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一框贯彻新发展理念学习目标核心关注1.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内涵,科学认识新发展理念以及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及要求。(政治认同、科学精神)2.认同并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实际情况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政治认同、公共参与)一个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个理念:新发展理念三个要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议题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探究与分享】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改造棚户区住房四千二百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二千四百多万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十亿三千万人。探究问题:(1)结合材料,分享本地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加以评价。(2)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之间关系的理解。课堂探究提示:(1)成就:略。评价: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复杂发展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盼。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收入分配格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努力。(2)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为保障民生福祉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民生福祉的保障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要加快经济发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增量,不断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价值追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教材深一度】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探究与分享】周末,小凡与家人一起观看党的二十大新闻专题片。在为党和国家“点赞”的同时,大家就各自的美好生活需要展开了讨论。探究问题:(1)了解周围的人对美好生活有哪些需要。(2)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课堂探究提示:(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性的客观“硬需要”,指的是穿衣、饮食、种族繁衍等生存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第二个层次是物质性需要衍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严、权利等具有主观色彩的“软需要”。新生的“软需要”则表现在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上,对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了相应要求。(2)具体而言,应生产更多绿色、健康的食品;提供更多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2.核心要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示】发展为了人民,是对发展目的的回答。发展为了人民,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提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发展依靠人民,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发展依靠人民,是对发展动力的回答。发展依靠人民,就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提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对发展趋向的回答。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总结】发展为了人民,这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发展依靠人民,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突出了“发展目标”。【注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教材深度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是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凸显了发展“靠人民”的重要性;二是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明确了发展“为人民”、成果“归人民”的重要性;三是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发展理念的导向,规范了发展“靠人民”“为人民”、成果“归人民”的路径。例题老旧小区普遍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据此,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这一举措()①做到了发展依靠人民,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归宿③践行了协调发展理念,旨在加速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④践行了共享发展理念,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材料中的举措旨在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民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④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直接涉及“发展依靠人民”,①排除。材料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无直接关系,③排除。【答案】D议题2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的战略指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等等。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新发展理念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化拓展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究与分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探究问题: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理念?提示:第一,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动力。第二,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第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第四,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五,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课堂探究(1)时代需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2)人民需求: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地位: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1.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第一动力注重解决动力问题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探究与分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习近平指出,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教育的培养。教育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探究问题:(1)结合材料和你了解的具体事例,说明创新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2)结合自身发展,谈谈青年人如何成长为创新型人才。课堂探究提示:(1)第一段材料体现了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二段材料体现了人与创新的关系、教育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创新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可从创新对优化经济结构、增长发展动力、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等方面回答。(2)可从增强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注重实践,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树立崇高理想等方面进行回答。发展理念创新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原因: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第一动力。措施: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海探测量子通信载人航天【教材深一度】高度重视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历史经验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层面讲,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发展历程来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问题相当突出,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提示】实现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1)国家: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财政、税收、信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等等。)(2)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素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等。(3)劳动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等等。协调发展理念原因: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措施: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名词点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教材深一度】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的新特点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水平发展;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协调发展就是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探究与分享】20世纪90年代,某村凭借山里优质的石灰岩资源,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石矿被村民称作“钱袋子”。然而,“钱袋子”鼓起来的代价,是灰蒙蒙的天、浑浊的水、尘土飞扬的山。从2005年开始,村里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封山护水,把全村划分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田园观光区,陆续完成污水处理、垃圾清理、山塘水库修复、厂区拆迁、道路“三化”、河道整治等工程。如今,该村青山环绕,漫山翠竹,小溪潺潺,鸟语花香,实现了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转变,逐步形成了集旅游观光、河道漂流、户外拓展、果蔬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探究问题:(1)该村的可喜变化,受益于什么样的发展理念?(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课堂探究提示:(1)受益于该村坚持了绿色发展理念,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第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生态环境的状况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合理,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第二,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就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原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措施: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教材深一度】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的依据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世界发展趋势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我国发展现实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也产生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习近平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比喻,生动诠释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实践中对二者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发展理念开放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措施: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教材深一度】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更高层次的全面开放。其基本内涵是: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双向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开放,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共赢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包容开放,探索求同存异、包容共生的国际发展合作新途径。【相关链接】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共享发展理念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原因: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措施: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教材深一度】共享发展的地位、重要性和要求(1)地位。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发展价值取向,把握科学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发展理念。(2)重要性。只有推进共享发展,才能促进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引领时代发展。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