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C/32/wKhkGWb7D8yAW96LAAIRamEzgMs583.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C/32/wKhkGWb7D8yAW96LAAIRamEzgMs5832.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C/32/wKhkGWb7D8yAW96LAAIRamEzgMs5833.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C/32/wKhkGWb7D8yAW96LAAIRamEzgMs5834.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C/32/wKhkGWb7D8yAW96LAAIRamEzgMs58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第1课时
八.年级物理一学科导学案主备:XXX审核:XXX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
课题:第一节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
【自学指导】
1.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
到了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一
受力物体是。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
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
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o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
1.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
又多
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
1
2
3
1
【体会】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我的体验:力(force)是。
3.思考:力(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4.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都离不开力。在物理
学中,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两个物体是否有相互作用,要从力的作
用效果来考虑。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另一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只
要有一个效果出现,就表明两个物体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对于任何一个力,它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没
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发生力的作用时,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同时受到了力的作
用,即甲对乙有力的作用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
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3)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体间直接接触,并且发生相互作
用而产生的力,如拉力、推力、压力等;另一类是物体间不用直接接触也会产生的
力,如重力等。因此,物体之间无论接触与否均可能有力的作用。
6.力的三要素
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7.力的示意图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只需要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不画大小,表示物体在这个
方向上受到了力。
二、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探究力的三要素
例如:“开门”或“关门”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
①保持推力大小和方向不变,离门轴较远和较近时比较推力的效果如何?
小组讨论回答。
②保持推力和作用点不变,方向不同时推门效果如何?
小组讨论回答»
③保持方向和作用点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推门效果如何?
小组讨论回答O
学生动手分组实验扳手拧螺母
器材:扳手,螺母
步骤:①»
②。
③o
实验结论:力的三要素:影响
三、答疑解惑
1.思考:力(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举例说明
①。
②o
2.思考理解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小组讨论?
3.如图所示,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50N的拉力,画出木箱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课堂测评】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二是力的作用是——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
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
物体是;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
力物体是。
3.用扳手拧螺母时,手握扳手的末端比较容易拧紧螺母,这说明了一
能够影响。
4.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
B.小孩从直滑梯上匀速滑下
C.从枪膛射出来的子弹在空中飞行
D.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6.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7.请大家回忆“神舟十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
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8.一个物体收到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向右上方的拉力,大
小为300N,画出力的示意图。
9.如图所示,悬挂在绳上的小球受到的拉力是3N,画出小球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教学反思】
总第2课时
八.年级物理一学科导学案主备:XXX审核:XXX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
课题:第二节弹力
【学习目标】
L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2.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自学指导】
1.为了准确地知道力的大小,要对力进行测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利用力产生的一
的大小来测量力。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简称。用符号―
表示。
2.测量_______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
部分是,它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
3.如图所示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牛,它的测量范围是牛,用这个弹簧
秤不能测量超过牛的力。图中弹簧秤对物体A的拉力为牛。
4.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了;用手
压馒头,馒头变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o
5.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o物
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
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o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_____,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7.天平、弹簧测力计、杆秤、磅秤中属于测力计的是。
8.弹簧测力计在未使用时,指针应与对齐,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允许
,测量后应观察。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阅读课文有关弹簧
测力计的内容请回答:
(1)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只有一根弹簧能否测出手拉力大小的确切值?想一想,要测出力的大小还需要什
么?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什么?若指针不是指在零位置怎么办?
(3)在称量时应注意什么?
①所测的力能否超过它的量程?为什么?
②称量时,若弹簧秤与外壳发生摩擦,对称量结果有无影响?应该怎么办?
③若所使用的弹簧秤的弹簧不能自由伸缩了,还能用它继续称量吗?为什么?
二、合作探究
(一)形变、弹力
小组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
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物体
发生______________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
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塑性形变。
注意:压力、支持力、拉力实质就是弹力。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2.观察
(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
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在弹性范围内,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
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o)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三)、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组成。弹簧测力
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是,分度值是。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IN、2N、5N的大小。
4.用小纸条拉弹簧测力计,一直到小纸条拉断为止,注意拉断瞬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用圆珠笔中的弹簧制作一个测力计,还需要什么材料?写出制作方法。
【课堂测评】
1.测量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
核心部分是,它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
2.在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o
3.弹簧不挂物体时长为0.1m,受10N的拉力时长为0.15m,这时没有超过它的量程,如
果受6N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为cm,这时弹簧的长度为c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
B.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弹力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
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物体的形变与力的关系
5.下述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1N的是()
A.蚂蚁的拉力B.一般人的拉力
C.马的拉力D.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6.有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它的测量范围
B.应先估计被测力的大小,然后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C.测量时要防止弹簧与外壳碰撞
D.必须在竖直方向上使用弹簧测力计
7.测一个约6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最恰当的是()
A.10N,0.2NB.5N,0.1NC.15N,0.5ND.上述三个都可以
8.图中一对6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则测力计的示数()
A.6NB.12N
c.OND.无法确定。
9.我们己经知道: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那么弹簧的伸长跟受到
的拉力
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下表是是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
钩码重(N)02468112
0
弹簧长度3.4.5.6.7.911.5
(cm)55555
试分析:
(1)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有什么定量关系。
(2)计算在此弹簧下每增加1N的力,弹簧应伸长多少?
(3)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多少?
【教学反思】
总第3课时
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主备:XXX审核:XXX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
课题:第三节重力教师随笔
【学习目标】
1.明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2.确认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为g。会用公式G=侬进行计算。
【自学指导】
1.小华通过学习得到以下结论,你能帮他填写完整吗?
(1)由于地球的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面上一切物体都受
到,重力的施力物是,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力
的方向是»
(2)在细线下系一重锤就做成一个重垂线,用它可以检查
建筑物的墙、门、窗是否,
它利用了的性质。
2.若把重垂线的上端系在垂直的木架上的。点,如图1所示,
就成了一个水平器,当重垂线与水平器上的刻线—时,
它所在的平面就是水平的。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
1.重力和它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重力是一种力,因此,重力的单位是N,测量重力大小的工具
是弹簧测力计。那么怎样求物体所受的重力?根据是什么?g=9.8N/kg的物
理意义是什么?G=mg这一公式又是如何得到的?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回答
以上问题。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应注意的是,不能把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
下。这是因为两者的含义不同。如果两个方向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
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可见,说垂直时必须交待跟谁垂直。相对于不同方向(或
表面)的垂直方向不同。就是说垂直方向不是惟一的,如图所示的①、②、
③三个方向都是垂直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向下)。而竖直方向是指重垂线所
示的方向,它总是跟水平面相垂直,是惟一的。图2中,只有①所示的方向
是竖直方向,其余皆不是。由上述可知,竖直方向是垂直方向的一个特例。
举例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重力的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规则、均匀物体的重心
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在作力的图示或画力的示意图时,重力的作用点必须画
在重心上,不可移动。
2.重力跟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重力与质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弄清它们的区别,将有助于对重力
与质量的理解,避免两者相混淆。见下表所示。
项目质量重力
符号mG
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
物体的一种属性到的力
区方向无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同一物体在任何地方质量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高
不变度或不同地点,所受重力不
别m=PV同G=mg
单位KgN
测量工天平弹簧测力计
JI.
联系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即6=侬
二、合作探究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究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1盒(每只钩码质量为50g)。
探究过程:按照如图3所示那样,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分别测出
它们受到的重力,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计算出每次重力与质量的比
值。
0g0.050.100.150.200.250.30
重力'N
楚与朝的比值
手N里
图
提出问题:
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一
其比值是一个定值,约等于N/kg
②根据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搬起你的课桌比搬起你坐的板凳更费力?
探究结。
三、答疑解惑
1.如上图所示的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哪些物理知识?
第1题第2期
2.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的示意图,试说明
检查所根据的道理是。
【课堂测评】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
2.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的重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的性质,
重锤受到力和力的作用。
3.物体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在公式G=mg中,G的单位是,m的单位是,g的单位
是。
4.一质量为4kg的物体,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方向为»
(g=10N/kg)
5.下列关于重力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撑面
B.重力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
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D.空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
6.下列物体中物重接近1N的是()
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桌C.一枚大头针D.一块砖
7.当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转动时,杨利伟若进行一些科学实验,下面一
些仪器中:①弹簧测力计②刻度尺③秒表④重垂线,能完全正常使用的一组
是()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
8.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作用B.受到重力作用
C.只受脚的作用力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9.下面哪一种动物的体重最接近150N()
A•一只麻雀B.一只大公鸡C.一只山羊D.一头大黄牛
10.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汽车沿斜坡下行时,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
C.成熟的果实落到地面上,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11.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流动B.物体没有质量
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12.用力的示意图示表示下图中所示物体受到的重力。(物重均为10N)
13.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
(1)一位质量是8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多少?重多少?
(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谈一谈,在月球上会发生哪些与地球上不同的现象?
为什么?
【教学反思】
总第4课时
八.年级物理一学科导学案主备:XXX审核:XXX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
Wl:WKi~~运动和力p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师
随
【学习目标】笔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
【自学指导】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或,这
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_____«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
3.物体从变为运动或从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或发生变化,
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4.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的缘故。
5.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
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______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而造成的。
6.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惯性。(没有/仍具有)
7.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的基础上的,经过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
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突然小球向前运动,
这时列车是在__________行驶。(填“加速"或“减速”)
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
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
不改变
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
作用
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1).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
1.阅读课本,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
下来的原因是»
2.阅读课本,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
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课本上的实验叫“伽利略斜面小车
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让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
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平面上最终停下的位置。
LPPJ1P
毛巾表面木板表面玻璃表面
小组讨论
在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填“大”、“较大”或“小”)
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
木板
玻璃
分析上表得出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的越
。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
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
上述实验证明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国物理学家_______总结了前人
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一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
1.该定律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车之所以
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所以才会慢慢停下来,当给车施加的牵
引力并不是维持车的运动,而是去克服受到的阻力,这样才能使车不停地运动,如果牵
引力变大,大于阻力,那么车就会加速运动,从而改变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说明了这
个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其它物体
对它施加作用了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推理的方法而概括出来的规
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它不能用实验验证,因
为任何物体都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但是它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二、合作探究
L阅读课本,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
物体的特性叫.做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叫惯
性定律。都有惯性。
2.阅读课本上的“想想做做”部分,猜想一下发生的现象是。
然后自己找一块橡皮,放在一张纸条上,快速把纸条抽出,看一下有什么现象?
3.阅读课本,了解一下日常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学会解释现象的方法,然后合上课本,自
己试着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一下,最后再考虑一下下面的问题:
(1)当汽车开动时,站在车上的人为什么向后仰?
(2)解释一下课本图中锤头为什么能紧套在锤柄上?
4.阅读课本的“想想议议”部分,想一想跳起后你会落在哪里,为什么?
三、答疑解惑
1.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A.突然停止B.慢慢停下来C.做匀速直线运动D.加速运动
方法总结: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
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甲同学说:“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着的物体才有惯性。”乙同学说:“物体没有
力作用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没有惯性,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
惯性。”这两位同学的法对吗?为什么?
【课堂测评】
1.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
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越小,
它运动的距离越,它的速度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
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
毛巾表面木板表面玻璃表面
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
B.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C.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4.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B.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
C.慢慢停下来D.立即停下来
5.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
()
A.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C.下落D.无法判断
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若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率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7.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同学们奋勇拼搏.下列情景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C.投掷铅球,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D.跳高运动员跳过杆后从最高点落向软垫
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不受外力时才
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9.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
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I----------1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匕
c.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教学反思】
总第5课时
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主备:XXX审核:XXX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
教师随
第二节二力平衡
课题:笔
【学习目标】
i.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3.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自学指导】
1.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和。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3.静止在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它受到的和是一对平衡力。
【学习过程】
三、学生自学
1.阅读课本,小组讨论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或。物体处于平衡状
态时,尽管受到力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所.以相当于不
受力,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
四、合作研究
1.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
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
么关系?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
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二力平衡的四个
条件:、、、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
是二力平衡。
静止悬挂的电灯。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匀速运动的拖车。
五、答疑解惑
1.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X1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
力
大小是N,若吊车改为2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
力
大小是N,若吊车改为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
力是________N。
方法总结:因为重物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物处于_______状态,那么重物
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它们的大小相等,所
以钢索对重物的
拉力是N。
解这类题,首先要看一下物体处于什么运动状态,从而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如
果是,则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出力的大小.甚至可以判断出物体受到哪些力
的作用。
2.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区别
①相同
点O
②异同
点o
典型例题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
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思路引导:
A: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
两个力不是作用在_______上,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
两个力
大小,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
C: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
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它们_____平衡力。
D: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这两个
力大小,方向,作用在_________上,所以它们_____平衡力。
【课堂测评】
1.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放在桌面上书
B.空中飞行的小鸟
C.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体
D.正在起步的汽车
E.悬吊着的电灯
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G.匀速上升的电梯
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
J.树上的苹果
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
2.一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则物体受的重
力为牛;当手提弹簧测力计在匀速上升的电梯间内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4牛,当手提弹簧测力计在匀速下降的电梯间内时;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4牛。(后两个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保持静止,下面各对力为平衡力的是
()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B.文具盒受到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C.文具盒受到的支持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
D.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4.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
()
A.物体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保持不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教学反思】
总第6课时
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主备:XXX审核:XXX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
教师随笔
课题:第三节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自学指导】
1.滑动摩擦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时产生的摩擦。滑
动摩擦中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一是两个物体要;二是两个物体表
面要(填粗糙或光滑);三是一个物体要在另一个物体上o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有关。
4.压力一定,接触面越,摩擦力越,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摩擦力越。
5.举出三个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_
举出生活中摩擦力有害的例子:
6.增大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
阅读课本,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下面的两个活动:
1.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
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2.用力把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
来),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结论: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条件是:、o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
补充:
生活中的摩擦分三种: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课本上我们所学习
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它只有在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
另外生活中还有一种摩擦力,一个物体有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的趋势(即要
发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这种摩擦叫做静摩擦。例如:当我们去推地面上
的一个箱子时,箱子没有被推动,这是因为静摩擦力的大小与迫使两物体产生相
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相等,箱子保持原来的静止。逐渐增大对箱子的推力,箱
子可能仍然不动,说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我们一般
根据平衡的知识推断出静摩擦力的大小。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这种摩擦力叫做
滚动摩擦力。这种摩擦从本质上讲也属于静摩擦。
对抗:
1.一个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
一摩擦力(填“滑动”、“静”或“滚动”),它的方向向
("左”或”右”)
2.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王明同学在爬杆的过程中,手紧紧地握住杆向上
爬,则他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是摩擦力(填“滑动”或“静”),方向向
当他抱住杆滑下时,他的身体受到的是摩擦力,方向向
二、合作研究
归纳学生的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等有关。
设计实验:根据学生的猜想,让学生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
的正误。
进行实验:让学生用设计的实验去进行验证猜想,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怎样测量摩擦力?
拉动木块时,木块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弹簧秤的指针不动,这时拉力等
于摩擦力。
实验条件
实验情况测力计示数F/N
压力情况接触情况
甲一个木块光滑木板
乙一个木块粗糙木板
丙一个木块桌面
一个木块
T桌面
一个重:物
分析与论证:让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归纳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
大小和接触面的有关。同一接触面时,越大,摩擦力越大;在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摩擦力越大。
小组合作讨论
我们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试判断一下下面几个示例中是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的:
A.乒乓球拍上的胶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足球鞋上的鞋钉:________________O
C.水泥路上的刻痕:.__O
D.用力刹车,使车快速停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雪橇的底部要做得光滑一些:
根据以上事例总结出改变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
三、答疑解惑
1.摩擦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或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有益摩擦,有时需要减小有害
摩擦,下列叙述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螺丝刀的手柄上刻有一些凹槽B.旱冰场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
C.自行车的转动部位要经常加一些润滑油D.行礼包的包底上装有四个小轮
思路引导:旱冰场的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这是减小接触面的,从
而摩擦,这样可以滑得更顺畅.自行车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是使部件之
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它们互不接触,从而摩擦;行礼包的底部装上四个小
轮,是变滑动为滚动,从而摩擦.螺丝刀的手柄上刻有一些凹槽,是为了
增大接触面的,从而摩擦。
【课堂测评】
1.矿泉水瓶盖都制成有凹凸不平的条纹,这是为了(选填“增大”
或“减小”)摩擦,方便打开。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减小接触面;
用来代替;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
3.滚木头比拖木头省力,这是因为用来代替,
以减小摩擦,自行车刹车时,手握刹车把越紧,车轮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这
是利用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埼送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亚洲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公共设施清洁与保养合同
- 2025年仓储场地租用策划合同样本
- 2025年海洋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独家代理授权合同文件
- 2025年企业复印纸张采购合同范文
- 2025年合同争议上诉状
- 2025年个体挖掘机租赁合同格式
- 2025年光纤系统维护劳务分包协议
- 2025年企业租车合作协议样本
- 2024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修订思路和主要变化
- 2024-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11月联考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共9套-完整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数 学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混合运算100题
- 2024年银行考试-农村信用社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9套)
-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学会尊重-课件(54张课件)
- 5.5.1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
- 中国智慧物流发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