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5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H卷9至16页.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再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规范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框内,超出答题区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不要折叠、弄破、弄皱答题卡,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等影响答题卡整洁。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其中发现和总

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是大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

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

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A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

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韩非反对空谈仁义,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2.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

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元朝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伊犁将军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设立澎湖巡检司专门管辖台湾,C项正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

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排除B

项;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

D.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

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用浪漫的艺术手法,关汉卿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c项正确;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排除A项;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排除B项;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排除D项。故选C项。

4.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

炙人口的诗词。下列反映红军长征史实的诗句是()

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B.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红军长征史实的诗句”和所学知识可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源于《忆

秦娥•娄山关》,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

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D项正确;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描述的

是一五计划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开通,排除A项;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描述的是井冈山斗争时期

的黄洋界保卫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

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5.我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

点是()

①中共中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③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④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A.国际支持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共中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方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积极对日作战,先后取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胜利等,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壮大了抗日力量。由此可知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D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与国际支持抗日的相关内容

,且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全民族抗战,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抗战的相关措施

,并没有提及与国民党的合作,无法直接表明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排除B项;中国战场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主要表现在中国战场抗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牺牲最大、牵制

日军最多,题干材料并没有与此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我市某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观达州市博物馆,如果你是该博物馆的

讲解员,下列篇章你将按照怎样的顺序为学生讲解()

①“抗日烽火”②“苏区壮歌”③“辛亥革命”④“黎明前夜”⑤“星星之火”

A.③①⑤④②B.③⑤②①④C.②⑤①④③D.②①④③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①“抗日烽火”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②“苏区壮歌”指的是长征时期,③“辛

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④“黎明前夜”指的是全国解放战争前夕,⑤“星星之火”指的是土地革命时期。

故正确顺序是③⑤②①④,B项正确;经上述分析,题干所涉及的五个事件中,④“黎明前夜”即解放战争

时期应排在最后,排除ACD项。故选B项。

7.1947年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党中央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采取跃进的样式,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

地区。这一军事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的序幕。()

A.战略防御B.战略相持C.战略进攻D.战略决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建

立根据地,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正确;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

点进攻均属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排除A项;战略相持,即战争双方进入一种僵持局面,不符合

题意,排除B项;战略进攻阶段的初期,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著名的三大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

选C项。

8.下表是1949T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和部分内容,据此可以看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中心工作

是()

时间标题部分内容

1949年1月1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

将革命进行到底

H利

1951年1月1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中国人民必须在一九五一年努力发展土地改革

日祖国工作

1953年1月1

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

A.继续革命,解放全中国B.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C.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D.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49年1月1日将革命进行到底”,“1951年1月1日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

我们的伟大祖国”,“1953年1月1日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解

放战争的胜利、土地改革以及抗美援朝等,反映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巩固新政权,C项正确;

继续革命,解放全中国只能体现1949年1月1日将革命进行到底,无法概括其他信息,排除A项;大规模

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不符合“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排除B项;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只能体现“1953

年1月1日、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无法概括其他信息,排除D项。故

选C项。

9.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今年是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40周年,下列城市不属

于这一批次开放的是()

A.福州B.深圳C.上海D.广州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

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故不属于这一批次开放的是深圳,B项符合题意,选

择B项;福州、上海和广州都属于14个沿海城市之一,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巴以冲突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中共十八大以来,为促进

世界和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国提供的方案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共十八大以来,为促进世界和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今

世界,中国对全球治理方面提出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意识,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A项正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不符合题干时间表述,排除B项;“求同存异”是在1955年

的万隆会议上提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

除D项。故选A项。

1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A.金字塔B.楔形文字C.帕特农神庙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和所学知识

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A项

正确;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排除BD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

排除C项。故选A项。

12.1519年,他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I。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

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这次航行()

A.他发现了“新大陆”,还把当地人称“印第安人”

B.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C.他归来时,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亲自接见和嘉奖

D.实际上已经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519年,他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I。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和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

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这

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

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B项正确;他发现了“新大陆”,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是哥伦布,时

间在1492年,排除A项;1521年4月,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土著人杀死,没有归国,排除C项;迪亚士

的航行,实际上已经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排除D项。故选B项。

13.1922年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请问签订该公约的会

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22年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和所学

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九国公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

条约表面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的完整,实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等要求,将中国重新

置于列强的共同宰割之下,B项正确;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内容是制裁战败国一一德国,与材料不符,

排除A项;开罗会议召开于1943年,排除C项;雅尔塔会议召开于1945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4.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B.1942年,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

D.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和所学知识可知,"1914

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以史料为依据,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所作出的评判,

属于历史解释,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客观叙述。“1942年,

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1993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均是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属于历史事实,

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下列选项叙述有误的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当今世界局部冲突的重要根源

B.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C.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D.世界贸易组织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和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人类构

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当今

世界局部冲突的重要根源,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解析题

1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和救亡图存

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

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让“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的事件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

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

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战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项内容表明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

发生了变化?“引进外国器物”这一事件有何历史地位?

材料三曾作为世界强国的清王朝,不仅无力抵御列强的侵略掠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而

逐渐沦为帝国主义的帮凶,“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极力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哪一条约签订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1884年,清政府根据他的建议,在该地区建立行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①的终结。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材料四中的“故土新归”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请你补充①的内容。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答案】(1)时代:蒸汽时代。

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历史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3)条约:《辛丑条约》

(4)历史事件:左宗棠收复新疆,在新疆建省。

填空:君主专制制度(5)历史任务:救亡图存。

【解析】

【小问1详解】

时代:根据材料一“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变化:根据材料一“这场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中国危机四伏”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为鸦片战

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的变

化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问2详解】

内容:根据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签订《马关条约》,其中允许日本在通商

口岸开设工厂使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发生从商品输入变为资本输出。

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二“引进外国器物”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为洋务运动。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为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小问3详解】

条约:根据材料三“反而逐渐沦为帝国主义的帮凶”“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和所学知识可知,《辛

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小问4详解】

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四“故土新归”和所学知识可知,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地区建

立行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所以,料四中的“故土新归”具体指左宗棠收复新疆,

在新疆建省。

填空:根据材料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和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是

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所以,补充的内容为君主专制制度。

【小问5详解】

历史任务: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为鸦片战争;材料二为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

材料三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材料四涉及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及辛亥革命。所以,面对

列强的一步步侵略,社会危机不断加剧。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为救亡图存。

17.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启航新征程】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哪次事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这个初心和使命指什么?

【合作新局面】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

党携手合作,帮助国民党完成改组,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给北洋军阀反

动统治以沉重打击。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材料二中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了什么学校?

【开创新道路】

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

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是中国共

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什么?写出三大改造的实质。哪次会议上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探索新思想】

材料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艰辛理论探

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

——摘编自《续写新时代红色华章》

(4)请你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案】(1)五四运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中共二大;黄埔军校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小问1详解】

事件: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初心和使命:根据所学可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

党永远年轻。这个初心和使命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小问2详解】

会议:根据所学可知,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学校:根据所学可知,“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

【小问3详解】

标志:根据材料“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联系所学可

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标志。

实质:根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会议: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小问4详解】

成果:根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8.革命和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法国虽是启蒙运动的故乡,但在拿破仑登场前,却并不是由开明专制君主统治的。因而,法

国是一个极其低效和不公平的国家,以致统治机构摇摇欲坠地陷于停摆状态。正是政府的这种停顿状态,

使野心勃勃、心怀不满的资产阶级有机会成功地夺得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20年前,拿破仑主持制定了一

部民法典,请问这部法典体现了哪些原则?

材料二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

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回答,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

材料三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

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

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通过什么事件成功摆脱了“生存危机”?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四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在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

行新政。”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答案】(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统治的严重束缚。

原则: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权无限制和不可侵犯的原则;契约自由的原则;

过失责任原则。

(2)条件: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等。

(3)事件:明治维新;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特点:国家干预;中心措施: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一“并不是由开明专制君主统治的。因而,法国是一个极其低效和不公平的国家,以

致统治机构摇摇欲坠地陷于停摆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得到了较快的

发展,特别是在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等领域,法国的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然而,这种资本主义

的发展却受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封建统治阶级通过加重税收、土地所有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

的发展,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最终法国大革命爆发。

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制定的《拿破仑法典》体现了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这是“天

赋人权”理论在民法中的体现;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权无限制和不可侵犯的原则,法典对所有权明确的定义

强调了所有权具有绝对无限制的特点;体现了契约自由的原则,即契约一经有效成立,不得随意变动;体

现了过失责任原则,即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过失为基础。

【小问2详解】

条件:根据材料二“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俄国通过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了广大的农奴,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

身份,自由转换职业,这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等方面的条件。

【小问3详解】

事件:根据材料三“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

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1868年的明治

维新,全面向西方学习,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生存危机。

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标志着

日本近代化的开始。

【小问4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四“罗斯福……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美国摆脱经济危

机,因此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干预。

中心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特别是通过颁布《全国

工业复兴法》来刺激工业生产的恢复。这一措施旨在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缓解大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和社

会矛盾。

19.在人类历史上,思想文化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多数这个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

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这个时期”流行的思潮是什么?该思潮引发的思想文化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

材料二这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

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它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2)材料二中“伟大著作”指什么?此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材料三这场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包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摘编自人民出版柱《中国共产党简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中“进化论观点”是由哪位科学家提

出来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

国家:意大利。(2)著作:《共产党宣言》

政权:巴黎公社。(3)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一文。

科学家:达尔文。

(4)积极作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地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思潮:根据材料一“大多数这个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可知,流行的思潮是人文主义。

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己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

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

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小问2详解】

著作:根据材料二”这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

“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可知,材料二中“伟大著作”指的是《共产党宣言》。

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

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巴黎公社。

【小问3详解】

标志:根据材料三“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包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

言文”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为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

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科学家:根据材料三“进化论观点”和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

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小问4详解】

积极作用: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涉及文艺复兴;材料二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材料三涉

及新文化运动。所以,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地发展。

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5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H卷9至16页.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再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规范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框内,超出答题区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不要折叠、弄破、弄皱答题卡,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等影响答题卡整洁。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其中发现和总

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是大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

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

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A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

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韩非反对空谈仁义,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2.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

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元朝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伊犁将军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设立澎湖巡检司专门管辖台湾,C项正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

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排除B

项;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

D.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

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用浪漫的艺术手法,关汉卿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c项正确;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排除A项;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排除B项;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排除D项。故选C项。

4.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

炙人口的诗词。下列反映红军长征史实的诗句是()

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B.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红军长征史实的诗句”和所学知识可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源于《忆

秦娥•娄山关》,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

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D项正确;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描述的

是一五计划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开通,排除A项;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描述的是井冈山斗争时期

的黄洋界保卫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

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5.我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

点是()

①中共中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③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④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A.国际支持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共中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方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积极对日作战,先后取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胜利等,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壮大了抗日力量。由此可知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D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与国际支持抗日的相关内容

,且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全民族抗战,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抗战的相关措施

,并没有提及与国民党的合作,无法直接表明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排除B项;中国战场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主要表现在中国战场抗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牺牲最大、牵制

日军最多,题干材料并没有与此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我市某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观达州市博物馆,如果你是该博物馆的

讲解员,下列篇章你将按照怎样的顺序为学生讲解()

①“抗日烽火”②“苏区壮歌”③“辛亥革命”④“黎明前夜”⑤“星星之火”

A.③①⑤④②B.③⑤②①④C.②⑤①④③D.②①④③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①“抗日烽火”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②“苏区壮歌”指的是长征时期,③“辛

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④“黎明前夜”指的是全国解放战争前夕,⑤“星星之火”指的是土地革命时期。

故正确顺序是③⑤②①④,B项正确;经上述分析,题干所涉及的五个事件中,④“黎明前夜”即解放战争

时期应排在最后,排除ACD项。故选B项。

7.1947年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党中央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采取跃进的样式,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

地区。这一军事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的序幕。()

A.战略防御B.战略相持C.战略进攻D.战略决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建

立根据地,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正确;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

点进攻均属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排除A项;战略相持,即战争双方进入一种僵持局面,不符合

题意,排除B项;战略进攻阶段的初期,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著名的三大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

选C项。

8.下表是1949T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和部分内容,据此可以看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中心工作

是()

时间标题部分内容

1949年1月1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

将革命进行到底

H利

1951年1月1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中国人民必须在一九五一年努力发展土地改革

日祖国工作

1953年1月1

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

A.继续革命,解放全中国B.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C.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D.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49年1月1日将革命进行到底”,“1951年1月1日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

我们的伟大祖国”,“1953年1月1日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解

放战争的胜利、土地改革以及抗美援朝等,反映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巩固新政权,C项正确;

继续革命,解放全中国只能体现1949年1月1日将革命进行到底,无法概括其他信息,排除A项;大规模

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不符合“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排除B项;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只能体现“1953

年1月1日、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无法概括其他信息,排除D项。故

选C项。

9.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今年是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40周年,下列城市不属

于这一批次开放的是()

A.福州B.深圳C.上海D.广州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

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故不属于这一批次开放的是深圳,B项符合题意,选

择B项;福州、上海和广州都属于14个沿海城市之一,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巴以冲突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中共十八大以来,为促进

世界和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国提供的方案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共十八大以来,为促进世界和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今

世界,中国对全球治理方面提出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意识,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A项正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不符合题干时间表述,排除B项;“求同存异”是在1955年

的万隆会议上提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

除D项。故选A项。

1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A.金字塔B.楔形文字C.帕特农神庙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和所学知识

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A项

正确;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排除BD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

排除C项。故选A项。

12.1519年,他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I。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

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这次航行()

A.他发现了“新大陆”,还把当地人称“印第安人”

B.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C.他归来时,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亲自接见和嘉奖

D.实际上已经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519年,他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I。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和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

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