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统计分析教学教程_第1页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统计分析教学教程_第2页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统计分析教学教程_第3页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统计分析教学教程_第4页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统计分析教学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环境统计——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统计分析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统计分析确认和分析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路和统计方法。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统计分析第一节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定量表述和分析环境影响第二节环境保护活动的产业关联分析——从产业角度确定环境保护活动的规模,分析其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第三节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结构分解分析——分析各要素变化对排放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程度第一节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一、确定环境影响的方法二、环境问题影响的估价方法一、确定环境影响的方法环境影响:指对于环境要素的过度利用及其所引发的各种问题。环境影响产生的逻辑顺序: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污染物排放环境要素数量和质量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影响确定环境影响的步骤通过实物传播模型估计出污染物排放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运用剂量-反应函数法建立污染物浓度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运用估价技术对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进行估计。环境问题影响确定流程图剂量-反应函数确定周围环境污染物浓度与所导致的环境影响后果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该函数把污染物浓度看作是“剂量”即原因,把产生的环境影响看作是“反应”即后果,用以测度曝露在污染物下与产生的影响之间的关系。目的:通过在因果之间建立数学关系,确定一定数量的污染物是否会对生产、资本、生态和人类健康等产生影响以及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剂量-反应函数的形式线性的、非线性的有阈值、无阈值等等示例Ostro1994年雅加达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环境问题影响的估价方法两类方法:1.利用市场的估价方法2.基于主观判断的估价方法1.利用市场的估价方法市场价格定价法内涵定价法旅行费用法市场价格定价法用于那些能与市场上的某种商品直接联系起来的环境影响的估价。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维持成本规避成本内涵定价法基本思想:商品的市场价值来源于它的一系列可以分别确认的特性,通过分析可以得到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就可以得出每一个因素所对应的价值。内涵定价法就是通过把环境影响的因素从其他的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分离出来,以确定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影响。案例1989年d’Arge和Shogren爱荷华州阿考伯基湖区的水质阿考伯基湖由东、西两个湖组成,东阿考伯基湖的水质受到污染,西阿考伯基湖的水质未受到污染,除此之外两湖其他自然特征都非常相似。d’Arge和Shogren利用两湖沿岸房屋的价格差异对两湖的价值差异进行了评估。旅行费用法适用于估计自然风景等所遭受的环境污染影响。通过游客为了去风景点、野外所付出的实际支出(现金和时间)以及其他社会经济资料来估算自然风景的货币价值,比较污染前后所估价值的差异就是环境污染影响的价值。2.基于主观判断的估价方法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条件定价法条件定价法向被调查者提供一个与所研究污染相关的假设场景,让被调查者说出愿意为这些货物和服务承担的支出,即所谓支付意愿;或者让被调查者说出给予多少补偿他们才愿意失去这些货物和服务,即所谓接受补偿意愿。支付意愿和接受补偿意愿即为那些环境要素也即是环境影响的最低价值。条件定价法结果偏差的原因曲解和拒绝支付设计影响表述和信息影响次序影响结构影响顺从偏差案例:北京居民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之支付意愿设计抽样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居民环境意识居民对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被调查者的社会经济情况实施调查结果分析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统计分析第一节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第二节环境保护活动的产业关联分析第三节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结构分解分析第二节

环境保护活动的产业关联分析环境保护活动已经成为经济系统中的一类重要产业。将环境保护活动作为一类具有特定目的的产业活动,分析其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程度。分析工具——环保投入产出表第二节

环境保护活动的产业关联分析一、环保产业的定义二、环保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框架和关联关系三、环保投入产出表的应用分析一、环保产业的定义环境产业,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各种经济活动的集合。环保产业的范围;环保活动发生的方式;环保关联产业。环保产业的范围环保产业的范围: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环保产业包括与污染物防治、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有关的全部产业活动;狭义的环保产业则一般不包括资源管理活动,甚至可以仅仅定义为污染物防治活动。环保活动发生的方式外部环保活动由专门的经济单位完成主要生产活动或次要生产活动可以识别投入和产出内部环保活动辅助生产活动不能单独识别投入和产出环保关联产业其产出本身不体现对环境的直接保护,但却唯一地(或主要)用于那些直接环境保护活动清洁产品和清洁技术的生产:本身不是为环保而生产、但却在客观上具有保护环境之功效二、环保投入产出表的

基本框架和关联关系编制环保投入产出表,就是要按照环境保护这一主题,以一般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传统的产业分类予以改造,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流量从一般的经济流量中分离出来,独立列示环保产业。目的:专门核算环保产业规模、反映环保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环境保护投入产出表

产出表产出表各行按环保产品和其他产品列示,其中包括环保服务、环保关联产品、清洁产品以及其他产品,环保服务由外部环保服务和外部化的内部环保服务组成。从行向上,可以显示环保产品的总量及其使用方向。投入表投入表各列按环保产业和其他产业列示。与环保产品对应,国内产业生产要区分环保服务产业、环保关联产业、清洁产品产业和其他产业。最终消费按照环保产品消费和非环保产品消费而显示。资本形成按照环保产业和其他产业分别显示。三、

环保投入产出表的应用分析环保投入产出表继承了一般投入产出表的功能,可以系统表现环境保护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可进一步反映环保活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过计算各种系数,可以把这些关联抽象化。环保产品的分配系数;环保活动中的消耗系数;各部门对环保部门的分配系数;部门对环保部门的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以各系数为依据,结合环境控制目标,可进一步建立有关的环保分析模型。通过对环保活动之产品去向和投入来源的详细描述,可以为核算当期环保支出、当期实际环境成本创造条件,提供基础数据。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统计分析第一节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第二节环境保护活动的产业关联分析第三节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结构分解分析第三节

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结构分解分析一、结构分解分析模型二、工业排放总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三、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多部门影响因素分析一、结构分解分析模型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简称SDA模型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功能:对研究目标的变化(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或者差异(同一时间不同地区)进行因素分解,计算各个影响因素变动或差异对研究目标变化的贡献值和贡献率。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表相结合,研究经济总量与结构变动对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的影响应用1992、199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研究各种经济技术因素对排放量的影响程度,确认哪些因素的变化有消极的影响(使排放量增加)哪些因素的变化有积极的影响(使排放量得以削减)1.影响因素的选择2.分解公式的推导3.多部门废弃物/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分解公式1.影响因素的选择排放量直接取决于两个因素:生产规模——总产出最终需求总量:反映经济规模(GDP)最终需求构成:反映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占GDP的比例最终需求支出结构:反映为满足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需要购买哪些货物和服务中间投入结构:由生产技术状况决定单位生产规模排放量——排放系数:反映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强度,取决于部门技术特征和治理水平排放强度变化和生产技术变化主要反映技术因素的改变;最终需求支出结构变化和最终需求构成变化主要反映经济结构的变动;经济规模变化说明经济总量的变动。2.分解公式的推导影响因素变化贡献值的计算公式所有因素变化贡献值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都是一个m×1的列向量。向量的第i行数值表示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该影响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第i类废弃物/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3.多部门废弃物/污染物

排放量变化的分解公式多部门分解与生产系统排放总量分解相同之处原理相同公式形式一致不同之处废弃物/污染物的数量排放系数矩阵的形式和涵义贡献值计算结果的形式和涵义废弃物/污染物的数量生产系统排放总量的分解可以针对多种废弃物/污染物同时进行多部门排放量分解一般按废弃物/污染物种类分别进行排放系数矩阵的形式和涵义多部门分解所使用的排放系数矩阵是一个n×n阶对角阵对角线上元素为第j部门对某类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系数贡献值计算结果的形式和涵义不同多部门分解的所有因素变化贡献值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都是一个n×1的列向量向量的第i行数值表示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该影响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第i部门某种废弃物/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二、工业排放总量变化

的影响因素分析SDA模型1992、1997年投入产出表工业行业废弃物/污染物排放数据1997年与1992年相比工业三废排放量变化的原因分析相比于1992年,1997年中国工业的废水排放有所减少,但废气排放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有所增加,尤其是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幅度相当大。影响排放量变化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排放量变化起积极作用的因素是:排放强度变化、最终需要构成变化,尤其排放强度的变化对排放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对排放量变化起消极作用的因素是:技术变化,最终需求支出结构变化和总量变化,其中最终需求总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影响力对废弃物排放量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排放强度和经济规模排放强度的影响大于经济规模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对三类废弃物,各个因素影响的方向基本相同,幅度也相差不大,说明各项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一致性1997年与1992年相比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原因分析相比于1992年,1997年中国工业各行业在汞、氰化物、石油类、悬浮物、硫化物和烟尘的排放量上有所减少。汞、氰化物和硫化物的减少比例较大;其余的污染物排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镉、铅、砷和粉尘。排放强度的变化引起了所有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而且减少率普遍较高技术变化导致了绝大部分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不过影响幅度并不大最终需求支出结构的变化使大部分污染物的排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最终需求构成的变化则使大部分污染物的排放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三、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

多部门影响因素分析SDA模型1992、1997年投入产出表各工业行业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数据1997年与1992年相比各工业部门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的原因分析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变化从1992年到1997年,整个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增加了11.42%(148.19万吨)各影响因素的贡献排放强度:-223.49%(-2899.0万吨)技术:47.03%(610.03万吨)最终需求支出结构:19.92%(258.43万吨)最终需求构成:-16.17%(-209.69万吨)最终需求总量:184.13%(2388.42万吨)。部门排放变化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所减少的工业部门——矿业,食品烟草及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减少最多的是矿业减少最少的是金属制品业其余部门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所增加增加最多的是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最少的是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主要影响因素排放系数的变动按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进行部门分类矿业与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技术和最终需求总量的变化使得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其余三个因素都导致排放量减少;纺织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排放系数和最终需求支出结构变化使排放量减少,其余因素则导致排放增加;按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进行部门分类化学工业、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排放系数和最终需求构成变化使排放量减少,其余因素则导致排放增加;对食品烟草及饮料制造业而言,除排放系数为积极影响因素外,其余因素的变动均不利于二氧化硫减排;按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进行部门分类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最终需求支出结构和总量变化为消极影响因素,其余为积极影响因素。1997年与1992年相比各工业部门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变化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的排放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矿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等四个部门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有所增加其余各部门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都有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排放系数变动排放系数变动使所有部门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减少最终需求总量变动最终需求总量变动使所有部门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参考文献UnitedNations:Integrated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2003,finald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