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8-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对禽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简洁的生物膜系统 B.属于最微小的生命系统层次C.含有的五碳糖与噬菌体的相同 D.含有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答案】D【解析】【详解】A、禽流感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没有生物膜系统,A错误;B、生命系统最微小的层次是细胞,禽流感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B错误;C、禽流感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中的五碳糖为核糖,噬菌体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C错误;D、禽流感病毒中的蛋白质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D正确。故选D。【点睛】一些常见种类的病毒(1)DNA病毒:T2噬菌体、T4噬菌体、流感病毒、天花病毒、乙肝病毒、花椰菜病毒、狂犬病毒等。(2)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车前草病毒(HRV)、艾滋病病毒(HIV)、SARS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禽流感病毒、H1N1病毒等。2.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和水绵在结构上有统一性,详细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分是前者有细胞壁,养分方式为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养分方式为异养型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答案】A【解析】【分析】1、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分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3、细胞分化的根本缘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如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DNA)等,A正确;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C、发菜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错误;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要留意以下几点: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分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不含有叶绿体。3、细胞分化前后,核遗传物质相同。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分子中碱基的排列依次都蕴含了遗传信息B.葡萄糖形成淀粉时会脱去水分子并合成ATP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无关【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两者都含有遗传信息;淀粉是植物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此外动物细胞膜上还含有胆固醇;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总是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详解】A、核酸包括DNA和RNA,RNA中的tRNA和rRNA不携带遗传信息,A错误;
B、葡萄糖形成淀粉时会脱去水分子并消耗ATP,B错误;
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并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有关,C正确;
D、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主要与氨基酸的R基团有关,D错误。
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驾驭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及其作用,能够依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分析其分子式中的R基团上有可能存在氨基或者羧基。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担当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B.在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就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表明蛋清中的蛋白质己变性C.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D.人体内的抗体都是蛋白质,可以帮助人体抵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环状八肽含有八个氨基酸,8个肽键,A项正确;B、盐析不会变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C、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项正确;D、人体内的抗体都是蛋白质,可以帮助人体抵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D项正确。故选B【点睛】5.CTX是从蝎子毒液中提取的一种多肽,能与某些种类肿瘤细胞表面特有的受体M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M-CTX)进入细胞。由此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CTX通过口服方式进入机体仍发挥作用 B.CTX在核糖体合成后干脆进入高尔基体C.M-CTX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肿瘤细胞 D.CTX可用于某些种类肿瘤的靶向治疗【答案】D【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须要线粒体供应能量。2、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胞吞或胞吐,依靠于细胞膜的流淌性,须要消耗能量,但不须要载体。【详解】A、CTX为多肽,口服后,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无法发挥作用,A错误;B、CTX为多肽,为毒液中的蛋白质,是一种分泌蛋白,因此在核糖体合成后会干脆进入内质网粗加工,再进入高尔基体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B错误;C、M-CTX为大分子,进入细胞方式为胞吞,不主动运输,C错误;D、CTX可与上述种类肿瘤细胞表面特有的受体结合,可以更好的识别肿瘤细胞,进而进行治疗,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运输等学问,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驾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识记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能结合题中信息精确推断各选项。6.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选择性是由其结构确定的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可经核孔向细胞核内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主动运输D.小分子物质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答案】C【解析】【分析】小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帮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到低浓度高浓度到低浓度低浓度到高浓度是否须要载体不须要须要须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举例O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红细胞汲取葡萄糖小肠汲取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详解】A、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须要与被运输的物质结合,载体蛋白的结构确定了其运输的选择性,A正确;
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是咋核糖体合成的,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催化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B正确;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属于帮助扩散,C错误;
D、小分子物质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如某些神经递质、性激素,D正确。
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驾驭细胞中常见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须要满意的特点,明确离子进出细胞正常是主动运输方式,而在神经调整过程中,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帮助扩散。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都须要经过转录,某些酶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B.酶活性受环境温度影响,所以酶制剂应保存于最适温度C.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会有相应的酶存在D.高温能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当比温水好【答案】A【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实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须要相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上升,酶的活性可以渐渐复原,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更,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都须要经过转录过程,RNA聚合酶启动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A正确;B、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保存酶须要在低温条件下保存,B错误;C、基因在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全部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遗传物质相同,但是并不是全部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酶,C错误;D、冷水条件下,酶的活性低,去污效果不明显,温度适当提高可以提高酶的活性,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学问的理解驾驭,难度适中。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生成少量ATPB.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其合成速率C.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由基质到类囊体薄膜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常伴随着ATP的水解【答案】D【解析】【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酵母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可以产生ATP,而其次阶段不能产生ATP,A错误;
B、ATP在细胞中的含量是很低的,但是转化特别快速,因此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与其合成速率基本相等,B错误;
C、叶绿体中ATP产生于类囊体薄膜,消耗于叶绿体基质,因此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由类囊体薄膜到基质,C错误;
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须要消耗能量,因此常伴随着ATP的水解,D正确。
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ATP的结构简式及其各个字母或符号的含义,明确正常机体内ATP的含量是很少的,但是转化特别快速,并能够依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分析A、C选项。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亲密相关 B.液泡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亲密相关C.蛋白质中肽键形成的场所在核糖体 D.确定动植物细胞分裂方向的是中心体【答案】D【解析】【分析】1、内质网是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内质网的功能是蛋白质的加工运输以及与脂质合成有关。2、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整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3、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4、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内质网的功能是蛋白质的加工运输以及与脂质合成有关。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与内质网亲密相关,A正确;B、液泡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整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液泡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亲密相关,B正确;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中,氨基酸每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一个肽键。因此蛋白质中肽键形成的场所在核糖体,C正确;D、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将分裂开的子染色体拉向两极,从而确定了细胞分裂的方向,而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内质网、液泡、核糖体的功能,识记中心体的分布和功能,相关学问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正确答题,所以要求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留意构建学问网络结构,坚固的驾驭基础学问。10.下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产生C0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②③将受到抑制C.①③④与①②过程相比,能够彻底分解有机物D.过程③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④须要水的参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会产生C0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有氧呼吸其次阶段会产生C02,其场所为线粒体基质,A错误。B、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过程②会受到抑制,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其次阶段,不受影响,B错误。C、①③④为有氧呼吸,①②为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属于彻底氧化分解,C正确。D、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其次阶段,须要水的参加,D错误。故选C【点睛】11.对绿色植物细胞中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觉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可推想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A.利用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C.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D.汲取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依据细胞器中各碱基含量可推知该细胞器中只含有RNA,不含DNA。能汲取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线粒体基质中含少量DNA和RNA,A项错误;mRNA与核糖体结合,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中翻译形成蛋白质,核糖体中含有RNA不含DNA,B项正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可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但中心体中不含DNA和RNA,故C项错误;汲取并转换光能来完成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叶绿体基质中含少量DNA和RNA,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部位、细胞器的主要功能,解题的突破口是依据题干中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推断出该细胞器为核糖体。12.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B.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C.将精原细胞中某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该细胞正常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D.给水稻供应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14【答案】C【解析】分析】1、用15N标记氨基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
2、用14CO2探究光合作用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3、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探讨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揭示呼吸作用的机理,例如,用18O标记的氧气(18O2),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18O→H2【详解】A、氧气参加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含有18O标记的水,若含有18O标记的水参加有氧呼吸其次阶段,则能生成18O的二氧化碳,A正确;
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只要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的时候利用放射性标记的甲硫氨酸,则就含有放射性,B正确;C、将精原细胞中某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当其进行DNA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只有一个精细胞含有15N标记,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1/4,C错误;D、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当其进行细胞呼吸时,放射性元素可转移到CO2故选C。13.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种子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休眠时>萌发时B.叶绿体中C3/C5:有光照时>暂停光照时C.人体细胞内O2/CO2:线粒体内>细胞质基质内D.细胞中RNA/核DNA:生长旺盛细胞>苍老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1、水对生命活动的影响:(1)对代谢的影响:自由水含量高--代谢强度强。(2)对抗性的影响:结合水含量高--抗寒、抗旱性强。2、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该过程中氧气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参加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二氧化碳从线粒体产生后进入细胞质基质。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首先导致光反应中[H]和ATP的含量变更,进而影响暗反应过程;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首先参加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首先导致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更,进而影响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含量变更;【详解】A、自由水所占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因此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A错误;B、暂停光照时,光反应停止,C5削减,C3增加,叶绿体中C3/C5的含量,有光照时<暂停光照时,B错误;C、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其中氧气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二氧化碳从线粒体进入细胞质基质,因此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C错误;C、生长旺盛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多,转录形成的RNA多。故细胞中RNA/核DNA,生长旺盛细胞>苍老细胞,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相关学问,对于细胞内水的作用及存在想形式、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理解应用,把握学问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学问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推断的实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4.酒精是生物试验室常用试剂,下列有关酒精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用无水乙醇分别绿叶中的色素B.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质量分数为8%的酒精进行水解C.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由灰绿色变为橙色【答案】C【解析】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试验中,无水乙醇用于提取绿叶中的色素,A项错误;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试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对细胞进行水解,B项错误;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过程中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C项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试验中,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络酸钾溶液遇酒精变成灰绿色,D项错误。15.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中A、B两点,酶的空间结构变更,活性明显降低直至失活B.图2中A点植物叶肉细胞内不发生光合作用C.图3中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缘由是不一样的D.图4中b+c为一个细胞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图1中低温不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变更,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A项错误;B、图2中A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B项错误;C、图3中BC段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是由于气孔关闭,DE段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是由于光照、温度的降低,C项正确;D、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分裂完成起先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结束,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D项错误。故选C【点睛】1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的方向与细胞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有亲密的关系B.细胞主要是功能发生特化,结构与分化前相比变更不大C.不仅增加了细胞数目,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细胞种类D.细胞分化前后,细胞中的DNA、RNA、蛋白质种类都发生变更【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分化相关学问点:(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行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特地化。【详解】A、细胞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的方向与细胞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有亲密的关系,A正确;B、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都发生变更,如分化为内分泌细胞则高尔基体的量会明显增多,B错误;C、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并没有增加细胞的数量,C错误;D、细胞分化前后,细胞中的DNA没有变更,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内RNA、蛋白质种类都发生变更,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驾驭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7.图甲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更的相关曲线,图乙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更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更B.若图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更的部分曲线,则n=1C.若图甲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更的部分曲线,则n=1D.图乙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更发生在图甲中的b点时【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图表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更的相关曲线,含量由2n变成n;乙图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详解】A、图甲过程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染色体数目的变更,但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为0或4n,图甲无法表示,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可以有1或2个DNA分子,因此n为1,B正确;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体组数加倍,从2个染色体组变为4个,则染色体组n为2,且图甲不能表示,C错误;D、图乙过程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更,则图乙相应变更不对应图甲中b时期,D错误。故选B。18.一科研单位探讨发觉某真核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相关生理和生化反应过程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c是基因,是指导rRNA合成的干脆模板,须要RNA聚合酶参加催化B.结构a是核糖体,物质b是mRNA,过程①是转录过程C.过程②在形成细胞中的某种结构,这种结构无生物膜D.假如细胞中r-蛋白含量增多,r-蛋白就与b结合,阻碍b与a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A、C是基因,是转录为rRNA的干脆模板,转录过程中须要RNA聚合酶参加催化,A正确。B、看图可知:结构a是核糖体,物质b是mRNA,过程①是翻译产生r-蛋白过程,B错误。C、过程②是r-蛋白和转录来的rRNA组装成核糖体的过程,核糖体无膜,C正确;D、假如细胞中r-蛋白含量增多,r-蛋白可与b结合,这样阻碍b与a结合,影响翻译过程,D正确故选B。19.下列有关遗传学的经典试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萨顿以蝗虫细胞为试验材料,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白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C.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试验证明白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试验中,用32P标记的试验组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大误差【答案】C【解析】【详解】萨顿以蝗虫细胞为试验材料,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白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试验证明白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转化为S型,C错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试验中,用32P标记的试验组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进入上清液,上清液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用32P标记的试验组保温时间过短,会导致部分亲代噬菌体未侵染大肠杆菌,而出现上清液中含有少量放射性,D正确。【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的误差分析(1)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①培育时间短⇒部分噬菌体还未吸附、侵染至大肠杆菌细胞⇒离心后未吸附至大肠杆菌细胞的噬菌体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②培育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繁殖⇒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噬菌体将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2)搅拌后离心,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细胞分别①搅拌不充分⇒留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随大肠杆菌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放射性较高。②搅拌过于猛烈⇒大肠杆菌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其中的噬菌体⇒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20.下列与遗传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只有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C.病毒的RNA都能干脆复制,因此可作为病毒的遗传物质D.若DNA中腺嘌呤的比例为X,则腺嘌呤在每一条链中的比例都为X【答案】B【解析】【详解】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所以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不肯定都是脱氧核苷酸,A项错误;B、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所以只有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B项正确;C、病毒的RNA不肯定都能干脆复制,例如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RNA不能干脆复制,C项错误;D、若DNA中腺嘌呤的比例为X,则理论上腺嘌呤在每一条链中的比例为0~2X,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相关学问。解题的关键是要将课本上有关遗传物质的相关学问进行归纳综合,然后依据题目要求对各选项进行分析推断。21.若“P→Q”表示由P肯定能推理得出Q,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是()A.P表示遵循基因的分别定律,Q表示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P表示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Q表示该生物性状发生了变更C.P表示某生物为单倍体,Q表示该生物体细胞中含1个染色体组D.P表示父亲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Q表示女儿患有该病【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限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别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确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别,确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其实质是:(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别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别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F1代能表现出的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F1代不能表现出的性状。【详解】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因此遵循分别定律,不肯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缘由,基因突变不肯定会变更生物的性状,B错误;C、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因此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肯定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肯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D、父亲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其致病基因肯定传给女儿,所以女儿肯定患有该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实力和推断实力,运用所学学问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22.如图为某动物睾丸中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和④ B.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③细胞的子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D.④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别【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详解】A、依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③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②、④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A正确;
B、图中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而④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
C、③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C错误;
D、④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若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分别的两条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驾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相关的物质变更特点,能够依据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行为等特点推断四个数字所代表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23.下列有关双链DNA及其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B.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C.某一段若含有60个腺嘌呤,就肯定会同时含有60个胞嘧啶D.DNA分子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中碱基序列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回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测;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详解】A、DNA中的大多数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只有两个脱氧核糖只与一个磷酸相连,A错误;
B、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的缘由有: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基本骨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等,B正确;
C、数量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假如某一段若含有60个腺嘌呤,就肯定会同时含有60个胸腺嘧啶,而胞嘧啶的数量无法推断,C错误;
D、DNA分子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中碱基序列互补,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驾驭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的过程和特点,能够依据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图推断每一个脱氧核苷酸上连接的磷酸数量或每一个磷酸上连接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24.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育基中培育,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状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其次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答案】B【解析】【分析】1、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育基中培育.假如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再分裂一次,DNA分子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中一个是N14-N14,一个是N15-N14,两个DNA分子进入两个细胞中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1。2、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育基中培育.假如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都含有15N。【详解】A、依据题意,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全部的染色体中DNA都有一条链被标记,其次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中一半有标记或全部有标记,A错误;B、若进行减数分裂,DNA完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有标记,所以子细胞中全有标记,B正确;C、精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其次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一条链含有标记,其它的链中都是未被标记的链,所以含14N的染色单体共16条,C错误;D、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减Ⅰ中期含有14N的染色单体是16条,D错误。【点睛】推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的方法(1)结合染色体个数和同源染色体行为进行推断(2)结合染色体的行为与形态进行推断25.下列关于变异、进化相关学问的叙述,不正确是A.生物的变异不肯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变更和生物进化B.一般状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的是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D.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仍能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料【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详解】生物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重组是指限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单纯的基因重组不会变更基因频率,因此也不会导致生物进化,A正确;一般状况下,花药内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B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认为,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都可以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某一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但是整个种群的基因突变频率并不低,且基因突变能形成新基因,因此其可以为生物进化供应了丰富的原材料,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实质,明确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都可以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26.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变更B.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记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A错误;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记,B错误;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C正确;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故选C点睛】27.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假如个体6与患有该遗传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A.1/8 B.1/6 C.1/3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3号、4号正常,其女儿5号患病,可推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个体6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患有该遗传病的女性为隐性纯合子,二者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2)=1/3,则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1/3)×(1/2)=1/3,选C。【点睛】28.红绿色盲、白化病、多指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人类常见的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指的发病率男性髙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多指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发病率与性别无关,A项错误;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B项正确;C、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项错误;D、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隔代出现,D项错误,故选B【点睛】29.如图所示,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①和⑦过程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育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为杂交育种,①⑦为多倍体育种,①③⑥为单倍体,①④⑤为诱变育种。明确学问点,梳理相关的基础学问,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详细提示综合作答。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育、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削减,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A、①→②过程简便,但要获得纯合体须要连续自交,所以培育周期长,A正确;
B、①是有性生殖,进行减数分裂;⑦的变异发生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错误;
C、③过程是获得单倍体,所以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育,C正确;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故选B。30.某种家兔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限制,依据下列杂交试验所作的推断,正确的是()组别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试验动物1白色(1只)×黑色(1只)生育3只黑色个体,2只白色个体2黑色(1只)×黑色(1只)生育1只黑色个体3白色(1只)×白色(1只)生育了4只白色个体A.第1组的两个亲本中有一只是杂合子 B.第2组的两个亲本都是纯合子C.第3组的两个亲本有一只是纯合子 D.综合3组试验可判定白色为显性性状【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分析表格中的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三组杂交组合都无法推断显隐性,但第1组属于测交类型,两个亲本一只是杂合子,一只是纯合子。故选A【点睛】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推断:(1)亲代两特性状,子代一特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特性状,子代两特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干脆确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31.已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在35℃和45℃两个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了7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均加入4mL淀粉溶液(淀粉的初始含量为y0g(1)反应3min后快速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该同学认为反应时间过长或加入的淀粉量少都可能导致试验失败,其依据是酶的催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实线部分表示在温度为______条件下测定的结果;使α-淀粉酶完全失活的pH范围为_______;图中a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该同学在某pH条件下测定淀粉的剩余量为y1g,则用淀粉的消耗速率表示该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g·min-1【答案】(1).使酶瞬间失活,以限制反应时间(2).高效性(3).45℃(4).pH≦l或pH≧13(5).温度(6).(y0-y1)/3【解析】【分析】【详解】(1)反应3min时,快速在每支试管中同时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目的是使酶瞬间失活,以限制反应时间,因为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反应时间过长或加入的淀粉量少都可能导致试验失败.(2)已知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45℃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高于35℃,相同PH值条件下,45℃比35℃淀粉剩余量少,故实线部分表示在温度为45℃条件下测定的结果;过酸、过碱使酶变性失活,分析曲线图可知,使a﹣淀粉酶完全失活的pH范围为PH≤1或PH≥13,图中a点淀粉剩余量最少,此时的PH值为a﹣淀粉酶的最适PH值.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3)若该同学在某pH条件下测定淀粉的剩余量为y1g,则用淀粉的消耗速率表示该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为(y0﹣y1)÷3g/min.【点睛】32.将长势相像的甲、乙两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同样大小密闭的透亮容器内,赐予肯定强度的光照、相宜的温度等条件,培育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CO2浓度的变更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A点相比,B点时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更是___,装置内CO2浓度的下降速率渐渐减慢,其缘由主要是_________。(2)若将甲、乙两植物放在同一容器中,培育条件相同,生长较好的是_______,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初始时间,若向容器中注入足量相宜浓度的NaHCO3溶液,发觉甲乙植物的光合速率均不变,此时要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实行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削减(2).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且二者差值在减小(3).乙(4).乙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5).适当增加光照强度【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两种植物所在容器内的氧气含量都不断的削减,最终趋于平衡,平衡点以前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下降说明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大于呼吸速率,平衡点以后二氧化碳浓度不变,说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乙植物所在容器内二氧化碳下降的更快,说明其光合速率大于甲的光合速率。【详解】(1)与A点相比,B点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削减速率降低,因此二氧化碳固定产生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削减;容器内二氧化碳的削减说明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B点二氧化碳降低变慢,说明两者的差值在减小。(2)据图分析可知,乙植物利用二氧化碳的速率更快,且能够利用降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若将甲、乙两植物放在同一容器中,培育条件相同,生长较好的是乙。(3)在初始时间,若向容器中注入足量相宜浓度的NaHCO3溶液,发觉甲乙植物的光合速率均不变,说明限制光合速率的不是二氧化碳浓度,且该试验的温度是最相宜的,因此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当是光照强度,因此应当实行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的措施。【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明确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削减代表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二氧化碳浓度不变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33.如图所示,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更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DE段形成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的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肯德基店铺的市场调研报告(3篇)
- 职业道德的演讲稿6篇
- 森林防火演讲稿
- 小学生关于交通安全的演讲稿(35篇)
- 酒店市场调研报告
- 死因赠与合同范本
- 2023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烃的含氧衍生物夯基础
- 2023年宿州砀山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
- 农民工创业合同范本
- 2023年国家电投所属国核铀业招聘考试真题
- 安徽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 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ppt
-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 柴油机的振动与平衡-文档资料
-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二级区划成果表
- 纯燃高炉煤气锅炉吸热特点及运行
- 酒驾私了协议书——范本
- 森林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304不锈钢冷轧剥片缺陷分析及控制
- 立体停车库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