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优教课件_第1页
《死水》优教课件_第2页
《死水》优教课件_第3页
《死水》优教课件_第4页
《死水》优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死水第二单元情境导入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课文小结21345布置作业6情境导入你可知妈港(macao)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你们会唱吗?(齐唱)作者是谁?今天我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著名诗篇《死水》。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写作知识和体裁特点,熟悉作者。2.鉴赏本诗借物描写抒情曲折达意的协作特点。

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爱国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之前身清华学校,曾任学生会书记。从清华学校毕业后,1922年赴美留学,先研究外国文学,随后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美术。整体感知闻一多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艺术上,闻一多提出新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理论,倡导新诗格律化。在新诗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独特的贡献。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杀害。作品:诗集《红烛》《死水》,诗论《诗的格律》等。闻一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讲究“三美”:音乐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绘画美:主要指辞藻的华丽,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建筑美: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的整齐。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曾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现实冷却了他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的深层根基。写作背景1.反讽手法的运用诗人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中加入“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这些怪异写作特色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2.体现“三美”主张闻一多先生要求新格律诗具有三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所谓“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谓“绘画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所谓“建筑美”,指的是诗节的对称和诗句的整齐。这首诗从第二行起,每一行都用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即两个或三个字组成的音尺,也叫音组、音步或顿)构成的,所以每行的字也一样多;全诗都用形象的词藻,像“死水、丑恶、漪沦、残羹、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词语,安排妥帖,缕金错采,在视觉上令人目眩神摇;每行诗收尾的都是双音词,读来音调和谐。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与融合。课文结构课文赏析“死水”的象征意义大致有三种:

1.从创作时间看,“死水”象征表面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美国社会。(1925年4月,诗人正在美国芝加哥留学。)2.从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北洋军阀政府。(发表于1926年4月,而这年3月18日,腐败的段祺瑞政府制造了血腥镇压爱国学生的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3.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黑暗的中国。(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整个中国处在白色恐怖的黑暗之中。诗人于1928年遍成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并告别诗坛。)

《死水》全诗是一种隐喻,象征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而彻底的的批判精神。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1.节奏:每行四拍,音节抑扬顿挫2.韵脚相协,韵律感强。词藻华丽以丑为美(反讽)每节四句,每行九字节与节、行与行匀称整齐1.诗人一开始就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那么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合作探究研读课文【提示】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事物,这些事物表面上是华美的,但本质上却是死寂腐臭的。诗人这是以美写丑,鲜明地表现出死水令人绝望厌恶,具有强烈的嘲讽意味。2.第4节诗,诗人写“青蛙”的歌声,其目的是什么?【提示】用了反衬手法,以动衬静。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了死水的沉寂,寄托作者对“死水”的“绝望”之情。3.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提示】作者以新颖恰切的比喻破题,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好的形象,来反衬“铜绿、铁锈、油腻、霉菌、白沫”等丑恶的事物,揭露旧中国表面的繁荣下腐朽肮脏的本质。4.诗的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样写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示】体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极度失望之情。确认其已无可救药,唯有其彻底坏掉,才能创造出新世界。课文小结诗人通过对“死水”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激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