疗条件和病人的选择,做出最合适的决定。(5)当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不存在时,病人还是需要治疗的,决策还是需要定的,有时,前人的或是个人的实践经验可能是现有的最好的证据,是决策的唯一依据。第一章绪论典型试题分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茶叶出口贸易合同
- 2024年人工智能物联网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4工业产品购销合同
- 2024货物出口合同(SalesContract)范文2
- 2024劳动合同危害告知书
- 2024年全麦面包项目合作计划书
-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用两位数乘除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a卷)
-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用两位数乘除 测试卷及答案【夺冠】
-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测试卷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 2024【安全施工合同标准范本】采购合同标准范本2
- 白蛋白在临床营养中的合理应用
- 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创业计划书
- 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群落的物种组成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临床决策分析课件
- 外科学(1)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 DBJ15302023年广东省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 儿童口腔医学课件 乳牙活髓切断术及预成冠修复术
- 风险加权资产
- 涉及人血液、尿液标本采集知情同意书模板
- GB/T 9797-2022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
- JJF 1183-2007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