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易错类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三大”易错防范(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易错类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三大”易错防范(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易错类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三大”易错防范(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中考化学易错类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三大”易错防范(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中考化学易错类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三大”易错防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错类型11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三大”

易错防范

目录

一、易错知识梳理

二、易错陷阱(三大陷阱)

易错陷阱1:实验方案的设计易错防范

易错陷阱2:实验方案的评价易错防范

易错陷阱3:对比法或控制变量法应用易错防范

三、易错题通关(真题+模拟)

一、主要过程及设计原则

1.主要过程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一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一记录现象数据一分析得出结论-评价反思

方案

2.设计原则

(1)科学性:

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要正确,推断要严密、完整。

(2)可行性:

切实可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得到满足。

(3)安全性:

设计实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检验气体的纯

度。

(4)简约性:

要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选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用品,并能短时间内完成实验,实验现象

明显。

(5)创造性:有创新意识。

二、实验方案设计

根据提出的问题或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设计,从而对所提问题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1.设计思路

(1)明确目的和原理,理解题目要求。

(2)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

(3)设计流程、连接装置:仪器的组装顺序一般为气体的制取、除杂、干燥、主体装置、实验产物的验证与

尾气的处理。

(4)记录现象和数据,要全面、及时、准确。

(5)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2.常用方法

(1)对比法。

(2)控制变量法:

需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除该条件外其余条件均相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数据表格

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2r

实验变

确划

影施加实验变量

设置关n

量的

响因

实验量u

关结

及条

不施加改变同.

三、实验方案的评价

1用质疑与创新的思想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等提出不合理之处,使其达到最优化。

2.评价角度

(1)可行性

①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②实验操作和步骤是否简单、易行、科学。

③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④实验结果是否与实验目的一致等。

(2)绿色化

①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②原料利用率以及生成物的产率是否较高。

③反应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

(3)经济性:从经济角度评价,是否节约试剂、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4)安全性:注意防挥发、变质、爆炸等。

易错陷阱1:实验方案的设计易错防范

口易错典例

(2023贵州中考)某小组对下列四个实验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实验目的方案1方案2

A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将品红加入水中观察斜面上的小球自由滚下

B除去硬水中钙、镁离子过滤加热煮沸

C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向溶液中加入酚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钢溶液

分别加水溶解后,测溶解前后温

D鉴别硝酸镂与氯化钾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度变化

A.AB.BC.CD.D

【错因分析】设计实验方案,要明确目的和原理,理解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记录和分析现

象和数据,要全面、准确,剃除无用信息,对比干扰项,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正确答案】D

【典例分析】A、将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

斜面上的小球自由滚下,小球是宏观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选项方案2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硬水中钙、镁离子;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

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故选项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向溶液中加入酚酥溶液,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因为碳酸钠溶

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酷溶液变红;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钢溶液,氯化钢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沉淀和氯化

钠,能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故选项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分别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放出的是硝酸镂,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

别;分别取样加水溶解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锈,溶液温度不变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选项方案

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避错大招

错误类型错误原因解读

设计实验原理和方法错选择试剂错误:用加碘食盐区分淀淀粉遇碘变蓝色,加碘食盐中不含单质碘,

误粉和葡萄糖不能用于鉴别淀粉和葡萄糖

缺少必要步骤:如过滤后缺少洗涤过滤后应在洗涤后干燥,得到的物质才纯净

考虑问题片面,实验结论不全应该仔细分析可能得出的所有结论

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不只有C「,碳

没有排除干扰因素,影响实验判定,

对设计过程或结论思考酸根离子也能产生白色沉淀,还需要滴加稀

如证明稀盐酸中含有C「,滴加硝酸

不全面硝酸沉淀不溶。证明分两步证明:证明是酸,

银溶液

再证明含C「。

探究反应影响因素没有控制变量控制单一变量,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实验中使用或产生有毒气体要有尾气处理装

没有考虑实验安全问题产生有毒气体缺少尾气处理

置。

保证无水环境,要有干燥剂;保证无空气环

实验细节中没有保持铁钉绝对无水

设计实验操作步骤或方境,宜将蒸储水煮沸并快速冷却,水面滴加

或无空气,导致实验失败

法存在问题植物油

给易错加练

【易错1-1](2024•广西钦州•一模)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氧气

高铺

花酚酥溶液T一石蕊溶液

1三

^一

稀盐酸多

0钙r,

①②

AB

C

A.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B.验证铁钉的锈蚀与氧气有关

C.探究酸与指示剂作用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答案】B

【详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能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左边试管中铁只和水接触,不会生锈,右边试管中铁只和氧气接触,不会生锈,则无法验证铁钉的锈蚀

与氧气有关,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但不能使酚酷变色,则能探究酸与指示剂作用,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高锦酸钾不溶于汽油中,能溶于水中,对比可知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设计能达到实

验目的。

故选B。

【易错1-2](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加碘食盐区分淀粉和葡萄糖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羊毛

C.加热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NH4HCO3

D.用盐酸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Na2cCh

【答案】C

【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加碘食盐中不含单质碘,不能用于鉴别淀粉和葡萄糖,错误;

B、蚕丝和羊毛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灼烧,均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不能鉴别,错误;

C、NH4HCO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正确;

D、Na2c0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

则,错误。

故选Co

【易错1-3](2024.安徽滁州.一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其中白磷与红磷无法通过小孔)及步骤进行实验,已

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带小孔的带小孔的

圆形铝片圆形铝片

倒置

A.铝片在实验中作用是作载体和导热

B.步骤n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C.实验只能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该实验绿色环保、操作简便

【答案】C

【详解】A、带小孔的圆形铝片起载体作用,支撑红磷和白磷,将其与热水分离,同时还可以传递热量,A

正确;

B、步骤n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会燃烧,红磷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且未与空气(或

氧气)接触,不燃烧,B正确;

c、步骤I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步骤n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

着火点,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步骤I中,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步

骤n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错误;

D、该实验在密闭的容器内反应,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逸出,对环境无污染,同时便于操作,D正确。

故选C。

【易错1-4](2024•江苏南通・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b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HC1,若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

中一定含so;

B.某气体样品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时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气体中不含CO2

C.向某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含NH;

D.向某氢氧化钠样品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一定没有变质

【答案】C

【详解】A、硫酸钢和氯化银都是不溶于水和不溶于酸的沉淀,向某溶液中滴加BaCb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再加足量稀HCL若白色沉淀不溶解,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可能是含有银离子,故A错

误;

B、某气体样品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时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该气体中不含C02,因为若该气体是HC1

和C02混合气体,依然是无明显现象,故B错误;

C、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镂根离子,故C正确;

D、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滴加少量稀盐酸,稀盐

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被氢氧化钠完全消耗,无法鉴别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故D错

误;

故选C。

【易错1-5](2024.山西晋城•二模)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

想。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M

有饱

u纸

氢氧

紫色

硝酸

石蕊

化钠

溶液

溶液

-f粉

A.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证明稀盐酸中含有C「C.检验干冰的成分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A.AB.BC.CD.D

【答案】A

【详解】A.浓氨水中运动出来的氨分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该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证明分子

在不断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

B.稀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硝酸银溶液中的水形成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但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的不一定是盐酸,不能说明沉淀一定是氯化银故该实验不能证明稀盐酸中含有C「,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检验

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唯一性,当只有一个条件不同时,才可对比出该条件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该实验不具有可比性,不能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易错1-6](2024•甘肃甘南•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分别取样、加热,观察是否变形熔化

B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测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

C检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取样,滴加石灰水,再滴加酚酷溶液

D除去CO?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A.AB.BC.CD.D

【答案】C

【详解】A、热固性塑料加热时不熔化,热塑性塑料加热时会变形熔化,可以鉴别,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镂溶于水吸热,可以鉴别,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够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

的氢氧化钠也能够使酚酸变红,无法检验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不能检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故C错误;

D、由酸的通性可知,二氧化碳不能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气体中的水分来干燥气体,

所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能够除去CCh中的水蒸气,故D正确。

故选C。

【易错1-7](2023•安徽合肥•一模)“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等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钢铁。

【实验一】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铁的冶炼,已知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主要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过量空气、高温过量焦炭、高温赤铁"、局温

焦炭生成物A生成物B*铁

①②

图1

(1)步骤①中焦炭在炼铁过程的作用是,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用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模拟步骤③,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①其中A装置中的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_____(填写“是”或“否”)。

②为保证安全和实验成功,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填序号)

a.点燃A处酒精喷灯b.通入CO气体c.停止通入CO气体d.熄灭酒精喷灯

③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0

高温

【答案】(1)提供热量C+CO2=2CO

(2)否badc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详解】(1)步骤①中焦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故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高温

步骤②中二氧化碳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2)①A装置中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

不属于置换反应,故填:否;

②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先通入CO气体,将装置内空气

排尽,然后点燃A处酒精喷灯,完全反应后,先熄灭酒精喷灯,待冷却至室温后,停止通入CO气体,防

止B中液体倒流,炸裂试管,故顺序为:badc;

③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该装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易错陷阱2:实验方案的评价易错防范

。易错典例

(2023陕西中考)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展开了拓展学习与探究。

.,

L

t」无色酚醐溶液

_v-n

r661

F661

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

DTB

A

【学习交流】

(1)上述实验A中无明显现象。B中溶液颜色呈_____色。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提出问题】

反应后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HC1

猜想三:CaCl2,Ca(OH)

【查阅资料】

CaCU溶液呈中性。

【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某些同学认为可以直接将B中滴了无色酚酸的碳酸钠溶液倒入A中,根据实

验现象来验证猜想,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如下表。

同学预测实验现象结论

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无色猜想一成立

乙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无色猜想二成立

丙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猜想三成立

(3)你认为上述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

(4)丁同学将B中溶液倒入A中进行实验,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红色,与甲、乙、

丙三位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有所不同。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丁同学的实验现象能证

明猜想成立。

【反思拓展】

(5)大家认为还可以选择其他方案来验证猜想。你认为下列方案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测A中溶液的pH

②向A中溶液中通入C。2气体

③向A中溶液中滴加AgNOs溶液

【错因分析】以质疑的视角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等提出不合理之处,使其达到最优

化。一般要考虑: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结果是否与实验目的一致等,反应过程中

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实验过程是否安全等。

【正确答案】①.红Ca(OH)2+2HC1=CaCl2+2H2O③,丙CaCO3⑤.二

⑥.①

【典例分析】[学习交流]

(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无色酚献溶液会变红,B中溶液颜色呈红色。

(2)A中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o

[讨论交流]

(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反应后溶质中有钙离子,但是溶液为红色不能判断一定存在氢氧化钙,因为碳酸钠

溶液显碱性,可能是碳酸钠溶液过量,使溶液仍然为红色。

[实验验证]

(4)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或者氯化钙反应均能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化学

式为:CaCO3;丁同学的实验现象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为红色,所以说明A中剩余的溶质有剩

余的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

能碳酸钠过量使无色酚麟仍然为红色,故猜想二成立。

[反思拓展]

(5)①猜想一只有氯化钙溶液,显中性,猜想二中有HC1,溶液显酸性,猜想二中有氢氧化钙,溶液显碱

性,所以测pH可以验证猜想,方案可行;

②二氧化碳只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判断猜想三是否正确,猜想一、猜想二均无明显现象,

无法验证猜想,方案不可行;

③硝酸银与氯化钙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三个猜想现象相同,无法验证猜想,方案不可行。

故选①。

错误类型错误原因解读

没有取少量,滴加的试剂没有一般描述为:取少量样品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

实验操作或步骤描述不规范

说明少量或足量,还是过量少量(或足量或过量)…试液,

没有关注实验目的,描述结果要根据实验目的确定结果或结论的描述

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不一致

有误

设计实验时,使用或产生有毒气体要有尾气处理装

没有考虑环境问题产生有毒气体缺少尾气处理

置。增加尾气处理或吸收装置

所得物质不纯净得到不溶性固体要洗涤增加纯度,得到可溶性物质

未除尽杂质导致成品不纯

要洗涤,增加产品质量

。易错加练

【易错2-1](2024•宁夏银川•一模)如图所示,蒸汽眼罩是一种眼部护理产品,其原理是让空气中的氧气,

水与眼罩内部的铁粉逐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低温发热体,将空气中的水转变成细微温润的水蒸气,温润

的水蒸气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干燥等症状,某兴趣小组对“蒸汽眼罩”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蒸汽眼罩”中的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等。

【探究I】验证“蒸汽眼罩”的成分。

小组同学取出“蒸汽眼罩”内的黑色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1)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填试剂名称),观察到,说明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

【实验2】

(2)实验1的废液过滤后得到黑色粉末,干燥后放在燃烧匙中点燃,再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停

止后,同集气瓶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发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说明黑色粉末中含有活性炭。

【探究n】“蒸汽眼罩”中活性炭的作用。

【作出猜想】

(3)活性炭具有性,能使铁粉与水蒸气充分接触发生反应,从而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实验3】小组同学分别将一定量的铁粉、蒸储水和活性炭均匀混合后,测量10分钟内上升的温度,数据

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铁粉的质量/g蒸储水的质量/g活性炭的质量/g温度上升值/℃

©2500.1

②350.110.4

【得出结论】小组同学依据实验得出结论:活性炭能加快铁生锈的速率。

【反思交流】

(4)有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要得出正确结论,应如何改进o

【拓展应用】

(5)生活中存放蒸汽眼罩的建议是0

【答案】(1)稀硫酸/稀盐酸溶液变为浅绿色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1+H2O

(3)吸附

(4)对比实验中铁粉的质量不同重新设计实验,控制对比实验中铁的质量相同

(5)密封、防潮

【详解】(1)铁能够与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溶液呈浅绿色,所以加入的试剂是稀硫酸或稀盐酸,故

填稀硫酸或稀盐酸;

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铁能够与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溶液呈浅绿色,证明粉末为铁粉,故填溶液变

为浅绿色。

(2)黑色粉末中含有活性炭,活性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

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a(OH)2+CO2=CaCO3i+H2Oo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气体和水分,使铁粉与水蒸气充分接触发生反应,从而加快铁

粉生锈的速率,故填吸附。

(4)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对比实验中铁粉的质量不同,不能证明活性炭能加快铁生锈的速

率,故填对比实验中铁粉的质量不同;

要得出正确结论,应重新设计实验,控制对比实验中铁的质量相同,故填重新设计实验,控制对比实验中

铁的质量相同。

(5)铁与氧气、水蒸气共存时,铁容易生锈,生活中存放蒸汽眼罩时,应注意密封、防潮,故填密封、防

潮。

【易错2-2](2024・河南•一模)某小组同学调查了市面上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结果如下表。

清洁剂洁厕灵彩漂液漂白水

功能清除污垢,除异味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1H2O2NaClO

(1)这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2)“漂白水”的有效成分是NaClO,能与HC1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Cb),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漂白水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

(3)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色布条探究“彩漂液”有效成分H2O2的漂白性,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资料:10%表示浓度,10%双氧水表示每100g双氧水中含有H2O2的质量为10g。

实验I实验II实验III实验W

B

50℃25mL50℃25mL

20℃25mL℃

5025mL10%双氧水30%双氧水

双氧水

10%10%双氧水10滴NaOH溶液10滴NaOH溶液

20分钟后布条无明显变20分钟后布条颜色稍变20分钟后布条颜色明显变1分钟后布条红色褪

化浅浅去

①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影响双氧水漂白性的因素除NaOH溶液外,还有和。

②本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假设实验法”或“模型研究法”)o

③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双氧水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实验:另取一条红色布条,(写

出主要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4)工业上常将干燥的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制得漂白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要制出NaClO含量16.9%的漂白水500kg,需要氢氧化钠多少千克?

【答案】(I)H2O2

(2)NaClO+2HCl=NaCl+H2O+Cl2f

(3)温度/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温度控制变量法将红色布条浸泡到50℃25mLi0%

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

(4)C12+2NaOH=NaClO+NaCl+H2O

(5)80kg

解:设需要NaOH的质量为%,则

Cl2+2NaOH=NaClO+NaCl+H2O

8084.5

x500kgx16.9%

上80x

...--------------------

84.5500kgx16.9%

x=80kg

答:需要NaOH80kg。

【详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且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填写:

1H202O

(2)盐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气等,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H2O+Cl2T,故填写:

NaClO+2HCl=NaCl+H2O+Cl2T。

(3)①通过以上4个实验得出结论:影响双氧水漂白性的因素除NaOH溶液外,还有温度和溶液的浓度,

故填写:温度或溶液的浓度;

通过以上4个实验得出结论:影响双氧水漂白性的因素除NaOH溶液外,还有温度和溶液的浓度,故填写:

温度或溶液的浓度;

②通过以上4个实验可知,每次实验只改变一个实验因素,故本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故填写:控制变量法;

③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双氧水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实验:另取一条红色布条,将红色布

条浸泡到50℃25mLi0%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故填写:将红色布条浸泡到

50℃25mLi0%出。2溶液+5滴NaOH溶液中。

(4)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Cl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生成物应该还有水和氯化钠,配平化学

方程式:C12+2NaOH=NaClO+NaCl+H2O,故填写:Cl2+2NaOH=NaClO+NaCl+H2Oo

(5)详解见答案。

【易错2-3](2024.江苏苏州•二模)盐酸是实验室常用药品。某小组同学利用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探究,请

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甲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将两种溶液先后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①先推入的溶液是O

②be段压强不变,原因是.»

③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0

(2)乙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HC1;猜想:有NaCl和NaOH;猜想四:有NaCl、

HC1和NaOH„

丙同学认为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

①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献试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o

②为了验证其余猜想:该小组同学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AgNC)3溶液、

Na2c溶液,按照如下三个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方案一测溶液pH方案二:滴加Na2cO3溶液方案三:滴加AgNC>3溶液

*(,

_AgNO3

_Na2CO3

r溶液溶液

实验操作1IfJ

实验现象PH____7—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C1溶液中有HC1溶液中有HC1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上述实验中存在

两处明显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②“实验方案”中方案是错误的,其理由是o

【拓展应用】老师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重新进行了一次实验,并测定了相关数据如图3所示。请计算实验

结束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已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

Na2CO3+2HCl=2NaCl+CO2T+H2O

(2)四盐酸与氢氧化钠不能大量共存NaOH/氢氧化钠<有气泡生成把pH

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三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解:设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尤。

NaOH+HC1=NaCl+H2O

4058.5

0.16gx

400.16g

------=--------x=0.234g

58.5x

则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喀丝X100%=3%

答: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

【详解】(1)①由图中ab段压强逐渐减小可知,先推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

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消耗了二氧化碳使装置内压强减小;

②be段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停止,氢氧化钠溶液已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

③cd段压强增大是因为推入盐酸,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装置内气体增加使压强

增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T+H2O;

(2)[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因此猜想四不合理;

[实验探究]

①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醐试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一定没有

氢氧化钠;

②方案一中测溶液pH的实验结论为溶液中有HC1,说明溶液显酸性,则实验现象为pH<7;方案二中滴加

Na2c溶液的实验结论为溶液中有HC1,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可以观察到

实验现象为有气泡生成;

[评价反思]

①方案一中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的操作是错误的,测溶液pH的正确操作应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

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

②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也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因此方案三中滴加AgNC>3溶液不

能证明溶液中有HC1;

[拓展应用]由图可知,红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61.1g-57.1g)x4%=0.16g,得到的溶液质量为64.9g-57.1g=7.8g,计算过程见答案。

【易错2-4](2024•山西临汾・模拟预测)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在我国西北、东北等地区均有盐

碱地分布,这为沙尘暴的形成埋下隐患。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盐碱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老师的

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项目式活动。

任务一:调查盐碱地的成因

【咨询专家】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合向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介绍盐碱地是由于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

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形成的。

【分析讨论】

(1)同学们分析,盐碱地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是变化。

任务二:分析盐碱地的危害

【调查分析】盐碱地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对作物生长有害的阴、阳离子多。

【小组交流】

(2)同学们交流后认为,盐碱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任务三:探究盐碱地土壤的成分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获得了一份盐碱地的土壤样品,并针对该土壤样品中的可溶性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

探究。

【教师指导】该盐碱地土壤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有NaCl、Na2co3、Na2sO,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

(3)同学们将土壤样品用水充分浸泡,过滤后得到了土壤浸出液,然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